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_第1頁
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_第2頁
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_第3頁
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    李曉英 蔣桂芳摘 要:該文對食品微生物學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了概述,并以此目標為導向提出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為培養(yǎng)面向食品行業(yè),具有國際視野、高素質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提供參考。關鍵詞:食品微生物學;教學改革;pbl教學模式g642.0 a 1007-7731(2018)12-0138-2reform and thinking of teaching on “food microbiology”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

2、esli xiaoying et al.(college of forestry & life scienc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 & science,chongqing 402160,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teaching goals of food microbiology were summarized,according to the target,the reform measures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ev

3、aluation mode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food-oriented industrie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high-quality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key words: food microbiology;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ode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食品微生物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等相關專業(yè)本科學生的一門重要的

4、專業(yè)基礎課、學位課,涵蓋內容廣泛,知識體系復雜,既要建立在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及食品生物化學等學科基礎之上,又是諸多后續(xù)課程如食品保藏學、發(fā)酵食品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安全學、谷物科學等的理論基礎,在整個食品釀造、加工、保藏及品質控制等方面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1,2。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充分掌握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能夠利用微生物為人類制造更多可食用的產品,豐富食品加工原料;其次,要認識到微生物與食品腐敗變質的關系,從而通過抑制和殺滅微生物的各種措施和手段,防止食品加工各環(huán)節(jié)的微生物污染,保證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最后,還要能熟練掌握食品衛(wèi)生檢驗技術,為學生今后從事食品加工、保藏、發(fā)酵產品開發(fā)、食

5、品衛(wèi)生質量控制及檢測奠定基礎。1 食品微生物學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此課程及相關課程群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有力支撐本專業(yè)“面向食品行業(yè),具有國際視野、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3-5。通過教學實現(xiàn)以下3個目標:首先是知識目標。使學生具有過硬食品微生物學的理論知識和得心應手的食品衛(wèi)生檢驗技能,同時能通過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臋z測技術、綜合的科研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食品發(fā)酵、保藏、質量控制等提供一個必要的基礎,為今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基礎5-7。其次是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食品微生物及相關的基本操作技術,增強學生獲取專業(yè)知識、拓寬專業(yè)口徑、創(chuàng)新思

6、維、自主學習以及自我展示能力。最后是素質養(yǎng)成目標。食品衛(wèi)生安全一直是國家社會強調的重點問題,通過認識微生物與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爭做有良心的食品人。2 課程教學改革2.1 優(yōu)化教學內容 采用輕基礎、重應用的教學內容安排,將教學內容分為微生物基礎知識、微生物在食品生產加工中的應用、食品安全相關的微生物污染、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食物中毒及防治問題四大模塊進行分類教學,便與學生梳理食品微生物學相關內容。同時,針對本專業(yè)課程設置安排,食品微生物學與后續(xù)課程食品營養(yǎng)與衛(wèi)生學食品安全學食品工藝學食品保藏學等都有部分交叉,針對每一個部分的內容以及交叉的情況,進行細致推敲、深入討論,力求使內容更

7、為合理、精煉,重點更加突出。同時結合實驗教學內容,將微生物檢驗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放入理論課堂教學中,實驗課程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給學生用于檢驗技術培訓與實際操作練習,從而使學生能在理論與實踐操作技能上都能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2.2 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仍以ppt講解為主,充分利用ppt展示更多的微生物相關內容的內容;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應用pbl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問題的學習,也稱問題式學習),穿插于各教學課堂上,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學中的部分問題設計如表1所示。通過安排課堂討論,動畫、視頻播放,以及學生參與的pbl形成互動式教學,將深化學生學習印象,

8、提高學習效果。2.3 調整考核方式 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增加1個與食品微生物相關的展板的制作,占總成績的20%(即作為期中成績),其中展板的制作(占總成績的80%)與匯報(占20%),既能考查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又能考察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及個人表達能力;課后作業(yè)占總成績的15%,參與pbl教學模式的情況及讀書筆記占15%,讀書筆記促使學生去了解目前最新的與食品微生物相關的知識及研究進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并與時俱進。3 結語通過教學改革,使學生課堂上勇于參與,課堂氣氛活躍,課中課外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訓練了自己理解分析問題、縝

9、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及今后承擔并順利完成相關食品加工、質量控制及衛(wèi)生管理工作積淀深厚的知識與技能。參考文獻1王雪艷.集美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漢文版),2013(6):742-744.2申屠旭萍,傅小偉,郝培應,等.提高食品微生物學教學效果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47):59-60.3李劍芳,田豐偉,張灝.微生物學教學與課程建設的幾點體會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75-77.4劉廷國,黃勁松,郭軍,等.“食品微生物學”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農產品加工,2015(7):86-88.5呂艷蓓,高申,葉春華,等.論食品微生物與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融合之設計j.職業(yè)教育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