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生物總復習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第16講DNA分子的結構DNA的復制基因是_第1頁
2019屆高考生物總復習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第16講DNA分子的結構DNA的復制基因是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6 講 DNA 分子的結構 DNA 的復制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戡鶴鹽艙鹽溜離謄誹器搭誹黠馬考能丄強化通關1.(2018 陜西西安中學高三模擬)下列有關 DNA 與基因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基因是堿基對隨機排列而成的DNA 片段B. 個 DNA 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C. DNA 的堿基排列順序就代表基因D. 組成不同基因的堿基數量一定不同解析:選 B。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A 錯誤。一個 DNA 分子上可以有許多個基因, B 正確。DNA 中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才是基因,C 錯誤。組成不同基因的堿基數量可能相同,D 錯誤。2. (2018 北京通州模擬)下圖是人體細胞中

2、某 DNA 片段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 是()A.圖中“X”代表磷酸基團,“ A”代表腺苷B. DNA 復制時,圖中“ N鍵首先全部斷開C. DNA 轉錄時,需要 DNA 聚合酶的催化D. DNA 聚合酶能催化“ M 鍵的形成解析:選 D。圖中的“A”代表腺嘌呤,而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A 錯誤;DNA 復制時邊解旋邊復制,氫鍵是逐步斷開的,B 錯誤;DNA 轉錄時,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不需要 DNA聚合酶,C 錯誤;DNA 聚合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鍵,D 正確。3.下圖為某真核細胞中 DNAM制過程模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2A.酶和酶均作用于磷酸二酯鍵3A.在 DNA

3、片段 3 中同一條鏈上相鄰堿基 A 與 T 通過兩個氫鍵連接B. 理論上 DNA 片段 3 的結構比 DNA 片段 1 的結構更穩定C.DNA 片段 2 至少需要經過 3 次復制才能獲得 DNA 片段 3D. DNA 片段 2 復制n次后,可獲得 2“個 DNA 片段 1解析:選 Do DNA 中同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堿基A 與 T 通過“一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一”進行連接,A 錯誤。理論上 DNA 片段 3 中氫鍵數目比 DNA 片段 1 少,故其結構不如 DNA 片段 1 穩定,B 錯誤。DNA 片段 2 經過 2 次復制即可獲得 DNA 片段 3, C 錯誤。DNA 片段 2 復制

4、n次后,獲得的 DNA 片段 1 所占的比例為 1/2,即 21個,D 正確。5.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該圖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_,該過程主要發生在細胞的 _ 部位。(2) 圖中的 1、2、3、4、5 分別是_ 、_ 、_、_、_o假如經過科學家的測定,A 鏈上的一段(M)中的 A:T: C:G 為 2 : 1 : 1 : 3,能不能說明該科學家的測定是錯誤的? _ ,原因是_如果(3)中以 A 鏈的 M 為模板,復制出的 B 鏈堿基比例應該是B. 該過程的模板鏈只有一條C. 該過程只發生在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D. 該 DNA 復制的特點是半保留復制解析:選 D。酶是解旋酶,酶是 DN

5、A 聚合酶,前者作用于氫鍵,后者作用于磷酸二酯鍵; 該過程需要 a、b 鏈分別作模板,c、d 鏈是分別以 a、b 鏈為模板合成的子鏈;DNA 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包括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DNA 分子復制具有半保留復制的特點。4.下圖為 DNA 片段 1 經過誘變處理后獲得DNA 片段 2,而后 DNA 片段 2 經過復制得到 DNA片段 3 的示意圖(除圖中變異位點外不考慮其他位點的變異)。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I IA A T T制-u u C CATIATI理處T片段 I4o解析:DNA 是雙螺旋結構,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的堿基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 A 與 T、C

6、與 G 配對,所以 DNA 分子中 A= T, G= G 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即以 DNA 勺兩條母鏈為模板,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的DNA 子鏈必定與 DNA 中的一條母鏈完全相同,新形成的兩個 DNA 分子與親代 DNA 分子完全相同。答案:(1)DNA 復制 細胞核A T C C T(3)不能在單鏈中不一定 A= T、G= CT:A : G:C=2:1:1:3【課下作業】學生用書 P295(單獨成冊)基礎達標1.(2018 荊州月考)下列有關染色體、DNA 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錯誤的是()A. 在 DNA 分子結構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和一個堿基B.基因是具有遺

7、傳效應的DNA 片段,一個 DNA 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個基因C. 一個基因含有許多個脫氧核苷酸,基因的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的D.染色體是 DNA 的主要載體,一條染色體上含有1 個或 2 個 DNA 分子解析:選 A。在 DNA 分子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兩個磷酸和一個堿基。脫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順序使基因具有特異性。染色體是DNA 的主要載體,DNA 復制前一條染色體含1 個 DNA 分子,DNA 復制后一條染色體含 2 個 DNA 分子。2.(2018 河南八市質檢)下列關于 DNA 分子的結構和 DNA 分子復制的說法,錯誤的是()A. DNA 分子能準確地復制與

8、DNA 分子的結構有密切的關系B. DNA 分子復制過程中有氫鍵的斷裂和重新形成C.神經細胞和衰老的細胞一般都不會出現 DNA 分子的復制D.含有 2n個堿基對的 DNA 分子其堿基對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種解析:選 Do DNA 分子結構中堿基按照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配對,這對DNA 分子的準確復制具有重要作用;DNA 分子復制時,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氫鍵斷裂,雙鏈解開,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子鏈,子鏈與母鏈的互補堿基之間重新形成氫鍵;神經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神經細胞和衰老的細胞一般都不會再進行分裂,故一般不會出現DNA 分子的復制;含有 2n2n個堿基對的 DNA 分子其堿基對的排列方式最多有

9、4 種。53.(2018 武漢質檢)如圖是果蠅染色體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白眼:-S- :IAGATT CTO:AGGCTGAACGGTACCGGiGACT1AAC|V4hTCTAA GAClTCCGACTTG “CCATGGOcicTG AATTGIIIIkA. 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個核糖核苷酸B. S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C. 白眼基因在細胞核內,不遵循遺傳規律D.該基因片段中有 5 種含氮堿基、8 種核苷酸解析:選 B。S 基因控制果蠅的白眼,所以是有遺傳效應的DNA 片段;白眼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屬于核基因,遵循遺傳規律;組成基因片段的基本單位是脫

10、氧核苷酸,該基因片段中有4 種含氮堿基, 4 種脫氧核苷酸。4體外進行人體 DNA 復制實驗,向試管中加入有關的酶、四種脫氧核苷酸和ATP, 37C下保溫。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能生成 DNA 合成 DNA 分子的脫氧核苷酸充足B. 不能生成 DNA 因為缺少 DNA 模板C. 能生成 DNA 有催化 DNA 合成的酶D. 不能生成 DNA 因為實驗中缺少酶催化的適宜溫度解析:選 B。DNA 復制需要的條件有模板(DNA 的雙鏈)、能量(ATP 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 DNA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現向試管中加入有關的酶、四種脫氧核苷酸和 ATP, 37C下保溫,還缺少

11、 DNA 模板,所以不能復制生成 DNA5. 細胞通過 DNA 修復可使 DNA 在復制過程中受到損傷的結構大部分得以恢復,以保持其相對穩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人體細胞內凡是含 DNA 的結構,就有可能發生 DNA 分子復制B. DNA 修復需要相應酶的參與C. DNA 修復過程中,一定會涉及堿基互補配對D.DNA 損傷后的修復提高了突變率,保證了 DNA 分子的相對穩定性解析:選 D。人體細胞內細胞核、 線粒體中都含有 DNA 在這兩個結構中可能發生 DNAM制;DNA 修復是細胞內進行的一種生物化學反應,需要相應酶的參與;DNA 復制過程中受到的損傷包括堿基對的增添、 缺失或替換

12、等, 而要使這些損傷得到修復, 一定會涉及堿基互補配對; DNA損傷后的修復降低了突變率。6. 20 世紀 90 年代,Cuenoud 等發現 DNA 也有酶催化活性, 他們根據共有序列設計并合成了由 47 個核苷酸組成的單鏈 DNA- E47,它可以催化兩個 DNA 片段之間的連接。下列有關敘述 正確的是6()A. 在 DNA- E47 中,嘌呤堿基數一定等于嘧啶堿基數B. 在 DNA- E47 中,堿基數=脫氧核苷酸數=脫氧核糖數C. DNA- E47 作用的底物和 DNA 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相同的D. 在 DNA- E47 中,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有一個磷酸和一個含氮堿基解析:選 B。單鏈

13、 DNA 中嘌呤堿基數不一定等于嘧啶堿基數;DNA-E47 催化 DNA 片段間連接,DNA 聚合酶則催化單個脫氧核苷酸的連接;在脫氧核苷酸鏈中的脫氧核糖可連有兩個(或一個) 磷酸和一個含氮堿基。7.DNA 分子由反向平行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組成。長鏈的一端是磷酸基稱為P 端,另一端是五碳糖稱為 C 端。如果 DNA 分子的一條鏈上某堿基序列從P 端至 C 端是一 AGCTGG6,則另一條鏈與之配對的部分從P 端至 C 端序列是()A. CGCAGCTB. TCGACGCC. UCGACGCD. CGCAGCU解析:選 A。由題意可知該 DNA 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情況。注意要回答的是另一條鏈與

14、之配 對的部分從 P 端到 C 端的堿基序列。一條鏈:(P 端)AGCTGCi(C 端)互補鏈:(C端)一 TCGACGC(P 端)。能力提升&關于如圖所示 DNA 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r-l1- 1-1- 1-|3NGAA TT C i ri i i h I li riI riII I it-GTT A丸G- 1-1-1-1- 1- 1-哂A.限制酶作用于部位,DNA 連接酶作用于部位B.該 DNA 的特異性表現在堿基種類和 (A + T)/(G + C)的比例上C.若該 DNA 分子中 A 為p個,占全部堿基的n/m(m2n),貝UG 的個數為(pn/2n) p1515D.

15、把該 DNA 分子放在含 N 的培養液中復制兩代,子代中含N 的 DNA 分子占 3/4解析:選 C。限制酶和 DNA 連接酶都作用于或部位;該DNA 的特異性不表現在堿基種類上,而是表現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上;DNA 分子中 A+ G= T+ C= 50%如果 DNA 中含有p個 A,占全部堿基的n/m則 DNA 分子的堿基總數為pn/n,所以 G 的個數為(pn/2n) p;把該 DNA 放在含15N的培養基中復制兩代,子代DNA 都含有15NO9. 具有p個堿基對的一個雙鏈 DNA 分子片段,含有q個腺嘌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7A. 該片段即為一個基因B.該分子片段中,堿基的比例總是(A

16、+ T)/(C + G) = 1C.該DNA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最多含有的氨基酸個數為p/3D. 該片段完成n次復制需要 2n(pq)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解析:選CO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一個 DNA 片段不一定是一個基因,A 錯誤;雙鏈 DNA 分子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 T、G= C, (A + T)/(C + G)不一定等于 1 , B 錯誤;在不考慮,內含子及非編碼區段時,DNA 分子中堿基個數、mRNA 堿基個數與多肽中的氨基酸數目比例為 6 : 3 : 1,故該 DNA 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最多含有的氨基酸個數為p/3 , C 正確;DNA 復制的特點是半保留復制

17、,該片段復制n次,需要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2n 1)(pq)個,D 錯誤。10.(2018 河南豫北重點中學高三聯考)據最新研究,蛋白 laminA 在維持細胞核中 DNA 吉 構的穩定性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這種蛋白能讓染色質內部形成 “交聯”,在細胞核中限制 DNA 的行動。這種結構保護了染色質的完整性, 同時允許 DNA 正常復制,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8A.通過 DNA 分子的復制,儲存在 DNA 中的遺傳信息實現穩定表達B.染色體解螺旋形成染色質,為DNA 的復制創造了有利條件C. 去除蛋白 laminA 后,染色質的運動高度分散而且不能復制D.嚴格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可保證DNA 分子

18、復制準確無誤解析:選 B。通過 DNA 分子的復制,儲存在 DNA 中的遺傳信息能穩定遺傳, A 錯誤;染色體 解螺旋形成染色質,有利于 DNA 打開其空間結構,為 DNA 的復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B 正確; 由題意可知,去除蛋白 laminA 后,染色質的運動高度分散而且 DNAM制速度較快,C 錯誤; DNA 復制的準確無誤進行的原因包括其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以及遵循嚴格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 錯誤。11. (2018 昆明統考)用3H 標記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的DNA 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養基中培養。若秋水仙素對細胞連續發揮作用,則相關敘

19、述 不正確的是()A.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點的正常分裂B.通過對細胞中不含染色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可推測DNAM制的次數C.通過檢測 DNA 鏈上3H 標記出現的情況,可推測 DNA 的復制方式D.細胞中 DNA 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染色單體均帶有3H 標記解析:選 D。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著絲點分裂后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從 而使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故 A 正確;1 個 DNA 分子復制n次后的 DNA 數目為 2n個,細胞中 不含染色單體時的染色體數目等于DNA 分子數目,所以通過對細胞中不含染色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可推測 DNAM制的次數,B 正

20、確;DNAM制一次,所有的 DNA 分子都有一條單鏈含3H 標記,DNA 第二次復制完成后, 一半的 DNA 分子沒有3H 標記,由此可以推測 DNA 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C 正確;細胞中 DNA 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中只有一 條帶有3H標記,D 錯誤。12. (2018 河南八校質檢)如圖是 DNA 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構過程圖解(15),請據圖探討相關冋題。(1)物質 1 是構成 DNA 的基本單位,與RNA 的基本單位相比,兩者成分方面的差別是9(2)催化形成圖 2 中磷酸二酯鍵的酶是 _10(3) 圖 3 和圖 4 中的氫鍵用于連接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如果_(填G

21、 C或A T”)堿基對的比例越咼。(4)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發生變異,請結合圖5 和有關 RNA 的結構說明其原因:_。解析:(1)DNA 的基本單位與 RNA 的基本單位相比,主要區別是DNA 的基本單位中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特有的堿基是 T,而 RNA 的基本單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堿基是U。圖 2 是由 DNA 分子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經脫水縮合形成的脫氧核苷酸鏈,形成脫氧核苷酸鏈的過程中有磷酸二酯鍵生成,其需要 DNA 聚合酶催化。(3)DNA 分子中氫鍵越多,DNA 分子越穩定,C- G 之間有 3 個氫鍵,A T 之間有 2 個氫鍵。(4)RNA 分子是單鏈結構,DN

22、A 分子 是雙螺旋結構,其結構穩定性較強,而單鏈RNA 更容易發生變異。答案:(1)物質 1 中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特有的堿基是T,而 RNA 的基本單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堿基是 U (2)DNA 聚合酶 (3)G C (4)DNA 的雙螺旋結構較 RNA 單鏈結構 更穩定13請回答下列與 DNA 分子的結構和復制有關的問題:(1) DNA 分子復制的時間是 _ ,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靠_ 連接。(2) 在 DNA 分子模型搭建實驗中,如果用一種長度的塑料片代表A 和 G 用另一種長度的塑料 片 代 表 C 和 T , 那 么 由 此 搭 建 而 成 的 DNA 雙 螺 旋 的

23、整 條 模 型 粗 細 _原因是 _(3) DNA 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P)變成了尿嘧啶,該 DNA 連續復制兩次,得到的 4 個子代 DNA 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 A T、C C G 推測“ P可能是 _。(4) 7-乙基鳥嘌呤不與胞嘧啶 (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某 DNA 分子中腺嘌呤(A)占堿基總數的 30%其中的鳥嘌呤(G)全部被 7-乙基化,該 DNA 分子正常復制產生兩個 DNA 分子, 其中一個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堿基總數的 45%另一個 DNA 分子中鳥嘌呤(G)所占比例為。解析: (1)DNA 分子復制發生在有絲分裂間期和減

24、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一條脫氧核苷酸 鏈上相鄰的堿基靠“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A、G 都為嘌呤,C T 都為嘧啶,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一條鏈中嘌呤只能和另一條鏈中的嘧啶互補配對,故搭建成的DNA 模型粗細相同。(3)突變后是 U,則以突變的單鏈為模板兩次復制后形成兩個DNA 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為 U A、A T。另外一條未突變單鏈兩次復制后形成兩個DNA 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是 G- CC G。所以 P 點正常堿基可能是 G 或 Co答案:(1)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一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一(2)DNA 耐高溫的能力越強,則11相同嘌呤必定與嘧啶互補配對(3)胞嘧啶或鳥嘌呤(4)20%磨尖培優14. (2018 海口模擬)在研究 DNA 復制機制的過程中,為驗證DNA 分子的半保留復制方式,研究者以蠶豆根尖進行實驗,主要步驟如下:步驟:將蠶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標記胸腺嘧啶的培養液中,培養大約一個細胞周期的時間。步驟:取出根尖,洗凈后轉移至不含放射性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