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流程及案例分析_第1頁
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流程及案例分析_第2頁
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流程及案例分析_第3頁
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流程及案例分析_第4頁
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流程及案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流程及案例分析    劉森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0.001摘 要:本文介紹了傾斜攝影測量原理、實景三維建模技術流程及其技術優勢,并探討了利用傾斜攝影自動三維建模的方法對輸電線路走廊資源進行快速調查,尤其是在建筑物擁擠地區、林木密集覆蓋區、惡劣地質區和交叉跨越設施復雜地區,可有效提高輸電線路的設計質量,優化工程投資造價,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關鍵詞:傾斜攝影 真三維模型 輸電線路走廊資源 快速調查:p231 :a :1672-3791(2017)10(c)-0001-02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

2、發展,建設環境日益惡化,地質災害頻繁發生,輸電線路走廊規劃設計難度日益加大。采用傳統的測量方式對輸電線路走廊資源進行調查,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難以滿足電網建設需求。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利用傾斜攝影技術進行實景三維建模的方法對輸電線路走廊資源進行快速調查,可有效提高輸電線路的設計質量,優化工程建設投資造價,保護生態環境。1 傾斜攝影工作原理及技術優勢1.1 傾斜攝影測量原理傾斜攝影技術是國際測繪遙感領域新興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融合了傳統的航空攝影和近景測量技術,顛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從垂直角度拍攝的局限,通過在同一飛行平臺上搭載多臺傳感器,同時從垂直、前視、左視、右視與后視共5個不

3、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其中,垂直攝影影像,可經過傳統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處理,制作4d(dem、dom、dlg與drg)產品;前視、左視、右視與后視4個傾斜攝影影像,傾斜角度在15°45°之間,可用于獲取地物側面豐富的紋理信息。通過高效自動化的三維建模技術,快速構建具有準確地物地理位置信息的真三維空間場景,直觀地掌握目標區域內地形地貌與所有建筑物的細節特征,可為電力和水利工程建設、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等提供現勢、詳盡、精確、逼真的空間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支持和公共服務。1.2 實景三維建模技術流程目前,采用傾斜攝影技術進行三維建模的后處理軟件以法國astrium公司的streetfacto

4、ry和acute3d公司的smart3dcapture軟件為典型代表2。利用地物的垂直與傾斜影像以及少量的地面控制點,構建基于真實影像紋理的高分辨率真三維模型,主要技術流程如圖1所示。可將生產的三維模型數據導入gis平臺進行應用分析,如對輸電線路擁擠地段建筑物進行坐標、距離量測和面積統計,繪制擁擠地段平面圖;準確量測交叉跨越鐵塔高度、優化交叉跨越設計等。1.3 技術優勢傾斜攝影技術具有以下優勢。(1)高分辨率。傾斜攝影平臺搭載于低空飛行器,可獲取厘米級高分辨率的垂直和傾斜影像。(2)獲取豐富的地物紋理信息。傾斜攝影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能夠獲取地物側面更加真實豐富的紋理信息,彌補了正射影像

5、只能獲取地物頂面紋理的不足。(3)高效自動化的三維模型生產。通過垂直與傾斜影像的全自動聯合空三加密,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全自動化紋理映射,并構建三維模型。(4)逼真的三維空間場景。通過影像構建的真實三維場景,不僅擁有準確地物地理位置坐標信息,并且可精細的表達地物的細節特征,包括突出的屋頂和外墻,以及地形地貌等精細特征。2 傾斜攝影技術在輸電線路走廊資源快速調查中的應用利用傾斜攝影技術快速構建目標區域三維空間場景,對輸電線路走廊通道資源快速進行調查,合理避讓城鎮規劃、大型工礦企業、自然保護區、林木密集覆蓋區,以及高山大嶺、重冰區等險惡地形與惡劣地質區,使線路設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減少線路工程建設

6、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2.1 準確量測走廊通道內建筑物拆遷面積傾斜攝影測量所生產的實景三維模型,具有時效好、精度高、信息豐富的特點,可準確量測地物的坐標、寬度、高度和面積等。在真三維模型上進行精細化判讀與室內量測,對輸電線路擁擠地段建筑物樓層數與實際面積進行快速統計,從而有效估算線路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房屋拆遷量,使工程賠償造價準確合理,降低施工民事難度。2.2 準確確定林區植被屬性與覆蓋范圍對于輸電線路走廊通道內林木密集覆蓋區,在真三維模型上可直觀地判斷出林木種類與分布范圍,并準確量測出地表林木高度;通過線路路徑優化設計,有效避讓林木密集區,減少線路在林木區,尤其是生長較快的桉樹林區中的長度,降

7、低設計鐵塔高度和林木砍伐量,有效控制青苗賠償費用,保護生態環境。2.3 快速調查險惡地形與惡劣地質區通過逼真的三維環境,設計人員可快速直觀地掌握輸電線路走廊通道內的地形地貌細節特征,在經濟合理的前提下,路徑選擇盡量避讓崩塌、滑坡、高山大嶺、重冰區、水網,以及礦產采空區等險惡地形與惡劣地質區,確保每基塔位不會出現因地形、地質因素導致不能立塔的問題,有利于線路后續協調與施工,使新建線路更加安全可靠。2.4 快速量測交叉跨越高度對于鐵路、高速公路、已建輸電線路等沿線重要交叉跨越,在真三維模型上可準確量測被跨越物的坐標、距離與高度信息,合理優化線路路徑跨越位置,有利于跨越塔架立和放線施工,有效控制工程

8、投資造價。同時,綜合協調需建線路與沿線交叉跨越設施的矛盾,減少交叉跨越已建輸電線路,特別是高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停電損失,實現電力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和諧發展。3 結語綜上所述,將傾斜攝影技術應用于輸電線路走廊資源快速調查中,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通過時效好、精度高的實景三維模型對輸電線路進行優化設計,尤其在建筑物擁擠地區、林木密集覆蓋區、惡劣地質區和交叉跨越設施復雜地區,可有效提升輸電線路的設計質量與深度,降低線路曲折度,使線路路徑設計參數達到最佳,優化工程建設投資造價。目前,傾斜攝影測量所生產的三維模型還存在部分缺陷,主要體現在:在樓間距狹小的建筑物密集區,因建筑物的遮擋而造成底部變形較大;路燈、電力線等截面過小地物,特征點匹配較少而造成模型缺失;水面、玻璃等光滑表面缺少紋理特征,無法匹配特征點而產生模型漏洞等,今后可研究將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數據與傾斜攝影數據相融合,修補與完善三維模型。隨著傾斜攝影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日漸成熟,將在輸電線路走廊資源快速調查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對輸電線路的設計、施工與運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參考文獻1 王琳,吳正鵬,姜興鈺,等.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在三維城市建模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5,38(12):30-32.2 孫宏偉.基于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三維數字城市建模 j.現代測繪,2014,3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