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收益報告若干問題探析【開題報告】_第1頁
全面收益報告若干問題探析【開題報告】_第2頁
全面收益報告若干問題探析【開題報告】_第3頁
全面收益報告若干問題探析【開題報告】_第4頁
全面收益報告若干問題探析【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開 題 報 告題 目 全面收益報告若干問題探析 學 院 商學院 專 業 會計學 班 級 會計071 學 號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完成日期 2010-01-08 一、論文選題的背景、意義(一)選題背景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高新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經濟水平也顯著提高,企業經營活動日趨復雜多樣化,但傳統收益報表也隨之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一是不能提供更全面、更相關的會計信息;二是不能反映物價變動的影響;三是無法更真實、完全地報告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四是濫用穩健原則和報表勾稽關系混亂。為滿足信息使用者對財務信息的需要,近幾年我國會計理論界陸續涌現了使用全面收益

2、報告的熱潮,國家對全面收益報告的關注度逐年加大。隨著國家企業經濟日趨活躍,對信息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問題的監督得到財政部門的高度重視,推行全面收益報告有了客觀的需求。2006年2月,我國頒布了新會計準則體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推行。企業會計準則一一基本準則(2006)第四條明確指出:“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這表明我國的新會計準則體系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也表明傳統收益表的“受托責任觀”正逐步向全

3、面收益報告的“決策有用觀”轉變,公允價值也開始適度推廣,凸現了我國推廣全面收益報告的會計環境正在不斷成熟。但是,我國推行全面收益報告比較晚,還沒有形成比較體系的會計準則和相應的配套設施,推行全面收益報告作為一項新的內容,仍有許多理論和實務問題需要研究。 (二)選題意義推行全面收益報告工作作為一項新的內容,實踐歷史很短,經驗積累并不豐富。目前,人們對全面收益報告理論較少有系統專門的研究。而且全面收益報告作為一種較新興的事物,政府還有我國會計理論界都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需要進一步討論。對于國外已較為成熟的全面收益報告模式我們不能盲目應用,而應該在結合我國現實國情的前提下,合理借鑒和引進,從而建立為

4、廣大會計人士所能接受的全面收益報告方式。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的基本內容1、分析全面收益報告的基本理論全面收益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企業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他事項與情況所產生的凈資產的變動。全面收益不僅包括了傳統的會計收益即凈收益部分,而且包括其他全面收益。也就是說全面收益不僅計量構成其主要來源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導致的損益及其已經實現的持產損益,而且也計量傳統會計收益難以處理和反映的物價變動或其他一些外在環境事件所引起的已確認而未實現的損益。2、分析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關于全面收益報告相關規范的演變過程2006年2月,我國頒布了新會計準則體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

5、中推行。在新會計準則頒布之前,我國的會計目標屬于受托責任觀,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也更傾向于可靠性,而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使我國財務會計概念結構中的許多方面發生了變化,也為全面收益報告的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1)會計目標由“受托責任觀”向“決策有用觀”轉變,體現了全面收益的特點;(2)會計理念從“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轉變,體現了全面收益的主要特點;(3)引入了“利得”和“損失”兩個概念,為全面收益的內容劃分和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提供了基礎;(4)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引入和利潤的變革體現了全面收益觀;(5)要求企業增加一張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體現我國企業收益信息的披露開始趨向于全面收益理論。3、剖

6、析我國上市公司報告全面收益存在的問題實踐表明,全面收益報告能夠有效減少管理層利潤操縱,規范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從而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國上市公司報告全面收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公允價值的確立十分困難,從而可能使會計信息進一步失真;(2)將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凈利潤仍是企業獲得各種相關資格的基本考核指標;(3)其他許多沒有進入利潤表的未實現損益項目,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4)會計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4、探討提高全面收益報告決策有用性的對策提高全面收益報告決策有用性的對策主要有:(1)制定相應的報告準則;(2)改革應與監管同時進行;(3)提高會計從業人員

7、素質;(4)披露項目應細化。(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第一,我國上市公司報告全面收益存在的問題。第二,探討提高全面收益報告決策有用性的對策。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一)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閱讀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通過此研究方法,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還能形成關于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同時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2、歸納研究法國際上對全面收益報告的研究已較為成熟,國內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目前推行全面收益報告還未成完整的體系,因此本文從已有的全面收益報告研究中一點點地分析并最終歸

8、納出全面收益報告原有的特性及技術方法思路。(二)技術路線文獻研究法研究背景研究的意義全面收益的概念會計準則關于全面收益報告相關規范的演變過歸納研究法我國上市公司報告全面收益存在的問題提高全面收益報告決策有用性的對策四、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2010.11.052010.11.22 完成畢業論文選題2010.11.232011.01.10 完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及外文翻譯2011.02.212011.03.11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確定實習單位2011.03.122011.05.03 畢業實習,修改論文2011.05.042011.05.12 畢業論文定稿2011.05.232011.06.03

9、畢業論文答辯五、主要參考文獻1 孫燕芳.全面收益觀發展動態及其在我國會計準則體系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11):33-352 高旸從新準則的頒布看推行全面收益報告的意義j.會計之友,2007,(23):78-793 晚常青. 我國實行全面收益報告問題研究會計之友j,2008,(5):95-964 楊曉玉,周丹論我國會計準則中的全面收益理念及其運用j.會計之友,2008,(29):35-375 宋艷敏.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的全面收益觀淺析j.財會月刊(綜合),2008,(4):71-726 武迎春. 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理念:基于全面收益觀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2(13)

10、:33-347 金未全面收益報告再思考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8(1):42-468 高微. 全面收益觀在我國新會計準則中的應用j.財會研究,2010,(11):34-379 張凌燕. 推進我國全面收益報告改革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8,(16):49-5010 劉懷山企業全面收益的確認計量及報告j.企業經濟,2008,(3):168-17011 吳建華. 我國上市公司收益質量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11):45-4612 林秀松. 我國推行全面收益報告若干思考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5,3(2):173-17513 周令杰. 全面收益報告在我

11、國的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48-5014 周萍.論我國企業收益報告的局限性及改進j.財會通訊,2008,(2):61-6315 王群宇.全面收益觀在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2008,(2):103-10416 許保國.試論我國收益報告的改進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4):105-10917 賀宏.新會計準則與企業業績報告模式改進j.會計之友,2010,(1):11-1318 楊吉生,何明我國應用全面收益報告的現實意義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5):51-5419 周仁俊,李慧娟.論新會計環境下全面收益報告j.當代經濟,2006,(12)

12、:130-13120 劉君.我國推行全面收益報告的設想j.財會月刊(綜合版),2007,(6):20-2121 張國永我國全面收益報告的選擇模式探討j會計之友,2009,(15):62-6322 李榮強在我國推行全面收益報告的幾點思考j會計之友,2005,(5):35-3623 dennis chambers, thomas jlinsmeier,catherine shakespeare and theodore sougiannisan evaluation of sfas no130 comprehensive income disclosures.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7,12(4):p557-59324 santanu mitra and mahmud hossain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