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面積指標計算規則_第1頁
人防工程面積指標計算規則_第2頁
人防工程面積指標計算規則_第3頁
人防工程面積指標計算規則_第4頁
人防工程面積指標計算規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防工程面積指標計算規則(試行)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北京市人民防空條例有關規定,及國家人民防空辦公室關于北京市關于結合建設項目配建人民防空工程面積指標和戰時功能要求的規定(試行) 的批復 (國人防2014 503 號) ,現將本市行政轄區范圍內結合建設項目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標的計算規則明確如下:1、 2015 年3 月 1 日之后申報“人防工程建設方案咨詢”的建設項目,其配建人防工程的面積指標按本通知所附建設項目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標一覽表(詳見附件)標準計算。2015年 3 月 1 日之前申報“人防工程建設方案咨詢”或對 “人防工程建設規劃設計條件意見書”進行調整的建設項目,其配

2、建人防工程的面積指標仍按原關于貫徹關于改變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規定的通知的實施細則( 86 京防委字第4 號)所規定的標準計算。2、 按照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的辦法(試行) (京政發2013 86 號) ,在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意見書 中已明確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標的建設項目,或建設項目所在區域已編制完成人防工程專項規劃,并在專項規劃中明確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標的,按所明確的要求配建人防工程,不再執行本通知所列計算標準。中設定為“ 按其人防工程面積3、 建設項目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標一覽表地上建筑面積比例”配建人防工程的建設項目,指標均指建設項目所需配建人防工程的最低標準,即建設

3、項目規劃建設人防工程的建筑面積不得小于表中所列計算指標要求。設定為 “按人防工程戰時功能需求確定”配建人防工程的建設項目, 其人防工程面積指標須由民防部門根據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規劃(2007 2020) 和人防工程專項規劃、技術標準、規范等要求確定。設定為“另行研究確定”配建人防工程的建設項目,即 C1、C2、 C3 類用地,屬于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和村民集中住宅建設的,其人防工程面積指標由民防部門根據建設項目所在區域、功能、規模、人口數量,本著“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的原則另行研究確定;屬于村民使用原有宅基地進行村民住宅建設的,可暫不配建人防工程。4、 建設項目配建人防工程面

4、積指標一覽表中設定的“ 用地性質” 、 “容積率”均以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意見書批準的用地性質、容積率上限為取值依據。附件:建設項目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標一覽表附件建設項目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標一覽表用地性質人防工程面積指標備注A1 (行政辦公用地)A2 (文化設施用地)A3 (教育科研用地)A4 (體育用地)A5 (醫療衛生用地)A6 (社會福利用地)A7 (文物古跡用地)A8 (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用地)A9 (宗教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9%r 按地上建筑面積11%B1 (商業用地)B2 (商務用地)*B3 (娛樂康體用地)B4 (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業用地)B9 (其他服務設施用地)

5、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9%B2類用地中的廣播電 視臺項目應按人防工 程戰時功能需求確定 配建人防工程面積指 標r 按地上建筑面積11%D1 (軍事用地)*按地上建筑面積10%D1類用地除生活服務 類設施以外的項目應 按人防工程戰時功能 需求確定配建人防工 程面積指標D2 (外事用地)按人防工程戰時功能需求確定D3 (安保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9%r 按地上建筑面積11%F1 (住宅混合公建用地)F2 (公建混合住宅用地)F3 (其他類多功能用地)F8 (綠隔政策區生產經營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9%r 按地上建筑面積11%G1 (公園綠地)G2 (防護綠

6、地)G3 (廣場用地)按人防工程戰時功能需求確定G4 (生態景觀綠地)G5 (園林生產綠地)無人防工程建設要求H5 (采礦用地)無人防工程建設要求M1 (一類工業用地)M2 (二類工業用地)M3 (三類工業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3%r 按地上建筑面積6%M4 (工業研發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9%r 按地上建筑面積11%P (保護區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7%r 按地上建筑面積9%用地性質人防工程面積指標備注R1 (一類居住用地)R2 (二類居住用地)R3 (三類居住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枳7%< r <按地上建筑面枳9%r

7、 按地上建筑圓枳 11%S1 (城市道路用地)S2 (城市軌道交通用地)S3 (地面公共交通場站用地)S5 (加油加氣站用地)S9 (其他城市交通設施用地)按人防工程戰時功能需求確定S4類用地如地下建筑 面積超過地上建筑面 積1/3以上時,按地下 建筑面積的30喃己建人 防工程S4 (社會停車場用地)*按地上建筑面積10%T1 (鐵路用地)T2 (公路用地)*T3 (港口用地)T4 (機場用地)T6 (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用地)按人防工程戰時功能需求確定公路線路及其附屬設 施用地(T21)項目無 人防工程建設要求T5 (管道運輸用地)無人防工程建設要求U1 (供應設施用地)U3 (安全設施用地)U

8、9 (其他公用設施用地)按人防工程戰時功能需求確定U2 (環境設施用地)U4 (殯葬設施用地)無人防工程建設要求W1 (物流用地)W2(普通倉儲用地)W3(特殊倉儲用地)容積率r <按地上建筑面積9%r 按地上建筑面積11%X (待深入研究用地)按實際規劃用途確定C1 (村民住宅用地)C2 (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C3 (村莊產業用地)另行研究確定C4 (村莊基礎設施用地)C9 (村莊其他建設用地)無人防工程建設要求H9 (其他建設用地)無人防工程建設要求E1 (水域)E2 (農林用地)E9 (其他非建設用地)無人防工程建設要求注:本表所列用地性質分類和代碼,均采用北京市城鄉規劃用地分類

9、標準(DB11/996-2013)表3.0.3的城鄉規劃用地分類和代碼,建設項目用地性質以規劃主管部門批準的用地性質為準。人防工程設計原則人防工程的建設須貫徹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堅持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應根據地面建筑規模和本市對不同區域實行分類防護的人民防空要求, 依據北京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北京市人防建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規劃。確定人防工程建設的規模、布局、 平戰功能和各類工程的防護等級。人防工程建設指標及設計要求1、建設指標凡是在本市市區、近郊區和衛星城鎮新建民用建筑( 指住宅、旅館、招待所、商店、大專院校教學樓和辦公、科研、醫療用房下同 ) 和外資民

10、用建筑,均應配套建設人防工程。10 層以上建筑應修建“滿堂紅”防空地下室;9層以下基礎埋深大于 3m的建筑,應按其總建筑面積的3%修建防空地下室;9層以下基礎埋深小于 3m的建筑,應按其總建筑面積的2%修建防空地下室;單建地下建筑應按其總面積的30%修建人防工程;如一棟建筑有高層又有多層,應按上述要求對建筑進行豎向分割后,分類計算應建設人防面積指標。(注:防空地下室的室外直接出口,應算作多層,從地下室豎向分割出來。)為小區配套建設的中小學、幼兒園、 市政站點等可不結合修建防空地下室。如上述項目與其他建筑合并設置,應將其面積指標扣除。各建設和設計單位應根據此規定核定新建項目應修建人防工程的指標。

11、2、設計要求(1) 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規范和有關標準、規定設計人民防空工程。(2) 小區人防工程的戰時用途應以居民掩蔽為主。規模較大的居住小區( 總建筑面積100 萬平方米以上) 的人防工程戰時功能應配套齊全。包括:人員掩蔽工程、指揮工程、防空專業隊掩蔽工程、醫療救護工程、物資儲備庫、汽車庫、區域備用電源、水源、連接通道等。a. 總建筑面積在10 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公建等應相應做人防規劃設計。人防工程建設指標、位置及防護等級等需經市人防辦專項審查后,報市規劃委員會審查備案;經審查批準的人防工程的規劃設計,不得擅自改變,確需改變的,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準。b. 人員掩蔽工程應設在居民居住地點適中的位置,其服務半徑不宜超過200m。c. 醫療救護工程應結合地面醫院的新建和改、擴建工程修建。d. 防空專業隊掩蔽工程應選擇交通便利位置設置。(小蟲注:專業隊掩蔽部應沿街設置)(3) 人防室外出口應設管理用房,室外出入口的面積為應建人防面積的5%左右;室外出口應與主體和周圍景觀協調一致,并盡量遠離主體,無條件時應按防倒塌棚架設計。(4) 小區中相鄰的人防工程之間相互連通。(5) 規模較大的人防工程應當與地下鐵道、地下商業設施、地下車庫以及綠地、廣場的建設整合連通。(6) 小區建筑面積在50 萬平方米以下配套建設1 部防空警報器,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