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橈骨遠端骨折中醫護理方案一、常見證候要點(一)無移位型:骨折無移位,或可為輕度嵌入骨折,腕關節輕度腫脹,無明顯畸形,折端有環行壓痛,縱軸擠壓痛,前臂旋轉功能障礙。(二)伸直型:遠端向背側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樣”畸形,腕背側可捫及骨折遠端骨突。(三)屈曲型:遠折端向掌側移位,可伴下尺橈關節脫位,腕關節掌側可捫及骨折遠端骨突,畸形與伸直型相反。(四)半脫位型:橈骨遠端背側或掌側緣骨折,合并腕關節半脫位,腕關節腫脹,畸形呈半脫位,腕橫徑增寬。二、常見癥狀/證候施護(一)患肢腫痛1.評估疼痛性質,注意患肢皮膚顏色、溫度、有無腫脹及橈動脈搏動情況。2.局部制動,防止腕關節旋后或旋前。3.遵醫囑局部冷敷
2、,耳穴埋籽,減輕疼痛。常用穴位:神門、交感、皮質下。(二)患肢活動受限1.保持病室環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協助患者生活料理。2.做好健康教育,教會患者起床時的注意事項。3.鼓勵患者開始積極進行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屈伸鍛煉及肩、肘關節的各向活動。解除固定后,作腕關節屈伸,旋轉及前臂旋轉活動。4.遵醫囑予以物理治療如微波、中藥貼敷等治療。三、中藥特色治療護理(一)傳統手法整復、夾板外固定護理1.整復前告知患者整復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項。2.觀察血供和腫脹情況:特別是在固定后14d。應注意觀察患肢末端腫脹程度、皮膚溫度、色澤及感覺活動等情況,并指導病人及家屬掌握正確觀察骨折遠端血液循環的方法。若指端蒼白或
3、呈青紫色,說明靜脈回流障礙;若溫度偏低,說明動脈供血不足。3.患肢置于功能位置:病人站位時將肘關節屈曲90°,并用三角巾懸吊胸前,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臥位時自然伸肘并將前臂墊高于心臟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及患肢腫脹消退。4.夾板松緊度調整:一般在復位后34d,由于復位繼發損傷,部分淺靜脈回流受阻,以及局部存在損傷性反應,夾板內壓消長變化大,所以應及時給予調整。包扎固定松緊度以上下移動1cm為宜,以使夾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過緊影響血液循環,過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二)微波治療護理1.一般照射距離為10cm,骨科照射強度為4550W,照射時間為20min,可根據個體情況適
4、度調整。2.治療時嚴格控制微波的溫度、距離,并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防止燒灼傷,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3.注意安全,囑家屬不要擅自調整微波治療儀。(三)圍手術期護理1.術前護理(1)做好術前宣教與心理護理,告知手術注意事項及相關準備工作,取得患者配合。請預覽后下載!(2)對于吸煙者勸其戒煙,預防感冒。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3)常規進行手術區備皮,藥物過敏試驗。2.術后護理(1)術后妥善安置患者,抬高患肢。(2)根據不同的麻醉方式,正確指導患者進食,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3)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肢感覺、運動、肌力等神經功能的變化。(4)觀察傷口敷料滲出情況,注意其色、
5、質、量,及時更換引流,做好記錄。(5)指導患者積極進行指間關節、指掌關節屈伸鍛煉。(6)術后第二天微波治療,促進傷口愈合。(四)藥物治療1.內服中藥2.注射給藥 遵醫囑滴注中成藥如:血栓通、丹參、丹參川芎等3.外用藥 厚薄均勻,出現瘙癢、皮疹等過敏反應,立即停藥。(五)特色技術1.中藥外敷(詳見附錄2)2.耳穴貼壓(詳見附錄2)3.中藥濕熱敷(詳見附錄2)4.微波治療四、健康指導(一)生活起居1.病室環境清潔、舒適、安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調節適宜的溫濕度。2.調整床頭柜至肢體健側,以便患者取用物品。3.將患側前臂取相應治療體位,三角巾于胸前,保持外懸掛固定。4.冬天應注意患肢末節的保暖。5.
6、吃飯、穿衣等活動時,務必有家人保護,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損傷。(二)飲食指導1.骨折早期:由于骨折部位瘀血腫脹,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燉熬為主,避免煎炸炒燴的酸辣、燥熱、油膩之食品。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后關節功能的恢復。2.骨折中期:疼痛也已緩解,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7、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3.骨折后期:受傷6周以后,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此為骨折后期。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豬骨湯、燉水魚等。(三)情志調理1.采用暗示療法、說理開導法,引導患者自覺地戒除不良心理因素,調和情志。2.責任護士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及時予以心理疏導。3.用移情療法,轉移或改變患者的情緒和意志,舒暢氣機、怡養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4.疼痛時出現情緒煩躁,使用安神靜志法,要患者閉目靜心全身放松,平靜呼吸,以達到周身氣血,流通舒暢。五、護理難點1.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因素,擅自活動,影響起效時間和療效。請預覽后下載
8、!2.患肢功能鍛煉依從性差。解決思路:1.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科培訓,建立護患合作的治療護理模式,培養專科護士。2.提供健康教育處方,評價健康教育及康復指導的有效性。3.根據患者的情況,做到因人施護,制定可行的康復鍛煉方法,積極指導患者康復訓練。4.定期隨訪,調查患者依從性,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六、護理效果評價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一、常見證候要點(一)血瘀氣滯證:腰腿痛劇烈,痛有定處,腰部僵硬,俯仰活動艱難,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黃。(二)寒濕痹阻證:腰腿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雖靜臥亦不減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熱則減,伴下肢活動受限,舌質胖淡,苔白膩。(三)濕熱痹阻證:腰筋腿
9、痛,痛處伴有熱感,或見肢節紅腫,活動受限,口渴不欲飲,苔黃膩。(四)肝腎虧虛證:腰腿痛纏綿日久,反復發作,乏力,勞則加重,臥則減輕;包括肝腎陰虛及肝腎陽虛證。陰虛證癥見:心煩失眠,口苦咽干,舌紅少津。陽虛證癥見:四肢不溫,形寒畏冷,舌質淡胖。二、常見癥狀/證候施護(一)腰腿疼痛1.評估疼痛的誘因、性質、腰部活動、下肢感覺、運動情況。2.體位護理:急性期嚴格臥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恢復期,下床活動時佩戴腰托加以保護和支撐,注意起床姿勢,宜先行翻身側臥,再用手臂支撐用力后緩緩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體位的突然改變。3.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涼。4.遵醫囑腰部予中藥貼敷、中藥熱燙、拔火罐、中藥
10、熏蒸、中藥離子導入等治療,觀察治療后的效果。5.給予骨盆牽引,牽引重量是患者體重的1/31/2左右,也可根據患者的耐受進行牽引重量調節。6.遵醫囑使用耳穴貼壓(耳穴埋豆),減輕疼痛。常用穴位:神門、交感、皮質下、肝、腎等。(二)肢體麻木1.評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隨的癥狀,并做好記錄。2.協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體,力度適中,增進患者舒適度,并詢問感受。3.麻木肢體做好保暖,指導患者進行雙下肢關節屈伸運動,促進血液循環。4.遵醫囑局部予中藥熏洗、中藥塌漬、艾灸等治療,注意防止皮膚燙傷及損傷,觀察治療效果。5.遵醫囑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環跳、委中、承山等。(三)下肢活動受限1.評估患者雙
11、下肢力及步態,對肌力下降及步態不穩者,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發生。請預覽后下載!2.做好健康教育,教會患者起床活動的注意事項,使用輔助工具行走。3.臥床期間或活動困難患者,指導患者進行四肢關節主動運動及腰背肌運動,提高肌肉強度和耐力。4.保持病室環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協助患者生活料理。5.遵醫囑予物理治療如中頻脈沖、激光、微波等;或采用中藥熱燙、中藥熏洗、穴位貼敷等治療。三、中醫特色治療護理(一)藥物治療(詳見附錄1)(二)特色技術1.中藥貼敷(詳見附錄2)2.中藥熏蒸(詳見附錄2)3.中藥離子導入(詳見附錄2)4.熱燙(詳見附錄2)5.中藥塌漬(詳見附錄2)6.艾灸(詳見
12、附錄2)7.拔火罐(詳見附錄2)8.穴位注射(詳見附錄2)9.穴位貼敷(詳見附錄2)(三)腰椎整復的護理1.整復前告知患者整復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項。2.整復后注意觀察患者腰部疼痛、活動度、雙下肢感覺運動及大小便等情況。3.臥床休息,定時雙人直線翻身,增加患者舒適度,仰臥時腰部加腰墊,維持生理曲度。4.復位3天后,在醫護人員指導下佩戴腰托下床。下床時先仰臥位,在床上旋轉身體,腳著地后緩慢起身,上床則反之。下床后扶持患者,觀察有無頭暈等不適,入廁時避免久蹲,防止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發生跌倒。5.復位3天后逐漸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四)腰椎牽引的護理1.牽引治療前做好解釋工作,告知患者注意事項以取得配合。
13、2.遵醫囑選擇合適的體位(三曲位、仰臥位、俯臥位)及牽引重量、牽引角度,牽引時上下分開,固定帶松緊適宜,使患者舒適持久。3.牽引時囑患者全身肌肉放松,以減少軀干部肌肉收縮抵抗力,疼痛較甚不能平臥的患者可使用三角枕墊于膝下緩解不適。4.牽引過程中隨時詢問患者感受,觀察患者是否有胸悶、心慌等不適,及時調整。出現疼痛加重等不適立即停止治療,通知醫師處理。5.注意防寒保暖,用大毛巾或薄被覆蓋患者身體。6.腰椎牽引后患者宜平臥20分鐘在翻身活動。(五)圍手術期處理1.術前處理(1) 做好術前宣教及心理護理,告知手術注意事項及相關準備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術前2天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及俯臥位訓練
14、。(3)對于吸煙者勸齊戒煙,預防感冒;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4)為患者選擇合適腰圍,指導正確佩戴方法。(5)常規進行術區皮膚準備、藥物過敏實驗及交叉配血等。2.術后護理(1)術后妥善安置患者,搬運患者時,保持脊椎一條直線,防止扭曲,使用過床板平托過床。翻身時,采取軸線翻身方法。(2)根據不同的麻痹方式,正確指導患者進食,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3)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觀察雙下肢感覺、運動、肌力等神經功能的變化。請預覽后下載!(4)觀察傷口敷料滲出情況,保持傷口負壓引流管通暢,定時傾倒引流液,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觀察引流液色、質、量的變化,并正確記錄,如引流液為淡黃色液體。
15、懷疑腦脊液應通知醫師及時處理,并將引流液負壓排空,暫停負壓引流。(5)指導患者進行足趾、踝部等主動活動,促進血液循環。評估患者下肢疼痛改善情況,循序漸進指導患者進行蹬腿、直腿抬高、五點支撐及飛燕式等功能訓練。(6)根據手術方式,術后13天協助患者佩戴腰托取半坐臥或坐于床邊,適應體位變化后,慢慢練習下地行走,行走時姿勢正確,抬頭挺胸收腹,護理上做好安全防護。(7)積極進行護理干預,預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下肢靜脈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8)對排尿困難者,可采取艾灸關元、氣海、中極等穴位,或予中藥熱燙下腹部,配合按摩,以促進排尿。對于便秘患者,采用艾灸神闕、天樞、關元等穴位,或進行腹部按摩,每天4次
16、,為晨起、午睡醒后、早餐及晚餐后13小時進行,順時針方向按摩,以促進排便。(9)臥床期間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滿足各項需求。四、健康指導(一)生活起居1.急性期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采取舒適體位。下床活動時戴腰托加以保護和支撐,不宜久坐。2.做好腰部保護,防止腰部受到外傷,盡量不彎腰提重物,減輕腰部負荷。告知患者撿拾地上的物品時宜雙腿下蹲腰部挺直,動作緩慢。3.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注意對腰部的保健,提倡坐硬板凳,宜臥硬板薄軟墊床。工作時要做到腰部姿勢正確,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同時還要防止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4.指導患者正確咳嗽、打噴嚏的方法,注意保護腰部,避免誘發和加重疼痛。5.腰
17、間盤突出癥病程長、恢復慢,鼓勵患者應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待疾病。6.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要注意持之以恒。主要鍛煉方法有:臥位直腿抬高,交叉蹬腿及五點支撐、飛燕式的腰背肌功能鍛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1)飛燕式鍛煉:患者俯臥位,雙下肢伸直,雙手貼在身體兩旁,下半身不動,抬頭時上半身向后背伸,每日3組,每組做10次。逐漸增加為抬頭上半身后伸與雙下肢直腿后伸同時進行。腰部盡量背伸形似飛燕,每日510組,每組20次。(2)五點支撐鍛煉:患者取臥位,以雙手叉腰作支撐點,兩腿半屈膝90度,腳掌置于床上,以頭后部及雙肘支撐上半身,雙腳支撐下半身,成半拱橋形,當挺起軀干架橋時,膝部
18、稍向兩旁分開,速度由慢而快,每日35組,每組1020次。適應后增加至每日1020組,每組3050次。以鍛煉腰、背、腹部肌肉力量。7.腰托使用健康指導:(1)腰托的使用及佩戴:腰托規格要與自身腰的長度、周徑相適應,其上緣須達肋下緣,下緣至臀裂,松緊以不產生不適感為宜。(2)佩戴時間:可根據病情掌握佩戴時間,腰部癥狀較重時應隨時佩戴,輕癥患者可在外出或較長時間站立及固定姿勢坐位時使用,睡眠及休息時取下。(3)使用腰托期間應逐漸增加腰背肌鍛煉,防止和減輕腰部肌肉萎縮。(二)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和辨證分型的不同,科學合理指導飲食,使患者達到最大程度的康復,在指導患者飲食期間,動態觀察患者的胃納情
19、況和舌苔變化,隨時更改飲食計劃。1.氣滯血瘀型:飲食宜進行氣活血化瘀之品,如黑木耳、金針菇、桃仁等。請預覽后下載!2.寒濕痹阻型:飲食宜進溫經散寒、祛濕通絡之品,如砂仁、羊肉、蛇酒等,藥膳方:肉桂瘦肉湯、鱔魚湯、當歸紅棗煲羊肉。忌涼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飲。3.濕熱痹阻型:飲食宜清熱利濕通絡之品,如絲瓜、冬瓜、赤小豆、玉米須等。藥膳方:絲瓜瘦肉湯。忌辛辣燥熱之品,如蔥、蒜、胡椒等。4.肝腎虧虛型:肝腎陰虛者宜進食滋陰填精、滋養肝腎之品,如枸杞、黑芝麻、黑白木耳等。藥膳方:蓮子百合煲瘦肉湯。忌辛辣香燥之品。肝腎陽虛者宜進食溫壯腎陽,補精髓之品,如黑豆、核桃、杏仁、腰果、黑芝麻等。食療方:干姜煲羊肉
20、。忌生冷瓜果及寒涼食物。(三)情志調理1.了解患者的情緒,使用言語開導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緒平和、神氣清凈。2.用移情療法,轉移或改變患者的情緒和意志,舒暢氣機、怡養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3.疼痛時出現情緒煩躁,使用安神靜志法,要患者閉目靜心全身放松,平靜呼吸,以達到周身氣血流通舒暢。五、護理難點自覺改善不良習慣依從性差解決思路:1.加強對患者康復保健知識教育,告知患者不良習慣對腰間盤突出癥的影響,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2.發放健康教育小冊子,使患者掌握正確的生活方式、飲食調理、坐立行的方法、腰部保健、預防不良姿勢等相關護理知識。3.根據患者的情況,做到因人施護,制定可行的康復鍛煉方法
21、,積極指導患者康復訓練。4.定期隨訪,調查患者依從性,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六、護理效果評脛腓骨骨折中醫護理方案一、常見證候要點(一)血瘀氣滯證:骨折初期,傷后12周。局部腫脹壓痛,舌質淡,苔薄白。(二)瘀血凝滯證:骨折中期,傷后24周。傷處疼痛拒按,動則加劇,功能活動障礙。舌紅或有瘀點,苔白。(三)肝腎不足證:骨折后期,傷后大于4周。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兩目干澀,視物模糊,五心煩熱,遺精盜汗,舌淡胖。二、常見癥狀/證候施護(一)疼痛1.評估疼痛的程度、性質、原因、伴隨癥狀,是否有被動牽拉痛,做好疼痛評分,可應用疼痛自評工具“數字評分法(NRS)”評分,記錄具體分值。2.遵醫囑中藥外敷。3.遵醫囑耳穴貼壓:取神門、交感、皮質下、肝、腎等穴。(二)腫脹1.評估腫脹的程度、范圍、伴隨癥狀,有無張力性水泡并做好記錄。請預覽后下載!2.密切觀察有無出現骨筋膜室綜合癥的可能:腫脹進行性加重、皮膚張力增高,水泡、肌肉發硬、不能觸及足背動脈搏動、肢體顏色發紺或蒼白,應立即報告醫師,作好切開減壓術前準備。3.觀察肢體血運及顏色。4.抬高患肢,以減輕腫脹。(三)功能活動障礙1.評估患肢末梢血運、感覺及肢體活動情況。注意防止石膏支具壓迫腓骨頸部導致腓總神經受壓,如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處理。2.給予支具固定,抬高患肢并保持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法治安全知識進校園主題班會
-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新媒體直播培訓
- 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1-2人教部編試題集
- 公安機關典當行業培訓
- 人社系統測試題及答案
- 外科護理學習題庫含參考答案
- 新生兒出院后護理指導
- 三年級語文教學模板
- 實戰經驗分享珠寶鑒定師試題與答案
- 企業微信客戶端操作手冊
- 2025年廣東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選聘事業單位常設崗位3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景觀綠化工程土建工程報驗申請表3
- 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
- 2024年10月全國自考《財務管理學》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設計倫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含練習題及答案)
- 2024年西藏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卷試題真題(含答案解析)
- 血液凈化護理質量控制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 標準
-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中學七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