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媒介漫游者的在地存有位置媒介與城市地方感一引言法國學者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援引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關于“漫 游者或閑逛者”的論述,將尚未經由科技中介的、身體與城市空間直接互動的城市漫游視為 一種調動個人感官觀察與透視城市各個角落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漫游者可以定義為“因 現代性城市興起,可以游蕩在城市各個角落,觀察、體驗都市生活的人。1如詩人北島這樣喜歡在大街上閑逛的漫游者,調動身體的各個感官通過腳步經驗出城市深層的空間含義, 他在城門開一書中寫道:“我喜歡在大街上閑逛,無所事事。在成人的世界中有一種被 忽略的安全感。只要不仰視,看到的都
2、是胸以下的部分,不必為長得太丑的人難過,也不必 為人間喜怒哀樂分心。”這與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 ,又譯德塞爾托、德賽圖 編者注)在日常生活實踐理論中所提出的人作為實踐主體在城市行走中綜合身體的視 覺、聽覺和感覺與城市進行互動,從中建構個人空間的觀點頗為相似,亦為本文所欲探討的 位置媒介科技的使用與城市空間意義生產以及城市地方感建構的問題提供了獨特的分析視角 和連接點。“大城市并不在那些由它造就之人群中的人身上而表現,相反的,卻是由那些穿 越城市、迷失在自己思緒中白人那里被揭示出來。”網日常生活中的城市漫游與觀察是在城市內部結構中探尋城市秘密、形成城市地方感知的一種方式。當
3、今移動互聯時代,以媒介技術為中介的城市空間實踐日益有意無意地嵌于人們的日常生活 之中,人人皆可能是攜帶媒介科技的漫游者,只是時間長短不一。與本雅明時代所探討的傳 統意義上的城市漫游者不同,媒介科技漫游者不再是局限于獨自在城市街道中閑逛的詩人、 文人、拾荒者等擁有特定身份的群體,而是攜帶諸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媒介科技在 城市中行走的媒介用戶。例如,在上班、上學、購物、觀光等移動過程中,人們能夠通過位 置媒介科技在城市各個角落檢索或分享自身所處的位置,利用文字、圖片等符號表達自己有 關此時此地的情緒與思考,形成日常生活中個人化的定位敘事,形成與城市互動的全新方 式。海彳惠格爾(Martin
4、Heidegger )在存在與時間中提出“此在”的概念,認為“此在是存 在的本質即人類存活于世間的方式” 人作為“此在”的“在世存有”體現了人與世界之 間的根本聯系。臺灣學者宋郁玲將其發展為“在地存有”,來表示“人居于地方、了解地方的意涵” 5,以此來體現人對地方的情感依附。從人文地理學角度而言,城市作為地方對寓 居其中的人的在地存有有著根本意義。“身體作為人類投身日常世界的方式,人類以身體占 有空間。人類坐落于空間里的特定地點,而這個空間從一開始就是透過身體的參與而組織起 來的自我被視為主動而擁有身體的能動者。而不是思考的主體、純粹的意識。”6依此觀點,學者孫瑋指出身體參與、日常生活實踐、落
5、實于特定的地點這三個方面是突出“存有 的三個要素” 7。伴隨移動媒介的位置性轉向,日常生活中攜帶媒介科技的漫游者通過對位 置媒介的使用,使隨時隨地表達對城市地方的感受與思考成為可能,正是當今媒介漫游者在 城市這個地方“在地存有”的體現。因此從本雅明時代的城市漫游者到如今移動互聯時代的 媒介漫游者的含義之轉變,亦可理解為行走于城市的漫游者在城市中“在地存有”方式的轉 變。與此同時,交通系統的成熟發展以及媒介技術的遍在性分布等城市現代性特征的日益凸 顯,使人的移動和媒介的移動所構成的雙重移動性極為復雜,更易引發身處其中的人們對自 身所處位置和身份的焦慮。因此本文在城市現代性所帶來的地方性消逝和對人
6、地關系疏離可能導致地方認同弱化的憂慮 的背景下,結合德塞托的日常生活空間實踐理論,運用資料分析、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 的研究方法,從日常生活媒介漫游者的位置媒介使用實踐入手,探討其如何改變以人為主體 的城市地方經驗,以及位置媒介的使用實踐與城市地方感的建構之間的關系。二 位置媒介:移動媒介之位置性轉向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 )提出的“媒介即訊息”的觀點認為,媒介除了作為 訊息傳輸的工具外,還能夠引起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遷。移動電話作為早期的移動媒介,在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迅速普及,以“我們這個時代的象征”8成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動電話的“即刻聯
7、結性”的技術特性甚至使部分學者們認為“移動電 話的到來或許正是作為對于空間依賴象征性的最后一擊。9這種突破空間、地域限制的媒介傳播實踐,伴隨人自身的移動性的增強更容易引發人們對自身與不在場他者的所處位置和 身份的焦慮,“自由與安全作為人的根本需求”10再次成為人們在現代城市這個陌生人社會中的一對充滿張力的矛盾。為了緩解移動媒介所帶來的空間位置不確定性所造成的焦慮,無線網絡、移動通信、情境感 知等泛在計算技術越來越被廣泛地應用于日常生活實踐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全球定位系統(GPS大規模配置于移動媒介設備之中,用戶地理位置定位的精準度大幅度提高,改變了 以往移動媒介用戶所處位置的不確定性狀態。移動媒
8、介從致力于去除空間位置化到位置性的 轉向,促使“實體空間攜帶著由精準空間定位而形成的真實感,顛覆著先前在虛擬空間交往 中由去位置化而帶來的流動與懸浮之感” 11,通過位置媒介確定移動中的人的空間位置成為 可能。人們通過移動互聯網科技隨時隨地對所處地理位置進行檢索、呈現與分享,以及電子地圖導 航的使用等,完成了普通媒介用戶到位置媒介漫游者的角色轉變,即使這種轉變可能是稍瞬 即逝的。縱觀當下日常生活,類似于下班途中,拍下城市某街道的圖片上傳至微信朋友圈進 行位置打卡,分享工作結束的喜悅的這種位置媒介的使用實踐不勝枚舉,人人皆可成為攜帶 媒介科技的漫游者已經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顯著特征。這種通過位置媒
9、介科技在城市各個角 落分享自身所處的位置,利用文字、圖片等符號表達自己有關此時此地的情緒與思考,或者 在漫游過程中使用電子地圖導航引導自己在城市中的行走方向與線路等日常媒體實踐,均使 傳統城市漫游者運用身體直接與城市空間互動、經驗城市地方的方式,轉變為通過位置媒介 科技與城市空間進行互動的方式,通過作為中介的位置媒介將私人化的經驗與感覺賦予城市 空間之中,從中獲得確定性和安全感。因此本文將漫游作為觀察人和城市空間互動的一種方 式,考察位置媒介的使用實踐與城市地方感的關系。三 從“我在哪”到“我是誰”:城市地方感與地方認同人文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Tuan Y.F.)將空間與地方視為人文地理學研究
10、的核心,通過對 這兩個概念間關系的研究形成極具人文精神的地方空間理論,該理論也為本文探究媒介漫游 者如何通過位置媒介的使用建構城市地方感、實現在地存有提供了理論依據。人文地理學的 地方空間理論認為地方是“具有既定價值的安全中心”,“凡是能滿足人的生理或精神方面 的需求,讓人感受到價值存在之處都可以視為地方。12因此,地方可以視為身處其中的人的安全領域,能夠使人感受到穩定感與安全感,“令人文主義者感興趣的不是世界上的地 方,而是作為一種觀念、概念,以及在世存有方式的地方。13段義孚在其著作戀地情結 (Topophilia :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 Attitudes and Values ) 中,闡述了人對地方的歸屬感和依戀之情,并首次提出“地方感”的概念,他認為地方感包 含兩層含義,即“地方自身固有的屬性(地方性)和人們對于這個地方的依附感(地方依 附)”。14因此地方感成為研究“人一地關系”的重要內容。而空間相對地方而言是缺乏意 義的領域,與自由密切相關,“空間普遍意味著自由,空間具有開放性,空間的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商品采購銷售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2025茶葉購銷合同范本標準版
- 2025管理與咨詢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家庭裝修設計合同模板
- 2025年購買二手房合同模板
- 2025年集體解除勞動合同模板
- 甲方轉讓方轉讓合同協議
- 獨棟酒店租賃合同協議
- 電器安裝采購合同協議
- 母乳喂養知識培訓課件下載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地理試卷A卷(含答案)
- 西安市曲江第三中學行政人員及教師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中國竹纖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競爭策略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委托外包催收合同協議
- 店長勞務合同協議
- 2025-2030中國涂裝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預測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肺癌化療護理查房
- 2025年04月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政法委員會公開招聘臨時輔助用工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GB/T 18655-2025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 銀行系統招聘考試(經濟、金融、會計)模擬試卷1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