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大特產_第1頁
山西十大特產_第2頁
山西十大特產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西十大特產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 產,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以下是旅游網帶來的山西十大特產,希望大家喜 歡。1、平遙牛肉 地理標志產品產于山西平遙。平遙縣南政、寧固等村和介休縣的郝家堡,以郝家堡質量 好,產量最高,由于郝家堡鄰近平遙,所產牛肉歷史上大部分由南政、寧固等地 集散,故統稱“平遙牛肉”。據傳,明代中期,平遙牛肉就聞名于世了,距今憶 有三百多年產銷歷史。到了清代、民國時期,許多達官顯貴把它作為宴客的必備 佳肴。本世紀30年代,平遙牛肉運銷北京、天津、西安等外省市,當時每逢秋 冬之季,各地行商紛去集平遙,販運牛肉,平遙牛肉遂悲聲北國。平遙

2、牛肉外觀 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一選優質菜牛或老殘牛宰殺后,即時剔 骨,再將全牛一劈兩半,按頭、脖子、排沙、前膘、脊肋骨、挪頭、膘圍、二道 墩、敦子肉等九部分分為1塊。二腌肉。將切好的牛肉晾二、三小時,用當地產 的硝鹽撒在肉塊上,好入缸,用牛肚封缸存放,腌時間隨季節而定:夏季半個月, 春秋一個月,冬季二、三個月。三煮肉。腌好的牛肉,撈出后用冷水洗凈,分層 入特制筒式大鍋,一般每鍋八百斤,加2、山西老陳醋 地理標志產品老陳醋產于清徐縣,至今有幾千年的醋歷史文化。老陳醋色澤為紅棕色,味 道以“綿、酸、甜、香”為主,為我國四大名醋之首。產于山西清徐。“東湖” 牌老陳醋,始創于明未清初,

3、至今已有 350多年的歷史,系山西老陳醋之正宗。 “東湖”牌老陳醋,以其精湛釀造技藝和色、香、味俱佳的優良口質,馳名中外, 居中國名醋之首。 特點:色澤棕紅,醋香濃郁,酸味柔和適口,滋味回甜醇厚, 可冷調熟烹。主要成份是醋酸,并含多種有機酸、氨基酸等。具有增加食欲、助 長消化、解腥去膩、分解脂肪、防病強身之功效是保健和調味之佳品。據傳,周代時,在山西就開始了酷的生產,而老陳醋,在春秋戰國時代,古晉陽就有一 些作坊開始釀造。第一個正式推出“山西老陳醋”名牌的, 是制作人王來福。清 朝順治年間王來福來到清源(今清徐縣),利用當地原料充足、水質優良的條件開 辦醋坊,改陳年白醋為熏醋。實際上,老陳醋的

4、釀造要比王來福早得多。山西醋品種繁多,老陳3、沁州黃小米 地理標志產品產于山西省沁縣(古稱沁州)的一種小米。該米品質優良,獨具特色,食之 甜香松散,非常可口,由于具有高營養價值,被譽為“小米之王”。是我國四大 名米之一。“沁州黃”小米在1919年參加印度國際博覽會便飲譽海外。在國內 連續被評為一級小米,獲“全國最佳小米”稱號。小米“沁州黃”為什么叫“吳 閣老”呢?這里還有一段傳說:相傳在明代時,沁州檀山一帶有座古廟,廟里住 著幾位和尚,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饑挨餓,他們看見廟周圍的土地荒蕪,就開墾 出來,種上了糙谷。經過幾年的精心栽培馴化,糙谷發生了神奇的變化。這種谷 子,色澤蠟黃,顆粒圓潤,狀如

5、珍珠,晶瑩明亮。煮成飯后松軟可口,味道清香, 越嚼越香,遂起名為“爬山糙”。 清代康熙年間,保和殿大學士吳,沁州人士, 人稱“吳閣老”。在衣錦還鄉時,聽說“爬山糙”品質極佳,狀似金珠,熬稀飯 鍋邊不掛米粒,蒸飯、切飯香甜味美。為了證實傳言,便親自到檀山廟內品嘗,方知名不虛傳。當時他4、交城駿棗地理標志產品交城駿棗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先后展出于法國巴黎博覽會上。 駿棗形態獨特,呈瓶形或上細下粗的圓柱形。色澤深紅,皮薄肉厚,核小果大, 脆甜味香,果肉重量占總重量的 95%Z上,故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說。 此棗味甜質脆,生食制干均優。鮮棗含糖 %含酸%富含名!生素C等營養成分。 交

6、城駿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譽為“棗后”,素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 稱。駿棗果大肉厚、質脆味甜、營養豐富、用途廣泛。棗肉可提取食用香精,又 可入藥,有補血益氣、安神養胃、健脾抗癌之功能。地域范圍交城駿棗分布于山 西省交城縣中南部,呂梁山東側,晉中盆地西部邊緣,介于東經111° 24' -111° 17'和北緯37° 28' -37° 54'之間。分布面積平方公里,海 拔高度800-1200米;分布于交城縣天寧鎮、夏家營鎮、西營鎮、洪相鄉、嶺底鄉、 西社鎮等地。地域保護范圍面積 3500公頃,總生產面積5、太谷壺瓶棗地理標

7、志產品太谷縣里美莊為主產區,榆次、平遙、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壺瓶棗傳說 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栽培,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質脆, 甜酸適度。鮮棗含折光糖%總糖,酸糖酸比:1。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毫 克。干棗含糖%酸%糖酸比為:1。每100克干棗含維生素毫克。紅棗味甜可 口,營養豐富,保健醫療價值很高,民間有“每日食三棗,一輩子不顯老”的說 法,長期食用,對增進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其葉、枝、核、枝皮及樹根均可入 藥,主治心腹邪氣,有益氣、補血、養胃、安神之功,凡身體一切虛弱之癥,久 服輕身延年,堅志強力。太谷壺瓶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山西省太谷縣關于劃定太谷壺瓶棗地理標志產品

8、保護范圍的報告(太政發 200629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山西省太谷縣明星鎮、侯城鄉、北汪鄉、水秀鄉、胡村鎮、陽邑6、應縣紫皮大蒜地理標志產品產于恒山腳下應縣小石口一帶,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外皮松 而內瓣衣緊。如果把紫皮蒜放在大馬車輪胎下軋過去,就會看到一種奇怪現象, 蒜頭在輪胎剛碰著的時候,只聽“啪”的一聲,便分成數瓣向兩側飛射出去,決 不象一般蒜被壓碎。紫皮蒜做的蒜泥和一股蒜的蒜泥不同,一般蒜泥隔儀變色變 味,而應縣紫皮蒜泥卻可以放二、三天,色味如初不變。紫皮蒜品質優良,每到秋季上市,人們便爭相購買,或編成大掛吊在屋檐頭,或攜帶它鄉贈送親友。 如今的應縣紫皮蒜,已成為出口的土特產

9、品。當地諺語說:“應縣紫皮蒜,馬車 軋不爛”,就是形容它的品質高超。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包衣緊 密7、剔尖用筷子沿盤邊剔面。這種面食操作別致,筋軟爽口,易于消化,配上大炒 肉、炸醬、葷素打鹵,別具一格。剔尖兩端細長,中間部分稍寬厚,白細光滑, 軟而有筋,澆上澆頭,再配以調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是晉中民間主要面食之 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由于剔面工具不同,剔尖的種類很多。如用木匙、竹類 筷或鐵匙、鐵尖筷剔制的稱剔類;用大海碗、竹類筷剔制成的稱便類;而用瓷盤、 竹類筷剔制成的則稱轉盤拔尖等,花樣繁多,各具特色。其次是剔尖相傳清乾隆年間,榆次一個名叫常萬達的,在恰克圖城開設的四鄉聯號商行中

10、的飯莊里,專營山西面食剔尖等,使剔尖一舉成名。由于剔尖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且制作 簡便,食之可口。所以,剔尖不僅在國內流傳甚廣,而且傳入海外許多國家和地 區。剔尖,是山西人午餐食譜中的精品。白面可剔,高粱面 (一般要加榆皮面) 可剔,雜糧面也可剔。紅面剔尖(也稱剔撥股),舊時為中部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 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撥板、鐵筷8、孝義火燒火燒是山西省孝義縣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餅類小吃、孝義火燒有咸火燒、 糖火燒、菜火燒、之分。咸火燒是內包咸鹽和茴香,上鰲烙烤。食時,若佐以蔥花、大蒜、醋、醬油、鹽、味精,更是美味可口。糖火燒的制作將老酵、堿面和涼水一起放入盆內攪成稀糊, 再倒入面粉和成團、面和

11、好后,以手蘸涼水反 復搓揉,直到面團光潤時,蓋上濕布修三十分鐘。同時把紅糖、芝麻醬、桂花攪 拌調成糖醬。然后把面團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搓成長條、切塊、撼扁,再橫著 搟成五寸長、三寸寬的厚片,然后,左手(拇指在上,其它四指在下)拿著厚片的 左端將面提起,再反腕向案板右方一甩(甩時勁頭要勻,動作要利落),“啪”地 一聲橫落案板上成為尺把長的面片。上面抹勻糖醬,用左手托起面片左端輕輕向 外伸長,9、大寧西瓜地理標志產品大寧西瓜都是農家自種,瓢紅子黑,營養豐富,在晉南地區頗負盛名,希 望大家來品嘗。 大寧縣地處山西省呂梁山南端,黃河東岸,四面環山,形如盆 地,海拔最低為481,最高為1791米,土壤肥

12、沃,土壤地帶性褐土氣候溫和, 日照數平均為小時,晝夜溫差大,最適合西瓜種植,大寧昕水河縱貫全境,氣候 溫和,水資源是鄰縣不可相比的,俗有小金殿之美稱。大寧西瓜特點含糖量高,所達12-15度,瓜體大,皮薄肉脆,瓜內全是紅沙瓢,點綴幾顆黑色籽, 見刀口裂,濃甜的汁水順刀而下,吃起來,甘甜清脆,口感獨特,更為主要的是 西瓜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果糖,具有清熱解暑,降壓,利尿等療效。大寧西瓜雖有如此優質口感,但一直以來只能在流動市場和地灘散賣, 或者低價賣給外 地商販,卻一直打不進超市銷售,致使瓜農們利益受到很大損失,這一切都歸根 于瓜農沒有意識到應該擁有自己品牌。而真正走出困境的唯一策10、柳林大紅棗地理標志產品柳林大紅棗已有130O多年的歷史,以品質好、產量高而久負盛名。其特點 是色鮮、皮厚、核小、糖分大、味甘美、耐儲藏。鮮果脆而可口,甜中含酸;曬干后肉潤如油,糖絲長亮,醇香沁心。柳林棗還是補脾益胃的滋補佳品,對高血 壓、冠心病、肝病有一定療效。柳林紅棗山西省柳林縣紅棗產銷協會柳林紅 棗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山西省呂梁市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