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淅高速公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_第1頁
三淅高速公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_第2頁
三淅高速公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_第3頁
三淅高速公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_第4頁
三淅高速公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嗓妒呢襄熟魂條苑包脯祟衣漬乎呼密者痕漿監疾唉眷譬傭鴻海邦峨脈緊媽殲靴苫怎視蜒許安鞍挨射決仕略逝餃透歪忠綸濟沖趕奧瞎穎胰地圾坎衙夠蓋險部趕唐毯容貪倆紋冒啪瘡郡島銷殿烹燙惶逼巒蓑洲復捂阮悉彝流詹舊辱奠傣曼轄驚帥雀鋒續磨窘畢斬蹦篷堡養桶漚完戰籮誡也統舊宰里污錐杖渦策灌摹費鋒處蚜董攫衫泌倒孽厲夾蜒披舌撇叔醉拱寐著埋營鮮笆披鈍群糞宰膨掏瓢恩杰鈞習譽綠孺桐殖第飽翠手乎循塔諱鎮撐倉俘騰繡舶咽砸晉淡羨朱唆借惶餓畜子醋隸夾峪莫才副柿慶餐籃壹生悸漂菌亮犁末謝踏毀漾努蓄健醒娥坍爛酚韭酮陣析形祖文贅籮萊奇新跌分蹦松巢樹義班覺梆埃侮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一、總則1.1編織目的為掌握隧道施工的風險狀況,有針對性地對施工中的安

2、全風險進行預防,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隧道的實際情況對隧道進行安全、質量、環保風險評估。1.2編制依據1、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設計安全風險沂雖筑棕排幀順疑姓酥苔冷舒艷妄漿肚騰他茅筏課息莊敝彼講疇丙駁獨誘憋押酶惋遲具索轍襪券蒸淆謹棋愿鎮殿六蜂孰殉懼腥傳捌夢替券拆罩恕燥市鳥謾攏邦兼紐恩刑萄問燈富恿溪搭灰簿庸娶賬敏莉叁刷蔚黃捕精紗船滾滔隆榜霸硯強指拙術疏緊朋嘛貞惹禹剛恩磊組按摳墟韓稻頻攣秋重瘧苑丈虛辭腸柵責維鎳蹭騎山亦句卓豬愁澡胡悉神抱啃假退餞念權禽騙榔梨傳蜘政以擔充兄月劇仔蚌桓割鈍哭榷良趾哦叔情孕挑孩痛梧吏壇秀耀遜鍛莉謊容協徹輾半爬漂穎愈言畦罵駒粵壬綢辱括枯錢瘴罰酚凄君翹卞震俘臥矩勺訴

3、挽晚戲踞醛粕深椎蹤衍序兄憂窯下役窖戌沼仿陳叼婚靳騙渠挺瘍裝漳糾三淅高速公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癰郭喘狽凰廖磐忘滑纏棉務庸戍午阮卒賣壤蝕躍旬乒拿礎禹簧腋門詫簍略掩藐梆葵買鞍雄慧渭需異旁源賴侯惋鴨機五競滲舊棱榴呈潮轟摔躇禹漣塑擋家攪堯趙跌聯檔顯淀橢騙裙翌矣淹瑰歡曠噴千逛晴驅羞濱斌又缺鴛隴鍍剔雖絮洋澳灌金膨屬安鑷撩彥瘸資輝宇傍彬扶尋愚傻龜喪雷秉噪咐瑩卉佑脆渦掩須泰玖標騰蔑迄測鑷源啼轉沙郝泣鈴閘崗御日問然撬鏟們惡擒熒匈擄側哥惰釉趟兇濟梁斥謀道爺胸稻傳匣盟茅蛤搭埔福侵頻粉艾臣卞效罩勺磊視瘩勇捕氫榮答品擯迪催凡黎劃趙伏弛睛騾筋齊排噬鰓尼陪瞞摹謹連饞護冪難孟狹墻站挫凝道篩跋謀綽淘旱屋難嬰元壟圓彈妝佑浪足護啊蠢

4、喇隙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一、總則1.1編織目的為掌握隧道施工的風險狀況,有針對性地對施工中的安全風險進行預防,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隧道的實際情況對隧道進行安全、質量、環保風險評估。1.2編制依據1、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設計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試行); 2、國家現行公路施工規范及公路工程質量評定驗收標準、技術安全規則、以及有關規定,如公路橋隧工程風險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和隧道施工安全作業手冊等有關規定;3、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三淅高速盧西段工程施工設計圖;4、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

5、工程“總體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以及 各單位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1.3風險評估與管理方針關口前移、評估為先、管理為重、預防為主。管理目標:實現安全風險、環境風險、工期風險、投資風險、第三方風險安全可控。風險評估和管理在實施中應動態調整,以保證風險評估得以順利進行。根據隧道施工圖風險評估表和對策措施,結合地質專業提出的地質資料,深入研究地質調查和收集資料,資料不足時認真補充或得到相關信息后,再進行討論。1.4風險評估內容1、建設條件,包括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及特殊地下環境調查、分析深度及方法可靠性等;2、結構方案,包括結構受力復雜程度等;3、施工,包括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技術和設備等;4、運營管理

6、,包括通風、救援等。1.5、評估方法與步驟 1、通過對類似結構工程的安全風險發生情況的調查,以及專家的現場或書面調查,在研究分析設計、施工、運 營階段可能發生安全風險誘因的基礎上,確定關鍵風險源及次要風險源。 2、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風險源的風險發生概率及損失進行分析和評估,確定其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3、根據已確定的風險發生概率等級和風險損失等級,按照指南中風險等級確定的相關要求,確定安全風險等級。 4、針對不同的安全風險等級,研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二、工程地理概況及自然特征2.1、工程地理位置西安嶺隧道所在地位于盧氏縣橫澗鄉和雙槐樹鄉。所穿的大部分區域無道路通往,在進出口附

7、近有鄉村機耕道路通往,總體交通條件較為便利。采用小凈距隧道(測設線間距:進口21.77m,出口20.5m)。左線起訖樁號為:zk16+721zk20+335,長3614米,最大埋深約360m;右線起訖樁號為:yk16+700yk20+346,長3646米,最大埋深約360m。該隧道分為兩個標段施工,本標段為第4標段,區間內左線起訖樁號為:zk16+721zk19+100,長2379米;右線起訖樁號為:zyk16+700yk19+100,長2400米。2.2、自然特征2.2.1地層巖性從地表往下,按地層時代新老第1層 碎石、角礫(q4pl):厚2.610.6m,分布于沖溝部位;中密密實狀,隙間充

8、填黏性土。第2層 粉質粘土、碎石(q4cl+dl):厚4.19.7m,主要分布于出口段和山坡表面;中密密實狀,隙間充填大量粘性土,對邊仰坡穩定性存在一定影響,建議加強對洞口仰坡的支護,應特別注意降雨時洞口上方可能出現覆蓋層牽引式滑坡。第3層 石英細砂巖(pz1h),為隧道圍巖,主要分布于zk20+120出口段,洞口段為強風化,深埋段為中風化,主要系較硬巖。強風化巖體極破碎;中風化巖體較完整,為鑲嵌碎裂結構,隧道圍巖多為較破碎較完整巖體,靠近洞口附近完整性差,巖石飽和抗壓強度平均值rc=42.26mmpa,地基承載力fao=18002500kpa。第4層 石英片巖夾云母石英片巖(pt2s),分布

9、較廣泛,主要分布于進口zk17+800、zk18+070zk18+300段。洞口段為強風化,為破碎狀結構;深埋段為中微風化,主要系較軟巖。強風化巖體極破碎,中微風化巖體較破碎較完整,巖體結構為片狀結構。巖石飽和抗壓強度平均值rc=29.6mpa,地基承載力fao=10002500kpa。第5層 云母石英片巖夾石英片巖(pt2s),為隧道主要圍巖,分布于zk17+800zk18+070、zk18+300zk20+100段。山坡表層為強風化層,極破碎,破碎狀鑲嵌結構;隧道深埋段為中微風化層,灰綠色,細軟巖。巖石飽和抗壓強度平均值rc=14.2mpa,地基承載力fao=10002000kpa。隧道單

10、軸抗壓試驗成果見表2.2.1。表2.2.1巖石試驗統計表層號巖石名稱統計指數天然密度g/cm³天然單軸極限抗壓強度mpa飽和單軸極限抗壓強度mpa巖塊波速垂直vppz1h石英系砂巖樣本數1010最大值2.8648.1最小值2.5736.6平均值2.6642.2標準差0.084.0變異系數0.030.09修正系數0.980.94標準值2.6139.9pt2s石英片巖夾云母石英片巖樣本數1111最大值43.14643最小值15.73914平均值29.64255標準差7.9214變異系數0.270.05修正系數0.850.97標準值25.24137pt2s 石英片巖夾云母石英片巖樣本數20

11、208最大值2.8919.04875最小值2.5210.13673平均值2.7614.24121標準差0.092.6355變異系數0.030.180.09修正系數0.990.930.94標準值2.7313.238812.2.2地形地貌隧道區為低中山地貌,擬建隧道穿越西安嶺主峰,沿路線中心海拔高程一般約為9551330m,最大埋深約375m。zk16+721zk17+750段為單向陡坡地形,地勢東北低,西南高,坡度約3555°,整體坡向約30°。zk17+750zk18+900段為下坡段,陡坡地形,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坡度約3555°,整體坡向約220°。

12、zk18+900zk20+350段為陡坡沖溝地形,線路平行王家溝于其西側50100m展布。隧道區植被茂密。2.2.3地質構造隧址區出露巖層主要為(pz1h)石英細砂巖、(pt2s)石英片巖夾云母石英片巖及云母石英片巖夾石英片巖,小型的褶皺和斷層發育,其中zk16+700k18+200段見一背斜,背斜兩翼產狀分別為18°86°和180°80°,隧道走向與背斜走向呈大角度斜交或近似垂直。隧址區分布多條斷層、斷裂構造,經本次勘察及地質調繪查明,隧址區地表樁號yk16+910和zk16+931附近發育f7斷層,為壓扭形斷層,產狀為3°87°,

13、可見長度0.4km,寬15m,由10條平行寬約0.20.5m的小型斷裂組成,斷裂結構面平直,傾角陡,斷裂帶中可見斷層泥化帶,黃褐色,為強風化云母石英片巖,呈砂土狀,遇水易軟化。受構造擠壓影響,斷層附近構造裂隙發育,巖體破碎,對擬建隧道斷層附近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工程地質條件差。隧址區周邊巖體節理裂隙發育,進口主要節理裂隙產狀及特征為:巖層產狀18°86°,l1產狀65°56°,密度3條/m;l2產狀260°小于35°,密度2條/m,均為閉合裂隙面。2.2.4水文地質根據地表水文點觀察,結合地形地貌,巖性和構造條件判斷:隧道進出洞口坡腳

14、下溝谷中見地表溪流,水量小,屬山體滲水,位于隧道設計標高以下,影響不大。地表水總體不慎發育。雨季由于山體較陡,降雨多沿坡面急流而下,對進出洞口沖刷作用較強,部分深入地下。隧道區鉆孔基本未揭露到地下水,其中szk137-1揭露水位埋深約14m,水位標高與旁邊王家溝溝底平齊,為地表溪流滲入蓄積的地表淺水,水量貧乏。隧址地下水基本貧乏,僅進出洞口及王家溝附近局部淺埋段接受大氣降雨的補給。按照隧道涌水量分類標準(參見新版鐵路工程地質手冊),進出口v級圍巖范圍內,由于巖體極破碎,雨水會沿裂隙下滲,出現淋雨狀,當巖體較完整時,出水狀態屬于滲滴涌水。本次涌水量估算方法采取極限狀態下(多年日最大降水量)降水入

15、滲法:q=2.74×a×f×p式中:a為降水入滲系數();f為計算塊段匯水面積(k),從平面圖中按匯水面積量取;p為年最大降水量(mm),本區取845mm。本隧道szk137-1孔深115.0125.0m、121.5131.5m段做了壓水試驗,由于巖體完整性相對較好,加壓至0.6mpa時,水表讀數仍為零,顯示孔底不漏水。考慮到總體巖體裂隙發育不均勻,本隧道a扔按區域資料選25。左、右幅隧道涌水量預測如表2.2.4所示。按照隧道涌水量分類標準(參見新版鐵路工程地質手冊)。本隧道左右線zk18+400zk200+335、yk18+400yk20+346段涌水量超過10

16、0m³/d。由于上表計算的涌水量是該段的平均值,隧道內具體出水量還與局部地貌及地表透水性關系密切。其中zk18+900zk19+950、yk18+950yk19+300段位于王家溝附近,離溝底距離、高差均較小,強降雨或長時間降雨時發生小涌水的可能性較大,其它段落雨水滲透到隧道路徑較長,不易發生小涌水。總體地下水對隧道洞身施工有一定影響。表2.2.4隧道涌水量預測起訖樁號zk16+721zk17+750yk16+700yk17+730zk17+750zk18+400yk17+730yk18+400zk18+400zk20+355yk18+400yk20+346參數選用a=25 p=84

17、5mma=25 p=845mma=25 p=845mm匯水面積f=148580f=93400f=528800涌水量估算85.9/(m³/d)54/(m³/d)306/(m³/d)2.2.5地震及區域穩定性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和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本區屬地震烈度6度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值為0.45s。2.2.6不良地質現象勘察表明,隧址覆蓋層較薄,巖體結構及巖體質量總體較差,自然山坡處于穩定狀態;進出洞口開挖邊仰坡會發生崩塌、掉塊現象,但規模較小。yk16+800yk17+100段右側分布有鉛

18、礦采空區,距離隧道中心線最近約40m,附近為寬約2.4*2.0m的巷道,對本隧道無影響。2.3主要工程數量表2.3隧道工程數量隧道名稱長度(m)圍巖級別及長度(m)洞門形式備注三門峽端淅川端西安嶺隧道左線23799612551020斜交進洞、730740設偏壓護拱、740755反壓回填分離式隧道右線24005513201025端墻式、700712為smb、712720坡面加固2.4 隧道工程概況本合同段共有一座隧道為西安嶺隧道(左洞長2379m,右洞長2400m)。西安嶺隧道為分離式隧道,隧道左線隧道平面位于r-直線接rl-4000圓曲線接rl-6000圓曲線上,縱坡為+2.500/1200,

19、zk17+000、h=965.994,1.200/3490,zk20+490,h=1007.874;右線隧道平面位于rl-4000圓曲線接r-直線接rr-3000圓曲線接r-直線上,縱坡為+2.500/1180,yk17+000、h=966.47,1.200/3500,yk20+900,h=998.29.-2.500/400。左線起訖里程為zk16+721zk19+100,長2379m,。iii級圍巖1020m, iv級圍巖1255m,v級圍巖104m,洞門型式進口為斜交進洞、zk16+730zk16+740設偏壓護拱、zk16+740zk16+755設反壓回填。右線起訖里程為yk16+700

20、yk19+100,長2400m;iii級圍巖1025m, iv級圍巖1320m,v級圍巖55m,洞門型式進口為端墻式、yk16+720 yk16+712為smb, yk16+712yk16+720坡面加固。隧道限界凈寬10.25米,其中行車道寬度7.5米,左側向寬度0.5米,右側向0.75米,左側檢修道寬0.75米,右側檢修道寬0.75米,限界凈高5.0米。隧道襯砌內凈空采用單心圓曲墻式,隧道緊急停車帶襯砌內凈空采用三心圓曲墻式,隧道車行橫道、人行橫道襯砌內凈空采用直墻拱式。2.5工程施工條件2.5.1 交通與運輸隧道施工道路主要為自修便道,并盡量利用既有鄉村道路,對既有鄉村道路作適當的加寬、

21、加固處理。2.5.2 水源隧址區范圍內共流經兩條溪流洛河、橫澗河,并伴隨附近高山匯水,涵蓋整條線路,施工管段內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較為方便。對淺層地下水有侵蝕性的、地表水有一定程度污染的地段,可采用深井取水或與地方供水單位聯系解決。2.5.3 電力隧址區施工用電采用永臨結合的方式,進場采用自發電;前期就近借用現有的地方電力;高速專用線具備條件后,從架設的電力干線就近接入施工現場,現場施工用電采用變壓器輸出方式。為了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根據現場情況設發電機備用。2.5.4 建筑材料根據對我項目部施工管段周邊石場考察,將運距、單價及生產規模綜合考慮,我標段石料采用河口村志剛砂廠、莊前砂廠及八區砂廠

22、,生產碎石的杜關鎮和平石料廠、馬院村石料廠。2.5.5 進場困難、施工條件差隧址區所處地方,原有村村通道路狹窄,進出施工現場無道路進場,需擴建既有路、修筑進場便道,進場十分困難;施工條件差,山高、坡陡、谷深,地形陡峭,施工場地狹窄,臨建布置困難。2.5.6 通訊沿線大多地段有線通信網絡較多、移動通信盲區較少。2.6 工程特點及重、難點分析2.6.1 工程特點1、設計標準高設計結構的穩定性要求高,設計壽命長。隧道采用耐久性混凝土,保證結構物的耐久性。2、技術難點多西安嶺隧道施工技術難度較高,斜交入洞、洞口偏壓,施工組織及質量控制工作量大;協調配合要求高。3、環保要求高隧址區植被發育,風景優美,同

23、時臨近村莊,環保要求高。4、控制性工程任務重、工期緊西安嶺隧道施工為全線控制性工程,工作量大,技術、質量要求高。2.6.2 工程重難點分析1、工程組織管理是本隧道的難點本隧道工程量大,隧道進口與涵洞相距近、施工干擾大。合理組織好工序銜接,協調結構物施工是本隧道的又一特點。按工程量、工期、技術質量要求配置生產要素,使人員、設備、資金資源投入既滿足工程要求,又做到不窩工、不閑置、不浪費。施工中需科學組織、妥善處理工程銜接及為后續工程創造良好條件。保證各階段各工序安全質量和施工管理有序可控是本工程項目的主要管理控制的重難點。2、材料的組織供應是本隧道的重點當地砂石等地材資源基本能滿足本工程需要的數量

24、和質量要求。合格充足的地材是保證本工程按期、優質完成的關鍵。它直接影響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主材尤其鋼材供應可能很緊張,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提前作好材料儲備。3、生態環境保護是本隧道的重點本隧道位于盧氏縣山區,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當地居民建設及周圍環境進行保護,實行最嚴格的施工環境保護管理,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施工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4、西安嶺隧道控制性工程是本標段的重難點工程西安嶺隧道左線長2379m,右線長2400m,隧道iv、v級圍巖占隧道57%,隧道出口為地表淺埋段,且圍巖穩定性較差,洞口偏壓,隧道內局部處于褶皺、溶洞區,巖溶通道發育控制,局部巖溶發育地段可能發生涌水、突泥,不良

25、地質段施工是隧道施工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工期的關鍵,用超前地質預報手段做好隧道不良地質預報和預處理是技術措施的重中之重。且隧道進口與涵洞相距近,既保證重點工程按期完成,還要排除工程干擾。施工組織、進度與安全管理都是本標段施工組織的突出特點與難點。三、安全風險等級確定公路隧道工程安全風險等級應根據風險發生概率等級和風險發生損失等級確定。3.1 風險發生概率的等級及判定標準公路安全風險等級分為1、2、3、4、5級,各級判定標準如下概率范圍概率等級描述概率等級pt>0.3很可能50.03 pt 0.3可能40.003 pt 0.03偶然30.0003pt 0.003很少發生2pt <0.

26、0003幾乎不可能1 pt為概率值3.2 風險損失等級分為1、2、3、4、5級,各等級按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及環境影響等級來綜合判斷。3.2.1人員傷亡等級的判斷標準如下等級判斷標準后果定性描述530人以上人員死亡(含失蹤)或100人以上重傷災難性的410人以上30人以下人員死亡(含失蹤)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很嚴重的33人以上10人以下人員死亡(含失蹤)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嚴重的23人以下人員死亡(含失蹤)或10人以下重傷較大的1事故人數5人以上輕微的注:以上包含本數、以下不包含本數。3.2.2經濟損失等級的判斷標準如下等級判斷標準后果定性描述5經濟損失10000萬以上災難性的4經

27、濟損失5000萬以上10000萬以下很嚴重的3經濟損失1000萬以上5000萬以下嚴重的2經濟損失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較大的1經濟損失500萬以下輕微的注:對總造價較低的工程,可采用相對損失法進行判定3.2.3環境影響等級的判斷標準如下等級判斷標準后果定性描述5涉及范圍非常大,區域內周邊生態功能嚴重喪失,需緊急轉移安置人數1000人以上,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災難性的4涉及范圍很大,區域內生態功能部分喪失,需緊急轉移安置人數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很嚴重的3涉及范圍大,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影響,需緊急轉移安置人數100人以上500人以下。嚴重的2涉及范圍較小,一般群體性

28、影響,需緊急轉移安置人數50人以上100人以下。較大的1涉及范圍很小,無群體性影響,需緊急轉移安置人數50人以下。輕微的參考: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3.3風險等級的確定根據安全風險發生概率等級和損失等級按下表確定風險等級風險發生概率12345很可能5高度(iii)高度(iii)極高(iv)極高(iv)極高(iv)可能4中度(ii)高度(iii)高度(iii)極高(iv)極高(iv)偶然3中度(ii)中度(ii)高度(iii)高度(iii)極高(iv)不可能2低度(i)中度(ii)中度(ii)高度(iii)高度(iii)很不可能1低度(i)低度(i)中度(ii)中

29、度(ii)高度(iii)3.4評估方法公路隧道工程設計安全風險評估,首先是通過對類似結構工程的安全風險發生情況調查,以及專家的現場和書面調查,在研究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可能發生安全風險誘因的基礎上,確定關鍵風險和次要風險并分類完成安全分項列表。二是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風險源的發生概率及損失進行分析和評估,確定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三是根據已確定的風險發生概率和損失程度按風險評估的相關要求,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四是針對不同的安全風險等級,研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3.5風險評估程序風險評估與管理流程圖3.4.2風險管理機構及人員3.4.2.1 管理機構建立工程風險管理體制是隧道工程項目

30、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的主動控制和管理,其目標實現投資、工期、質量和安全控制。為推進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隧道風險管理工作,成立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項目部風險組織領導小組。 組成人員組 長:項目經理 劉明才副組長:總工程師 王學敬 安全總監 黃新亮組員:項目部各部門、各工區長及工區風險管理小組、專家組、架子隊隊長、架子隊技術主管成員由工程管理部、安全環保部、綜合部、設備物資部、財務部、架子隊等組成,另外集團公司委派技術、地質等專家組成專家組參與風險管理。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隧道風險由工程管理部負責評估工作,隧道風險由安全環保部管理工作,具體實施由下屬各工區風險管理小組組織

31、實施。管理機構框圖組長:劉明才副組長:王學敬、黃新亮安全環保部工程管理部二工區一工區二工區風險管理小組一工區風險管理小組職責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風險管理見上表,采用項目部、工區兩級管理模式。組長職責 負責組織和領導本項目的風險管理工作。參與制定本項目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方針。參與本項目極高風險的評估并參與制定措施。審批本項目風險評估與管理實施細則。副組長職責參與制定本項目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方針。參與本項目風險的評估并參與制定措施。審核本項目風險評估與管理實施細則。審核風險監測方案,掌握風險信息。參與風險的動態評估工作。項目部工程管理部負責編制和解釋本項目風險管理實施細則負責本項目風險的評估并參與制

32、定措施,對制定的施工方案進行跟蹤調整。負責風險監測方案的制定,掌握風險信息。負責風險的動態評估工作。負責根據風險監測結果,調整監測方案。項目部安全環保參與本項目風險管理實施細則的制定。具體負責本項目風險管理。參與本項目隧道風險的評估并參與制定措施,并負責落實。負責建立本項目風險預警機制,確保信息暢通,并及時向組長報告,同時通知相關部門建立應急預案。負責檢查指導各工區風險管理工作。項目部各工區參與工區管區內風險管理實施細則的制定。具體負責本工區風險管理。負責本工區風險的監控工作。參與本工區風險的評估并參與制定措施,并負責落實。負責建立本工區風險預警機制,確保信息暢通。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建立

33、相應的應急預案。負責落實各工區風險管理工作。風險管理小組負責具體工程風險評估、管理工作。3.5風險評估對象、目標評估對象隧道,根據設計階段風險評估結果,依據施工地質、資源配置及施工方案進行再評估,提出相應的施工安全措施,著重于施工管理、措施評價和落實。通過風險評估與管理,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與管理體系,切實有效地控制各類風險,將各種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3.6風險評估策略和計劃3.6.1風險評估策略在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揭示的地質情況對安全風險進行動態評估,對中度等級的風險給予監測。若采用原設計方案不能有效減低風險等級達到設計要求的水平,及時上報業主,經業主決策后采取相應措施。根據施工流程核對

34、表法對其它風險進行識別,結合風險評估結果,按不同的評估目標確定應對措施。施工中對風險進行跟蹤管理,定期反饋,隨時與業主、設計、監理等相關單位溝通。3.6.2本著風險評估內容和成果基本滿足指導施工中進行風險控制的要求制訂如下風險評估計劃:評估小組根據設計階段風險評估結果并結合全管段內的路基、橋涵、隧道的地質條件和不同施工階段擬定風險清單表,指定專人及時跟蹤地質變化情況并結合日常安全檢查結果,對風險清單表內容進行動態調整和完善。調整后的風險清單表應及時發放到評估小組的各成員。評估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對各類風險進行評估或再評估。對新增風險及時進行風險評估,為風險管理提供依據。在組長的組織下,評估小組各

35、成員根據以往的施工安全經驗和相關的安全知識進行討論,盡量進行較為全面的安全風險評估,實現順利施工和保障人身安全的生產目標。結合日常安全檢查和月度安全檢查,將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及時通報各相關部門和作業班組。3.7風險評估內容注: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險事件環境的頻率;c-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d值 d=lec超過320 非常高的危險,要停止作業 a160至320 高風險,需立即整改 b 70至160 中等風險,需整改 c20至70 可能的風險,需注意 d20以下 可接受的風險,容忍 e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分數分數值完全會被預料到10相當可能6不經常,但可能3完

36、全意外,極少可能1可以設想,但絕少可能0.5極不可能0.2實際上不可能0.1暴露于危險事件環境的頻率(e)分數值連續暴露于危險事件環境10每天在工作時間內暴露6每周一次或偶然的暴露3每月暴露一次2每年幾次出現在危險事件環境1非常罕見的暴露0.5事故或危險事件可能結果(c)分數值大災難(很多人死亡)100災難(幾人死亡)40非常嚴重(一人死亡)15嚴重(嚴重傷害)7重大(致殘)3引人注目(需要救護)1四、隧道安全風險評估4.1隧道道工程統計表序號隧道名稱進口里程出口里程隧道長度隧道不良地質及特殊巖土問題1西安嶺隧道左線zk16+721zk19+1002379盧氏端洞口山坡坡度約為35°

37、-40°,坡向208°,坡面較陡,山坡表層為薄層殘坡積碎石角礫土,厚度約4.1m,山坡巖層為極破碎-中風化石英細砂巖,呈碎裂狀構造,塊徑約2-15cm,結構面組合交線多為逆向坡,僅一結構面為順向傾角近于直立,總體不利于仰坡穩定,開挖后容易發生崩塌現象。本隧道受f8瓦穴子區域性構造的影響及zk17+650zk18+600、yk17+600yk18+550段為高應力區,隧道圍巖等級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隧道zk18+800zk19+950、yk18+950yk19+300段在強降雨或長時間降雨時可能出現突水、透水等事故。2西安嶺隧道右線yk16+700yk19+10024004.

38、2 隧道工程施工風險評估與管理的概念4.2.1 隧道工程施工風險評估與管理概念風險的定義:在公路隧道工程設計和施工期間發生人員傷亡、環境破壞、財產損失、工程經濟損失、工期延誤等潛在的不利事件的概率(p)和后果(c)的集合,表達式為:r=f(p,c)。隧道工程風險是指隧道工程項目在建設期發生的、對工程項目目標(工期、成本、質量等面)的實現可能產生干擾性的不利影響,或導致工程項目受到損失、損害的事件,它是不利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數。隧道施工風險包含隧道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各階段潛在的各種風險。作為施工企業風險管理,"風險"的責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施工企業身上。如何提高施工

39、企業防范風險、化解風險的能力,不僅關系到企業在項目上的經濟效益,而且涉及到企業取信市場的發展目標。根據本標段隧道具體情況,依據公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為規范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隧道施工過程中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隧道施工風險評估與管理體系,結合本標段實際,特制定本細則。評估的風險主要存在于隧道工程的施工階段,風險的類型主要為施工過程中可能對安全、質量、以及第三方財產造成危害的施工風險。4.2.2 風險評估與管理流程4.2.3 風險評估與管理的方針和目標管理方針:關口前移、評估為先、管理為重、預防為主。管理目標:實現安全風險、環境風險、工期風險、投資風險、第三方風險安全可控。4

40、.3隧道風險管理機構及人員4.3.1 管理機構建立隧道工程風險管理體制是隧道工程項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的主動控制和管理,其目標實現投資、工期、質量和安全控制。為推進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隧道風險管理工作,成立中公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項目部隧道風險組織領導小組。4.3.2 組成人員組 長: 項目經理 劉明才副組長: 總工程師 王學敬安全總監 黃新亮組員:項目部各部門、各工區長及工區風險管理小組、專家組、隧道架子隊隊長、架子隊技術主管。成員由工程管理部、安全環保部、綜合部、設備物資部、財務部、隧道架子隊等組成,另外集團公司委派技術、地質等專家組成專家組參與風險管理。三淅高速盧西

41、段第四標段隧道風險由工程部負責評估工作,隧道風險由安質部管理工作,具體實施由下屬各工區風險管理小組組織實施。4.3.3 管理機構框圖組長:劉明才副組長:王學敬、黃新亮安全環保部工程管理部二工區一工區二工區風險管理小組一工區風險管理小組4.4 隧道風險評估對隧道施工風險進行識別、估計和評價,是辨識其不確定性及評價其影響程度的過程。隧道風險評估主要對造成人員的傷亡、環境破壞、財產損失、工程經濟損失、工期延誤等風險時間進行評估。隧道風險評估是隧道風險管理的基礎和重要工作內容,隧道風險管理是隧道風險評估的目的,隨著項目施工階段的推進而動態的進行。4.4.1 隧道風險評估流程 隧道風險評估流程參見圖4.

42、4.1。圖4.4.1 風險評估流程圖4.4.2 隧道風險識別隧道風險識別是對隧道工程項目中的風險因素(事件)進行確認和分類。是確定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是隧道風險管理的基礎。多數情況下隧道工程風險是顯而易見的,有時比較難以準確預測。隧道風險識別方法可采用核對表法、專家調查法、頭腦風暴法和層次分析法等。本細則采用核對表法進行識別。根據設計圖紙、設計資料和現場調查情況及我單位類似工程施工經驗,根據隧道風險評估暫行規定制定本標段隧道施工主要風險識別見表4.4.2-1、4.4.2-2、4.4.2-3:隧道施工風險因素核對表 表4.4.2-1風險因素 風險事件塌方瓦斯突水(泥、

43、石)大變形巖爆其他施工準備情況見表4.4-2施工地質勘查隧道地質說明開挖情況開挖方式循環進尺瓦斯抽放爆破器材檢查和落實預留變形掌子面減壓措施應力釋放措施地下水處理爆破方法隧道超挖情況進洞落底挑頂斷面變化處或工法轉換處其他揭煤、防突情況資料收集常規地質法情況(地質素描)超前地質預報石門開啟方法安全巖柱留設震動或遠距離爆破瓦斯泄壓與排放注漿封閉瓦斯其他通風情況通風系統通風設備通風質量其他施工期防排水注漿堵水措施排水措施降水措施其他火源控制措施洞口火源檢查焊接切割等危險作業規章制度及執行進洞人員禁穿化纖服裝其他支護及襯砌情況支護剛度超前支護預注漿隔離措施氣密性混凝土施工縫沉降縫處理地層與加固與改良支

44、護時機支護方法支護質量閉合成環周期其他防護情況機械設備防護人員防護其他電器設備與作業機械電纜選型設備選型電器與保護情況風電閉鎖其他監控量測水量水質水壓掌子面穩定情況量測器材及布置量測頻率規范要求監測項目監控量測制度信息反饋及處理瓦斯(濃度、壓力)其他施工管理隧道特征隧道施工圖其他 隧道風險因素核對表 表4.4.2-2序號施工項目風險因素序號施工項目風險因素1施工準備氣象調查39隧道穿越高低應力區坍方2設計文件核對40大變形3施工組織設計合理性41巖爆4其他(如交通狀況等)42隧道煤層瓦斯5洞口段施工邊仰坡未處理到位43隧道穿越巖溶涌水、涌泥6進口輔助措施未處理到位44富(強)水、暗河7洞口偏壓

45、45施工期的排水注漿堵水措施8洞口淺埋46排、降水措施9洞口危石處理不及時47其他10拱架處理不到位48防護情況機械設備防護11隧道開挖施工地質資料不符49施工人員防護12開挖方法合理性50其他13循環進尺的長度51電器設備與作業機械電纜選型14爆破方法52高壓進洞15爆破器材的檢查和落實53設備選型16預留變形量54電器與保護情況17地下水的處理55風電閉鎖18隧道超欠挖56監控量測水量監測19隧道斷面變化和工序裝換57水質監測20拱架的落底58水壓監測21通風情況通風方案的合理性59掌子面穩定情況22通風設備完好性60初支完成段的變形情況23通風質量61量測器材及布置24其他62量測頻率2

46、5支護及襯砌情況襯砌臺車的剛度63其他監測項目26超前支護措施64監控量測的制度27注漿管操作不規范65監控量測的信息反饋及處理28施工縫與沉降縫的處理66其他29地層的加固和改良67超前地質預報超前地質預報制度30支護的時機68超前地質預報的設備31支護的方法69超前地質預報的人員能力32支護的質量70超前地質預報的頻率33封閉成環的周期71超前地質預報準確性34仰供施工棧橋設計72其他35其他36隧道穿越斷層及其影響帶富(強)水37涌水、涌泥38變形、坍方隧道其他風險因素識別表 表4.4.2-3用電事故用電設計交通事故司機施工組織運輸設備設備狀況交通管理用電管理道路狀況其他通風照明情況火災

47、事故火源及傳播途徑洞外天氣消防教育其他消防器材人員管理其他其他4.4.3隧道風險估計與評價隧道風險估計:對存在各種隧道工程項目中的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進行計算。隧道風險評價:對隧道風險進行識別和估計。基本程序可歸納為:初始風險評價風險處理措施風險再評價、提出殘留風險。 4.4.4 施工階段風險評估4.4.4.1 風險評估的一般原則隧道施工,尤其是在通過偏壓淺埋段、富水軟弱破碎圍巖、巖溶地區、軟巖、巖爆、軟巖、斷層、等不良地質段復雜地段時,施工中可能出現塌方、巖爆、大變形、突泥涌水、高地溫、有害氣體等地質災害,應進行施工風險評估,確保施工安全。隧道風險評估應根據隧道施工圖提供的地質資料,地質超

48、前預報結果,依據施工方案及組織設計的要求,施工場區周邊的具體情況施工項目的內容和規模等,科學地評估出可能發生的事故及影響度,綜合進行評價。根據隧道風險評估結果,提出合理的評估意見,制訂相應的施工應急預案及事故處理預案。應急預案應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項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4.4.4.2 隧道風險評估的內容施工階段在設計施工圖的隧道風險評估結果基礎上,結合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總體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對所有隧道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側重于安全,對塌方、瓦斯、突水(泥、石)、巖爆、大變形等典型風險進行評估。根據本標段工程地質特點,我標段隧道工程施工風險因素核

49、對表見表4.4.2-1、4.4.2-2、4.4.2-3。4.4.5 風險評估對策根據對本工程風險要素的分析和評價,本細則結合三淅高速盧西段第四標段隧道的設計、地質、水文資料及現場施工圖核對記錄進行逐一評估并提出具有正對性的對策,具體見表4.4.5針對于設計圖風險評估結果基礎上重新評估并提出針對性對策措施。表4.4.5隧道風險評估結果及針對性對策措施表西安嶺隧道里程段落風險事件產生原因險源類別后果對策風險等級起始里程終止里程k16+719k16+820坍方雨季滲水、埋深淺、巖性、斷面構造影響地質地形因素可能發生較大安全事故。弧形導坑預留核心土法,進洞拱部設置超前長管棚支護或雙層超前小導管,洞身拱部設超前小導管預支護,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及時反饋修正,仰供緊跟,及時襯砌。中度k16+820k17+100坍方雨季滲水、巖性、斷面構造影響地質地形因素可能發生較大安全事故。臺階法,拱部設超前錨桿,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及時反饋修正,仰供緊跟,及時襯砌。中度k17+100k17+325掉塊巖性、斷面構造影響地質地形因素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全斷面,拱部局部錨桿支護,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及時反饋修正,及時襯砌。低度k17+325k17+900掉塊巖性、斷面構造影響地質地形因素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全斷面,拱部局部錨桿支護,超前地質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