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入門教程_第1頁
架子鼓入門教程_第2頁
架子鼓入門教程_第3頁
架子鼓入門教程_第4頁
架子鼓入門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平縣東原實驗學校架子鼓校本教程架子鼓介紹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種打擊樂器,英文稱作Drum kit或Drum set,集合許多打擊樂器為一體,基本的組合包括了大鼓(bass drum)、軍鼓(snare drum)、兩個中鼓(tom tom)、一個落地鼓(Floor Tom)、腳踏鈸(Hi-Hat Cymbal)和兩片銅鈸(a ride cymbal and a crash cymbal)。雛形起源于中國,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時期。多在中國春節廟會中助興中使用,非標準和皇家樂器。清朝后期傳入歐美,歐美人受到啟發并加以改造。在1920年代爵士樂興起時,常用于爵士樂的演奏

2、當中。 架子鼓可是起源于中國呀 架子鼓的組成 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镲、小軍鼓、桶子鼓(3-7個)、吊镲(2-4面)所組成。 低音大鼓:用右腳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擊時腳腕和腳掌松弛自然,腳隨踏板上下運動,腳掌不要抬的過高,除連續演奏重音外,腳跟不要離開踏板。 踩镲:用左腳,預備演奏時提起左腳跟,開始演奏時腳跟下腳掌上,腳掌下腳跟上,腳跟腳掌運動必須自然跟隨踏不板,可抬的過高或動作緩慢。 小鼓: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扣腕式(手心向下)進行演奏。 手镲:用右手,在踩镲上采用直扣式敲擊各種節奏。 吊镲:用右手,是代替手镲演奏各種節奏,采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頭敲镲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強烈氣氛時,用槌桿敲擊

3、镲的邊沿處。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釵(HH)大中立釵(CC)。 架子鼓的記譜 架子鼓的記譜用五線譜的低音譜表,即F譜表,低音大鼓在第一線,小鼓在第三間,耳鼓在第四間,耳鼓在第四線,大嗵鼓在第二間,大立釵分別記在上加二間和上加一線,踩釵寫在下加一間和上加一間。 架子鼓并無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據樂曲的需要去調定選擇。 1. K = KICK BASS or KICK DRUM KICK表示架子鼓中的低音大鼓. 2. H = HI-HAT CYMBALS HI-HAT表示架子鼓中的踩镲、吊镲. 3. S = SNARE SNARE DRUM SNARE表示架子鼓中

4、的小軍鼓. 基礎音 (音標+音效): 1: b 2: t 3: psh 4: b t t t 5: b t t t / b t t t 6: b / t 7: b t / b t 8: b _ / psh _ / b b / psh _ 9: b t t t / psh t t b / t t b t / psh t t t 10: b tkt / psh b / tkt b / psh tkt 11: d 12: k 13: f 14: s 15: h 16: a 17: n 18: m 19: u 20: o 21: 8 22: . (dot) 23: pf 24: phs 25: duf

5、 26: k 27: p 28: tss 29: bIF YOUR / pO THERb / bON _ / pLY KNEW 我們首先從爵士鼓的持槌開始學起:小軍鼓的持槌方法通常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是常常在交響樂隊中采用的傳統標準持槌方法,即:右手用拇指的第二關節拇指指肚和食指二三關節握鼓槌的三分之一處自然靠攏,其余三指自然向掌心彎曲與鼓槌持一定間隙,以輔助形式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內側,拇指與食指虎口處夾住鼓槌三分之一處,用無名指第三關節拖住鼓槌,其他手指向掌心自然彎曲成球狀。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同時壓住鼓槌或只用食指貼壓鼓槌上方。第二、是自然持槌法(直腕)。即:雙手同標準持槌法中的右手完

6、全一樣。第三、是扣腕式持槌法。即:兩只手同自然持槌法相似,只是雙手掌心向下(即扣腕)。以上幾種持槌的方法在實際的演奏中都很實用,最好都能夠學會,這樣會使你在今后的演奏中獲得更多的自由。(只有在正確方法的基礎上訓練才能有效地掌握和提高。)特別是擊奏和手腕的應用正確與否將對演奏的效果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個簡單的節奏型   初級教程第二講在這節課里主要練習 前八 后十六分音符 見鼓譜 初級教程第三講(圖)在這一講里主要練習的是切分音和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見圖:初級教程第四講(賦鼓譜)次將主要復習前面學到的各種音符的應用練習見 圖;初級教程第五講(圖)在這一講

7、里主要學習4/4拍的節奏初級擴展見圖初級教程第六講(圖)在這一講里主要學習4/4排腳鼓的簡單變化如圖:初級教程第七講(圖)基本功練習,前十六,后十六,重音移位,雙跳,滾奏等 見圖:初級教程第八講(圖)簡單的solo練習  初級教程第九講 持槌方法通常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是常常在交響樂隊中采用的傳統標準持槌方法,即:右手用拇指的第二關節拇指指肚和食指二三關節握鼓槌的三分之一處自然靠攏,其余三指自然向掌心彎曲與鼓槌持一定間隙,以輔助形式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內側,拇指與食指虎口處夾住鼓槌三分之一處,用無名指第三關節拖住鼓槌,其他手指向掌心自然彎曲成球狀。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同時壓住鼓槌或只用食指貼壓鼓槌上方。第二、是自然持槌法(直腕)。即:雙手同標準持槌法中的右手完全一樣。第三、是扣腕式持槌法。即:兩只手同自然持槌法相似,只是雙手掌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