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圣湯_明醫指掌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1頁
七圣湯_明醫指掌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2頁
七圣湯_明醫指掌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3頁
七圣湯_明醫指掌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4頁
七圣湯_明醫指掌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圣湯_明醫指掌卷五_減法方劑樹七圣湯_明醫指掌卷五_減法方劑樹11.原方51.1.組成:半夏1錢,黃連2錢,白豆蔻1錢,人參1錢,白茯苓1錢,竹茹1錢,生姜3片。61.2.功效:翻胃、嘔吐、噎膈。61.3.來源:明醫指掌卷五。62.半夏湯62.1.減:黃連、白豆蔻、竹茹、生姜62.2.組成:半夏(湯洗7遍,焙,切)3兩3分,人參1兩3分,白茯苓(去黑皮)2兩半。62.3.功效:霍亂,心下堅滿,妨悶。62.4.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63.人參竹茹湯63.1.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生姜63.2.組成:人參半兩,半夏1兩,竹茹(一方加橘紅1兩)。63.3.功效:胃口有熱,嘔吐咳逆,虛煩不安。6

2、3.4.來源:醫方類聚卷一五八引三因64.姜半飲64.1.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64.2.組成:生姜1兩(打碎),半夏5錢。64.3.功效:一切嘔噦。64.4.來源:仙拈集卷一75.半夏人參湯75.1.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75.2.組成:半夏(為末,姜汁搜作餅,焙干)3兩,人參3兩。75.3.功效:霍亂逆滿,心下痞塞。75.4.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九76.半夏湯76.1.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76.2.組成:半夏(湯洗7遍去滑,切,焙)3兩,人參3兩。76.3.功效:霍亂,心下痞逆。76.4.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77.參姜飲77.1.減:半夏、黃連、

3、白豆蔻、白茯苓、竹茹77.2.組成:人參、生姜。77.3.功效:中虛胃寒,或勞極生寒熱,或虛瘧不已。77.4.來源:醫級卷七78.大半夏丸78.1.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78.2.組成:半夏半斤,生姜半斤。88.3.來源:雞峰卷十八89.黃連散89.1.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89.2.組成:黃連1兩,生姜4兩。89.3.功效:脾瀉久有熱者。89.4.來源:仙拈集卷一810.黃連丸810.1.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810.2.組成:黃連2兩(去須),生姜4兩(并銼作骰子塊)。810.3.功效:大便下血。810.4.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七811.半夏撥刀81

4、1.1.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811.2.組成:半夏(以湯洗7遍后以生姜汁半盞煮半夏,令汁盡再炒干)1兩,人參半兩。811.3.功效:初妊娠惡阻,擇食痰逆,服諸湯藥并皆無效。811.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九812.既濟丸812.1.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912.2.組成:黃連(切如豆大)4兩,生姜2兩(切成粗絲,同黃連炒至姜燥)。912.3.功效:一切泄瀉不止。912.4.來源:醫統卷三十五913.小半夏湯913.1.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913.2.組成:半夏1升,生姜半斤。913.3.功效:痰飲內停,嘔吐,反胃,呃逆,霍亂,心下痞,不寐。嘔家不渴,

5、心下有支飲;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而噦者;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天行后噦,欲死,兼主傷寒?;魜y嘔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作痞。陽明傷寒,不納谷而嘔吐不已者。呃逆,谷氣入口即吐,及發汗后水藥不下。反胃,寒痰甚者。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目眩。胃實嘔吐。不寐。913.4.來源:金匱卷中914.姜連散914.1.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914.2.組成:生姜4兩,黃連(去須)1兩。914.3.功效:久患脾泄瀉。氣痢,里急后重。914.4.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四915.人參茯苓粥915.1.減:半夏、黃連、白豆蔻、竹茹、生姜1015.2.組

6、成:人參1錢,白茯苓6錢。1015.3.功效:走馬牙疳,脾胃虛弱。1015.4.來源:金鑒卷六十五1016.人參化痰丸1016.1.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1016.2.組成:半夏(大者,切作4破,以湯浸7遍,卻用蘿卜切作大片,拌勻,用水慢火煮,直候嘗其味不襲人方止,焙干,去蘿卜不用)、人參各等分。1016.3.功效:痰嗽。1016.4.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引朱季益方1017.人參粥1017.1.減:半夏、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1017.2.組成:人參(為末)半兩,生姜(取汁)半兩。1017.3.功效:反胃,吐酸水。年老體弱,五臟虛衰,久病羸瘦,勞傷虧損,食欲不振,慢性腹瀉,心

7、慌氣短,失眠健忘,性機能減退等一切氣血津液不足的病癥。1017.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九1018.生姜半夏湯1018.1.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1018.2.組成:半夏(口父)咀)3錢,生姜(切片)3錢。1118.3.來源:準繩·類方卷三1119.生姜湯1119.1.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1119.2.組成:半夏(法制)、生姜各等分。1119.3.功效:噎氣。1119.4.來源:種痘新書卷十二1120.水火既濟丸1120.1.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竹茹、生姜1120.2.組成:黃連1斤,白茯苓1斤。1120.3.功效:上盛下虛,心火炎燥,腎水枯竭,不能

8、交濟而成渴證者。1120.4.來源:普濟方卷一七六引德生堂方1121.黃連丸1121.1.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竹茹、生姜1121.2.組成:黃連(去須)、白茯苓(去黑皮)各等分。1121.3.功效:心腎氣不足,思想無窮,小便白淫。1121.4.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二11111. 原方1.1. 組成:半夏1錢,黃連2錢,白豆蔻1錢,人參1錢,白茯苓1錢,竹茹1錢,生姜3片。1.2. 功效:翻胃、嘔吐、噎膈。1.3. 來源:明醫指掌卷五。2. 半夏湯2.1. 減:黃連、白豆蔻、竹茹、生姜2.2. 組成:半夏(湯洗7遍,焙,切)3兩3分,人參1兩3分,白茯苓(去黑皮)2兩半。2.3. 功效:霍亂

9、,心下堅滿,妨悶。2.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3. 人參竹茹湯3.1. 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生姜3.2. 組成:人參半兩,半夏1兩,竹茹(一方加橘紅1兩)。3.3. 功效:胃口有熱,嘔吐咳逆,虛煩不安。3.4. 來源:醫方類聚卷一五八引三因4. 姜半飲4.1. 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4.2. 組成:生姜1兩(打碎),半夏5錢。4.3. 功效:一切嘔噦。4.4. 來源:仙拈集卷一5. 半夏人參湯5.1. 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5.2. 組成:半夏(為末,姜汁搜作餅,焙干)3兩,人參3兩。5.3. 功效:霍亂逆滿,心下痞塞。5.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九6.

10、 半夏湯6.1. 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6.2. 組成:半夏(湯洗7遍去滑,切,焙)3兩,人參3兩。6.3. 功效:霍亂,心下痞逆。6.4. 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7. 參姜飲7.1. 減:半夏、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7.2. 組成:人參、生姜。7.3. 功效:中虛胃寒,或勞極生寒熱,或虛瘧不已。7.4. 來源:醫級卷七8. 大半夏丸8.1. 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8.2. 組成:半夏半斤,生姜半斤。8.3. 來源:雞峰卷十八9. 黃連散9.1. 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9.2. 組成:黃連1兩,生姜4兩。9.3. 功效:脾瀉久有熱者。9.4. 來源:

11、仙拈集卷一10. 黃連丸10.1. 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10.2. 組成:黃連2兩(去須),生姜4兩(并銼作骰子塊)。10.3. 功效:大便下血。10.4.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七11. 半夏撥刀11.1. 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11.2. 組成:半夏(以湯洗7遍后以生姜汁半盞煮半夏,令汁盡再炒干)1兩,人參半兩。11.3. 功效:初妊娠惡阻,擇食痰逆,服諸湯藥并皆無效。11.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九12. 既濟丸12.1. 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12.2. 組成:黃連(切如豆大)4兩,生姜2兩(切成粗絲,同黃連炒至姜燥)。12.3. 功效:一切泄瀉

12、不止。12.4. 來源:醫統卷三十五13. 小半夏湯13.1. 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13.2. 組成:半夏1升,生姜半斤。13.3. 功效:痰飲內停,嘔吐,反胃,呃逆,霍亂,心下痞,不寐。嘔家不渴,心下有支飲;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而噦者;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天行后噦,欲死,兼主傷寒?;魜y嘔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作痞。陽明傷寒,不納谷而嘔吐不已者。呃逆,谷氣入口即吐,及發汗后水藥不下。反胃,寒痰甚者。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目眩。胃實嘔吐。不寐。13.4. 來源:金匱卷中14. 姜連散14.1. 減:半夏、白豆蔻、人參、白茯

13、苓、竹茹14.2. 組成:生姜4兩,黃連(去須)1兩。14.3. 功效:久患脾泄瀉。氣痢,里急后重。14.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四15. 人參茯苓粥15.1. 減:半夏、黃連、白豆蔻、竹茹、生姜15.2. 組成:人參1錢,白茯苓6錢。15.3. 功效:走馬牙疳,脾胃虛弱。15.4. 來源:金鑒卷六十五16. 人參化痰丸16.1. 減: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生姜16.2. 組成:半夏(大者,切作4破,以湯浸7遍,卻用蘿卜切作大片,拌勻,用水慢火煮,直候嘗其味不襲人方止,焙干,去蘿卜不用)、人參各等分。16.3. 功效:痰嗽。16.4. 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引朱季益方17. 人參粥17.1. 減:半夏、黃連、白豆蔻、白茯苓、竹茹17.2. 組成:人參(為末)半兩,生姜(取汁)半兩。17.3. 功效:反胃,吐酸水。年老體弱,五臟虛衰,久病羸瘦,勞傷虧損,食欲不振,慢性腹瀉,心慌氣短,失眠健忘,性機能減退等一切氣血津液不足的病癥。17.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九18. 生姜半夏湯18.1. 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18.2. 組成:半夏(口父)咀)3錢,生姜(切片)3錢。18.3. 來源:準繩·類方卷三19. 生姜湯19.1. 減:黃連、白豆蔻、人參、白茯苓、竹茹19.2. 組成:半夏(法制)、生姜各等分。19.3. 功效:噎氣。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