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的調研報告(1)_第1頁
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的調研報告(1)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的調研報告(1)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解決 “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全面 小康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七大繼續號召,要統籌城鄉發展,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 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明確了全面建 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貧困山區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 新農村建設全局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難 保證,人才難解決,環境難保護,陳規陋習難根除。因此, 調查研究并設法解決貧困山區新農村建設的困難和問題意 義重大。XXXX 年 2 2 月,根據縣委的統一安排, 我被選派到忙懷鄉* 村黨支部擔任第

2、一書記,機會難得,到任后,我與村兩委班 子成員就 *在今后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對策進 行了調研。一、 * 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基礎環境和條件惡劣。一是地理劣勢。 山區群眾常說 “看 到屋,走得哭” ,真實地反映了山區溝渠縱橫、山高坡陡的 地理特征,這一特征使農業生產生活異常困難。二是土壤貧 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襲刀耕火種, 產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災害頻繁。山洪、干旱、風雹、地質 滑坡等自然災害年年發生,僅丫口組目前就有 1515 戶農戶居 住在滑坡危險地帶, 而農民抗御災害能力較差。 四是人居分 散。山區大部分人口多為散居,密集度不高。據實地調查, *村的人口

3、密度僅為 168168 人/平方公里,很顯然,*村新農 村建設的聚集動力非常弱。社會服務體系不到位。一是基礎建設落后。由于多年來 投入不足,導致貧困山區基礎設施十分落后,特別是農業基 礎設施年久失修問題比較嚴重,普遍存在吃水難、上學難、 行路難等問題。二是社會保障不完善。村衛生室形同虛設。 山區群眾無錢治病,大多數農民生了病也是硬撐,小病釀成 大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突出。據實地調查,* 村農村婦女只有 15%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醫院就醫。同時,由于 社會保障體系的缺失,養兒防老仍然是 * 村最主要的養老模 式,家庭成為重要支撐。 三是文化生活匱乏。 由于缺書少電, 農民看書難、看戲難

4、、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情 況較為普遍。 “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是 * 村現狀的真實寫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匱乏,使封建迷信、 賭博等乘虛而入,敗壞了社會風氣,也影響了山區的經濟建 設和社會穩定。四是城鄉人民權利不平等。由于在計劃經濟 時期,國家為了阻止農民進城找工作,實行了城鄉隔離的戶 籍制度,使農村人特別是貧困山區農民在教育、就業、衛生、 社會保障等多方面受到與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這個問題在 改革開放 3030 年后的今天并沒有真正解決,現在農民進城打 工還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視,甚至還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 的現象,直接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同時又造成了和諧社會的 不穩定因素

5、。農民整體素質偏低。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但由于 歷史原因, * 村的大多數農民文化水平低,綜合素質不高。 據實地調查,* 村全村共 20192019 人,大專文化程度的只有 3 3 人,中專的只有 7 7 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 1212 人,初中文 化程度的有 306306 人,小學文化程度 13901390 人,文盲 102102 人, 未讀書的兒童 199199 人。貧困山區勞動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 有文化、有技能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都在外務工,留守人員 多為老人或兒童,難以承擔起建設新農村的重擔。同時,農 民培訓機制在貧困山區難以建立,有培訓點也是流于形式, 使農民的發展技能、思想水

6、平與新農村還存在較大差距。山區農民普遍認為新農村建設是政府和黨員干部的事,爭取政 府下撥資金踴躍,自己出資出力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不高。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加大對 * 村 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種措施增加農民收入。但由于 * 村自 然經濟成份較重、農戶經營規模小、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 村信貸困難、農資價格高質量低的市場調控不力等原因,農 民增收仍然十分緩慢。* 村地處大山深處, 全村有 513513 戶 20192019 人,可耕地面積 37493749 畝,其中:水田只有 522522 畝,多數為 旱地。由于自然、地理、歷史和人口素質低等諸多因素的制 約,山上農田水利設施難以

7、配套,交通狀況極差,雨天山體 滑坡時有發生,村民缺乏教育,整體素質偏低,群眾生產生 活困難,雖然農民人均收入 XXXX 年達到 23002300 元,但發展不平 衡,農民人均純收入在 10671067 元以下的達 13731373 人,占 68%68%,這一現狀是制約 * 新農村建設最為突出的矛盾。二、* 村新農村建設的對策 抓組織,發揮黨員干部作用。貧困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 農村關鍵要建設一個富有戰斗力的村級班子,一支發揮先鋒 模范作用的黨員干部隊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設戰斗力 強的村支部,帶領貧困山區農民艱苦創業,建設新農村。二 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通過“三培養” ,把優秀村民培養成 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和村級后備干部,解決接班人 問題。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