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散熱片作為強化傳熱的重要技術之一,廣泛地應用于提高固體壁面的傳熱速率。比如飛機、 空調、電子元件、機動車輛的散熱器、船用散熱器等1 。對散熱片強化傳熱的研究引起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如對散熱片自然對流的研究 2-7,對散熱片強制對流的研究 8-12。 前人對散熱片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采用實驗的手段,在一定范圍內改變散熱片組的結構尺寸和操作參數, 比較其傳熱性能,從而得出散熱片組最優的結構尺寸和最優的操作 參數;其二,采用數學方法,對某一具體情況推導出偏微分方程,簡化其邊界條件,求其數 值解。本文深入分析散熱片組間流體的流動特性及傳熱特性,總結各種因素對傳熱的影響,采用最優化技術及先進的
2、計算機軟件技術,對自然對流情況下矩形散熱片組的散熱過程進行了優化研究,并設計典型實驗,檢驗優化結果。2 散熱片散熱過程分析散熱片多用于強化發熱表面向空氣散熱的情況,故本文以與空氣接觸的散熱片為研究對象。由于散熱片表面溫度(一般不超過 250C)不高,散熱片組對空氣的輻射換熱量采用式(1)計算可知,它所占比例小于總散熱量的3%。因此,散熱片表面與周圍環境之間的散熱主要是對流傳熱。式(1)中的 F 為輻射角系數,本文散熱片組的輻射角系數由G N ELLISON 13介紹的方法求得。(1)散熱片傳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物理過程,對此過程,國內外學者進行了深入的實驗研究,他們的工作主要著重于傳熱系數大小、
3、傳熱系數與流體流速以及流道的幾何形狀等因素的內在聯系。在實驗研究中得到了許多適用于具體實驗條件的準數關聯式。這些結果對傳熱過程的了解和散熱片的設計有重要的意義。在自然對流條件下,散熱片組的結構參數(散熱片的間距、高度、厚度)是散熱片散熱的主要影響因素,散熱片組的結構見文獻14。2.1 間距對散熱片散熱的影響描述流體與固體間對流傳熱的基本方程式為:Q=hAAT(2)從上式可以看出,通過提高傳熱系數h,增大傳熱面積來強化流體與散熱片表面間的對流傳熱效果。當基面寬度 W 給定時,假定傳熱溫差AT,傳熱系數 h 不變,這樣散熱量 Q 的提高就取決于換熱面積A 的大小。增加散熱片數量就可以增加換熱面積,
4、有利于散熱。但散熱片數目的增多,減小了散熱片間的距離S,傳熱系數 h 也隨之降低。2.2 高度對散熱片散熱的影響提高散熱片的高度 H 可以增加換熱面積 A,從而達到強化傳熱的目的。但增加高度會 使散熱片頂部的局部傳熱系數降低,導致平均傳熱系數的降低。 此外,高度也影響著從散熱片基面到端部的溫度降。高度越大,溫度降也越大,導致散熱片表面與周圍大氣的平均溫度 差就隨之降低,不利于散熱。實際上,散熱片的高度還將受到整機外型尺寸的限制。2.3 厚度對散熱片散熱的影響散熱片越薄,則單位長度上可裝載的散熱片的數量就越多,從而增大散熱面積, 強化散熱片的散熱;隨著散熱片厚度的增大,散熱片表面與周圍大氣的平均
5、換熱溫度差AT就隨之降低,這對于散熱是不利的。在實際的應用中,厚度3的大小往往受工藝水平高低所限。一般鑄造散熱片的厚度3不小于 2 mm,機加工散熱片的厚度3不小于 1 mm。3 模型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 在散熱片的設計中, 散熱片結構參數的選取是問題的關鍵。本文以文獻7的實驗研究為基礎,在限定散熱量及基面面積的條件下,以設備的一次投資費 用最少為目標函數,對散熱片組的結構尺寸進行了計算機模擬優化計算。目標函數為:Y=CX(3)對于密集散熱技術中采用散熱片的形狀較為簡單,而且一般是經機械加工制成的,因此,式(3)中的 C 可取為常數。這樣,目標函數就簡化為所用散熱材料的質量。散熱材料由純鋁 制
6、成,其密度在本研究范圍內變化很小,可以忽略。為了便于研究,把散熱材料的質量轉化為其體積,即以所用散熱材料的體積為實際的目標函數,其計算公式為:(4)式中:x、y、z 分別為散熱片的高度、厚度、間距。約束條件:散熱片高度:OwxwHmax散熱片厚度:S0 ym散熱片間距:SCKzwSms;散熱量:QWQCnQO4 實例與分析上述的優化問題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帶有約束條件的非線性規劃。對此問題,首先采用罰函數法(外點法)將其化為無約束非線性規劃;其次采用坐標輪換法再將多維非線性規劃化為 一維非線性規劃;最后采用一維搜索法之進退法求解該問題。在上述算法基礎上,采用 Borla nd C+語言設計出通用的
7、優化程序。我們預先設定:可裝翅空間的體積(長X寬稿)為 250 mm 180 mm 60 mm ,壁溫為175C,環境溫度為 25C,額定的散熱量為 300 0 W。計算結果見表 1。表 1 自然對流條件下散熱片組的優化計算mm優化值(初始值)優化值(初始值)高度厚度間距高度厚度間距60.00(60) 1.03(5) 13.76(20) 59.89(50) 1.03(5) 13.70(20)59.24(40) 1.03(5) 13.34(20) 58.05(30) 1.03(5) 12.69(20)57.45(20) 1.03(5) 12.37(20) 59.95(60) 1.02(11) 1
8、3.76(20)60.00(60) 1.06(1) 13.67(20) 59.85(60) 1.03(5) 13.68(35)59.98(60) 1.03(5) 13.75(30) 59.96(60) 1.05(5) 13.69(10)59.57(60) 1.09(5) 13.37(5) 59.89(50) 1.02(8) 13.73(18)59.24(40) 1.01(6) 13.41(21) 60.00(55) 1.08(10) 13.63(30)根據表 1 的優化結果,可計算出平均最優的散熱片組結構尺寸為59.80X.04X3.62, 散熱片數為 13 片(散熱片組基面寬度為176.96
9、 mm)。由此可計算出其單位質量散熱材料的傳熱速率為:Qopt=599 W/kg。對于結構尺寸為 60X1X13 和 60X1X14 的散熱片組分別進行實驗研究,最后得到單位質 量散熱材料的傳熱速率分別為:Q1=457 W/kg 和 Q2=540 W/kg。從上述三個結構可以看出,優化結果比結構尺寸為60X1X13 的散熱片組實驗值高23.7%,比結構尺寸為 60XX14 的散熱片組實驗值高 9.8%。為進一步檢驗計算結果的可靠性,把計算結果和文獻7 中的實驗結果進行了比較。在自然對流條件下散熱片組傳熱性能的實驗研究中,在所研究的范圍內(溫差為 150C,散熱量為 300 W,散熱片組的結構參
10、數范圍為,高度: 3060 mm ;厚度: 315 mm ;間距:340 mm),得到的最優高度為 60 mm。在這一點上,優化結論與實驗結果是相符的。在上述實驗研究中,沒有得出全局的最優間距和厚度值,僅得到了一些局部最優點。本文把這些最優點和優化結論進行了比較。當散熱片高度為 60 mm、厚度為 3 mm 時,最優的間距為 10 mm,此時,散熱片組單位 質量散熱材料的傳熱速率為:Q =154 W/kg 其與優化結果相差 74.3%。當散熱片高度為 40 mm、間距為 9 mm 時,最優的厚度為 3 mm ,此時散熱片組單位質 量散熱材料的傳熱速率為:Q =169 W/kg 其與優化結果相差 71.8%。從上述的比較可以看出優化后的散熱片組,不僅滿足了散熱要求,而且顯著地提高了散熱片的材料利用率,亦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資的費用,優化效果是顯著的。5 結論(1) 自然對流條件下散熱片組優化設計是一三變量(散熱片高度、間距及厚度)的非線性規劃。(2) 優化設計的散熱片組可較大地提高其材料利用率,最大散熱量也有所增大。符號說明A 為傳熱面積,m2;AT 為散熱片組總的傳熱面積,m2;C 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7
- 2024融合大語言模型DeepSeek技術新人音版音樂一年級下冊(趙季平主編)《第一單元 春天》( 唱歌 布谷 小雨沙沙 演奏 沙錘 三角鐵)(計劃一課時)教學設計2022課標
- 實 踐 調研我國造船與航海方面的成就(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駕駛員安全文明駕駛培訓會
- 督查考核年終匯報(街道委員會)
- 房產按揭借款合同標準格式
- 南京物業管理合同2025
- 協議書通信設備協議書合同樣本
- 醫院客戶服務培訓
- 高強度鑄件生產合同范本
- 2024年遼寧高考地理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第16課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應對(課件)-【中職專用】《世界歷史》(同課異構)(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廣州市白云區金廣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HJ 997-2018 土壤和沉積物 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正式版)
- 俄羅斯介紹模板
- 50以內加減法練習題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培訓課件模板(可編輯)
-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印刷廠常用生產工藝、設備作業指導書一整套
- 小班語言《輕輕地》課件
- 甘肅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才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