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之汽液分離器介紹_第1頁
制冷之汽液分離器介紹_第2頁
制冷之汽液分離器介紹_第3頁
制冷之汽液分離器介紹_第4頁
制冷之汽液分離器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q分離器在熱泵或者制冷系統(tǒng)中的主要作用是容納系統(tǒng)中不用的部分冷沒媒。q防止對壓縮機造成液擊,或者過多制冷劑對壓縮機機油的稀釋。 q分離器必須能使足夠的制冷劑和機油返回壓縮機,以保證系統(tǒng)正常運行和合適的曲柄軸箱的機油水平線。為了保證這些任務能夠完成,系統(tǒng)的設計師必須要考慮以下幾點 :分離器必須具有足夠大的內容量;需要一個尺寸合適的,被保護著的回油孔,以保證需要的機油(和制冷劑)回到壓縮機;進出口管的安裝尺寸一定的情況下,分離器內的壓力降必須盡可能的低。 分離器常規(guī)的技術指標安全工作壓力和破壞壓力 介質批準 雜質、水份含量鹽霧實驗、漆膜結合力等涂裝要求v導氣件U管的進口置于進口導氣件的后面,以防止

2、液體進入;設計是鈴鐺的形狀,以減少高速氣體突然壓縮造成的損耗。合適的U管直徑能夠最小化高流量時的壓力降,同時在低流量時可以提供足夠的回油。v過濾部件安裝一個合適目數(shù)的的篩網可以保護小直徑的回油孔。v平衡孔U管出口附近的平衡孔可以防止液體被吸入出口管和壓縮機 。v易熔塞通常是UL要求。它是防止起火造成過大壓力的一種安全裝置 (熔化溫度:430F)平衡孔6.氣態(tài)的冷媒和冷凍機氣態(tài)的冷媒和冷凍機油接壓縮機吸氣口油接壓縮機吸氣口1.1.未充分氣化的冷媒從蒸發(fā)未充分氣化的冷媒從蒸發(fā)器端流入器端流入2.2.導氣件分隔了進口管和出導氣件分隔了進口管和出口口U U形管的管口,冷媒流到形管的管口,冷媒流到導氣件

3、口,被分散,不能直導氣件口,被分散,不能直接進入接進入U U型管。型管。3.3.冷媒在分離器器體內部氣冷媒在分離器器體內部氣液分離,液態(tài)的冷媒和部分液分離,液態(tài)的冷媒和部分冷凍機油沉到器體底,分離冷凍機油沉到器體底,分離后液態(tài)的冷媒在壓縮機吸氣后液態(tài)的冷媒在壓縮機吸氣作用下汽化。作用下汽化。氣態(tài)的冷媒從氣態(tài)的冷媒從U U型管口流入型管口流入5.5.冷冷凍機油經過過濾部件凍機油經過過濾部件的過濾,通過回油孔后,的過濾,通過回油孔后,混合氣態(tài)的冷媒從分離器混合氣態(tài)的冷媒從分離器的出口管流出回到壓縮機的出口管流出回到壓縮機 新式制冷劑和制冷油的傳入,使所有系統(tǒng)部件的設計產生了新的問題,吸氣式分離器也

4、不例外。正如前面提到的,分離器是整個系統(tǒng)中溫度最低的部件。其中使用的新式制冷劑和制冷油在分離器正常運作的溫度范圍內可能不易充分混合。在分離器中制冷劑和油會分離成油層和制冷劑層,制冷劑層位于底部。制冷油的回流孔處在制冷劑的分層中。Parker對這種問題的解決辦法是在分離器中使用一種混合劑。這要借助于進口分流器和出口U接管的形狀和位置。進入的流注在分離器底部直接與液態(tài)分層相切。液體流過U接管產生的環(huán)流將迫使油層和制冷劑層混合。 GB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內直徑(對非圓截面,指寬度、高度或對角線,如矩形為對角線,橢圓為長軸)小于150mm的容器不屬于壓力容器。JB/T4750-2003制冷裝

5、置用壓力容器:內直徑(矩形截面指對角線)小于150 mm或容積小于0.025m3的容積不屬于壓力容器。(該標準2003年7月1日出版替代了老標準JB/T6917-93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質技監(jiān)局發(fā)1999154號): 規(guī)定了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為壓力容器:1.最高工作壓力(Pw)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體靜壓力,下同);2.內直徑(非圓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積(V)大于等于0.025m33.盛裝介質為氣體、液體氣體或最高工作溫度高于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第22號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jiān)督管理辦法 1.最高工作壓力大于及等于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及

6、等于2.5MPal的盛裝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及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各種壓力容器;2.公稱工作壓力大于及等于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及等于1.0MPal的盛裝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低于60液體的各種氣瓶;3.醫(yī)用氧艙。o回油孔堵塞o內部生銹樣品反饋質量問題樣品反饋質量問題2004年2月9日,送樣9 種規(guī)格分離器出現(xiàn)如下問題: 解剖批量產品發(fā)現(xiàn)的問題解剖批量產品發(fā)現(xiàn)的問題 2月17日,美國開利技術中心對5個規(guī)格各8個庫存的產品(共40個產品)進行解剖,發(fā)現(xiàn)問題如下: 回油孔被焊料堵死 產品內部有異物溝通少導致規(guī)格不一致(O)材料長度相差太大()退火硬度不一致()檢

7、驗時要求不明確()手工彎管偏差較大(O)L1、L2公差較大(1.5)導致L偏差大(3)(O)彎管內芯棒調整不當()定位夾具不穩(wěn)()彎管夾緊力不足()操作時沒有靠緊定位點()分析人員:技術:史初良 王震宇質量:杜安林 陳志良 趙利生產:戴昌苗 黃相林NO:20040202版次:B備注:藍色表明規(guī)格不一致魚刺圖“O”表示實際調查與本次問題相關 “”表示與本次問題無關J管長度及直徑管長度及直徑長度不一致規(guī)格不一致機器機器人員人員方法方法材料材料 篩網座沖孔時遺漏(O)沖孔時沖頭斷(O)工藝上只規(guī)定對篩網進行目測(O)工藝上未規(guī)定焊后檢查回油孔(O)加工時無檢查回油孔工裝(O)回油孔無專用檢具(O)工

8、人焊接時未擺正篩網(O)入廠檢驗時遺漏(O)沖頭斷裂時操作工未發(fā)現(xiàn)(O)焊料添加過多(O)機器機器篩網座無回油孔、回油孔堵人員人員方法方法分析人員:技術:史初良 王震宇質量:杜安林 陳志良 趙利生產:戴昌苗 黃相林NO:20040205版次:B備注:藍色表明回油孔堵(無孔)魚刺圖 “O”表示實際調查與本次問題相關備注:藍色字體為篩網破損魚刺圖“O”表示實際調查與本次問題相關NO:20040201版次:B分析人員:技術:史初良 王震宇質量:杜安林 陳志良 趙利生產:戴昌苗 黃相林機器機器篩網:變形破人員人員方法方法材料材料進料、貯存包裝不合理(O)火焰焊后篩網強度減弱(O)對變形的判斷標準不明確

9、(O)零件在周轉器具及清洗、運輸過程中擺放不合理(O)工位器具不合理(O)手工釬焊時,無篩網保護工裝(O)人員不明確擺放要求(O)火焰位置控制困難火焰直接燒到篩網上(O)對篩網變形和破損未進行控制(O)絲網偏小,強度低(O)NO:20040203版次:B分析人員:技術:史初良 王震宇質量:杜安林 陳志良 趙利生產:戴昌苗 黃相林沒有專用拔塞工裝(O)工藝未規(guī)定拔塞的方向(O)工人在拔塞時漆片掉入(O)機器機器產品內有漆片人員人員方法方法NO:20040206版次:B分析人員:技術:史初良 王震宇質量:杜安林 陳志良 趙利生產:戴昌苗 黃相林備注: “O”表示實際調查與本次問題相關未按工藝要求及時放入去濕間(O)材料本身生銹(O)鐵質材料防銹能力差(O)水檢試漏時密封夾具內有水(O)清洗后有殘液(O)試漏卸夾具時未對產品與夾具結合處吹干(O)中和液未按規(guī)定配比(O)表面沒有沖洗干凈(O)裝配環(huán)境沒有封閉(O)成品周轉時間長(O)手直接接觸產品表面(O)生銹方法方法材料材料環(huán)境環(huán)境人員人員NO:20040204版次:B分析人員:技術:史初良 王震宇質量:杜安林 陳志良 趙利生產:戴昌苗 黃相林設計時按三花現(xiàn)有規(guī)格設計(O)溝通時未反饋(O)提供原材料規(guī)格不符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