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設計_第1頁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設計_第2頁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設計_第3頁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設計_第4頁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一. 課程設計書設計課題 :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設計已知條件 :1)工作條件:兩班制,連續單向運轉,載荷較平穩,室內工作,有粉塵,環境最高溫度35c;2)使用折舊期: 8 年3)檢修間隔期:四年大修一次,兩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4)動力來源:電力,三相交流,電壓380/220v;5)運輸帶速度允許誤差:56)制造條件及生產批量:一般機械廠制造,小批量生產。題號參數12345678910運輸帶工作拉力 f/n1500220023002500260028003300400045004800運輸帶工作速度 v(m/s)卷筒直徑 d/mm2202403004002203503504004005

2、00二、設計任務量1)完成手工繪制減速器裝配圖1 張(a1) ;2)完成 cad繪制零件工圖2 張(軸、齒輪各一張) ,同一組兩人為不同級齒輪和軸;3)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1 份。三. 設計步驟1) 、傳動方案擬定;2) 、電動機選擇;3) 、計算總傳動比并分配各級傳動比;4) 、運動參數和動力參數的計算;5) 、傳動零件的設計及計算6) 、軸的設計計算;7) 、滾動軸承的選擇和校核計算;8) 、鍵聯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9) 、減速器箱體、箱蓋及附件的結構設計;10) 、潤滑與密封;11) 、設計小結;12) 、參考資料。1、傳動方案擬定;1). 組成:傳動裝置由電機、減速器、工作機組成。2).

3、 特點:齒輪相對于軸承不對稱分布, 故沿軸向載荷分布不均勻,要求軸有較大的剛度。3). 確定傳動方案:考慮到電機轉速高,傳動功率大,將v 帶設置在高速級。圖一:(傳動裝置總體設計圖 )23541iiiiiiivpdpw2、電動機選擇;1).工作機有效功率kw3.921.4002vfpw82).查各零件傳動效率值v 帶10.95,,軸承20.99, 齒輪(7 級精度) 30.98, 聯軸器(彈性)40.99, 滾筒.9605? = ?1?23?32?4?5= 0.95 0.9930.9820.99 0.96 0.874143).電動機輸出功率kw.0.83.92ppd6647414w4).工作機

4、轉速14r/min76.433503.140060dv100060nw經查表按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v帶傳動的傳動比 i 24,二級圓柱斜齒輪減速器傳動比i 840,則總傳動比合理范圍為i 16160, 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ni n(16160) 12228.8 r/min。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尺寸、重量、價格和帶傳動、減速器的傳動比,選定型號為 y1 32s 4 的三相異步電動機,額定功率為5.5 kw額定電流 a,滿載轉速mn1440 r/min,同步轉速 1500r/min 。電動機中心高 h = 132mm ,外伸軸段 d e = 38mm 80mm 。3、計算總傳動比并分配各

5、級傳動比;1)、總傳動比由選定的電動機滿載轉速n 和工作機主動軸轉速n,可得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為ain /n1440/2) 、分配傳動裝置傳動比ai0ii式中10,ii分別為帶傳動和減速器的傳動比。為使 v帶傳動外廓尺寸不致過大, 初步取0i, 則減速器傳動比為i0/iia根據各原則,查圖得高速級傳動比為1i5 則2i1/ ii4、運動參數和動力參數的計算各軸轉速各軸轉速n0/inm1440/r/minn1/in/519 r/minnn/2i/ r/minn=n=76.44 r/min各軸輸入功率pdp14.663 kwpp23398=4.30 kwpp234.30984.17 kwpp24=4

6、.17994.09 kw各軸輸入轉矩電動機軸輸出轉矩:dt=9550mdnp=95504.66/1440=3 nm所以:tdt0i1=35=6nmtt1i12= 0.99= n mtt2i23=20=nmt=t34=5=nm帶式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軸序號功率p/kw轉速 n/(r/min )轉矩t/nm傳動形式傳動比效率04.6614403帶傳動i4.436齒輪傳動ii4.3020齒輪傳動iii4.175聯軸器iv4.0945、傳動零件的設計及計算1、帶傳動的設計:1.1 帶傳動類型的選擇由于 v帶傳動允許的傳動比較大,結構緊湊,大多數v帶已標準化,且普通 v 帶用于載荷不大和帶輪直徑較小

7、的場合,符合所要求的工作和生產的條件,所以選擇普通v帶為外傳動零件。1.2 v帶帶型的選擇:傳動裝置工作實行兩班制, 計算及說明 :根據課本 8-8 ( 機械設計) ,查得工作情況系數1.1ak已知所需傳遞的額定功率,即電動機的額定功率dp=kw所求的計算功率 ?= ?= kw已知小帶輪轉速 ,即電機軸的轉速mn1440 r/min. 根據課本圖 8-11,選取窄 v帶 spa帶型1.3 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和驗算帶速 v1 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根據課本表 8-7 課本表 8-9,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1= 112?1 驗算帶速 vv=?1?160 1000=? 112 144060 1000

8、? ?= 8.44 ? ?符合 530m/s 帶速1 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由于(8-15a) 式 ,計算大帶輪基準直徑:?2= ?0?1= 2.3 112 = 258?根據表 8-9,取標準值為 ?2= 250? .1.4 確定中心距 a,并選擇 v帶的基準長度?1.4.1 初定中心距?0= 800?根據式(8-22) ,計算帶所需的基準長度得:?02?0+?2(?1+ ?2) +(?1- ?2)24?0= 2 800 +?2(112 + 250) +( 250-112)24 800 ?2174mm由表 8-2 選帶的基準長度 ?= 2200mm1.4.2 計算相應的帶長根據課本表 8-23,

9、計算實際中心距 ?0+?-?02= (800 +2200-21742) ?= 813?由式( 8-24) ,中心距變化范圍 ,767866mm1.5 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1180 - (?2- ?1) 57.3 ?= 180 - (250 - 112)57.3 813170 120符合要求。1.6 確定帶的根數 z1)計算單根 v帶的額定功率 ?由?1= 112和?= 1440 ?,查表 8-4 得?0= 1.608kw 。根據?= 1440 ?, ?0= 2.3和 a型帶, 查表 8-5得?0= 0.17kw 。查表 8-6 得?= 0.98,表 8-2 得?= 1.06,于是?= (?0+

10、 ?0) ? ?= (1.608 + 0.17) 0.98 1.06kw= 1.85kw計算帶的根數 zz =?ca?=6.051.853.27取 4 根。1.7 確定單根 v帶的初拉力?0由表 8-3 得 a 型帶的單位長度質量 q = 0.105 ? ?,所以?0= 500(2.5 - ?)2?+ ?2= 500 (2.5 - 0.98)26.050.98 4 8.44+ 0.105 8.442 ?= 146?1.8 計算壓軸力 ?= 2?0?12= 2 4 146 ?1702?= 1164?1.9 帶輪設計材料選用 ht200結構形式:根據,小帶輪采用實心式結構主要結論選用 a 型普通

11、v 帶 4 根,帶基準長度 ?= 2200mm ,帶輪基準直徑?1= 112? ,?2= 250? ,中心距控制在 a = 767866mm,單根帶初拉力 ?0= 146n,總壓軸力 ?= 1164?.2、高速級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螺旋角(1)根據所選的傳動方案,選用直齒圓柱齒輪傳動(2)由于帶式運輸裝置為一般的工作機器,傳動功率不大,轉速不高,故選用 7 級精度。(3)材料選擇 : 小齒輪的材料為45cr,調質處理,硬度為280hbs ,大齒輪的材料為45 鋼,調質處理,硬度為240hbs ,兩齒輪硬度差控制為40hbs (4)齒數的初選考慮傳動的平穩性,齒

12、數宜取多一些取?1= 24,?2= ?1 ?1= 78(5)壓力角取 202.2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1) 由式( 10-11)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即?1? 2?1? + 1? (?)23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值1)初選 kht= 1.32)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1= 9.55 106?1?1?= 9.55 1064.43 626.09?= 6.757 104? mm3)由表 10-7 選取齒寬系數d14) 由圖 10-20 查得區域系數 ?= 2.55)由表 10-5 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189.8 mpa6)由式( 10-9)計算接觸疲勞強度用重合度系數?1= arccos?1?/(

13、?1+ 2?)= ?24?20 /(24 + 2 1) = 29.841 ?2= arccos?2?/(?2+ 2?)= ?78?20 /(78 + 2 1) = 23.623 ?=?1(tan?1- tan?) + ?2(tan?2- tan?)2?=24 (?29.841- tan20 ) + 78 (tan23.623- tan20 )2?= 1.712?= 4 - ?3= 4 - 1.7123= 0.8737)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由圖 10-25d 查得小齒輪和大齒輪得接觸疲勞極限分別為?lim1=600 mpa,?lim2= 550 mpa由式( 10-15)計算應力循環次數:?1

14、= 60?1?= 60 626.09 1 (2 8 300 8) = 1.443 109?2=?1?1= 1.443 1093.25= 0.444 109由圖 10-23 查取解除疲勞壽命系數 ?1= 0.90,?2= 0.95取失效概率為 1%、安全系數 s=1 ,由式( 10-14)得?1=?1?lim1?=0.9 6001= 540 mpa?2=?2?lim2?=0.95 5501= 523 mpa取?1和?2中的較小者作為該齒輪副的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即?=?2=523 mpa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2?1? + 1? (?)23=2 1.3 6.757 10413.25 + 13.2

15、5(2.5 189.8 0.873523)23mm(2)調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前的數據準備 圓周速度 v=?1?160 1000=? 52.430 626.0960 1000 ? ?= 1.72 ? ? 齒寬 bb = ?1?= 1 52.430?= 52.430?2)計算實際載荷系數 ? 由表 10-2 查得使用系數 ?= 1 根據= 1.72 ? ? ,7 級精度,由圖 10-8 查得動載系數 ?=1.08 齒輪的圓周力 ?1=2?1?1?= 2 6.757 10452.430?= 2.577 103?1?= 1 2.577 103/52.430=49.2n/mm 100

16、 ? ?, 查表10-3 得齒間載荷分配系數 ?= 1.1 由表 10-4 用插值法查得 ?= 1.417,結合 b/h=查圖 10-13,得?= 1.29則載荷系數為?= ?= 1 1.06 1.1 1.29 = 1.503)由式( 10-13) ,可得按實際載荷系數算得的齒輪模數m = ?3= 1.719 1.501.33 ?= 1.80?所以取 m=2mm,?1=?1?=58.8672= 29.43 取?1= 31,則?2= 101幾何尺寸計算(1)計算分度圓直徑?1= ?1?= 31 2mm = 62mm?2= ?2?= 101 2mm = 202mm(2)計算中心距a =?1+ ?2

17、2=62 + 2022 mm = 132mma =?1+ ?22=62 + 2022 mm = 132mm(3)計算齒輪寬度b = ?1= 1 62?= 62?為了保證設計齒寬b 和節省材料,一般將小齒輪略為加寬(5 10) mm 即?1= ? + (5 10)mm = 67 72mm取?1= 70mm ,而使大齒輪的齒寬等于設計齒寬?2= ? = 62mm圓整中心距后的強度校核(1)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由式(10-10)的各參數?= 2?1?13? + 1? ?=2 1.84 6.757 1041 6233.25 + 13.25 2.5 189.8 0.873 = 484? ?齒面接觸疲勞強

18、度滿足要求。(2)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由式( 10-6)中的各參數?1=2?1?1?1?3?12=2 0.8844 6.757 1042.65 1.58 0.6881 23312 ?= 45? ?1?2=2?1?2?2?3?12=2 0.8844 6.757 1042.23 1.76 0.6881 23312?= 42? ?2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滿足要求。3、低速級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螺旋角(1)根據所選的傳動方案,選用直齒圓柱齒輪傳動(2)由于帶式運輸裝置為一般的工作機器,傳動功率不大,轉速不高,故選用 7 級精度。(3)材料選擇 : 小齒輪的材料為45cr,調

19、質處理,硬度為280hbs ,大齒輪的材料為45 鋼,調質處理,硬度為240hbs ,兩齒輪硬度差控制為40hbs (4)齒數的初選考慮傳動的平穩性,齒數宜取多一些取?1= 30,?2= ?2 ?1= 75.6,取?2= 76(5)壓力角取 202.2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1) 由式( 10-11)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即?1? 2?1? + 1? (?)23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值1)初選 kht= 1.32)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1= 9.55 106?2?2?= 9.55 1064.30 192.64?= 2.132 105? mm3)由表 10-7 選取齒寬系數d14) 由圖 10-20

20、 查得區域系數 ?= 2.55)由表 10-5 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189.8 mpa6)由式( 10-9)計算接觸疲勞強度用重合度系數?1= arccos?1?/(?1+ 2?)= ?30?20 /(30 + 2 1) = 22.241 ?2= arccos?2?/(?2+ 2?)= ?76?20 /(76 + 2 1) = 23.709 ?=?1(tan?1- tan?) + ?2(tan?2- tan?)2?=30 (?22.241- tan20 ) + 76 (tan23.709- tan20 )2?= 1.124?=4 - ?3=4 - 1.1243= 0.9797)計算接觸疲

21、勞許用應力?由圖 10-25d 查得小齒輪和大齒輪得接觸疲勞極限分別為?lim1=600 mpa,?lim2= 550 mpa由式( 10-15)計算應力循環次數:?1= 60?1?= 60 192.64 1 (2 8 300 8) = 0.444 109?2=?1?1= 0.444 1092.52= 0.176 109由圖 10-23 查取解除疲勞壽命系數 ?1= 0.94,?2= 0.96取失效概率為 1%、安全系數 s=1 ,由式( 10-14)得?1=?1?lim1?=0.94 6001= 564 mpa?2=?2?lim2?=0.96 5501= 528 mpa取?1和?2中的較小者

22、作為該齒輪副的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即?=?2=528 mpa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2?1? + 1? (?)23=2 1.3 2.132 10512.52 + 12.52(2.5 189.8 0.979528)23mm=mm(2)調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前的數據準備 圓周速度 v=?1?160 1000=? 84.312 192.6460 1000 ? ?= 0.85 ? ? 齒寬 bb = ?1?= 1 84.312?= 84.312?2)計算實際載荷系數 ? 由表 10-2 查得使用系數 ?= 1 根據= 0.85 ? ? ,7 級精度,由圖 10-8 查得動載系數 ?=1.03 齒輪的圓周力 ?1=2?1?1?= 2 2.132 10584.312?= 5.057 103?1?= 1 5.057 103/=n/mm 100 ? ?, 查表10-3 得齒間載荷分配系數 ?= 1.1 由表 10-4 用插值法查得 ?= 1.427,結合 b/h=查圖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