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路面工程AC-25瀝青砼下面層 目標配合比設計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2006年10月25日目 錄一、 目標配合比編制說明1、 原材料選用說明2、 工程設計級配范圍選擇說明3、 配合比設計說明二、 目標配合比設計書1、 設計依據2、 設計級配范圍的確定3、 原材料檢測情況4、 礦料配比設計5、 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6、 最佳油石比的確定7、 配合比設計檢驗 8、 結論三、 原材料試驗報告1、 瀝青試驗2、 粗集料試驗3、 細集料試驗4、 礦粉試驗目標配合比編制說明一、 原材料選用說明1、 本次配比用的礦料、瀝青原材料從拌和場取樣。2、 混合料級配采用
2、四種集料和一種填料進行試配。二、 配合比設計說明1、本次目標配合比按JTGF40-2004規范、以及相關設計文件相關要求執行。2、本次目標配合比瀝青原材料采用70號道路石油瀝青。3、集料密度都采用毛體積相對密度,其中礦粉以表觀相對密度代替。4、馬歇爾試件的體積指標統一采用表干法檢測。5、瀝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論相對密度采用真空法實測。AC-25瀝青砼下面層目標配合比設計書一、 設計依據1、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052-2000)二、設計級配范圍的確定選定瀝青混合料類型為
3、AC-25,查JTGF40-2004規范得本次設計級配范圍見表1:表1 AC-25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礦料級配范圍篩孔尺寸/mm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過篩孔的質量百分率/%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注:根據JTG F40-2004表5.3.2-2其中關鍵性篩孔(4.75mm)通過率應小于40%(根據JTG F40-2004表5.3.2-1)。三、原材料檢測情況1、瀝青采用殼牌70號道路石油瀝青,針入度、軟化點、延度等指標均符合規范規定的
4、技術要求(結果及JTG F40-2004規范要求見表2)。表2 瀝青試驗結果匯總表針入度(25,5s,100g)/0.1mm15延度/cm軟化點(R&B)/閃點/蠟含量(蒸餾法)/%旋轉薄膜烘箱(RTFOT)后質量變化/%殘留針入度比(25)/%殘留延度(15)/cm實測結果67.5>15047.0283/規范要求6080100462602.2±0.86160試驗方法T0604-2000T0605-1993T0606-2000T0611-1993T0615-2000T0609-1993T0604-2000T0605-1993注:規范要求根據JTG F40-2004表4.
5、2.1-2(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瀝青標號70,等級A)確定;詳細試驗方法見JTJ052-2000。2、集料采用鎮江茅迪寶華石料廠生產的石灰巖石料,壓碎值等各項指標均合格(結果見表3、4)。各規格集料相應編號為1#料(9.526.5mm),2#料(4.759.5mm),3#料(2.364.75mm),4#料(02.36mm)。表3 粗集料試驗結果匯總表規格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常溫壓碎值/%水洗法<0.075mm含量/%表觀相對密度洛杉磯磨耗損失/%吸水率/%9.526.57.0/0.22.69815.80.504.759.5>9.5mm6.416.70.32.698/0.5
6、1<9.5mm7.82.364.75/0.32.684/0.57規范要求>9.5mm時152812.5303.0<9.5m時20試驗方法T0312-2005T0316-2005T0310-2005T0304-2005T0317-2005T0304-2005注:規范要求根據JTG F40-2004表4.8.2(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確定;詳細試驗方法見JTJ052-2000。表4 細集料試驗結果匯總表規格砂當量/%含泥量(<0.075mm含量)/%表觀相對密度S1672/2.718規范要求6032.5試驗方法T0334-2005T0333-2005T0328-2
7、005注:規范要求根據JTG F40-2004表4.9.2(瀝青混合料用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確定;詳細試驗方法見JTJ052-2000。3、填料采用南京湯山礦粉廠生產的礦粉,各項技術指標合格(結果見表5)。表5 礦粉試驗結果匯總表檢測項目親水系數含水量/%表觀密度/t·m-3實測結果0.710.192.712規范要求<112.5試驗方法T0353-2000T0103T0352-2000注:規范要求根據JTG F40-2004表4.10.1(瀝青混合料用礦粉質量技術要求)確定;詳細試驗方法見JTJ052-2000。四、礦料配比設計根據各集料的各篩孔通過率進行多次試配,根據經驗,初
8、步確定礦料級配為:1#料:2#料:3#料:4#料:礦粉=28:30:12:26:4各種礦料的篩分及級配組成計算如下(見表6),并繪制合成級配曲線圖(見圖1)。表6 初選級配的礦料比例和合成級配1#料2#料3#料4#料礦粉級 配配比283012264篩孔(mm)合成級配規范上限規范下限31.5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6.51001001001001001001009019.056.810010010010086.2907516.015.910010010010073.1836513.20.494.210010010066.676579.50.141.1100100100
9、52.765454.750.10.278.510010039.552242.360.10.00.290.710027.742161.180.10.00.168.410021.833120.60.10.00.048.410016.62480.30.10.00.027.197.311.01750.150.10.00.016.491.68.01340.0750.10.00.06.382.65.073五、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用選定的設計配比,以4.0%油石比為中值,按0.4%為間距,增加2種油石比:3.6%、4.0%、4.4%、,成型標準馬歇爾試件(因為本設計屬于監理組的驗證配合比設計,所以只取3種油
10、石比)。試驗溫度見表7,測試結果匯總見表8、表9。表7 瀝青混合料試件制作溫度項目瀝青加熱礦料加熱瀝青混合料拌和試件擊實成型溫度/165180165145注:規范要求根據JTG F40-2004表B.5.2(熱拌普通瀝青混合料試件的制作溫度)確定。表8 不同油石比的馬歇爾試驗結果匯總表序號油石比/%毛體積相對密度最大理論相對密度礦料間隙率/%空隙率VV/%有效瀝青飽和度/%穩定度MS/kN流值FL/mm13.62.4252.55813.45.261.29.873.024.02.4382.54413.24.268.211.323.234.42.4452.53013.33.474.410.202.
11、7JTGF40-2004標準要求(表5.3.3-1)見表84-665-7581.5-4試驗方法密度采用T0705-2000,穩定度、流值采用T0709-2000表9 礦料間隙率最小技術要求(%)公稱最大粒徑26.5mm設計空隙率23456礦料間隙率不小于1011121314注:當設計空隙率不是整數時,用內插法確定要求的礦料間隙率最小值。六、最佳油石比的確定以油石比為橫坐標,以選定配比的馬歇爾試驗的各項指標為縱坐標,繪制最佳油石比選定圖(見附圖1)。最佳油石比計算從附圖1中查得a1=4.40% a2=4.00% a3=3.90% a4=4.10%OACmin=3.80%;OACmax=4.40%
12、則有:OAC1=(a1+a2+a3+a4)/4=4.10%OAC2=(OACmin+OACmax)/2=4.10%OAC=(OAC1+OAC2)/2=4.10%從表8和表9中可看出瀝青混合料的各體積性質均符合JTGF40-2004技術要求。根據以往的實踐經驗,考慮到該路的交通量及江蘇省氣候條件,本次設計最佳油石比采用4.1%。本次設計的配比參數如下(見表10)。表10 AC-25瀝青混合料目標配比參數最佳油石比(%)各礦料用量(%)1#料2#料3#料4#料礦粉4.134268284礦料毛體積密度2.6982.6982.6842.7182.712(2)檢驗最佳瀝青用量時的粉膠比。根據表10中確定
13、的各項參數,計算如下表11和表12所示。采用公式來源于JTG F40-2004。根據JTG F40-2004要求,粉膠比應符合0.61.6的要求,本次設計的粉膠比為1.47,符合規范規定的技術要求。表11 粉膠比計算結果項目符號單位數值采用公式瀝青的相對密度(25/25)b/1.033 /礦料級配中0.075mm的通過率(水洗法)P0.075%5.000 /油石比Pa%4.100 /試驗瀝青用量條件下實測得到的最大相對密度t/2.540 /礦料的有效相對密度se/2.700B.5.6-1材料的合成毛體積相對密度sb/2.702 B.5.3瀝青混合料中被集料吸收的瀝青結合料比例Pba%23.63
14、 B.6.8-1瀝青含量Pb%3.94 B.5.5-2各種礦料占瀝青混合料總質量的百分率之和Ps%96.06 B.6.8有效瀝青含量Pbe%3.71 B.6.8-2粉膠比FB/1.35 B.6.9-1通過驗算,采用的配合比符合粉膠比七、配合比設計檢驗由于設計的AC-25為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下面層,且公稱最大粒徑為26.5mm。因此只進行水穩定性檢驗,滲水系數檢驗。(1)水穩定性檢驗按照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浸水馬歇爾試驗,試驗結果及規范要求如下表13,符合技術要求。表13 水穩定性檢驗結果實測值規范要求試驗方法浸水馬歇爾試驗殘留穩定度/%8880T0709-2000注:規范要求根據JTG F40-2
15、004表5.3.4-2(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檢驗技術要求)確定。(2)滲水系數檢驗按照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滲水試驗檢測,檢測結果及規范要求如下表14,符合技術要求。表14 滲水系數檢驗結果實測值規范要求試驗方法滲水系數/ml·min-182120T0730-2000注:規范要求根據JTG F40-2004表5.3.4-4(瀝青混合料試件滲水系數技術要求)確定。八、結論經檢驗,各項指標符合規范(JTG F40-2004)技術要求。因此,最終建議采用以下配合比(如表15所示)。表15 AC-25瀝青混合料目標配比參數最佳油石比(%)各礦料用量(%)1#料2#料3#料4#料礦粉4.128301
16、2264礦料毛體積密度2.6982.6982.6842.7182.712附圖1 瀝青混合料中油石比選定圖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瀝青混合料穩定度試驗記錄表(馬歇爾試驗)試表609委托單位名稱/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20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目標配合比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瀝青混合料AC-25,可檢主管簽字施工單位 施工路段 目標配合比 分項工程 瀝青砼下面層 試樣編號 收樣地點 / 取樣名稱 混合料種類 AC-25C 瀝青密度 1.033 礦料視密度 / 擊實溫度 145 錘擊次數:兩面各 75 次
17、瀝青種類牌號70號道路石由瀝青試件編號油石比 (%)試件厚度(mm)空氣中質量(g)水中質量(g)表干質量(g)封蠟后試件空氣中質量(g)封蠟后試件水中質量(g)相對密度瀝青體積百分率(%)空隙率(%)粒空料隙間率(%飽和度(%)穩定度(KN)流 值(1/100cm)馬氏模數(N/cm)備注1234平均實際(g/cm3)理論(g/cm3)力計讀數(mm)穩定度13.664.2 63.9 64.0 64.1 64.1 1226.8 720.8 1228.5 /2.425 2.558/5.2 13.461.2/9.48 29.83.1823.663.5 63.8 63.7 63.8 63.7 12
18、26.5 720.3 1227.7 /2.423 /5.3 13.560.7/10.23 25.64.0033.663.9 63.7 63.9 64.2 63.9 1224.3 719.5 1225.7 /2.425 /5.2 13.4 61.2/9.36 33.62.7943.663.6 63.7 64.0 63.5 63.7 1222.5 718.6 1224.0 /2.426 /5.2 13.461.2 /10.09 27.63.6653.664.1 63.7 63.5 63.5 63.7 1224.8 719.0 1226.3 /2.422 /5.3 13.560.7/8.97 31.
19、32.8763.663.6 63.5 63.6 63.7 63.6 1224.6720.41226.5/2.429/5.1 13.261.4/11.06 32.23.43平均/2.425 /5.2 13.4 61.2/9.87 30.0 3.29 試驗技術負責人: 試驗監理工程師: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瀝青混合料穩定度試驗記錄表(馬歇爾試驗)試表609委托單位名稱/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20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目標配合比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瀝青混合料AC-25,可檢主管簽字施工單位 施工路段
20、目標配合比 分項工程 瀝青砼下面層 試樣編號 / 收樣地點 / 取樣名稱 混合料種類 AC-25 瀝青密度 1.033 g/cm3 礦料視密度 / 擊實溫度 145 錘擊次數:兩面各 75 次瀝青種類牌號70號道路石由瀝青 試件編號油石比(%)試件厚度(mm)空氣中質量(g)水中質量(g)表干質量(g)封蠟后試件空氣中質量(g)封蠟后試件水中質量(g)相對密度瀝青體積百分率(%)空隙率(%)粒空料隙間率(%飽和度(%)穩定度(KN)流 值(1/100cm)馬氏模數(N/cm)備注1234平均實際(g/cm3)理論(g/cm3)力計讀數(mm)穩定度14.0 63.7 63.8 63.8 63.
21、9 63.8 1223.6 722.2 1224.3 /2.439 2.544/4.1 13.268.9 /11.23 36.53.0824.0 64.1 64.1 63.7 63.9 64.0 1227.6 723.1 1229.3 /2.433 /4.4 13.4 67.2 /12.30 31.23.9434.0 63.5 63.7 63.6 63.7 63.6 1225.8 722.0 1226.9 /2.433 /4.4 13.4 67.2 /9.36 31.13.0144.0 63.6 63.7 64.0 63.5 63.7 1224.9 723.7 1227.1 /2.444 /3
22、.9 13.0 70.0 /10.6529.73.5954.0 64.1 63.7 63.8 63.7 63.8 1227.2 725.0 1229.1 /2.444 /3.9 13.070.0 /11.60 30.93.7564.0 63.6 63.5 63.6 63.7 63.6 1222.6720.41228.3/2.434 /4.3 13.367.7 /13.21 32.84.03平均/2.438 /4.2 13.2 68.2/11.39 32 3.56 試驗技術負責人: 試驗監理工程師: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瀝青混合料穩定度試驗記錄表(馬歇爾試驗)試表609委托單位名稱
23、/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20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目標配合比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瀝青混合料AC-25,可檢主管簽字施工單位 施工路段 目標配合比 分項工程 瀝青砼下面層 試樣編號 / 收樣地點 / 取樣名稱 混合料種類 AC-25 瀝青密度 1.033 g/cm3 礦料視密度 / 擊實溫度 145 錘擊次數:兩面各 75 次瀝青種類牌號70號道路石由瀝青試件編號油石比(%)試件厚度(mm)空氣中質量(g)水中質量(g)表干質量(g)封蠟后試件空氣中質量(g)封蠟后試件水中質量(g)相對密度瀝青體積百分率(%)
24、空隙率(%)粒空料隙間率(%飽和度(%)穩定度(KN)流 值(1/100cm)馬氏模數(N/cm)備注1234平均實際(g/cm3)理論(g/cm3)力計讀數(mm)穩定度14.4 64.3 64.0 64.1 64.3 64.2 1231.1 728.6 1233.5 /2.450 2.530/3.2 13.175.6/11.36 23.64.8124.4 64.1 64.0 63.9 63.9 64.0 1226.3 724.1 1228.8 /2.442 /3.5 13.4 73.8/7.98 25.53.1334.4 64.2 64.2 64.1 63.9 64.1 1225.7 72
25、4.8 1227.5 /2.447 /3.3 13.2 75.0/9.36 24.93.7644.4 63.8 63.9 64.0 63.8 63.9 1224.6 725.0 1227.3 /2.451 /3.1 13.176.3 /10.15 27.63.6854.4 64.0 64.0 63.9 63.9 64.0 1227.7 724.0 1229.6 /2.437 /3.7 13.672.8/9.97 28.93.4564.4 63.7 63.6 63.7 63.5 63.6 1223.2722.31225.5/2.442 /3.5 13.4 73.8/12.35 30.64.04平
26、均/2.445 /3.4 13.374.4/10.20 26.9 3.79 試驗技術負責人: 試驗監理工程師: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瀝青混合料穩定度試驗記錄表(馬歇爾試驗)試表609委托單位名稱/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21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目標配合比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瀝青混合料AC-25,可檢主管簽字施工單位 施工路段 目標配合比 分項工程 瀝青砼下面層 試樣編號 / 收樣地點 / 取樣名稱 混合料種類 AC-25 瀝青密度 1.033 g/cm3 礦料視密度 / 擊實溫度 145 錘擊次
27、數:兩面各 75 次瀝青種類牌號70號道路石由瀝青試件編號油石比(%)試件厚度(mm)空氣中質量(g)水中質量(g)表干質量(g)封蠟后試件空氣中質量(g)封蠟后試件水中質量(g)相對密度瀝青體積百分率(%)空隙率(%)粒空料隙間率(%飽和度(%)穩定度(KN)流 值(1/100cm)馬氏模數(N/cm)備注1234平均實際(g/cm3)理論(g/cm3)力計讀數(mm)穩定度14.1 4.10 63.7 63.7 63.9 63.8 63.8 1225.6 722.6 /2.437 2.540/4.1 13.469.4/9.89 31.53.14 24.14.10 63.9 63.8 63.
28、7 63.8 63.8 1227.8 722.0 /2.427 /4.4 13.7 67.9/10.65 29.63.60 34.1 4.10 64.0 64.0 64.0 64.0 64.0 1230.2 723.8 /2.429 /4.4 13.6 67.6/11.35 28.73.95 44.1 4.10 63.9 63.8 63.7 63.9 63.8 1228.5 726.8 /2.449 /3.6 12.972.1 /11.06 29.93.70 54.1 4.10 64.0 63.9 63.8 64.0 63.9 1229.5 724.7 /2.436 /4.1 13.469.4
29、/10.87 33.73.23 64.1 4.10 64.0 63.6 63.5 63.7 63.7 1227.4724.9/2.443 /3.8 13.1 71.0/13.26 34.73.82 平均/2.437 /4.1 13.469.4/11.18 31.4 3.57 試驗技術負責人: 試驗監理工程師: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瀝青混合料穩定度試驗記錄表(馬歇爾試驗)試表609委托單位名稱/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23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目標配合比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瀝青混合料AC-25,可檢
30、主管簽字施工單位 施工路段 目標配合比 分項工程 瀝青砼下面層 試樣編號 / 收樣地點 / 取樣名稱 混合料種類 AC-25 瀝青密度 1.033 g/cm3 礦料視密度 / 擊實溫度 145 錘擊次數:兩面各 75 次瀝青種類牌號70號道路石由瀝青試件編號油石比(%)試件厚度(mm)空氣中質量(g)水中質量(g)表干質量(g)封蠟后試件空氣中質量(g)封蠟后試件水中質量(g)相對密度瀝青體積百分率(%)空隙率(%)粒空料隙間率(%飽和度(%)穩定度(KN)流 值(1/100cm)馬氏模數(N/cm)殘留穩定度(%)1234平均實際(g/cm3)理論(g/cm3)力計讀數(mm)穩定度14.1
31、 63.6 63.7 63.1 63.7 63.5 1227.8 723.9 1228.9 /2.431 2.540/4.3 13.668.4/9.2629.63.13 (9.84/11.18)*100=88%24.1 63.7 63.6 63.2 64.0 63.6 1228.5 722.8 1229.5 /2.425 /4.5 13.4 66.4/9.8627.83.55 34.1 62.9 63.0 63.0 62.8 62.9 1225.9 725.4 1226.8 /2.445 /3.7 13.1 71.8/10.232.63.13 44.1 63.8 64.2 64.3 64.3
32、64.2 1229.3 725.0 1230.2 /2.433 /4.2 13.568.9 /10.2632.13.20 54.1 63.8 63.7 63.5 63.7 63.7 1228.6 723.6 1229.8 /2.427 /4.4 13.767.9/9.8529.43.35 64.163.0 63.4 63.1 63.3 63.2 1227.1 726.9 1228.3 /2.447 /3.6 13.072.3/9.5830.63.13 平均/2.435 /4.1 13.469.4/9.84 30.4 3.24 試驗技術負責人: 試驗監理工程師: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33、 瀝青物性試驗試表601-1委托單位名稱/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15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目標配合比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殼牌70號道路石油瀝青,可檢主管簽字瀝青針入度試驗樣品編號試驗溫度試驗時間S試驗荷重g指針度盤讀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標準針刺入樣品前標準針刺入樣品后針入度標準針刺入樣品前標準針刺入樣品后針入度標準針刺入樣品前標準針刺入樣品后針入度125510006767068680686822551000666606868067673255100069690666606868平均67.5結 論:該樣品經檢驗
34、,以上指標符合JTG F40-2004規范要求,判定合格。瀝青延度試驗記錄表樣品編號試驗溫度試驗速度(cm/min)延 度(cm)試件1試件2試件3平均值1155150150150150/結 論:該樣品經檢驗,以上指標符合JTG F40-2004規范要求,判定合格。 試驗技術負責人: 試驗監理工程師: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瀝青軟化點試驗試表601-2委托單位名稱/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15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目標配合比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殼牌70號道路石油瀝青,可檢主管簽字軟化點試驗環號室內溫
35、度燒杯內液體名稱開始加熱液體溫度燒杯內液體在每分鐘末溫度上升記錄()試樣下垂與底板接觸時的溫度()軟化點TRB()123456789101112131415120.4蒸餾水55.8、9.2、14.0、19.0、23.9、28.8、33.8、38.7、43.8、46.547.026.0、9.3、13.9、18.8、23.8、28.7、33.9、39.0、44.147.0結 論:該樣品經檢驗,以上指標符合JTG F40-2004規范要求,判定合格。試驗技術負責人: 試驗監理工程師: 承包單位 合同號 監理單位 編 號 相對密度試驗(比重瓶法)試表202-1委托單位名稱/試驗單位江蘇科興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委托單編號/試驗規程JTJ 052-2000試驗日期2006.10.15試驗人簽字現場樁號工地料場復核人簽字試樣描述殼牌70號道路石油瀝青,可檢主管簽字試樣編號6#產 地/名 稱70號道路石油瀝青用 途瀝青砼下面層試樣編號比重瓶號溫度t()t時水的密度wt(g/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有刷控制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醛固色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摩擦材料用銅粉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護眼燈燈管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往復運動軸套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藝裝飾品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解決方案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圖書存放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噴油咀清洗檢測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頭多用旋具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10KV高壓開關柜操作(培訓課件PPT)
- 希爾國際商務第11版英文教材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
- 《學弈》優質課一等獎課件
- 2023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第1套)(含答案)
- 靜脈導管常見并發癥臨床護理實踐指南1
- Sup20普通瀝青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
- 2023年北京天文館招考聘用筆試參考題庫附答案詳解
- 國家開放大學《農村政策法規》形成性考核(平時作業)參考答案
- 鋼結構焊接施工方案最終版
- 圍絕經期婦女保健指導
- 談判藥品審核備案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