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綜合實踐設計制作簡易筆架教學設計_第1頁
五下綜合實踐設計制作簡易筆架教學設計_第2頁
五下綜合實踐設計制作簡易筆架教學設計_第3頁
五下綜合實踐設計制作簡易筆架教學設計_第4頁
五下綜合實踐設計制作簡易筆架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題三學做小木工?第一課時?設計制作簡易筆架?一、教學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課?設計制作簡易筆架?是山東科技版綜合實踐活動五年級下冊“活動與 探究局部的第三個主題?學做小木工?的第一個活動內容.教材首先列舉了生 活中常見的木材制作的產品,以此為根底,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望.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研究和體驗活動,讓學生從常見木材、 常用木工工具入手設計制作簡易筆架.二學情分析:?設計制作簡易筆架?這一內容安排在五年級下學期,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 了初步的探究設計水平和動手操作水平, 通過本節課的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學 生的勞動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自己進行制作時可能還

2、會遇到許多實 際的困難,需要給予準確答復.二、教學目標:1. 熟悉常用木材、木工工具及工具的用途與使用方法.2. 通過上網、調查、欣賞、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等活動,了解木工工藝是 我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掌握簡易筆架制作的一般程序和劃線、鋸割、打磨、膠 連接的方法.3. 通過學習設計制作簡易筆架,豐富勞動體驗,激發進一步創作木工作品的 興趣,開展動手操作水平和技術探究水平.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制作簡易筆架的根本程序和方法.難點:鋸割、打磨和膠連接的方法.三、教學策略建議:教法建議:講授法、舉例法、直觀展小法等.學法建議:討論法、發現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動手實踐法等.四、教學資源與環境建議:教學資

3、源建議:教具:1. 準備木制簡易筆架.2. 為每小組準備兩塊輕薄木板:一塊長150毫米、寬50毫米、厚10毫米、一 塊長150毫米、寬20毫米、厚10毫米.3. 為每小組準備直角尺、木框鋸、砂紙、鉛筆等工具.環節資源建議:多媒體教室五、教學評價建議:評價方法建議:強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參與, 關注學生在交流中 的個體差異,注重評價的鼓勵性和多元性.引導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參與意 識,對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進行 分別評價.對每組的作品進行帥評價和組組互評.六、教學課時建議:一課時40分鐘七、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3分鐘【教師導語】木工工藝是千白年來

4、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是中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它以 木材為主料,經過藝術加工,到達一定的藝術效果,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如日常見到的桌子、凳子、床等都是木工產品出示圖片看到這些精美的木工作品,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你對木工有哪些了解?【學生活動】1. 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已有的木工知識及課前查閱了解到的木制品的一些 制作方法.2. 全班匯報交流.【教師導語】出示實物:簡易筆架老師這里有一件木制品,仔細觀察,猜猜它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用的?學生答復,教師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和制作這種簡易筆架.二學習與探究13分鐘1. 佳作欣賞,激發學習興趣.1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筆架.(2) 利用學生已有經

5、驗猜測組成筆架的根本局部和制作方法,全班交流.【教師導語】同學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來親手驗證.同學們以組為單位拆開你手中的筆架,并討論以下問題:這個筆架是由哪幾局部組成的?是怎么連接在一起的?2. 分解實物筆架,讓學生了解筆架的組成局部.師生拆開實物筆架,讓學生觀察筆架的組成局部.【學生活動】(1) 小組拆解筆架.(2) 組內討論交流筆架的組成局部.(3) 全班交流匯報結果.教師小結,明確這個筆架是用三塊三角形木板和一塊長方形木板用膠連接在 一起制作而成.(設計意圖:用直觀感受的方法,讓學生活楚的知道簡易筆架的組成, 為后面的設計和制作做了鋪墊3. 教學制作方法.【教師導語】要制作

6、一個筆架,首先要有適宜的木料和木工工具,你能根據你組的工具和 材料猜測制作一個簡易筆架的步驟嗎?【學生活動】1. 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交流.2. 教師小結并板書制作步驟:1劃線.用鉛筆在木板上畫出三個大小適宜的三角形木板.2鋸割.用鋸鋸下三角形木板.3打磨.用砂紙將三角形木板打磨光滑.4組合.用白膠將三塊三角形木板按設計意圖有序粘合.5膠連接.將粘合好的三塊板粘在長條木板上.3. 師生共同按制作步驟完成一件作品.三實踐與體驗17分鐘【教師導語】我們欣賞了一些漂亮的筆架,也了解了簡易筆架的制作步驟和制作方法, 你 們能不能根據所學的步驟和方法設計制作一個漂亮的筆架呢?小組合作, 活動中 一定要注意

7、平安.教師課件出示詳細的制作步驟【學生活動】1. 以小組為單位,組員們集思廣益,繪制設計圖.教師巡視指導設計的合 理性和實用性.2. 小組內根據設計圖紙分工合作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打磨和膠連接的方法,強調平安操作.3 通過上色,添加裝飾物等方法,對筆架進行美化裝飾.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設計意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點選擇目標、內容和方法,進 行自主學習,從而獲得了成功,培養了自信,享受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培 養了學生綜合實踐水平,也鍛煉了學生的吃苦耐勞的品質.】四展示交流,評價作品 5分鐘教師出示作品評價表:評價工程小組自評價V小組互評價/優良合格優良合格設計合理造型新潁

8、制作精美1. 各小組到前面展示,說說本組設計制作的特點、缺乏和制作中遇到的困難.2. 每組問互相評價優點和缺點,選出前三名.教師 點評.【設計意圖:小組問學生相互評價學習,相互糾錯,到達共同提升.】3. 請獲獎組代表發表獲獎感言'.【設計意圖:請局部同學說說在制作沙包時的經驗或想法,可以激發學生學 習動機,引導學生動腦思考,體味學習的真諦、成功的喜悅.】五改良完善與拓展創新 2分鐘【教師導語】希望你們能根據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課下修改完善你組的作品.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了解制作一件簡單木制品的一般程序嗎?學生答復教師總結:下課后請同學們按:確定目標 T設計T準備T制作T產品評 價T改良的程

9、序設計制作一件你感興趣的木制品,送給你的爸爸或媽媽.【設計意圖:讓學生享受到自己勞動成果帶來的歡樂, 讓爸爸媽媽也來分享 成功的快樂,用親手做的工藝品表達對父母的愛.】八、板書設計設計制作簡單的筆架1廠、劃線2、鋸割制作步驟3、打磨4 、組合5 J、膠連九、教學反思:設計理念:?設計制作簡易筆架?一課是一堂動手實踐的綜合課,它的主旨 在丁讓學生了解常見木料、常用木工工具,教給學生制作一件木質品的根本程序, 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去制作筆架. 丁是我就將教學目標定為:1.熟悉常用木 材、木工工具及工具的用途與使用方法. 2.學生通過上網、調查、欣賞、討論、 小組合作探究等活動,了解木工工藝是我國

10、民間傳統工藝之一, 掌握木工制作基 本程序和方法.3.通過學習設計制作簡易筆架,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丁創新的 精神.教學亮點:在教學中根據目標,把學生的設計與制作作為了本節課的重點, 采用課件圖片、教師演示、教師指導、學生匯報交流,學生評價的方法讓學生對 根本程序和進行了學習,在掌握了這些根本技能的根底上讓他們再開始動手實 踐.缺乏之處:在制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特別是三塊木板的鋸割,沒 有想象中的容易,耗時也較多.今后,我在設計教學環節的同時,更要增強對學 生已有水平的了解,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讓每一個教學環節真正落到實處.相關鏈接:課標引自山東科技出版社五年級?綜合實踐教學用書

11、?,白度圖片.學做小木工一、教學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課以“木工手工制作為活動主題.本主題安排了 “問題與思考“學習與探究“實踐與體驗 “總結與交流 “拓展與創新 5個教學環節,目的是通 過這些環節的教學,引導學生了解常用的木材和用途, 體會材料對技術、人類生 活的意義,親自參與學習使用木工工具,掌握簡單的木工技術,能設計和制作簡 單的木工制品,通過一系列的實際操作活動,體驗木工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動 手操作水平,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和勞動技能,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二學情分析:我國歷史悠久,木工工藝表達著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90以前的孩子, 接觸木工構建的時機較多,有的甚至以游戲或幫助的形式參

12、與過.現代的孩子了 解更多的是現代科技,接觸更多的是科技產品,而一些傳統的勞作活動卻逐漸在 幼兒的生活中消失.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重溫傳統手工勞作,滿足學生善于動手操作的天性, 保持探索的興趣,學做小木工確實是一個恰如其分的主題.選擇合理的空間,提 供材料和工具,們在真實空間中感受、體驗到生活的真實、拓寬知識面、開拓視 野,充分開發創造素質,為培養創新意識提供更廣闊的教育空間, 使學生在水平 和個性方面得到充分的開展.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熟悉常用的木材及工具2. 了解木工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能正確地使用各種木工工具.3. 初步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加工方法,制作簡單的木制品.

13、4. 理解勞動的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和熱愛勞動的情感.過程與方法:通過課前對毛筆書寫時的一些現象展開調查從中發現問題,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引導觀察,進行設計,合理地運用身邊多種材料,能 在制作過程中充分與他人開展交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設計、交流、展示等活動中,能仔細傾聽他人的見解,在制作過程中體驗 與他人合作的愉快,能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合理的設計,能綜合利用各種技能,解決問題.本課重難點:重點:了解常見材料的加工方法,發現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難點: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各種各樣的木制品三、教學策略建議教法建議:1. 情境引導教學:通過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實際等方式,激

14、發學生探究興趣.2. 媒體輔助教學:運用媒體,把真實生活引進課堂,讓課堂走向現實生活.學法建議:教師引導、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四、教學資源與環境建議:本課教學資源建議:教具準備:有關木工工具及木材的相關資料視頻或課件.學具準備:收集生活中以木質制品為主的器具資料及簡單的制作過程.環境準備要求:媒體視頻、圖形資料播放系統,五、教學評價建議:評價標準:引導學生了解木工材質,木工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評價方法: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評價的鼓勵性、多元性、開放性.六、教學課時建議建議:三課時第一課時:設計制作簡易筆架一、教學目標:1. 明確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劃線、鋸割、打磨、膠

15、連接組合等一些根本的木工加工方法.2. 通過制作筆架,培養技術探究意識和動手實踐水平.3. 通過對筆架作品的裝飾和設計,培養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制作簡易筆架的根本程序和方法.難點:鋸割和膠連接.三:教學準備學生準備:1. 查閱資料,了解各種各樣的筆架2. 觀察生活中各種木工制品的制作方法3. 直角尺、木框鋸、砂紙、鉛筆、錘子教師準備:1. 為每個小組準備兩塊輕質薄木板,一塊長 150毫米、寬50毫米、厚10 毫米,一塊長150毫米、寬20毫米、厚10毫米.2. 為每個小組準備直角尺、木框鎮、砂紙、鉛筆等工具.四、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如桌子

16、、凳子、床等,多數是利用木材制 成的.你知道他們是怎樣做成的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簡單木制品的根本制 作.1. 介紹主要木工工具:鋸,是木工主要的工具之一,常用的有木框鋸、刀鋸、鋼鋸登.木框鋸主要用丁木板的截斷.使用時右手 握住鋸首,用腳踩住木板,先慢后快地下鋸.當木材快 要鋸開時,用左手把鋸下來的木料拿穩,預防木料滑掉 脫落砸傷腳面.羊角錘鴨嘴摧錘,種類很多.常用的有羊角錘和鴨嘴錘.用丁敲擊活拔釘子直角尺,用丁木工劃線和檢驗工件垂直方正的工具, 大小之分.尺柄與尺翼 相交成直角.2. 教師先組織學生交流課前了解的木制品的制作方法, 并交流收集到的各種 筆架,從而引出課題:設計制作簡易筆架.

17、組織學生針對課前布置的調查任務開展交流,發現問題板書揭示課題:筆架交流各自調查的結果,發現問題,匯報各自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二動手設計小組討論,根據教材中的設計要求,設計簡易筆架,并完成設計圖紙的繪制.引導學生針對自己選擇的材料進行設計,繪制設計圖并交流.教師巡回指導.根據自己課前收集的材料的特點,設計筆架,了解筆架的結構特點,并開展 交流,完善設想.三分工制作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制作要求,分工合作,動手制作簡易筆架.教師指導時,要突出技術要點,并提醒學生注意平安.提供各種工具,組織學生根據各自的材料選擇適宜的工具進行制作, 增強巡視輔導四裝飾筆架通過上色、添加裝飾物等方法,對筆架進行 美化

18、裝飾.回憶、交流手工鋸的使用方法 .五展評改良1. 組織簡易筆架的展評活動,師生一起展 示和評價各個作品.2. 各小組通過展評取長補短,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改良.組織作品展示,引導學生交流 組織學生交流本課學習的感受 出示新情景, 提出后續思考的新問題展示作品,開展交流,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作品六拓展創新1. 根據學會的簡易筆架的制作程序和方法,進行創意比價的設計和制作.2. 研究制作簡易筆架還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進的木工技術,是制作過程更加 簡單、作品更加美觀.問題與反思總結變學會簡單的制作筆架為掌握鋸割技能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做到 了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改革新目標.在嘗試動手中掌握技能,在主

19、動探究中獲 得知識.引導學生通過積極的探索得出結論,其歷經的過程本身就極具價值,而且 更加令人記憶深刻.教師的這一教學行為,充分表達了教育者嶄新的理念.在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學生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著手設計,善丁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實踐,使作品與眾不同.因此,我請學生根據自己所帶的筆設計一個站 得穩的筆架,提供了各種大小不一的木板,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宜的木 板;怎么樣讓筆架站得穩,我提供了各種材料:木板,橡皮泥,鉛絲,等等,讓學生去 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創造的潛能,發現智慧的火花,來設計符合自己 所需求的筆架,鼓勵學生去思索,去質疑,去探究,去創新.第二課時:試做簡易小板凳一、教

20、學分析(一) 教材分析:制作簡易小板凳是在上節課已經知道了木工的一些常用知識及制作了簡易筆架之后進行的主題活動,制作簡易小板凳比制作書架要復雜, 但教材給出了相應的 制作程序,可以較好地鍛煉學生的制作水平.(二) 學情分析學生的動手的水平比擬低,需要老師加以點撥.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 明確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劃線、鋸割、打磨、膠連接組合等一些基 本的木工加工方法.2. 初步養成動手操作及創新品質.過程與方法目標:(1)培養學生的動手水平、制作水平、創新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 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2) 提升學生的動手水平,審美情趣和

21、創新意識.本課重難點:劃線、鋸割、打磨、膠連接組合等一些根本的木工加工方法.三、教學策略建議教法建議:小組合作探究法.學法建議: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四、教學資源關于制作簡易小板凳的有關材料五、教學評價建議評價方法建議: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評價鼓勵性、多元性、開放性,在自我評價的根底上,盡可能采取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鼓勵同伴之間充分發表意見和 建議.六、教學課時建議建議:一課時(40分鐘)七、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上課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來的呀?想想現實生活中 我們乂沒有見過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東西呢?利用身邊的木制家具,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為下面的活

22、動做好情感鋪墊.二學習與探究10分鐘 學習指導語: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制作簡易小板凳, 誰還記得制作木制品的制作程序有 哪些?確定目的一設計一準備一制作一產品評價一改良.學生進行分組根據每一活動程序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制作簡易小板凳.小組討論 代表匯報:1. 劃線.在薄木板上用鉛筆畫出長300毫米、寬200毫米的長方形,然后再在剩 余的木板上劃出兩個長200毫米、寬300毫米的長方形.教師邊講解邊示范.2. 沿線用鋸將木板鋸割.用砂紙將三塊木板大米光滑.3. 兩塊大小一樣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塊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錘和鐵定將兩個 板凳腿分別釘在據板凳面兩端50毫米處.4. 教材中制作的小板凳

23、其結構不穩定,大家討論怎樣改良能增強板凳的穩定性.三實踐與體驗15分鐘生根據上述程序制作小板凳鍛煉學生動手制作的水平.四總結交流,評價作品5分鐘分組展示,每組請一名同學當講解員講解本組制作小板凳出現的問題及最后的作品展小.鍛煉學生解說評價的水平.五拓展與創新5分鐘課下同學們可以自己獨立制作一個簡易小板凳激發學生獨立制作的水平,六課堂小結:5分鐘這節課通過同學們自己的觀察、動手、動腦知道了如何制作簡易小板凳, 知道了 制作簡易小板凳的根本方法,我們大局部同學能夠認真的去制作探究, 希望同學 們課下可以獨立制作一個小板凳.七、板書設計制作簡易小板凳教學反思:使用說明:1. 教學反思:(1) 大膽放

24、手給學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 在本節課中,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時機,大局部學生能積極、 主動地去交流動手動腦參與制作.2. 使用建議.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交流,動手操作.3. 需破解的問題.少數學生動手水平太差.第三課時:用木板制作一條小魚一、教學分析(一) 教材分析:制作簡易小板凳是在上節課已經知道了木工的一些常用知識及制作了簡易筆架之后進行的主題活動,制作簡易小板凳比制作書架要復雜, 但教材給出了相應的 制作程序,可以較好地鍛煉學生的制作水平.(二) 學情分析學生的動手的水平比擬低,需要老師加以點撥.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 明確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

25、掌握劃線、鋸割、打磨、膠連接組合等一些基 本的木工加工方法.2. 初步養成動手操作及創新品質.過程與方法目標:1培養學生的動手水平、制作水平、創新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2提升學生的動手水平,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點:掌握制作小木魚的根本程序和方法教學難點:曲線割據的方法三、教學策略建議教法建議:小組合作探究法.學法建議: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四、教學資源舊木板、鋼絲鋸、鉛筆、砂紙等五、教學評價建議評價方法建議: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評價鼓勵性、多元性、開放性,在自我評價的根底上,盡可能采取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鼓勵同伴之間充分發表意

26、見和 建議.六、教學課時建議建議:一課時40分鐘七、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制作了簡易小板凳?你會做了嗎?還記得制作木制品的程序 嗎?除了制作簡易家具?我們能不能做些別的木制品呢?帥出示一條木制的小 魚根據五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利用真實的作品,刺激學生學習的欲望,為下面 的活動做好情感鋪墊.二學習與探究10分鐘學習指導語:今天我們就來用木板制作一條小魚.你認為制作這樣一條小魚應該怎么做呢?組內討論做法組長匯報,師生共同交流做法:1. 用鉛筆在長300毫米、寬150毫米、厚5毫米的輕質薄木板上,畫出如下圖 的一條小魚2. 用鋼絲鋸沿線將小魚劇開來3. 用砂紙將拇指小魚打

27、磨光滑4. 對小魚進行美化三實踐與體驗15分鐘生根據上述程序制作小魚鍛煉學生動手制作的水平.四總結交流,評價作品5分鐘分組展示,每組請一名同學上臺展示本組做的小魚,全班同學共同評價.讓學生展示作品,每個同學都有成就感.五拓展與創新5分鐘課下同學們可以自己獨立制作一個小魚或者別的木制品,下節課我們來展示一下看哪位同學做的最好激發學生獨立制作的水平,六課堂小結:5分鐘這節課通過同學們討論研究,動手制作我們已經能成功的制作出簡單的木制品,課下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木制品去制作.七板書設計用木板制作一條小魚教學反思,使用說明:1. 教學反思:1大膽放手給學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

28、在本節課中,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時機,大局部學生能積極、 主動地去交流動手動腦參與制作.2. 使用建議.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交流,動手操作.3. 需破解的問題.少數學生動手水平太差.?學做小木工?教學設計活動一:設計制作簡易筆架教學目標:1、能了解筆架的結構特點.2、初步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得加工方法.3、能正確使用各種工具.4、通過對筆架作品的裝飾和設計,培養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制作簡易筆架的根本程序和方法.難點:鋸割和膠連接.教學準備學生準備1、查閱資料,了解各種各樣的筆架2、觀察生活中各種木工制品的制作方法3、白帶廢舊薄木板,以備上課練習用教師準備1

29、、為每個小組準備兩塊輕質薄木板,一塊長 150毫米、寬50毫米、 厚10毫米,一塊長150毫米、寬20毫米、厚10毫米.2、 為每個小組準備C型架、手工鋸、 薄木板 美工刀、直角尺、木 框車巨、砂紙、鉛筆等工具.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教師先組織學生交流課前了解的木制品的制作方法,并交流收集到的各種筆架,從而引出課題:設計制作簡易筆架.二動手設計小組討論,根據教材中的設計要求,設計簡易筆架,并完成設計 圖紙的繪制.三分工制作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制作要求,針對白己的材料分工合作,動手制作簡易筆架.教師巡回指導,指導時,要突出技術要點,并提醒學生注意平安.四裝飾筆架通過上色、添加裝飾物等

30、方法,對筆架進行美化裝飾.五展評改良1. 組織簡易筆架的展評活動,師生一起展示和評價各個作品.2. 各小組通過展評取長補短,對白己的作品進行改良.六拓展創新1. 根據學會的簡易筆架的制作程序和方法,進行創意比價的設計 和制作.2. 研究制作簡易筆架還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進的木工技術,使制 作過程更加簡單、作品更加美觀活動二:制做簡易小板凳教學目標:1、熟悉實物圖,知道實物圖能夠真實地反映物體的外觀和外形.2、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設計技術.3、掌握小板凳的制作根本方法,提升動手操作技能.4、具有參與技術活動的興趣,以及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敏感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開展探究水平和創新精神.教

31、學重點:1、通過設計板凳設計圖,讓學生掌握最根本的一些設計方法.2、 掌握小板凳的制作根本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實物圖的根本結 構.教學方法:分組觀察法、分組合作法、白主探究法,分組操作法.教學準備:材料:塑料泡沫板KD板、A4白紙工具:鉛筆、直 尺、美工刀、圓規、乳膠、雙面膠.教學課時:1課時活動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上課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來的呀?想想現實生活中我們又沒有見過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東西呢?帶著這些疑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做簡易小板凳1.出示板凳實物圖.學生觀看,了解圖片的特點.2.這些實物圖,你看懂了什么?二動手設計1、 學生白主交流:描繪了物體的外形,描繪了物體.小組討論,根據 教材中的設計要求,設計簡易小板凳,并完成設計圖紙的繪制.2、教師講解制作方法1、劃線.在薄木板上用鉛筆畫出長300毫米、寬200毫米的長方形, 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劃出兩個長 200毫米、寬300毫米的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