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超級稻甬優12畝產900公斤以上栽培技術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甬優12是由寧波市農科院和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育成的遲熟秈粳雜交晚稻,2010年2月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1年3月被農業部確定為超級稻品種。該品種具有感光性強,全生育期長,個體莖稈粗壯,群體苗穗較少,穗大粒多等特點,生產應用表現高產水平和超高產潛力。2011年和2012年,經縣級以上農業部門組織驗收,分別有23個和53個百畝方畝產達到800公斤以上;分別有11塊和47塊1畝以上超高產田塊畝產超過900公斤,其中2012年有4 塊畝產超過1000公斤。2012年,寧波市鄞州區洞橋鎮百梁橋村單季晚稻甬優12核心百畝
2、方,經農業部和省外專家實割測產驗收,平均畝產達到963.65公斤,最高一塊田面積1.196畝,畝產1014.5公斤,分別創造我省單季晚稻百畝方單產和攻關田單產吉斯記錄,也刷新了全國超級稻百畝方最高畝產紀錄。一、甬優12主要生育特性和生長特點1、甬優12生育期較長,抽穗期相對較為穩定。甬優12生育期較長,全生育期一般在165190天之間,抽穗期相對比較穩定,作單季稻種植或是浙南地區作連作晚稻種植均能安全齊穗。甬優12手插主莖總葉片17葉左右,主莖伸長節間67個,機插栽培主莖總葉片數減少0.51葉。2、甬優12個體生長能力強,后期功能葉多,庫源關系協調,持續灌漿能力強。甬優12高產田的株高在130
3、cm左右,須根發達,莖桿粗壯,基部節間較短,抗倒性強,葉鞘厚重,葉片厚挺,葉色前深后淡,熟相清秀,谷色黃亮。3、甬優12根系發達,吸收土壤氮肥能力強,基礎產量高。肥力中等田塊的基礎產量(無氮區畝產)在550610公斤之間,比一般品種高150200公斤。二、甬優12超高產途徑綜合分析20082012年各地的133組甬優12作單季晚稻栽培考查數據,甬優12畝產800公斤以上,每畝總穎花數在4000萬以上,畝產900公斤以上,每畝總穎花量必須達到4500萬以上。確定甬優12高產途徑:以充分發揮個體優勢,塑造強根、足蘗、壯稈、厚鞘、挺葉、高結實率和充實度的高素質個體為基礎,構建庫大、源足、流暢、支撐能
4、力強的平衡、穩定、足量的群體為關鍵,有效利用中后期根系、葉鞘、葉片功能為增產動力,在確保一定有效穗數的基礎上,主攻大穗,增加粒重。要求每畝有效穗數1214萬,每穗總粒340400粒,結實率85%90%左右,千粒重23克以上。 三、畝產900公斤以上栽培技術根據甬優12的生育特性和高產特征,在確保一定有效穗數的基礎上主攻大穗,主要靠稀播培育適齡壯秧,稀植足苗解決及早夠苗與群體基部透光矛盾,濕潤灌溉增強根系活力促進地上部植株生長,增施穗肥減少穎花退化等綜合措施。根據各地高產攻關經驗,形成了“一早二減三增四防”的甬優12畝產900公斤以上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即適期早播,減少播種量,減少種植叢數,增施有
5、機肥,增開豐產溝,增施穗肥,防稻曲病,防早衰,防斷水過早,防割青。1.增施有機肥。要求選擇地勢較高,水源充足,排灌系統優良,土層深厚,底層無沙石塥,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有機質含量高的田塊。注意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基肥中施優質腐熟有機肥折每畝純氮5公斤以上。冬閑田冬耕曬垡,農家肥年前開始堆腐,有機肥移栽前1015天第1次翻耕大田前施入。2.適期早播。適期早播有利充分利用溫光資源,增加光合積累,充分挖掘甬優12增產潛力。以秈稻地區8月底前抽穗、11月上旬成熟,粳稻地區9月5日前抽穗、11月15日前成熟的要求安排播種期。一般于5月10日至5月15日播種,最遲不超過5月20日。3.稀播壯秧。以保持葉蘗
6、基本同伸、基部葉片綠色為壯秧基本標準,以稀播、適齡為基本手段,采用手插旱育秧、機插基質育秧等育秧方式。機插播種量每盤5065克,每畝用種量0.91公斤;手插旱育秧每平方米播種4050克,每畝用種量0.450.5公斤。移栽適齡壯秧,盡量減少大田期分蘗缺位,增加低節位分蘗,為大穗增產奠定基礎。小苗移栽秧齡1215天,葉齡2.43.5,秧齡最長不超過18天,第1葉鞘3厘米以內;大苗移栽葉齡66.5、帶3個以上大分蘗。栽前23天施起身肥,并做到帶藥下田,一藥兼治。4.寬行稀植。種足基本苗確保適時夠苗,寬行稀植確保生育中期群體通風透光良好,促進根系與地上部器官協調生長,保證抽穗后群體有高的光合生產力,實
7、現足穗大穗目標。行距30厘米或以上,株距20厘米或以上,每畝栽插0.81.1萬叢,手插每畝基本苗1.11.5萬,機插每畝基本苗2.02.6萬。5.增開豐產溝。田間每隔3米左右開1條寬30厘米、深30厘米的排水溝,田塊四周和中間開寬30厘米以上、深達45厘米的圍溝及“十字”豐產溝。圍溝離田埂60厘米以上,使稻株種植到田邊,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邊行優勢。實行溝水淺栽,淺水活棵,分蘗期間溝灌、淺灌與露田交替,保持田間濕潤通氣,促進根系生長和分蘗正常出生與生長。力爭在播種后4043天夠苗,夠苗期距始穗期60天以上。在夠苗前一個葉齡期至夠苗期增開和加深豐產溝及時擱田。擱田先輕后重,分次進行,第一次輕
8、擱,第二次重擱,使田土硬實,出現小裂縫。通過擱田控制無效分蘗,促進根系深扎,增強抗倒能力。6.增施穗肥。按斯坦福差值法公式確定氮肥的施用總量:N(公斤/畝)=目標產量的吸N量(公斤/畝)-土壤供N量(公斤/畝)/N肥當季利用率(%)。每畝施氮總量一般為1822公斤,其中化肥氮總量一般為1618公斤。氮化肥基面肥與穗肥施用比例一般為6:4。手插栽后57天,機插68天施分蘗肥,促進分蘗早發充分生長。夠苗后適量施肥吊平衡,保有效分蘗。倒4葉露尖后看苗施用穗肥,促進分蘗成穗和大穗形成。一般群體在夠苗后葉色開始褪淡落黃,在始穗前3035天一次性施用穗肥,也可在始穗前35天和始穗前2025天分二次施用穗肥;如果在計劃夠苗期苗數不足,或群體落黃早,穗肥提前1個葉齡施用,次數和數量適當增加。如果在計劃夠苗期群體過大,葉色過深,穗肥一定要推遲到群體葉色落黃后施用,次數和數量減少。7. 防稻曲病。全程做好病蟲草鼠雀害的防治,并十分注意防止藥害。根據病蟲情報,及時做好稻縱卷葉螟、螟蟲、稻飛虱、蚜蟲、條紋葉枯病、矮縮病、紋枯病、稻曲病等防治。尤其要重視適期用藥提高稻曲病防治效果,第一次必須在抽穗前510天內用藥,抽穗前防治12次,始穗期、齊穗期再各用藥防治1次,共防治34次。防治藥劑最好用兩種藥劑混合復配。防治時水量要足,用細噴霧全部噴到,不可漏噴。8.防早衰。齊穗期每畝用3公斤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