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下冊 3.1.2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優秀教案 (新版)濟南版-(新版)濟南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_第1頁
-七年級生物下冊 3.1.2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優秀教案 (新版)濟南版-(新版)濟南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_第2頁
-七年級生物下冊 3.1.2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優秀教案 (新版)濟南版-(新版)濟南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_第3頁
-七年級生物下冊 3.1.2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優秀教案 (新版)濟南版-(新版)濟南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_第4頁
-七年級生物下冊 3.1.2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優秀教案 (新版)濟南版-(新版)濟南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化和吸收 第2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描述食物在胃中發生的變化2、描述食物在小腸中發生的變化(二)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胃、小腸的結構,培養學生對直觀教具的觀察能力。2、通過對“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實驗的設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設計實驗能力。(三)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理的飲食習慣,增強學生講究衛生的意識,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學情分析:初一的學生對外界事物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而且消化系統和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學生平時接觸也較多,都比較感興趣。但由于消化涉及復雜的化學反應,對沒有化學基礎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無法解釋。所以本節課的難點就是食物在胃和小腸的哪

2、些變化是物理性消化,哪些是化學性消化,兩者的區別是什么?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胃和小腸是如何消化食物的,他們各有什么特殊的結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及時間安排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提問3分鐘1. 依次說出食物進入人體后所經過的消化器官的名稱?2. 人體的消化腺有哪些?都分泌什么消化液?3仔細回顧唾液對淀粉的消化實驗,完成以下問題:(1)取唾液前,必須漱口的目的?(2)水的溫度為什么要37 ?(3)實驗中為什么要滴加碘液 ?(4)有的人吃飯細嚼慢咽,而有的人吃飯狼吞虎咽,你認為哪種進食方式比較科學?為什么?學生根據課本8頁彩圖回答問題復習這一知識點即可強化舊知識又可以為新授課的學習做準備。創設情景

3、激發興趣5分鐘激趣引入:小明吃蘋果時,不小心將蘋果的種子咽了下去。這粒蘋果種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內,經歷了一次歷險記。它先遇到像軋鋼機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點兒將它壓的粉身碎骨;剛躲過一劫,又遇“酸雨”;后來它鉆進一條又長又窄的迷宮,它在這里走了很久,身邊的許多物質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宮,它又差點兒鉆研進死胡同,幸虧及時改變方向;后來不知怎地,它與一些臭的東西混在一起;最后。它們在小明上廁所時,一起離開了小明。請你幫這粒蘋果種子分析一下他都經過了消化道什么部位(紅色字體標記的地方)?同學們掌握的很好,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怎樣被人體利用的?是不是所有的營養物質都必須經過消化才會被人體吸收呢?這就是

4、本節所要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消化和吸收。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總結問題答案。口腔、胃、小腸、大腸、肛門結合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情趣,也能培養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引導探究層層推進18分鐘1.食物在胃里的消化 (多媒體出示胃的結構)(1)指出胃的位置、形狀、結構(2)總結出胃的功能。總結:胃能對食物中的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同時把食物攪拌磨碎成為食糜,食糜再分批送入小腸。2.食物在小腸內的消化演示膽汁乳化作用教師課堂演示膽汁乳化作用實驗,目的要求:了解膽汁對脂肪的作用材料用具:試管,滴管,植物油,清水,豬或雞的新鮮膽汁。方法步驟:取兩支試管,分別編為1號和2號,然后各注入2毫升植物

5、油。在1號試管里加入6滴清水。將兩支試管充分搖動,靜置后觀察試管內植物油的變化。同學們細心觀看。請同學講講看到了什么?用課堂知識講講為什么?大家觀察到了什么實驗現象?教師補充:膽汁乳化的概念。教師補充:膽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將脂肪乳化成脂肪顆粒,增加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思考討論:有句成語叫“肝膽相照”,從本節的學習中你知道這句話的生物學基礎原理嗎?為什么患有肝炎的病人不能吃油膩的食物唾液腺胰胃胃腺腸腺肝膽口腔咽食道小腸大腸消化系統5、多媒體課件展示:食物在小腸內的消化全過程。思考討論:(1) 人體消化道內除了唾液、膽汁,還有哪些消化液?(2) 為什么說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

6、聯系生活為什么患了腸胃病的人怕吃硬、冷的食物?我們應怎樣保護我們的腸胃呢?6、引導學生總結:食物進入小腸后,進行徹底的消化。小腸里的胰液和小腸液中也含有能消化蛋白質和淀粉的酶,在這些消化酶的作用下,進入小腸的蛋白質和淀粉被進一步分解成氨基酸和葡萄糖。膽汁作用下脂肪變成脂肪微粒,這就是乳化作用,增加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在胰液和腸液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作出判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閱讀斯帕蘭札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的實驗,然后推測肉塊消失原因學生觀看畫面討論分析。學生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加入膽汁的試管中,花生油變成了大量細小的油滴,穩定地分散在水中;

7、而加入清水的試管中,花生油則沒有變成細小的油滴。學生:油和水本來是不相容的,但加入膽汁振動之后變成渾濁的乳狀液。學生得出實驗結論:油脂在膽汁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乳狀液。學生思考:肝膽在人體位置比較近。學生總結:肝臟分泌的膽汁要貯存在膽囊里,在生理作用上相互照應。膽汁作用下脂肪變成脂肪微粒,在小腸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別分解。若得了肝炎,對于脂肪的消化效果不好。因此得了肝炎的人不能吃油膩的食物。分組討論,共同探討:學生分組討論小腸是如何消化各種營養物質的。看哪一個小組問題思考的全面,又符合客觀實際。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小組同學們思考非常積極,并且把問題探討的非常深刻。通過小組間的競賽以及“

8、你的問題我來解”等形式多樣的學習和探究模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得古板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可以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玩”中學習抽象的知識,這樣的教學層次符合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宏觀到微觀的認知規律。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演示實驗中去,并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敘述,學生的敘述對他自己來說會比聽老師講述后的印象深刻十倍!這樣的教學過程才能比較充分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積極地思考問題,老師的話要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這部分屬于情感教育,通過對食物在人體中被消化與吸收的探究,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學生對飲食與身體健康關系的重視程度。組織交流點撥建構9分鐘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9、歸納三種有機物的化學性消化過程。下圖表示食物通過人體消化道時,糖類、蛋白質、脂肪被化學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組成消化道順序的各個器官,試根據圖回答:1、代表胃的字母是    原因是           。 2 曲線丙代表    被消化的情況,理由是        。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體內主要的消化場所是( )    ,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

10、#160;      。點撥建構:總結出順口溜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腸胰葡萄糖;蛋白消化從胃始, 胃胰腸液變氨基; 脂肪消化在小腸,膽汁乳化先幫忙,顆粒混進胰和腸, 化成甘油脂肪酸。學生對知識回顧總結,并完成圖表學生思考小組討論1、C開始消化蛋白質 2、蛋白質在胃內被消化 3、D小腸 膽汁、胰液、腸液通過對分類方法的學習和使用,體驗科學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指導意義學會分析曲線圖及繪曲線圖這也是對學生技能的訓練。三大類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過程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吃力,所以把這節內容編成了順口溜,便于學生記憶課堂達標檢測題

11、及課下作業10分鐘課堂達標檢測題:A類基礎性題目1、胃位于腹部 ,呈 狀,是消化道中最 的部位,胃壁有發達的 ,具有較大的 ,成年人的胃能容納 升左右食物。2、胃壁內有很多 ,能分泌大量的 ,胃液呈 性,其中的 酶對 有初步消化作用。3、胃壁有發達的 層,收縮時引起胃的 ,胃蠕動可以 和 食物,形成粥狀的 ,并將食糜慢慢地推送進入 。4、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有肝臟分泌的 、胰腺分泌的 、腸腺分泌的 等。5、膽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將脂肪 成 ,增加脂肪與消化酶的消化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B類理解應用題上圖表示消化系統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標號、所示器官屬于消化系統的 。2、人

12、每天吃進的食物主要在圖中標號 所示結構內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隨血液循環運往全身。3、標號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稱為 ,它消化脂肪的方式屬于 。4、人在進食時,若狼吞虎咽、暴飲暴食會增加圖中標號 所示器官的消化負擔,容易使人患腸胃病。 學生學生自主回顧本節所學所得獨立自主完成,課堂檢測要及時互糾。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答題速度和規范,將學習延伸到課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明確的完成目標。板書設計:一、 食物在胃的消化二、 食物在小腸的消化胰液和腸液 唾液和腸液三、 糖類、脂肪、蛋白質的消化小腸口腔、小腸 淀粉 麥芽糖 葡萄糖胰液和腸液膽汁 小腸小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和

13、脂肪酸胰液和腸液 胃液 胃小腸 蛋白質 初步消化 氨基酸 教學反思:七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且好動,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他們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對消化系統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統內怎樣消化和吸收的知識比較缺乏。而這部分知識又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我盡可能運用多種手段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化。(1)講胃的結構及其作用時,可以利用胃結構圖,讓學生結合經驗識圖,討論胃的的作用。這樣從學生自身出發,可以激發學生了解自己的熱情。學生識圖和已有知識有時銜接不上,還需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訓練。(2)三大類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過程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吃力,所以把這節內容編成了順口溜,便于學生記憶。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腸胰葡萄糖;蛋白消化從胃始, 胃胰腸液變氨基; 脂肪消化在小腸,膽汁乳化先幫忙,顆粒混進胰和腸, 化成甘油脂肪酸。(3)在演示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時,如果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方法,比較麻煩,所以我在講課時候進行了實驗改進。上完這堂課后,我也發現了本堂課的許多不足之處,對于本節課活動的組織還欠到位,雖然進行活動的同學在積極參與,但是坐在下面的部分學生在看熱鬧,沒有起到面向全體學生的作用;在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再細致到位一點,不要像蜻蜓點水般,否則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設計思考題時,應留給學生充分的余地思考,而不是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