湯頭街道(初稿)_第1頁
湯頭街道(初稿)_第2頁
湯頭街道(初稿)_第3頁
湯頭街道(初稿)_第4頁
湯頭街道(初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湯頭街道概況湯頭街道位于河東區北部,距區政府駐地20公里,東臨莒南縣石蓮子鎮、汀水鎮,西與蘭山區李官鎮隔河相望,南與太平街道相連,北與沂南縣楊家坡鎮接壤。地理位置獨特,處于兩沂(沂水、沂南)、兩莒(莒縣、莒南)、兩區(蘭山區、河東區)的中心地帶,是2001年經省政府批準的中心鎮。2004年撤鎮設立街道辦事處,2011年8月葛溝鎮整體劃歸湯頭街道,同年太平街道白塔街等10個村劃歸湯頭街道。街道總面積174.8平方公里,轄77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總人口12萬。轄區內有一山(湯山)、兩河(沂河、湯河)、兩嶺(紅旗嶺、長虹嶺)、三平原(萬畝湖、五湖、沂河沿岸),地形地貌特點鮮明,四季分明,氣候宜

2、人,土地肥沃和水資源豐富,屬北溫帶季風區、濕潤大陸性氣候。轄區內交通便利,道路發達,206國道、227省道連接南北,汶泗省道、長深高速連接線橫跨東西,長深高速公路、膠新鐵路跨境而過。農業以糧菜種植,蛋雞、毛兔、奶牛、南非波爾山羊、貂、狐飼養為主;工業以輕工、電子、化工、建材、毛紡、五金制造、食品加工為主。湯頭溫泉為全國四大天然甲級溫泉,溫泉開發利用有2000多年的歷史。2012年全年街道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72億元,財政總收入19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00元。先后被授予山東省文明城鎮、省級衛生城鎮、山東最具發展潛力鄉鎮、山東省低碳經濟示范鄉鎮、臨沂市園林小城鎮等先進稱號。建置 區劃199

3、5年,湯頭鎮轄57個自然村,43個行政村,人口5萬人,面積90.6平方公里。2004年7月,省政府批準撤銷湯頭鎮,設立湯頭街道,行政區劃不變。2011年7月省政府批準太平街道白塔街、解莊等7個村(居)劃歸湯頭街道,2011年8月省政府批準撤銷葛溝鎮,將其原行政區域整體劃歸湯頭街道。合并后湯頭街道轄100個自然村、77個行政村,人口12萬,其中城鎮居民4萬,面積174.8平方公里。2008年5月,經市委批準,在湯頭街道設立副縣級規格的湯泉旅游區。2010年10月升格為正縣級的臨沂市地熱城管委會。次年2月獲批省級旅游度假區,是全省唯一一家溫泉類旅游度假區,也是臨沂市唯一的省級旅游度假區。是年5月,

4、更名為臨沂湯泉旅游度假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6萬人。臨沂湯泉旅游度假區與湯頭街道合署辦公。農業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等,經濟作物有油桃、黃煙、棉花、花生、草莓、蔬菜、苗木花卉等。糧食總產量逐年提高,1995年為1.24萬噸, 2005年為1.59萬噸,2012年為3.67萬噸。街道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引進中節能(臨沂)光伏農業科技示范園、臨沂創新園林、龍園等高效農業觀光旅游項目,帶動了街道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效益明顯提高,逐步形成了東部長虹嶺優質林果、草莓種植帶,西部紅旗嶺畜牧養殖、畜產品加工帶,中部萬畝湖優質糧食種植帶,沿河高效農業觀

5、光旅游帶四塊現代高優農業拼圖。至2012年底,街道發展優質農產品基地10個,面積5000余畝,其中三益公司生產的“白殼蛋”、無公害韭菜等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實行“農戶-企業-市場”運作模式帶動高效農業發展,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2年底,街道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發展到3家,其中省級1家。1995年至2012年,街道大力發展規模養殖業。2012年,新建及完善養殖小區處,新增環保養殖場20個,發展市級標準化養殖場4家。加大農田基礎水利設施建設投入, 2012年投資達1000萬元,建設完成水利建設項目15個,為糧食穩產增收提供保障。 工業1995,共有各類企業17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

6、4.9億元。街道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街道發展騰飛的總抓手,堅持以工業發達為經濟發展主線,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頭作用,通過深化企業改革,優化產能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企業發展外部環境,積極為企業搞好服務,不斷壯大企業規模;加大企業融資力度,廣泛吸收內資、外資,優化企業資金結構為企業跨越發展注入活力。2012年全街道共有民營企業 多家,從業人員達到42000人,工業總產值66億元。工業以輕工、電子、五金制造、化工、建材、蔬菜加工、毛紡為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家。利稅過千萬企業1家分別為華太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為江北最大、全國第二的電池生產企業,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全年

7、上繳稅金4300萬元。利稅過百萬的企業8家,個體工商戶2500家,有三家企業獲得自營出口權,4家企業產品被評為省名牌產品,其中華太電池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立足自身利好,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工業招商引資力度,1995年以來街道先后引進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45個,過億元的項目16個,過5億元的項目2個,過10億元的項目1個,進一步優化了工業產業結構,帶動提升了工業發展水平。商貿金融 2012年底,全街道擁有固定集貿市場25處,大型皮毛交易市場1處,建材等專業市場3處,駐地大型超市6家,商業服務網點986個,市場交易額5億元,社會商品零售額10億元。有農村合作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

8、機構6家(齊商村鎮銀行),居民存款余額8億元。交通郵電1995年以來,街道歷屆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交通道路建設,到2012年底,在原有道路基礎上,新建觀唐街、御泉路、觀泉路等23條68公里城區道路,城區道路網格基本成型;完成村村通公路420公里,實現農村公路村村相連,路路貫通;葛溝灌渠、湯河流域新架設橋梁8座,方便沿河兩岸群眾出行,緩解駐地兩岸城區交通壓力。街道現有郵電局兩處,移動通訊、聯通通訊等通訊單位7個。城鄉建設為切實改善農村面貌和群眾生活環境,本著“以人為本,科學規劃,示范帶動,全面建設”的總體思路,完成了街道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建設完成區級示范社區3處,市級農村規范化社區1處龍車輦

9、社區,至2012年全街道共建成社區19處,其中農村社區7處。成立規范城管執法大隊、環衛公司等城鄉環境整治隊伍,在全街道方位內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街村環境面貌得到改善,全面提升了溫泉古鎮觀光旅游競爭力。 社會事業 1995年,全鎮有高中1所,初級中學2 所,小學31所。1998年以來,鎮黨委政府籌資500多萬元,擴建了小學教學樓,完成了中心小學危房改造和部分村級小學的合班并校。2000年,因合班并校,全鎮小學數量減為20所,在校生3493人;初級中學2所,即湯頭一中、湯頭二中,在校生4714人。2005年,小學數量減為9所,在校生3621人;初中生在校人數為2331人。2009年為整合教學資源

10、,兩所初級中學合并更名為臨沂湯頭中學。2011年,因區劃調整,葛溝鎮整體劃歸湯頭街道,街道共有小學15所,在校生6380,教職工324人;初級中學2所,在校生2667人,教職工285人。為落實河東區教育優先發展三年規劃,湯頭街道按照省級規范化學校建設標準規劃設計了包括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學區,占地面積210畝,建筑面積52000平方米,計劃投資8310萬元。教育學區已于2012年11月開工建設,預計將于2014年投入使用。1995年,全鎮共有1所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52名,設有10個科室,病床床位32張,年門診量3.7萬人次,年收入105萬元。2011年,葛溝衛生院劃歸湯頭街道管理后

11、,共有專業技術人員 名,病床床位 張,年門診量 萬人次,年收入 萬元。2012年,衛生院有專業技術人員106人,設有內科、外科等32個科室,病床床位110張,年門診量7.4萬人,年收入782萬元。轄區內擁有1957年建成并運營的山東煤炭臨沂溫泉療養院,占地近400畝,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億元,各類床位600張(,職工600余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00余名。醫院技術力量雄厚,設施設備先進,各科門類齊全。開設康復療養療中心、健康查體中心、溫泉保健中心及風濕病科、老年病科、理療科、皮膚科、大外科、內兒科、婦產科、五官科、麻醉科、急診科以及藥劑、檢驗、特檢、放射等30多個臨床和輔助科

12、室, 在治愈椎間盤突出癥、皮膚病和溫泉理療保健等方面形成了富有臨療特色的優勢品牌。1995年全鎮計劃生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7.2000年,計劃生育率99%,人口自然增長率6.1。2005年,計劃生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4.9。2012年計劃生育率85.14%,人口自然增長率8.44。溫泉旅游開發湯頭溫泉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一直以來,街道歷屆領導班子把溫泉開發利用作為推動街道經濟發展的突破口。1995年底,轄區內共有各類溫泉度假服務機構5處,溫泉旅游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為把湯頭打造成集旅游度假、生態觀光、休閑養生、商貿宜居為一體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溫泉旅游度假區,臨沂湯泉旅游度假區

13、管委會以“建設中國溫泉養生之都、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爭創國家級溫泉旅游度假區”為發展目標,2012年,以湯山為中心的溫泉療養區和沿河旅游度假區初具規模,溫泉旅游資源得到長足發展,已建成觀唐溫泉、御湯苑、古湯源等溫泉度假療養企業13家。轄區內的煤炭臨沂溫泉療養院,是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設立的職工職業病康復療養基地。1957 年建成并開院,現已發展成為集“康復療養、綜合醫療、健康管理、職業教育、溫泉度假”于一體的現代綜合性醫院。觀唐溫泉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突出溫泉文化中的和風唐韻,擁有近60余個風格各異的室內溫泉池和露天溫泉區。餐廳匯集傳統中餐匯集南北菜式,秉承漢唐風格,能同時滿足600人進

14、餐。建造有200余間五星級標準房、豪華房以及部分高級度假型客房,有大中小會議室8間。設有網球場、垂釣中心等多種休閑娛樂項目,能滿足散客、團體、會議等不同類型的休閑旅游需要。在建奧華溫泉、魯商知春湖、名仕溫泉等溫泉綜合體6處,建成后年可接待旅客 萬人。 2012年全年接待全國各地游客125萬人次,旅游收入 萬元。附:葛溝鎮葛溝鎮位于河東區北部,南接湯頭街道,西傍沂河,東臨莒南縣,北臨沂南縣楊坡鎮,總面積67.86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人。1994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撤鄉設鎮,轄36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2005年行政村調整合并后,轄28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2011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整建制

15、從沂南縣劃入河東區。同年11月,葛溝鎮被撤銷并入湯頭街道。葛溝鎮屬古陽都諸葛亮故里,文化底蘊深厚。具有極佳的交通條件和明顯的區位優勢,日東高速橫貫東西,長深高速縱穿南北,206國道、膠新鐵路、227省道、濱河東路穿境而過。全鎮有耕地56085畝。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地瓜、高粱、大豆,經濟作物有花生、烤煙、棉花等。蔬菜、養殖為三大主要產業。農業資源豐富,擁有全省唯一的萬畝黃煙基地;曾被沂南縣命名為農副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草莓、西紅柿的種植面積達8000畝。該鎮還是傳統的粉制品加工基地。1999年糧食總產量1.96萬噸,2005年為2.05萬噸,2011年為 萬噸。是傳統孵化業基地,并形成了以豬、雞、鴨、兔畜產品屠宰加工為主的優勢項目。1995年全鎮存欄牛6800頭、豬9300頭、各類家禽5萬只。2005年,發展4個畜牧養殖小區、6個畜牧養殖專業村、9個規模養殖場,全鎮肉鴨、肉雞出欄量達200萬只以上,生豬存欄1萬余頭,狐貍、貉子存欄5000余只。2011年,全鎮肉鴨、肉雞出欄量達 萬只以上,生豬存欄 萬余頭,狐貍、貉子存欄 余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