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改造項目(燃料乙醇)無損檢測方案編制:審核:批準: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學習參考二0七年三月六日目錄一、工程概述 . 11.1 工程概況 . 11.2 編制依據及驗收規范. 11.3 檢測工程要求 . 1二、主要檢測項目的保證措施. 12.1 概述 . 12.2 射線檢測方案 . 12.3 超聲檢測方案 . 62.4 滲透檢測方案 . 72.5 磁粉檢測方案 . 102.6 保證措施 . 13三、安全技術措施 . 163.1 人員要求 . 163.2 設備要求 . 163.3 人員防護 . 163.4 現場防護 . 16四、 應急預案 . 17五、無損探傷 jsa
2、 分析及防護方法 . . 18學習參考無損檢測方案一、工程概述:1.1 工程概況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項目共有三十臺儲罐,依據相關規范及標準,對罐體進行無損檢測工作。1.2 編制依據及驗收規范1.2.1 gb50128-2005 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施工及驗收規范;1.2.2 nb/t47013.1 ? 6-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1.2.3 gb50341-2014 立式圓筒型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范;1.2.4 sh/t3167-2012 鋼制焊接低壓儲罐;1.2.5 nb/t47015-2011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1.2.6 hg/t20569-2013 機械攪拌
3、設備;1.2.7 計圖紙文件要求的其他規范、規程;1.2.8 gb18871-2005 射線衛生防護基本標準。1.3 檢測工作要求1.3.1 發酵區儲罐探傷要求:底及次圈罐壁縱焊縫100% 射線探傷,川級合格;底及次圈罐壁環焊縫和其余各圈縱焊縫20% 射線探傷,川級合格;其余各圈環焊縫2% 探傷,u級合格;罐壁所有丁字焊縫 100% 射線探傷,u級合格;底圈壁板與罐底內外角焊縫100% 磁粉探傷,i級合格 ; 罐底邊緣板(外緣 300mm 對接焊縫 100% 射線探傷,u級合格;罐底板 t 型焊縫根部和表面 100% 磁粉探傷。1.3.2 乙醇成品罐區及乙醇中間罐區儲罐探傷要求:按 gb503
4、41-2014 中的第 12.2 條及 gb50128-2014 中的第 7.2 條相關條款規定進行探傷。二、主要檢測項目的保證措施2.1 概述1 無損檢測指令由本工程的無損檢測業主工程師下達;2 無損檢測依據承壓設備無損檢測(nb/t 47013.1 47013.6-2015 )為此,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檢測方案:射線檢測采用以x 射線探傷機檢測法為主,對不適合射線檢測的部位采用超聲檢測;對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檢測:鐵磁性的材料采用磁粉檢測;非鐵磁性的材料采用滲透檢測。針對既定無損檢測方案,我公司對人員、設備、材料、工藝、設施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并在本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了詳細的措施。2.
5、2 射線檢測方案1. 總則1.1 適用范圍:本規程適用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項目。1.2 依據: gb50128-200 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施工及驗收規范nb/t47013.2-201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1.3 檢測人員:必須由取得鍋爐壓力容器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委員會頒發的射線i級 及i級學習參考以上人員擔任操作,u級及u級以上人員審核并簽發報告。1.4 評片人員的視力應每年檢查一次,校正視力不得低于5.0。1.5 射線防護應符合gb 18871-2002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的規定。2 表面要求2.1 焊縫的表面質量(包括焊縫余高)應由焊接檢驗人員經外觀
6、檢驗合格后出具射線探傷委托通知單委托探傷。2.2 表面的不規則狀態在底片上的影象應不掩蓋焊縫中的缺陷,否則應作適當的修理。3 儀器、設備和器材3.1 選用設備:a)定向 x 射線機:規格型號: xxg-2505 3.2 膠片和增感屏3.3 膠片a)射線膠片分為、 t2、t3、t4四類,t1為最高類別, t4為最低類別。b)在滿足靈敏度要求的情況下,根據本工程無損檢測要求選用t3 類型膠片, agfa-c膠片,膠片規格: 300 x 80mm 3.4 增感屏a) 采用鉛增感屏,增感屏的表面應保持潔凈和平整。b) 在透照過程中膠片和增感屏應始終緊密接觸。c) 規格: 300 x 80mm 厚度:
7、0.03 ? 0.1 / 0。1mm(前后屏)3.5 像質計3.5.1 像質計的選用:應根據透照方式、檢測技術級別(本工程為 ab 級)、像質計放置方式及公稱厚度(或透照厚度)確定像質計靈敏度,選用符合nb/t47013.2-2015 承壓 設備無損檢測規定的u型、川型像質計fe10/16 、fe6/12 及小徑管專用像質計。3.5.2 透照厚度:射線照射方向上工件的公稱厚度,多層透照時,應為通過的各層材料工程厚度之和。3.5.3 徑管w 100mn 時,選用 nb/t 47013.2-2015附錄 f 規定的專用(等徑金屬絲)像質計。3.5.2 像質計靈敏度應符合nb/t 47013.2-2
8、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表 5、表 6、表 7 的規定。3.5.2 線型像質計的放置:應符合nb/t 47013.2-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4.7.2 條的規定。3.5.3 黑度計和比較黑度片采用數字顯示型式的黑度計(td-210 ), 黑度計誤差不超過土0.05,所使用的標準黑度片應在計量檢定有效期內。3.5.4 觀片燈:觀片燈的亮度至少應觀察到黑度為4.0 的底片,且觀察的慢射光亮度可調,對于需要觀察或透光量過強的部分應采用濾光板以屏蔽強光。3.5.5 評片室:評片一般應在專用評片室進行,室內的光線暗且柔和。4 底片標記及布片方法4.1 底片標記:底片標記放置見。*瘩* 月”日彖質計
9、) )學習參考八rxx xx 搭接標記中心標記底片編號焊縫編號 - 產品編號4.1.1 定位標記和識別標記應放在膠片的適當位置,并距焊縫邊緣至少5mm4.1.2 象質計的放置應放在射線源一側的工件表面上被檢焊縫區的一端(被檢區長度的1/4 部位)。當射線源一側無法放置象質計時,也可放在膠片一側,但應附加“f”標記以示區別。4.1.3 采用射線源置于中心位置的周向曝光時,象質計應在內壁,每間隔90 度放一個。4.1.4 搭接標記(抽查時為有效區段透照標記)應距離底片兩端至少10mm 用(t)標記。搭接標記的擺放位置應符合nb/t 47013.2-2015 標準(附錄 q 的要求。4.2 布片4.
10、2.1 按焊縫布置圖繪制出焊縫編號,順時方向布片,環縫從以縱縫丁字口為中心,順時方向布片。4.2.2 工件上必須標明定位標記和識別標記,做永久標記和作為重復探傷的依據。4.2.3 布片位置要詳細的標記在原始記錄簡圖上,標注記錄與標記相符。5 拍片,5.1 曝光條件 x 射線機應定期制作曝光曲線,供合理選擇曝光工藝參數。5.1.2 管電壓在保證穿透的情況下,盡量采用低電壓、長時間,在焦距fa 700mm 寸,曝光量推薦不低于 15ma.min. 當焦距改變時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對曝光量的推薦值進行換算,采用 r 射線透照時,總的曝光時間應不小于輸送源往返所需時間的10 倍。5.1.3 允許使用的高管
11、電壓應控制在不同透照厚度允許x 射線最高透照管電壓(圖1)范圍內。用丫射線透照,當采用內透法(中心法或偏心法)時,在保證像質計靈敏度達到nb/t 47013.2-2015要求時,透照厚度下限減半。學習參考不同透照厚度允許的x 射線最高透照管電壓圖(1)5.2 幾何條件5.2.1 l2與 li/d 的關系應滿足 jb/t4730.2-2005 標準圖 2、圖 3、ab 級要求,或按下式計算:l i 10d ? l22/3式中: li源至被檢部位工件上表面的距離,(或稱透照距離)。d 焦點尺寸(方焦點尺寸取邊長,長焦點取長短邊只和的1/2 )。l 2被檢部件工件表面至膠片的距離。推薦焦距( f)
12、般選用 fa700mm (滿足 l3w li/2 )。5.3 透照次數5.3.1 環向對接焊接接頭透照次數應滿足nb/t 47013.2-2015標準附錄 d 的要求。 ab 級 的kw 1.03 (縱縫) kw 1.1(環縫)5.3.2 小徑管環向對接焊接接頭檢測a)小徑管環向對接焊縫采用雙壁雙影透照,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應采用傾斜透照方式橢圓成像: 1) t (壁厚)w 8mm;2 g (焊縫寬度) db/4。射線束的方向應滿足上下焊縫的影像在底片上呈橢圓形顯示,焊縫投影間距以1 倍焊縫寬度為宜,只有當不能滿足上述條件或上下焊縫橢圓形顯示有困難時,可采用做垂直透照方式重疊成像。5.3.3
13、小徑管環向對接焊接頭100%僉測的透照次數,采用傾斜透照橢圓成像時,當t/d0 0.12 時,相隔 120或 60 透照 3 次。垂直透照重疊成像時,一般應相隔120 或 60透照 3 次。5.3.4 本工程小徑管直徑v 32mm 勺管子采用垂直透照重疊成像時,一般應相隔90透照 2次。5.4 切片、裝片、拍片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膠片,防止膠片及增感屏折疊、擠壓、污染。5.5 透照前應對工件進行編號和標記,并畫布片示意圖。5.6 透照時為防止漏檢,底片有效長度和劃線長度必須按標準并滿足k 值要求。5.5 透照方式按射線源、工件和膠片之間的相互關系,20 z*一尹/3 4 5 67 8910 2 3
14、 4 5 6 78透照厚度人,曬o o o 00000 o av- o 000 6 543 4 3 2 i 學習參考(2)6. 暗室處理底片處理及要求按“暗室處理工藝守則”進行,底片晾干應用白紙隔開。7 底片的質量7.1.1 底片黑度(包括膠片本身的灰霧度)底片有效評定區域內的黑度ab 級時, 2.0 dw 4.5。注:底片有效評定區域內的黑度,指搭接標記之間焊縫和熱影響區的黑度。7.1.2 底片上的像質計和識別系統齊全,位置準確,且不得掩蓋受檢焊縫的影像。縱縫源在外雙壁單影透照小徑管環縫雙壁雙影橢圓成像小徑管環縫垂重疊成像環縫中心周向透照環縫雙壁單影透照( 1)環縫雙壁單影透照透照布置示意圖
15、和說明縱、環縫源在外單壁透照學習參考7.1.3 底片上至少應識別出nb/t 47013.2-2015標準表 3 規定得像質指數,且長度不少于10mm 7.1.4 底片有效評定區域內不得有膠片處理不當或妨礙底片準確評定的偽像。8. 評片8.1 質量分級及評定必須嚴格按照nb/t 47013.2-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中相關要求評定。8.2 驗收級別應符合本工程技術條件及圖紙要求。8.2 評片執行初評與復評制度,對難于評定的缺陷應采取會診或其它探傷方法進行綜合判定。8.3 評片中發現焊縫有超標缺陷,要及時發出“焊縫返修通知單”待返修完后,重新委托拍片、評判。8.4 評片中要及時填好“射線評片原
16、始記錄”,探傷完畢以后,應及時鑒發探傷報告,并經探傷負責工程師簽字。9. 返修與擴探9.1 評片中發現有超過規定缺陷時,要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返修方案進行返修,待返修完畢24 小時后重新進行射線探傷。要求焊后熱處理的工件,補焊后要進行熱處理,熱處理后24 小時方可探傷。同一位置返修次數不得超過三次。9.2 經過局部射線檢測的對接焊縫,若在檢測部位發現超標缺陷時,則應在檢測長度的兩段延伸同規格底片長度做充分檢測,但缺陷的部位距離端部75mm 以上者可不進行延伸,如延伸部位的檢測結果仍不合格時,應對該焊工所焊接的焊縫100%寸線,焊工返工完 24 小時后,進行規定的檢測。10. 探傷資料及報告“無損
17、探傷委托通知單”、“射線探傷拍片原始記錄”、“暗室處理原始記錄”、“射線 評片原始記錄”、“焊縫返修通知單”、“射線探傷報告”及底片等資料按技術檔案管理 制度存入檔案室保存七年。2.3 超聲檢測方案1. 總則1.1 適用范圍:本規程適用于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項目。1.2 依據: gb50128-200 竝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施工及驗收規范nb/t 47013.2-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1.1. 檢測人員:必須由取得鍋爐壓力容器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委員會頒發的超聲i 級及i級以上人員擔任操作,u級及u級以上人員審核并簽發報告。2. 儀器、探頭、試快與耦合劑2.1.
18、所用超聲波探傷儀、探頭必須滿足nb/t 47013.2-2015 標準中關于儀器、探頭的要求。2.2. 所用試塊必須為 nb/t 47013.2-2015 標準中規定的試塊。2.3. 耦合劑為機油或漿糊。3. 鋼板探傷3.1. 探傷時機:探傷前應消除鋼板表面影響探傷的氧化皮銹蝕及油污。3.2. 檢測靈敏度:必須滿足 nb/t 47013.2-2015 標準中規定的要求。3.3. 掃查方法:必須符合 nb/t 47013.2-2015 標準中的規定。4. 超聲波測厚4.1. 儀器及探頭:超聲波測厚通常采用直接接觸式單晶直探頭,超聲波測厚儀的精度應達到(t%+0.1 ) mm t 為板厚。4.2.
19、 儀器校正:超聲波測厚儀的校正必須滿足有關規定的要求。學習參考4.3. 測定方法:壁厚的測定方法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44 測厚方位 : 1、平板 : 5.1. 探傷時機:檢測應在焊接完成24 小時以后進行,探測面經打磨外觀檢查合格后進行探傷。檢測面必須符合nb/t 47013.2-2015 標準中 5.1.4.1 條的規定。5.2. 距離一波幅曲線:利用csk-i a、川 a 試塊繪制距離一波幅曲線,評定線、定量線和判廢線必須滿足 nb/t 47013.2-2015 標準中 5.1.5.2 條的要求。5.3. 檢測靈敏度:不低于評定線,掃查靈敏度在基準靈敏度的基礎上提高6db。5.4. 探
20、傷方式與掃查方式:在焊縫單面雙側利用一、二次波探測,掃查方式有鋸齒形和前后、左右、環繞、轉角掃查等幾種方式。5.5. 缺陷的測定:掃查探測中發現缺陷時要根據缺陷反射波高度、測定缺陷當量大小,根據探頭的位置、聲程測定缺陷的位置,根據探頭移動距離測定缺陷的指示長度。具體方法見 nb/t 47013.2-2015 標準中 5.1.7 條。6. 質量評級6.1. 質量等級評定必須嚴格按照nb/t 47013.2-2015 標準要求進行評定。6.2. 超聲波探傷執行初探與復探制度,對難于評定的缺陷應采取會診或其它探傷方法進行綜合判定。6.3. 探傷中發現有超過規定缺陷時,要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返修方案進行
21、返修,待返修完畢 24 小時后重新進行超聲波探傷。要求焊后熱處理的工件,補焊后要進行熱處理,熱處理后 24 小時方可探傷。同一位置返修次數不得超過三次。6.4. 超聲波探傷完畢后應及時簽發探傷報告、并經探傷責任工程師簽字。7. 探傷資料及報告7.1. 探傷人員在探傷過程中應及時填寫“超聲波探傷原始記錄”。7.2. “無損探傷委托通知單”、“超聲波探傷原始記錄”、“探傷返修通知單”、“超聲波 探傷報告”等資料按“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存入檔案室保存七年。2.4 滲透檢測方案1 滲透檢測流程圖2 適用范圍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項目3 安全注意事項滲透檢測劑為易燃有毒介質,不能在有
22、火焰或有火花的地方進行作業,避免發生火災,在空間狹窄的地方應事先做好通風工作。作業時檢測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戴好防護手套和口罩,使用噴灌時要避免噴入人的眼睛,造成眼睛的傷害。使用過的抹布或面紗不要隨地亂扔,沾有檢測劑的面紗易燃,容易著火。使用完的噴灌仍然有一定的壓力,不得遺棄在施工現場,應放置在規定的地點,集中處理。檢測劑的存放地點應遠離火源,陰涼干燥的地方。4 檢測人員職責4.1 u級檢測人員負責編制著色滲透檢測工藝卡。4.2 無損檢測責任師負責著色滲透檢測工藝卡、檢測報告的審核,技術負責人簽發檢測報告。4.3 檢測人員按工藝卡的要求負責完成檢測工作的具體實施,遵守并維護現場職業健康安全
23、和環境管理的有關要求,填寫檢測記錄,編制檢測報告。5 工作程序5.1 無損檢測責任師接受委托人一式二份委托單,一份留底,一份交由現場檢測實施人使用。檢測人員負責確認待檢部位的標識及表面狀況是否符合要求。5.2 滲透檢測工藝卡5.2.1 工藝卡應包括工件、材料、滲透檢測工藝等內容,并按工藝卡的要求逐項填寫,字跡清楚、表達準確。5.2.2 工藝卡中工件的內容按委托單提供的信息進行填寫。5.2.3 工藝卡中關于執行的檢測標準和驗收要求按委托單的要求填寫。5.2.4 工藝卡由u級或u級以上人員編寫,無損檢測責任師審核并簽字。5.2.5 工藝卡作為檢測人員現場作業的強制性工藝文件。6 檢測準備6.1 檢
24、測人員要求6.1.1 從事滲透檢測的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并取得國家質監局頒發的滲透檢測u級資格證書,其矯正視力不低于1.0,不得有色盲和弱視。6.1.2 檢測人員應該認真對待所有的檢測工作,站在公正的立場為業主服務,積極配合現場的其他施工作業,不影響施工進度,及時完成委托方下達的工作指令并出具檢測報學習參考學習參考6.2 檢測方法為保證有足夠的檢測靈敏度,并方便于野外檢測作業的開展,采用溶劑去除型著色滲透劑、溶劑懸浮顯像方法。6.3 試塊a 型試塊(鋁合金標準試塊),用于確定非標準溫度時的檢測工藝參數。b 型試塊
25、(不銹鋼鍍鉻試塊),用于滲透檢測劑系統靈敏度及工藝的正確性。6.4 對比試驗當環境溫度不能滿足10? 50c 的范圍時,應用鋁合金試塊進行對比試驗,確定滲透時間。6.4.1 當環境或工件表面的溫度低于100c 時,將試塊和所有檢測材料都降到環境溫度,將擬采用的低溫檢測方法用在試塊的b 區,在 a 區采用標準的檢測方法,比較a、b 兩區 裂紋的顯示跡痕,如果有差異,應加長滲透時間重新進行試驗直至兩區的裂紋跡痕基本上相同。6.4.2 當環境或工件的溫度高于50c 時,應將試塊 b 加溫并在整個檢測過程中保持這一溫度,將擬采用的檢測方法用在b 區,在 a 區采用標準的方法進行檢測,比較a、b 兩區
26、的裂紋顯示跡痕,如果兩區的裂紋跡痕基本相同則認為所采用的方法可行。6.5 檢測劑系統靈敏度的檢驗利用 b 型試塊對檢測劑系統靈敏度進行鑒定,靈敏度等級分為高、中、低3 個等級,1 級為低靈敏度, 3 級為高靈敏度,高靈敏度檢測時,在b 型試塊上所顯示的裂紋區位數應達到 3, 當達不到要求時應更換檢測劑或調整檢測工藝,保證所使用的檢測劑或檢測工藝能達到高靈敏度的要求。7 實施檢測7.1 檢測時機在沒有特殊要求時,可在焊接完成后工件冷卻到15? 40c 范圍以內再進行檢測。7.2 被檢表面制備對于焊渣、飛濺、氧化皮等可用砂輪機進行清理,清理的范圍應從檢測部位四周向外擴展 25mm 清理時不能損傷焊
27、縫的表面;銹蝕、泥土等可用鋼絲刷清除,整個被檢表面需露出金屬光澤,不得有任何掩蓋和干擾缺陷顯示的雜物存在。7.3 預清洗用抹布或無塵棉紗沾配套清洗劑或丙酮擦凈在工件上的殘流物,以達到工件表面清潔的目的。7.4 干燥工件清洗后應在環境溫度下自然干燥。7.5 施加滲透劑施加滲透劑時采用壓力噴灌,將滲透劑均勻地噴涂在被檢部位,噴的時候離被檢表面不要太遠,以免噴涂的范圍過大,也不能噴得過多,以免難以清洗。7.5.1 環境溫度在 10c? 50c溫度的條件下,滲透劑在工件上的持續滲透時間在10?15min ,當溫度條件不能滿足上述條件時,應進行非標準溫度的對比試驗,確定滲透時間。7.5.2 在整個滲透時
28、間內,保持被檢表面的潤濕狀態,否則應適當補加滲透劑。7.6 清除多余的滲透劑這是一個關鍵的步驟,清洗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檢測結果,清洗時應先用抹布或無塵的棉紗將多余的滲透劑擦掉,然后用沾有清洗劑的干凈抹布將工件表面殘余的滲透劑檫拭干凈,檫拭時應往一個方向,不得往復檫拭,更不得用清洗劑直接噴洗,以免造成過清洗。學習參考7.7 顯像7.7.1 施加顯像劑之前,噴罐應搖動,以保持顯像劑的懸浮狀態。7.7.2 使用噴罐時,噴嘴距被檢表面300? 400mm, 噴灑方向與被檢面保持30? 40的 夾角。7.7.3 噴灑的顯像劑應覆蓋被檢表面,并形成均勻的薄膜。7.7.4 顯像時間一般不少于7min。7.8
29、 干燥及觀察顯像劑施加后應自然干燥,干燥后應及時進行觀察。檢測作業應盡可能在白天進行,當特殊情況需在夜間進行時可配備鹵鎢燈,保證被檢工件的可見光照度不小于500lx,如有必要也可用 510 倍的放大鏡進行觀察。7.9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復驗a. 檢測過程中操作方法有誤;b. 不能確定顯示痕跡是否為缺欠缺痕;c. 檢測結果有爭議時;d. 有其他需要時。復驗時應將工件檢測部位徹底處理后按標準的方法和步驟重新進行檢測。7.10 結果的評定7.10.1 受檢表面存在下列之一的相關顯示判為缺陷a 任何白點和裂紋;b 緊固件和軸類零件不允許任何橫向缺陷顯示。7.10.2 焊接接頭和坡口的質量分級
30、單位: mm 等級線性缺陷圓形缺陷(評疋框尺寸為35mm100mmi不允許d 1.5,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1個n不允許d 4.5,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4個川lw 4d 8,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6 個iv大于川級注:l 為線性缺陷長度, mm d 為圓形缺陷在任何方向上的最大尺寸,mm8 缺痕記錄對缺欠跡痕應及時進行記錄,可采用繪制示意圖或照相的方式。應記錄缺欠的位置、性質、分類、數量和長度。9 缺欠的處理對需要返修的缺欠應及時通知施工單位進行返修,返修結束后在返修部位應進行復驗,復驗應按標準的步驟進行。學習參考10 檢測報告填寫、審核、簽發由檢測實施人員填寫檢測原始記錄和檢測報告,無損檢
31、測責任師審核, 簽發檢測報告。11 委托單、原始記錄、檢測報告等資料由無損檢測責任師進行收集匯總,部存檔保管,保存期限不少于7 年。12 相關文件12.1石油天然氣鋼質管道無損檢測sy/t4109-2005 12.1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nb/t47013-2015 13 質量記錄13.1 無損檢測人員資格審查表13.2 無損檢測委托單13.3 滲透檢測工藝卡13.4 滲透檢測原始記錄13.5 滲透檢測報告2.5 磁粉檢測方案1.磁粉檢測工作程序技術負責人交由技術質量2 引用標準及文件nb/t47013.4-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jb/t8468-1996 鍛鋼件磁粉檢驗方法jb/t6439-
32、1992 閥門受壓鑄鋼件磁粉探傷檢查gb/t 15822-95 磁粉探傷方法3 檢測人員3.1 檢測人員必須經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部門考核合格的磁粉檢測i級或i級 以上人員進行,缺陷判定和出具檢測報告者須持有磁粉檢測u級或u級以上資格證書。3.2 檢測人員每年應檢查一次身體,其矯正視力不低于1.0,不得有色盲。4 設備、工具和材料u級人員按下列條件和工藝卡要求選用設備、工具和材料。4.1 磁化設備及校驗4.1.1 磁化設備應完好4.1.2 磁化設備的校驗a 磁粉檢測設備的電流表,至少半年校驗一次,當設備進行重要電氣修理或大修后,應進行校驗。b 提升力的校驗:當使用磁軛最大間距時,交流電磁
33、軛至少應有45n 的提升力。4.2 標準試片4.2.1 a1 型標準試片a1 型標準試片用于檢驗磁粉檢測設備、磁粉和磁懸液的綜合性能,了解被檢工件表面有效磁場強度和方向、有效檢測區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確。對于壓力容器其靈敏度至少應達到 a130/100 要求,當檢測焊縫狹小部位,一般可選用c-15/50 。4.2.2 標準試片的使用標準試片:適用于連續磁化法,將試片無人工缺陷的面朝上,使試片與被檢面接觸良好,必要時可用透明膠帶將其整體貼在被檢面上,但人工缺陷處不得貼覆。試驗時邊磁化邊灑磁懸液,以人工缺陷清晰顯示來確定磁化規范。4.3 磁粉及磁懸液4.3.1 非熒光磁粉連續濕法檢測4.3.1.1 磁
34、粉:使用上材所大銅羅探傷材料廠生產的bv 1 型磁膏。4.3.1.2 磁懸液:磁懸液采用配制濃度,一般懸浮介質為水,每升加10? 25g。4.3.1.3 施加磁懸液:使用磁懸液噴液器或其它有效方法進行。4.3.2 熒光磁粉連續濕法檢測4.3.2.1 磁粉:使用上材所銅羅探傷材料廠生產的yc2 型磁膏。4.3.2.2 磁懸液:磁懸液采用配制濃度,一般懸浮介質為水,每升加0.5 3.0g 。4.3.2.3 施加磁懸液:使用磁懸液噴液器或其它有效方法進行。學習參考學習參考5 磁化技術5.1 磁化方法本項目采用交流電磁軛。5.2 磁場強度選擇磁場強度應根據提升力或a1 型靈敏度試片來確定,即滿足7.5
35、.4.1.2 和 7.542 要 求。6 檢測程序及要求6.1 被檢表面的制備6.1.1 若被檢表面凹凸不平,以致可能遮蓋缺陷顯示時,應通過磨削或機加工來制備。6.1.2 若被檢面為焊縫,其兩側100mn 范圍能不得有松散的銹蝕、氧化皮、飛濺、油污或其它妨礙檢測的外來物。6.2 檢測時機:筒體焊縫在校圓后,內部缺陷返修合格后進行;封頭在熱作成形內部缺陷返修合格后進行。機加工件加工成成品、最終熱處理后進行;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應在焊后 24 小時之后進行。6.3 磁化方法按 5.1 節選用。6.4 磁化強度按 5.2 節選用。6.5 采用連續磁化法,在通電磁化的同時,施加水磁懸液,持續磁化時間
36、為1? 3s,為保證磁化效果至少反復磁化二次,停施磁懸液至少1s 后才可停止磁化。6.6 磁化方向采用交流電磁軛時,被檢工件的每一被檢區至少進行兩次獨立的檢測,兩次檢測的磁力線方向應大致相互垂直。6.7 磁軛磁化的間距應控制在75? 200mn 范圍內,檢測的有效區域為兩極中心兩線兩側個50mm 勺范圍內,磁化區域每次應有15mm 勺重疊。6.8 被檢件經修補的區域按6.1 至 6.7 節的程序重新檢測。6.9 磁粉材料或剩磁干擾后續加工或使用時,檢測后方可采用任何適當的方法清理或退磁。7 磁痕的評級及質量分級7.1 磁痕的評定7.1.1 長寬比大于 3 的缺陷磁痕,按線性缺陷處理;長寬比小于
37、等于3 的缺陷磁痕,按圓形缺陷處理。7.1.2 缺陷磁痕的長軸方向與工件軸線或焊縫中心線的夾角大于等于300 時,作為橫向缺陷處理,其它按縱向處理。7.1.3 兩個或兩個以上缺陷磁痕在同一直線上且間距小于等于2mm 寸,按一條缺陷處理,其長度為兩缺陷磁痕之和加間距。7.1.4 長度小于 0.5mm 的缺陷磁痕不計。7.1.5 非熒光磁粉檢測時,工件被檢處可見光照度不小于500lx,熒光磁粉檢測,所有的黑光燈在工件表面的輻照度1000 卩 w/cm2 缺陷磁痕的評定應在暗處進行,暗處可見光照度w 20lx。7.1.6 必要時可用 2? 10 倍放大鏡進行觀察。7.1.7 磁痕難便真偽或有爭議時可
38、進行復驗,復驗按6.1? 6.9 節的程序重新檢測評定。7.2缺陷的等級評定7.2.1 下列缺陷磁痕不允許存在:a 任何白點和裂紋;b 緊固件和軸類零件不允許任何橫向缺陷顯示。7.2.2 焊接接頭的磁粉檢測質量分級見表6表 6 焊接接頭的磁粉檢測質量分級學習參考等級線性缺陷磁痕圓形缺陷磁痕(評疋框尺寸為35mrk 100mr )ii不允許d 1.5,且在評定框內不大于1 個n不允許d 3.0,且在評定框內不大于2 個川l 3.0d 4.5,且在評定框內不大于4 個iv大于川級注:1 表示線性缺陷磁痕長度,mm d 表示圓形缺陷磁痕長徑,mm8 記錄、報告和資料保管8.1 記錄原始記錄和檢測部位
39、圖由iu級操作人員按本單位規定的格式認真填寫、整理匯編,相關人員歸檔。8.2 報告按單位或業主認可、要求的格式,由u級人員出具,要求字跡工整,附圖準確,經作業人員簽字,責任師審核,技術負責人審批加蓋單位公章后報出,并留存一份歸檔。檢測資料至少保存 7 年以上,以便隨時查核,7 年后如業主需要,轉交業主。9 注意事項9.1 用完后的空罐要破壞其密封性后拋棄。9.2 磁懸液化學藥品有低毒,操作時(尤其是在密閉容器或房間的)則應采取安全措施, 防止操作人員中毒。2.6 保證措施1 射線控制點1.1 現場透照控制點 貼片:將膠片固定在被檢焊縫上,與焊縫表面緊密結合,盡量不留間隙。 對焦:丫射線拍片:加
40、強探傷工的責任心,源中心定位要準確、牢固。普通射線機拍片:嚴格遵照工藝規定的參數進行對焦。1.2 暗室處理控制點 暗室布局應合理,干區濕區要嚴格分開。 暗室要注意避光,并注意衛生條件。 自動洗片機要經常擦拭,防止滾輪劃傷底片。每次洗片前要過一張廢片,以清除贓物- 暗袋、增感屏經常進行檢查、更換。1.3 底片質量控制點 底片靈敏度檢查:底片上像質計型號、位置、擺放是否正確,能夠看到的最細金屬絲像質指數能否滿足標準的要求。 黑度檢查:檢查底片評定區內黑度是否滿足標準要求。 標記檢查:標記數量及擺放位置是否滿足檢測方案的要求。1.4 評片人員控制點 具有u級以上射線檢測資格。 具有一定的評片實際工作
41、經歷和經驗。 充分了解所評底片的射線照相工藝及工藝執行情況。 矯正視力不低于 1.0。2 超聲波檢測控制要點學習參考1)檢測表面應經外觀檢查合格,所有影響超聲波檢測的銹蝕、飛濺和污物都應予以清除,其表面粗糙度應符合檢測要求;2)儀器在使用前應對儀器的水平線性和垂直線性進行一次測定;3)探頭的掃查速度不應超過150mms, 掃查覆蓋率應大于探頭直徑的10%; 4) 每次檢測前、檢測連續工作4 小時以上或檢測者懷疑靈敏度有變化以及檢測工作結束后都應對掃描線、靈敏度進行復核;5) dac 曲線進行復核時,校核點應不少于3 點,但如果曲線上任何一點幅度下降2db, 則應對上一次以來所有的檢測結果進行復
42、核,如果幅度上升2db,則應對所有的記錄信號進行重新評定;3 滲透檢測控制要點1) 對于鎳基合金材料檢測工件,檢測劑硫元素含量重量比不得超過1%對于奧氏體鋼和鈦合金材料檢測,一檢測劑的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過1%且有證明材料。2)施加滲透劑前應確保受檢面無妨礙滲透劑滲入和影響觀察的油污、氧化層等附著物。3) 應保證受檢面在滲透過程中一直被滲透劑濕潤,并保證整個滲透時間內保持潤濕狀 態。4)去除多余滲透劑時,應按同一方向擦拭,并不得直接用清洗劑噴洗。5)必須在缺陷中的滲透劑完全凝固前進行顯像。6)應保證足夠的顯像時間。7)觀察記錄時,應正確區分真偽缺陷。4 磁粉檢測控制要點1)檢測前磁懸液潤濕性能檢測。2)校驗磁軛提升力。3)靈敏度實驗。4)采用磁軛磁化時,注意磁軛與被檢工件接觸良好。5)噴灑磁懸液時,注意不能使被檢測面上檢測磁懸液流速過快。6)停施磁懸液至少 1s 后方可停止磁化。7)為保證磁化效果,每處至少應反復磁化兩次。8)檢測球罐環向焊接接頭,磁懸液應噴灑在行走方向的前上方。三、安全技術措施3.1 人員要求3.1.1 從事 x 射線操作的人員經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職業的要求。3.1.2 x 射線工作人員上崗前應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放射性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溫州理工學院《音樂》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比較憲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體育大學《流體機械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食用菌栽培與加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場鋪位租賃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荒山荒地承包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離婚撫養費給付標準
- 質押借款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社保補償金協議
- 私人房屋裝修安全協議書
- 《第7課 動物的繁殖》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三年級下冊教科版
- 《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2020》
- 全新標前協議書范本下載
- 數字普惠金融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 【正版授權】 ISO 19168-1:2025 E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Geospatial API for features - Part 1: Core
- 《全斷面巖石掘進機法水工隧洞工程技術規范》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招聘真題
- RBA VAP 71 操作手冊 中文版 7
- 小學英語零基礎入門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智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汽車智能化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決策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