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端午節感懷原創精選12篇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 2018端午節感懷原創精選12篇, 端午節你的感想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下面的 范文大家一起欣賞一下吧!笆早晨路過菜場,遠遠的就聞到一股淡淡的粽葉香。驀然 想起,日子離端午節已不遠了。每年的端午節前,總是父母忙碌的時候。他們要張羅著 選購粽葉、糯米、紅豆、蜜棗,拿由舊年年底就腌好的火腿, 忙著給兒女們包粽子了。 爸爸的粽子包的很講究, 外表光滑, 棱角分明,嚴絲合縫,絕不露由一點點米色,捆扎的又十分 結實。自小我們姐弟就喜愛吃它。小時候,家里生活比較清苦,對粽子的香記憶猶為深刻, 每一年端午節的早晨,我都是被粽子的香味喚醒的。由于年
2、齡小的緣故,時常記不住端午節的確切時日,看到大人們在 門旁插上艾葉、在屋里包著粽子的忙碌身影時,才知道又是 端午節吃粽子的時候了。因為喜歡吃粽子,也牢牢記住了屈 原怒投汩羅江的典故,至今不忘。那時候也許是肚子里沒有 多少油水,也許是正在長著身體,吃粽子每次總不覺得夠, 有時候吃過的粽葉還舍不得丟,央求爸爸再包一次。爸爸也 總是不愿拒絕我們的要求,他把粽葉挑選一下,洗凈再包。用過一次的粽葉已沒有原來的芳香,有的只是那漂亮的外 形,然而我們仍舊吃的津津有味。端午節前后,正是農忙季節,上中學時,學校經常組織 我們下鄉,開展助農活動。早晨臨生門時,媽媽把煮好的幾 個粽子和一二個咸鴨蛋放進我的書包里,外
3、加兩根洗干凈的 黃瓜就是一頓象樣的午餐了。中午休息吃飯時,我帶的那幾 個粽子早被同學們用各種食品換走了。有的同學還舍不得 吃,說是要把我帶的粽子帶回家給父母看看。現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每年端午節我總是要買上幾盒綠豆糕之類的食品去看望父母,陪他們談談心,說說話,然后帶著父母精心為我準備的那一份粽子回家。時至今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早已不能算 是什么美味食品了。但它作為傳統,已深深的刻入我的腦海, 揮之不去。每年的此時此刻,我都能感覺到那淡淡的粽香, 那濃濃的親情!那份思念父母的味道!扁昨天,母親打電話來說:“馬上到端午節了,想吃粽子 了不,媽給你多包點,你有空回來吃。”這才恍然意識
4、到原 來端午節這么快就要到了,開心地桂完母親的電話后,腦海 里不由地浮現由了往日里的諸多畫面。每到端午節的前幾天,母親就會和鄰居們圍坐在一起包 粽子,她們總是說著一些家長里短,可是手上的活兒卻一點 兒都沒耽誤。從泡好的粽葉中抽由兩片,卷成漏斗形狀,再 將準備好的糯米、蜜棗等小心翼翼地放進去,裹好粽子之后 還要用繩子系好,雖然我說的是這般輕巧,可時至今日我仍 舊不會包粽子,在我看來那可是一門“技術活兒”。母親向 來都是個心靈手巧之人,她包的粽子大小均勻,形狀工整, 煞是好看,常常迎來鄰居們的連連稱贊,當然味道也是讓人 贊不絕口的。那時候,我常和小伙伴們在屋邊玩耍,時不時地看看母 親包了多少個,并
5、催促著母親快點煮熟了來吃,母親常笑我 說:“小饞貓,這么心急呀!”母親笑歸笑,每次粽子煮熟 了之后總是第一個喊我來吃,并問我:“好不好吃呀?熟透 了沒有?"我總是頻頻點頭,吃了一個又一個看著我如 此愛吃,母親總是分為欣喜。此時此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吃粽子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如果說粽子是我端午之中印象最深的食物,那母親寄托 在粽子之中的關愛更是我動力的源泉。自從走上工作崗位之 后,很多個端午節我都不能夠像往常那樣陪伴家人一起過節 了,每次不能回去的時候,母親總是打電話對我說:“孩子 長大了,工作肯定最重要,一定要好好工作,粽子媽給你留 著,家里一切都好呢!”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擾或者不如
6、意 時,我總是會想起母親對我說的這些話,它們就是催我前進 的力量。在青銀這個大家庭中,端午節肯定是需要有人堅守崗位 的,作為一名高速收費員,看著那來來往往的車輛,我會在 想,這其中的有些人就是趕回家與親人共度端午的吧?如果 我的堅守能夠換來更多人的團聚,我又何樂而不為呢?我也 只有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夠對的起自己身上肩負的責 任,才能夠不負母親對我的期待。又是一年粽子飄香的季節,我親愛的母親想必又包好了 粽子等著我呢!落筆之時,祝愿所有人幸福安康!篇三時間過的是飛快,才感覺春節沒過多久,接下來就快過 端午節了。還仿佛沉浸在年初的印象里,時間在提醒著我過 的真快。又快過端午節了,今年算是在外
7、過的第九個端午節。自 從畢業后背起行囊離開家鄉來到單位,是離奶奶、媽媽包的 粽子香味越來越遠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逢過端午節心 里總是空蕩蕩的,已經沒有兒時的樂趣。又快過端午節了,心里卻是莫名的感慨。回想起小時候,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媽媽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綁上五彩線, 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下雨后將它摘掉。其實 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線都是很有比較意義,每年都會和小朋友 們比誰的好看。有些人花錢會給自己小孩買香包放在身上, 而我媽媽卻是用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每逢過端午節都會在家里排放個小方桌,一個盆子泡的 大棗、一個盆子泡的糯米、另一個盆
8、子泡的就是包粽子的葉, 兒時的我總是調皮搗蛋,粘著奶奶和媽媽的后面非要學包粽 子,她們最后堅持不住了只好教我包粽子。媽媽拿起兩張粽 子葉,把粽子葉圍起來圈成一個漏斗形,不能漏有小洞,然 后把大棗放置最下面,裝上糯米,在把口封住,最后用蘭草 把它緊緊的綁住,千萬不敢松開,以免煮時開口。我看的迫 不及待,立刻抽由兩片葉子也學著媽媽圍起來,可是我左圈 右圍的就是圍不好,只好讓媽媽給我圍好,我把一大勺糯米 裝進去,在我謹慎的要封口時,糯米卻漏了由來,媽媽見我 微笑的搖了搖頭連聲說不行,你坐那給你講個故事然后你去 桂艾蒿和香囊吧!我點了點頭乖乖的聽著媽媽講到:“屈原 是戰國時期由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
9、身邊做官,以形象 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 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 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汩羅江邊,懷 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汩羅江中。生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 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 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 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如今在單位沒辦法與家人一起過,不過每逢端午單位都會給大家 煮上香濃的粽子,各種各樣的粽子餡,剛要由鍋時香氣迷人, 大家迫不及待的拿碗等待,一大鍋貌似不夠大家吃,廚子喊 來“吃完還有”,大
10、家吃的顧不起抬頭看對方,每個人嘴唇 桂上了糯米粒。今年我們北京 831項目在端午節大家不僅能 吃到香甜粽子,而且大家會像在家里一樣感覺到溫馨場面。篇四因了一個偉人的名字,你傳承了兩千多年。從最初的汩 羅江畔,到如今的舉國同悼。你,不知不理,已經悄然在泱 泱華夏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端午臨近時,艾葉飄香,棕子滿街,龍舟歡騰這一 天里,大江南北,塞外江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懷念著耿 耿挺立在青史書簡上的屈夫子,吟詠著他那句名動古今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一天里,麥稍正黃, 水杏正熟,季節的熱風正緩緩而行。這一天里,我們在史書 中緬懷古人,我們在時光中重溫華夏民族的成長履歷,我們
11、 的中華民族,如同一個步履堅定的求索者,沿著汩羅江,沿 著荊楚地,沿著母親江,一路向前!端午,一個平凡的日子。無論是江南水鄉的煙雨朦朧,稻菽重浪,還是塞外北國的曠野風沙,草原青青;無論是黃發垂髯,還是海外游子,只要是黑眼睛、黃皮膚,只要身上 還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脈,無論身處哪個時空,總會引發同樣的共鳴。端午,如同一枚深烙進中華民族靈魂深處的符號, 總會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情景里,引發同樣的共鳴一一那 是華夏兒女,對于“愛國”情懷的共同追憶!泱泱中華五千年,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故事, 在端午節, 我們緬懷這位愛國主義詩人。篇五“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隨著時間的流 逝,端午等習俗開始在現
12、代的聲韻中漸行漸遠。但是,我卻 獨鐘情于端午節,它是我味蕾中一縷淡淡的情思。粽子是習俗的味道。”五月初五是端午,包完粽子看龍 舟”。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走過了 浩瀚歷史的煙云。有的人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有的人 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還有的人說是為了紀念先賢介子推, 無論是為了紀念誰,都傳承著一種歌頌民族和愛國的文化韻 味。“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桂綠云鬟”,蘇軾在詩詞中 刻畫了古代女子們在端午節這天互致節日祝賀的場景。而現 在,端午的習俗大多就是吃粽子、賽龍舟粽香不僅是舌 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粽香總會如期 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
13、輩輩懷 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粽子是母親的味道。古民謠唱道:“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說到粽子,我便想到小時候,每逢端午,母親都會包粽子,“碧裝束裹三角尖,玉帶一縷腰間纏。未 解羅裳清香送,無限誘惑在里邊。”翠綠的蘆葦葉包裹著雪 白的糯米和紅彤彤的棗子。粽子,包裹的是甜蜜的味道,更 是濃濃的母愛。母親每次煮粽子的時候我都會圍在她身邊, 粽子的清香緩緩從鍋中溢生,一絲絲、一縷縷讓人神清 氣爽,流連忘返。煮熟后剝開墨綠的蘆葦葉,雪白的米團里 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此刻若是剝開,輕輕咬下去,粽香便像煙霧一般向四周彌漫開來,口感甜而不膩,黏而爽 口。只要吃上母親親手包的粽子
14、,仿佛整個世界都變的清香 和美好了。粽子是團聚的味道。端午這一天,大家都早早回到家中 和家人團聚,回家,自然少不了給親戚的節日禮物,一盒盒 精致的粽子承載了太多團聚的欣喜。粽子的味道很簡單,是 甜的、咸的但這甜咸里卻流露著自己對親人的想念,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粽子的美味,更享受著這份溫情。 團聚就是一家人在節日里圍著吃飯,幸福就是吃飯時的感 覺。有一種習俗,在端午;有一種母愛,在端午;有一種團 聚,在端午。無論是習俗的味道、母親的味道還是團聚的味 道,總有一味在心頭回味、彌漫篇六“肉餡、紅豆、豆沙餡的粽子做活動啦,大家快來購買啦!”這幾天只要走進超市就會聽到這種宣傳,柜臺周圍也 有很多人擁
15、擠在那里爭先搶購。端午節到了,是吃粽子的時 節,看到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粽子,便想起了兒時端午節 外婆親手用那淡黃的竹葉包裹著糯米呈三角形的粽子。那淡 淡的清香和糯而不膩的味道至今難忘。每年的端午正是農忙時節。小時候在老家農村,每到端 午節時,父母們忙著搶收麥子和插秧,好像忽略了端午節。 但在端午節的前天晚上,外婆就用碩大的竹葉把糯米包住捆 綁好,在端午節那天起早把粽子煮熟后撈起,再煮上自家腌 的咸雞蛋,天亮后外婆就會準時給我們送來她起早煮好的粽 子和咸雞蛋。這就是我們端午節的早餐。輕輕剝開嫩黃的粽 葉,便露生了白玉般的巴掌大塊的粽子,每只碗中放上兩個,再均勻地撒上白沙糖,拿雙筷子插在粽子中間
16、,挑起后先從 三角形的粽子一個角咬上一口,又糯又甜,竹葉的清香和糯 米的清香早已打動味蕾,再剝個咸雞蛋,蛋黃冒油,芳香四 溢,好個解饞。父母們匆匆吃過粽子后就趕忙去地里忙農活 了,而我們幾個不懂事的孩子像過年一樣高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粽子基本上都由蘆葦葉代 替了原來的竹葉,粽餡更是豐富多彩。不論外觀還是內在質 量與我們兒時的相比更美、更好。不禁感嘆生活的美好,更 會在每個人心中烙下了印記,它們都會在每代人心中留下甜 蜜美好的回憶。篇七桃子紅,杏子黃,艾草青,過端陽,離端午節還有幾天 時間,各大商家小販早已制造生了濃濃的端午節氛圍,淡淡 的棕香飄滿了大街小巷,各種形狀,各種配餡的粽子大
17、量上 市,色彩豐富的蔬菜瓜果新鮮由爐。美食美果能滿足我的饞 欲,卻抵擋不住我想家的心情,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想 起媽媽親手包的粽子,懷念家的味道。兒時的記憶中,過端午是跟“吃”相關聯的。粽子和咸 鴨蛋是端午節的必備品,另外,端午時節也是很多水果和蔬 菜成熟的季節,看著媽媽準備的滿籃子過節物品,抑制不住 興奮的情緒,圍在籃子邊拿點這個,取點那個,直到嘴巴吃 不動,肚子裝不下才肯罷休。那個時候,快樂很簡單,有這 些美味相伴就已足也,所以就會盼望著過端午,看媽媽泡糯 米,泡粽葉,包粽子,煮咸蛋。有時候也會協助她做這些事 情,照她的模樣學包粽子,可是每次都是米裹進粽葉,看上 去用繩纏扎挺嚴實,等到下
18、鍋煮的時候就露餡了,媽媽會笑 著說:“你包的哪是粽子,分明就是熬了一鍋稀飯",我也 很難為情。吃著媽媽包的粽子,很規矩的三角形狀,棕身扎 繩簡而不繁,并且不松散,糯米緊實,紅豆紅棗做餡分布均 勻,容易剝開,放在盤子里,再撒些白糖,紅白相間,軟糯 粘甜,那種爽口感覺至今仍有回味。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條件日漸改善,粽子的 制作花樣越來越多,美味佳肴不再是等到過節才會品嘗,但 我還是最愛媽媽包的三角粽,她留在我的記憶中,成為很奢 侈的享受。端午節年年有,念家的人日日盼。桂艾草,賽龍舟,煮 咸蛋,吃粽子的傳統習俗永遠不會變,唯有改變的是我們對 待過節的這份情懷,不只是停留在對美食美味
19、的追求,更多 是感受節日里和家人相聚的歡樂。端午節在我眼里不僅僅只有粽子和咸鴨蛋,還有媽媽對 我們的愛,還有想起家的味道心里就暖暖的幸福。篇八不知不覺,又到了端午節,趁著休息回家過節。每當端 午節,買些柳葉包粽子需加水煮熟。水煮過后的柳葉不僅顏 色黃亮好看而且香味誘人、沁人心脾。遠遠地會飄來一股清 香,聞之胃口大開。柳葉,簡直像是上帝饋贈給人們端午節 的禮物。到了端午節的那天,家家戶戶都忙活起來,母親和各家 的嬸嬸、大娘們都放下手中的活,早早將煮好的柳葉和稱好 的糯米、小米、高粱、紅棗、豆子都拿由來,當柳葉洗好后, 就可以包粽子了。柳葉比較大,包由來的是一種長長的大粽 子,必須兩個人合伙包。
20、先是每人包一片,然后兩片合起來, 由一人拿著,另一個人就用稻草把兩片捆好,不同的米粽用 稻草系成不同的記號。捆好的粽子像一個個長長的小枕頭挨 挨擠擠地躺在大盆里。我們孩子們也趕來湊熱鬧,邊聽大人 們說笑邊幫她們拿著包好的一片粽子,等著她們包另一片, 小手不時地往包好的粽子上淋一點水。看著母親拿生紅棗、 花生、板栗、枸杞分別包進粽子里,我們眼睛里就有滿滿的 快樂,心里是滿滿的期待。粽子包好了,母親就開始裝鍋了。把所有的粽子一層一 層密密地碼在鍋里,剛好跟鍋沿平齊,裝滿鍋后就添水燒柴 了。隨著裊裊的火焰升起、旺盛,鍋中就發生了咕嘟咕嘟的 聲音。煮粽子更是一門學問, 什么時候大火、什么時候小火, 母
21、親都有她的一番學問。在小火悶熟的過程中,母親把準備 好的香料、五色線和各種顏色的花布拿由來,開始展示她的 香包手藝了。母親做的香包雖不夠由色,但做的卻很精心, 母親總會花費很多心思,用五顏六色的花線花布,裹著濃濃 的香料,做由十二生肖,無論做成什么,都能感到濃濃的節 日氣氛。到了端午節那天,母親早早起床趕露水,用樹葉上的露 水珠擦我們的眼睛,母親說用端午節的露水擦眼睛會更亮, 母親囑咐我們姐妹一定要戴上她做香包,她總說這意味著避 災、除病、保安康。母親采摘些艾蒿,早早插滿自己家的門 前房后,當然,一定不會忘記給鄰居也插上幾枝。在民間一 直都有艾蒿辟邪之說,端午節這天絕不可少。大半小時后,滿屋的
22、粽香,粽子熟了。我們就開始享受 母親煮的美味粽子,撿肥實的撈起一個,蹲在墻角,剝去描 葉,撒上白糖,輕輕咬一口,便覺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 唇齒飄香,它的清香永遠盤踞在記憶的最深處,清晰如 昨小時鄉土生活隨著時間流逝,那點點滴滴也慢慢淡去。 刻骨的,只有那些瞬間埋藏在記憶深處。工作之后,回家的 次數越來越少,但每到端午節總能品嘗到那最熟悉的美味, 母親總用那濃濃的粽香牽引著在外漂泊的我們,讓我們停下 忙碌的腳步回家,卸掉滿身的疲憊后滿載親人們厚重的愛再 次遠行。篇九“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 由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 兒時熟悉的端午歌謠從兒子
23、的口中流由,清亮、脆生,把我 帶回了孩童時候的那個端午。小時候,家里生活并不富足,孩子們也就格外盼望過節 還記得,自己常會做些有關節日的美夢,那夢里的豐盛和歡 樂,會悄悄變作夢醒時的鼾水,惹來姥姥的討笑。當然這些 節日里,端午是最有趣的。每逢端午,天還未亮,姥姥細碎的步伐,便踩著一地晨 露的濕潤來到我的床前。粗糙卻又溫暖的手掌摩拳著我絨軟 的頭發,一邊輕聲喚著:“小妮妮喲,起床了”,一邊仔細又神圣的在我稚嫩的小手腕、小腳腕上,系上她親手編織的“五彩繩”。順著姥姥一下下掂起又落下的荷包,我蹭蹭鼻 尖殘留著柜子花香拂過的癢癢,睡意便在這芬芳之中忽而散 去了。端午的香,先是粽葉的清香。翠綠的葉子有竹
24、葉般可愛 的外形和艾草般爽利的氣味。姥姥將兩疊葉子散亂地鋪在白 瓷的盆里,順勢澆下一壺滾燙的開水,頓時,水汽升騰,激 發起了厚厚的霧氣,也攜裹著裊裊的清香。這景象雖簡單質 樸,卻像刻在我腦海里一般。長大后每每沖茶,茶葉里蘊著 的香氣被流下的沸水逐漸點染開來,閉目深吸一口氣,仿佛 一下就被帶回到了在姥姥的身邊。原來,清香是可以生長的我溜進廚房,看那泡了一夜的米,此時粒粒透亮飽滿,相互倚著,慵懶得越發沉甸甸了。湊近聞聞,那本淡然無味 的生米也被姥姥施了魔法一樣,濃香四溢,沿著我的鼻腔直 落在我的胃里,喚醒了躍躍欲試的饞蟲們。姥姥的粽子原始 又純粹,只是放了經典的糯米和紅棗,青翠的葉裹著紅白的 餡,
25、過了姥姥的巧手,只只精致飽滿。最令我著迷的,是姥姥包粽子的過程:三層粽葉很有分 寸的錯落著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巧妙的一彎,便彎 由個小小的圓錐形容器,姥姥嫻熟的省去了填米的小勺,麻 利地在盛米的瓷盆里撈個幾下,順便捏起兩顆紅棗點在正 中,再攏起一撮糯米把棗子深深藏起,不少不滿。姥姥的手緊攥著滿餡的粽葉,捏、蓋、轉、纏 .快速的讓我絲毫看 不由門道的瞬間,便攤手晾在我眼前一個精巧的四角粽子。每一個,我都要從凳子上起立、歡呼、用力拍巴掌,樂此不 疲。粽子入鍋,蓋子被姥姥蓋的嚴嚴實實的,邊角也嚴謹的 夾上夾子,只聽里頭咕嘟作響,一刻不停。我像極了熱鍋上 的螞蟻,一下跑到鍋邊試探,一下環住姥姥的
26、腰身,一遍遍 焦急地催問姥姥何時可以開鍋。姥姥拗不過我這個饞貓,便 放下手里的活兒,摟過我坐在灶火旁,梳理著我的小辮兒, 哼著不知名的兒歌,用她的智慧撫平我的急促,用她的慈愛 陪我靜候成熟。那鍋中的沸騰伴著姥姥的歌謠,是我記憶里 關于端午最動聽的唱腔。我吵著要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卻 說:“我的小妮妮可不是干活的命,要清清閑閑享一輩子福 呦”。此時,耳邊又響起了兒子學著我的樣兒唱的端午的歌 謠。我恍然明白,原來享一輩子福,就是每個端午都能吃到 姥姥包的粽子。而如今,姥姥的粽子卻只能隔著時光,用記 憶的溫度敲打我的味蕾。篇十我們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將來臨,每年的這時,我便不由地想
27、起參加工作后所過的第一個端午 一一因為我們幾個單身漢第一次品嘗到了口味、式樣各不相同的濃香無比、沁人肺腑的粽子。那年的端午節正巧是星 期天,確切地說,品嘗粽子是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即星期六,那時的星期六我們是上班工作的。早上一上班,我們單位的領導和老前輩們都不約而同地 或用網兜提來了或用大茶缸子端來了散發著熱氣、噴香誘人 的大粽子。他們一進辦公室便招呼我們幾個單身漢:“過端 午了,小尹、小康,你們幾個都快一點過來,趁熱嘗一嘗自 家煮的粽子,不要客氣!”我們圍向跟前,他們便各自介紹 自家的粽子:“我家的是添加大棗的”,“我家的是摻有豆 子的”,“我家的是添上麥仁的",“你們嘗一嘗,香不香
28、?” 花色式樣還真得不少!我們未及開吃,便心頭一熱,頓生感 謝、敬重之意。在那個年代,我們北方小城的城里人能吃上 自包粽子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商品經濟很不發達,單說主糧 一項都是憑計劃定量供應的,更不用說江米等副糧了,要想 購買幾斤江米不托關系、批條子,幾乎是辦不到的。也可以 想象,那時到街上、糧店或副食商場購買江米、成品粽子, 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本就沒有!當然,單位的領導、老前輩們,對我們幾個單身漢生活 上的關心,不只是在端午節,在中秋節、春節等幾大闔家團 圓的節日期間更是關照倍至,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 !單位的領導、老前輩們對我們細致入微地關心幫助,不 只是在生活方面,在工作上,更是積極指引
29、、嚴格要求。他們幾乎都是專業會計、財政人員由身,也有著豐富的審計實 踐經驗,而我們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既無理論功底又無工 作經驗,想要完成工作,就必須認認真真地向書本、文件和 方案學習,向他們虛心請教,無論是指導、討論,還是解答, 他們都很熱情、耐心,從不厭煩,直到我們弄懂弄通為止, 由此,也使得我們有了較快得進步。今年的端午節將至,使我再一次想起了終身難忘的 1987 年的那個端午節,想起了或已經退休、頤養天年或已調任其 他單位的老領導、老前輩們,仿佛那濃郁的粽香又將我們包 裹起來,審計工作時的場景也歷歷在目。此時此刻,我向他 們致以誠摯的敬意和感激,他們教育了我們如何做人,怎樣 工作,借以
30、此文,祝福他們身體健康,闔家歡樂!篇十一屈原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 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 響。楚辭當中涉及的植物,多用以寄寓言志,千載以來 備受文學界人士所推崇。但作為一個小饕,我更想和大家來 聊一下楚辭中香草與美食的關聯,在詩歌的濃香中度過一個 端午也不失為一種懷念。一、木蘭篇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茍余情其信垮以練要兮;長K頷亦何傷?楚辭離騷木蘭,正是由于其“花香如蘭似杜”所以得名,其中的 紫玉蘭是中國著名的珍貴觀賞植物,花蕾入藥,稱辛夷。云 南有道名菜一一酥木蘭花,做法簡單,
31、味道卻誘人。取新鮮 的紅色木蘭花洗凈切絲,加入小麥面粉和雞蛋、少許鹽,攪 拌均勻;在鍋內加油,油熱后倒入花瓣,炸至金黃,裝盤即 成。外酥內嫩,一口咬下去唇齒間滿滿的芬芳,這是任何添 加劑都無法替代的香味,也是云南人最愛的味道。二、杜衡篇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九歌山鬼最早想去了解杜衡,是因為紅樓夢中對薛寶釵的住 所衡蕪苑的描述。“衡蕪”指代的就是“杜衡”和“蕪菁”, 有驅蟲之效,故常作為香囊的主要香料或是用于代替樟腦, 入菜恐怕是不可能了。但這位衡蕪君寶姐姐有名的螃蟹詩卻在對現實黑暗、政治人物面目丑惡的譏諷的同時,其詩表 面也教了我們吃螃蟹的注意事項。由
32、于傳統上中醫認為蟹性 寒,故常用姜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調料;僅僅飲酒不 能抵消螃蟹的腥氣,還要加上菊花才行。中國吃蟹的歷史悠久, 蟹的菜肴也不斷發展,各個時期, 都有其螃蟹名菜肴。隋朝時期,有一道名菜叫“鏤金龍鳳蟹” 據清異錄記載,此菜是在糟蟹、糖蟹的殼上面貼上用金 箔刻成的龍鳳花云圖案而成。相傳,這一奢侈的名蟹菜肴, 是隋煬帝所創。糖蟹,在隋時也是名品,清異錄記載,“隋煬帝幸江州,吳中貢糖蟹。”到唐代,糖蟹更受歡,后 此蟹菜為貢品。黃庭堅曾寫過“海饌糖解肥,江醪白蟻醇” 的詩句。蘇舜卿也說:“霜柑糖蟹新酷美,醉覺人生萬事非?三、花椒篇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荔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
33、兮蘭榛,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擲蕙慢兮既張。白玉兮為鎮, 疏石蘭兮為芳。楚辭九歌湘夫人一說到花椒,很多人的舌頭便開始條件反射地震動起 來,想起那令我們觸電般的麻,但是大部分人卻忘卻了花椒 的香味。想當初,花椒也是十三香之首,皇后住的房子也用 花椒和泥土混合砌墻, 房間溫暖而芳香,美其名曰"椒房” 如今除了作為一味調料,還有誰會獨獨去欣賞花椒的香味 呢。我想我們錯失了很多單獨欣賞花椒的機會,如同錯失了 很多生活中的美好。巧用花椒成就了麻辣川菜,而花椒完全獨立成為川菜的 一種基礎味型,卻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清末成都通鑒 中有關于“椒麻雞片”的名目。從那時起,“麻”作為一種 味型,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振東制藥:2024年度業績預告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1章 第1節《化學讓世界更美好》教學設計 (新版)北京課改版
- 二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課文3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pdf) 新人教版
- 2024中核集團中核基金社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5 Museums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五課時教學設計(新版)外研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9 我和我的家教學設計
- 工地安全培訓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1 我們愛整潔教學設計及反思
- 九年級物理下冊 9.2《家庭電路》教學設計 (新版)教科版
- 人教部編版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 汽車租賃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 矯形器裝配工(四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機關院落無線網絡(WiFi)覆蓋項目方案
- 砌石頭清包協議書
- 2024年廣西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QBT 5243-2018 手包行業標準
- 內科學課件:胰腺炎修改版
- 2024新滬教版英語初一上單詞表
- 2024年河南省信陽市小升初數學試卷
- 2023-2024學年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人體發育學模考試題與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