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麥煎散_局方卷十續添諸局經驗秘方_減法方劑樹麥煎散_局方卷十續添諸局經驗秘方_減法方劑樹11.原方61.1.組成:知母半兩,地骨皮(揀凈)半兩,赤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石膏半兩,葶藶子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杏仁(去皮尖,麩炒)半兩,人參半兩,滑石半兩,麻黃(不去根節)1兩半。61.2.功效:小兒外感風寒,內有蘊熱,壯熱嘔吐,咳嗽氣喘,面赤自汗;營衛不調,夜有盜汗,形體消瘦,四肢煩疼者。小兒夾驚傷寒,吐逆壯熱,表里不解,氣粗喘息,面赤自汗,或狂言驚叫,或不語無汗;及癮疹遍身赤癢,往來潮熱,時行麻豆疹子余毒未盡,渾身浮腫,痰涎咳嗽,或變急慢驚風,手足搐搦,眼目上視,及傷風涎喘頭疼。榮衛不調
2、,夜多盜汗,四肢煩疼,肌肉消瘦。濕熱內淫,肺病喘急。61.3.來源:局方卷十(續添諸局經驗秘方)。62.石膏湯62.1.減: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62.2.組成:石膏2兩,知母1兩,地骨皮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人參(去蘆頭)1兩。62.3.功效:傷寒,已大汗,后下利,其人頻渴不解,其脈洪大。62.4.來源:圣惠卷十63.石膏散63.1.減: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63.2.組成:石膏1兩,知母半兩,地骨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63.3.功效:小兒傷寒,大汗后,及已下利,煩渴不解,其脈洪大。73.4.來源:圣惠卷八十四74.人
3、參石膏湯74.1.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74.2.組成:人參半兩,石膏1兩2錢,知母7錢,甘草4錢。74.3.功效: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74.4.來源:潔古家珍75.參膏湯75.1.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75.2.組成:人參5錢,石膏1兩,知母6錢,甘草3錢5分(一方加寒水石妙)。75.3.功效: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飲。75.4.來源:脈因證治卷下76.甘草湯76.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滑石、麻黃76.2.組成:甘草1兩(炙),白茯苓(去黑皮)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3分,人參1兩。76.3.功
4、效:墜撲,傷損肺氣,咳唾血出。76.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四五77.化斑湯77.1.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87.2.組成:石膏(煨令透)1兩,知母1兩,人參3分,甘草5分。87.3.功效:小兒斑疹。胃熱發斑,脈虛者。87.4.來源:醫統卷九十一88.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88.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88.2.組成:麻黃4兩(去節),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2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88.3.功效:邪熱壅肺,發熱喘急,煩渴,汗出,苔黃,脈數。現用于肺炎、猩紅熱(爛喉痧)、過敏性哮喘等。88.4.來源:傷寒論89.麻杏石膏湯89
5、.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89.2.組成:麻黃、杏仁、甘草、石膏。89.3.功效:肺癰,風傷皮毛,熱傷血脈,身熱咳遂,痰有腥味,脈象數大。89.4.來源:清代名醫醫案精華810.白虎湯810.1.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810.2.組成:石膏4兩,知母1兩半,人參4兩,甘草(炙)2兩。810.3.功效:溫熱及中暑煩渴;并治小兒痘皰、麩疹、癍瘡赤黑,出不快,及疹毒余熱。910.4.來源:普濟方卷四三911.人參散911.1.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911.2.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知母1兩,甘草半兩(炙微
6、赤銼),石膏2兩。911.3.功效:傷寒大汗后,煩渴,熱不解,脈大者。911.4.來源:圣惠卷十912.麻杏石甘湯912.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912.2.組成:麻黃4兩,杏仁(去皮尖)50個,甘草(炙)2兩, 石膏(碎,綿裹)半斤。912.3.功效:辛涼宣泄,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風邪,邪熱壅肺證。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而數者。912.4.來源:傷寒論913.知母湯913.1.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913.2.組成:知母(焙)1兩,人參1兩,石膏(碎)1兩,甘草(炙)半兩。913.3.功效:傷
7、寒大汗后,煩渴及熱不解。913.4.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1014.麻黃散1014.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子、白茯苓、滑石1014.2.組成:麻黃(去節)半兩,人參3錢,杏仁3錢(去皮尖,微炒)。1014.3.功效:小兒冬月傷寒,連聲呷呀,咳嗽不絕者。1014.4.來源:醫方類聚卷二六三引醫林方1015.紫草湯1015.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子、白茯苓、滑石1015.2.組成:麻黃(去節)1分,人參1分,杏仁7粒(去皮)。1015.3.功效:內瘡子候。1015.4.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八引三十六種1016.華蓋散1016.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
8、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016.2.組成:麻黃3兩(不去節),甘草1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1016.3.功效:咳嗽。1016.4.來源:博濟卷三1017.惺惺散1017.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人參、滑石1017.2.組成:石膏、甘草(生)、麻黃(去節,湯)各等分。1117.3.功效:傷寒發熱,頭疼腦痛。1117.4.來源:三因卷十六1118.還魂湯1118.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118.2.組成:麻黃3兩(去節),杏仁(去皮尖)70個,甘草1兩(炙)。1118.3.功效: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飛尸,
9、奄忽氣絕,不覺口噤。1118.4.來源:金匱卷下1119.人參湯1119.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子、滑石、麻黃1119.2.組成: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研細)半兩。1119.3.功效:傷寒后,虛煩,心胸滿悶,腹脹微喘。1119.4.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一1120.麻黃散1120.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120.2.組成:麻黃3兩,甘草3兩,杏仁3兩。1120.3.功效:面皯皰。1120.4.來源:普濟方卷五十一1121.三拗湯1221.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22
10、1.2.組成:麻黃、石膏、杏仁。1221.3.功效:風寒外襲,麻毒內攻。1221.4.來源:麻疹闡注卷一1222.通表散1222.1.減:知母、地骨皮、石膏、葶藶子、白茯苓、杏仁、人參、滑石1222.2.組成:麻黃1兩半(去根節),赤芍藥2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1222.3.功效:妊娠5月、6月或7月,卒患傷寒,煩熱,四體疼痛,不得安臥。1222.4.來源:圣惠卷七十四1223.麻黃紫草湯1223.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子、白茯苓、滑石1223.2.組成:麻黃(去節)1分,人參1分,杏仁7枚(去皮尖)。1223.3.功效:瘡子不出。1223.4.來源:奇效良方卷六
11、十五1224.石膏散1224.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1224.2.組成:石膏1兩,人參(去蘆)半兩,甘草(炙)半兩。1224.3.功效:暑病;熱嗽。1324.4.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1325.三友丸1325.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325.2.組成:石膏、麻黃、杏仁。1325.3.功效:風寒失表,邪氣傳入腸胃,瞼腫睛赤,發熱頭痛,無汗口渴。1325.4.來源:眼科菁華卷上1326.三和湯1326.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326.2.組成:麻黃3兩(去節),杏仁2兩(去皮尖),
12、甘草1兩(炙)。1326.3.功效:小兒傷寒,鼻塞聲重,痰嗽,體熱煩躁。1326.4.來源:普濟方卷三六九1327.三拗湯1327.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327.2.組成:甘草(不炙)、麻黃(不去根節)、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1327.3.功效:感冒風邪,鼻塞聲重,咳嗽多痰,胸滿氣短,痰稠喘急。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或傷風傷冷,頭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滿氣短。寒燠不常,人多暴嗽,咽痛聲嘎鼻塞,痰稠喘急。肺感風寒,喘急不已。1327.4.來源:局方卷二(續添諸局經驗秘方)1328.麻黃湯1428.1.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
13、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428.2.組成:麻黃(不去節)、甘草(生用)、杏仁(生用)。1428.3.功效:因風寒衣服薄致嗽。1428.4.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五14141. 原方1.1. 組成:知母半兩,地骨皮(揀凈)半兩,赤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石膏半兩,葶藶子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杏仁(去皮尖,麩炒)半兩,人參半兩,滑石半兩,麻黃(不去根節)1兩半。1.2. 功效:小兒外感風寒,內有蘊熱,壯熱嘔吐,咳嗽氣喘,面赤自汗;營衛不調,夜有盜汗,形體消瘦,四肢煩疼者。小兒夾驚傷寒,吐逆壯熱,表里不解,氣粗喘息,面赤自汗,或狂言驚叫,或不語無汗;及癮疹遍身赤癢,往來潮熱,時行麻豆疹子余毒未盡,
14、渾身浮腫,痰涎咳嗽,或變急慢驚風,手足搐搦,眼目上視,及傷風涎喘頭疼。榮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肌肉消瘦。濕熱內淫,肺病喘急。1.3. 來源:局方卷十(續添諸局經驗秘方)。2. 石膏湯2.1. 減: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2.2. 組成:石膏2兩,知母1兩,地骨皮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人參(去蘆頭)1兩。2.3. 功效:傷寒,已大汗,后下利,其人頻渴不解,其脈洪大。2.4. 來源:圣惠卷十3. 石膏散3.1. 減: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3.2. 組成:石膏1兩,知母半兩,地骨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3.3. 功效:小兒傷
15、寒,大汗后,及已下利,煩渴不解,其脈洪大。3.4. 來源:圣惠卷八十四4. 人參石膏湯4.1. 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4.2. 組成:人參半兩,石膏1兩2錢,知母7錢,甘草4錢。4.3. 功效: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4.4. 來源:潔古家珍5. 參膏湯5.1. 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5.2. 組成:人參5錢,石膏1兩,知母6錢,甘草3錢5分(一方加寒水石妙)。5.3. 功效: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飲。5.4. 來源:脈因證治卷下6. 甘草湯6.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滑石、麻黃6.2. 組成:甘草1兩(炙),白
16、茯苓(去黑皮)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3分,人參1兩。6.3. 功效:墜撲,傷損肺氣,咳唾血出。6.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四五7. 化斑湯7.1. 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7.2. 組成:石膏(煨令透)1兩,知母1兩,人參3分,甘草5分。7.3. 功效:小兒斑疹。胃熱發斑,脈虛者。7.4. 來源:醫統卷九十一8.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8.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8.2. 組成:麻黃4兩(去節),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2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8.3. 功效:邪熱壅肺,發熱喘急,煩渴,汗出,苔黃,脈數。現用于肺
17、炎、猩紅熱(爛喉痧)、過敏性哮喘等。8.4. 來源:傷寒論9. 麻杏石膏湯9.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9.2. 組成:麻黃、杏仁、甘草、石膏。9.3. 功效:肺癰,風傷皮毛,熱傷血脈,身熱咳遂,痰有腥味,脈象數大。9.4. 來源:清代名醫醫案精華10. 白虎湯10.1. 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10.2. 組成:石膏4兩,知母1兩半,人參4兩,甘草(炙)2兩。10.3. 功效:溫熱及中暑煩渴;并治小兒痘皰、麩疹、癍瘡赤黑,出不快,及疹毒余熱。10.4. 來源:普濟方卷四三11. 人參散11.1. 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
18、杏仁、滑石、麻黃11.2. 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知母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石膏2兩。11.3. 功效:傷寒大汗后,煩渴,熱不解,脈大者。11.4. 來源:圣惠卷十12. 麻杏石甘湯12.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2.2. 組成:麻黃4兩,杏仁(去皮尖)50個,甘草(炙)2兩, 石膏(碎,綿裹)半斤。12.3. 功效:辛涼宣泄,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風邪,邪熱壅肺證。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而數者。12.4. 來源:傷寒論13. 知母湯13.1. 減: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滑石、麻黃13.2. 組成:
19、知母(焙)1兩,人參1兩,石膏(碎)1兩,甘草(炙)半兩。13.3. 功效:傷寒大汗后,煩渴及熱不解。13.4. 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14. 麻黃散14.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子、白茯苓、滑石14.2. 組成:麻黃(去節)半兩,人參3錢,杏仁3錢(去皮尖,微炒)。14.3. 功效:小兒冬月傷寒,連聲呷呀,咳嗽不絕者。14.4. 來源:醫方類聚卷二六三引醫林方15. 紫草湯15.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子、白茯苓、滑石15.2. 組成:麻黃(去節)1分,人參1分,杏仁7粒(去皮)。15.3. 功效:內瘡子候。15.4.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八引三
20、十六種16. 華蓋散16.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6.2. 組成:麻黃3兩(不去節),甘草1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16.3. 功效:咳嗽。16.4. 來源:博濟卷三17. 惺惺散17.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葶藶子、白茯苓、杏仁、人參、滑石17.2. 組成:石膏、甘草(生)、麻黃(去節,湯)各等分。17.3. 功效:傷寒發熱,頭疼腦痛。17.4. 來源:三因卷十六18. 還魂湯18.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18.2. 組成:麻黃3兩(去節),杏仁(去皮尖)70個,甘草1兩(炙)。18.3. 功效:
21、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飛尸,奄忽氣絕,不覺口噤。18.4. 來源:金匱卷下19. 人參湯19.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子、滑石、麻黃19.2. 組成: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研細)半兩。19.3. 功效:傷寒后,虛煩,心胸滿悶,腹脹微喘。19.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一20. 麻黃散20.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石膏、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20.2. 組成:麻黃3兩,甘草3兩,杏仁3兩。20.3. 功效:面皯皰。20.4. 來源:普濟方卷五十一21. 三拗湯21.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葶藶子、白茯苓、人參、滑石21.2. 組成:麻黃、石膏、杏仁。21.3. 功效:風寒外襲,麻毒內攻。21.4. 來源:麻疹闡注卷一22. 通表散22.1. 減:知母、地骨皮、石膏、葶藶子、白茯苓、杏仁、人參、滑石22.2. 組成:麻黃1兩半(去根節),赤芍藥2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22.3. 功效:妊娠5月、6月或7月,卒患傷寒,煩熱,四體疼痛,不得安臥。22.4. 來源:圣惠卷七十四23. 麻黃紫草湯23.1. 減:知母、地骨皮、赤芍藥、甘草、石膏、葶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稻谷加工設備維護與管理最佳實踐考核試卷
- 果蔬銷售中的智能物流與倉儲管理考核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外國語校2024-2025學年初三5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期末(一模)英語試題含解析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無線傳感器網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遷學院《外科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信息理論與編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二中2024-2025學年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仿真模擬卷數學試題(全國)試題含解析
-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傳統視覺藝術與現代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余市渝水區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政治試題(含答案)
- 金華蘭溪市衛健系統普通高校招聘醫學類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中考一模數學模擬試卷(含詳解)
-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解讀與培訓
- T-BSRS 128-2024 核醫學放射性廢液快速處理技術要求
- 2025標準新版裝修合同范本
- 2025年日歷表(A4版含農歷可編輯)
-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等學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蠕墨鑄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ISP98《備用信用證慣例》中英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