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_第1頁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_第2頁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_第3頁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 編輯整理:尊敬的讀者朋友們:這里是精品文檔編輯中心,本文檔內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編輯整理后發布的,發布之前我們對文中內容進行仔細校對,但是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的內容能夠給您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便利。同時也真誠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議和反饋,這將是我們進步的源泉,前進的動力。本文可編輯可修改,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業績進步,以下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的全部內容。(完整word版)“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親愛的讀者:本文內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編輯發布

2、到文庫,發布之前我們對文中內容進行詳細的校對,但難免會有錯誤的地方,如果有錯誤的地方請您評論區留言,我們予以糾正,如果本文檔對您有幫助,請您下載收藏以便隨時調用。下面是本文詳細內容。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及案例撫順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 寧寶成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據

3、此,我們結合教學實踐,確定了“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基本過程:引發問題組織探究作出解釋-運用深化該模式實施欲體現的特點:創景激疑,獨思共議,解惑識質,實踐升華。模式過程說明:一、引發問題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有問題才能去主動探究。引發問題,就是教師要根據要學習的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聯系學生的知識水平、身邊的生活實際,創設一種易于學生迅速進入狀態的模擬情景,激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一系列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是雜亂的,有的是已經學習過的,有的是與本節課學習相關的,有的可能是后續學習才能解決的,教師要及時與學生共同進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問題。二、組織探究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

4、構者,而不是被動盛裝知識的容器。外在的知識、思想、方法只有通過學生實踐、親歷,才能內化于學生腦海之中.組織探究,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班級授課制的特點,在教師組織、引導下,讓學生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嘗試解決,體驗感悟,獲取感性認識,并與身邊的同伴、全班的同學及老師進行探討交流,澄清認識。探究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提出個人見解,暫緩評價正誤、優缺。三、作出解釋“會學”是必要的,而“學會”是必須的。作出解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把通過感知獲取的直觀認識條理化,抓住其本質屬性,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融入已有認知結構中。簡單地說,就是源于學生,高于學生,既要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中抽象出知識的本質,又

5、要讓學生清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分化點、生長點)。四、運用深化弄清了知識的本質,不等于真正掌握了知識、形成了解決問題的技能,必須把理性的認識具體化,在實踐中完善認識。運用深化,就是讓學生運用獲取的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深刻體悟知識的內涵與外延,升華認識。這一過程,教師要緊緊圍繞所學知識的本質精心設計習題,一題一得,做到對學生學習情況心中有數,莫泛泛練習,事倍功半;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又將激發新的問題。“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旨在著力體現新課程關于數學教學的基本理念,把現代理念與教育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有所遵循,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更好地達成新課程期望的數學

6、教育的目標。案例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二年級數學課本下冊第六單元加與減(一)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法與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悟解決問題的方法.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設計:一、引發問題1、創設情境:淘氣一家人到商場買電器,你們猜猜看,淘氣可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2、提出問題:買1臺洗衣機和1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 1臺冰箱比1臺電視機貴多少錢?1臺洗衣機、1臺電冰箱和1臺電視機一共多少錢?3、歸類整理提出的問題,指明本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問題:買

7、1臺洗衣機和1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 1臺冰箱比1臺電視機貴多少錢?二、組織探究(一)師生共同探究“買1臺洗衣機和1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的問題。1、獨立思考:你怎樣解決“買1臺洗衣機和1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的問題?2、師生提出各自運用的計算方法,交流辨析:500800? 5張一百元的人民幣加上8張一百元的人民幣,是13張一百元的人民幣,13個100元是1300元,所以5008001300.我先想5813,所以5008001300。5個百加上8個百等于13個百,就是1300。我用在計數器上撥珠子的方法算出的.(二)師生共同探究“1臺冰箱比1臺電視機貴多少錢的問題(簡略略處理)三、作出解釋1、引導歸類

8、整理提出的算法:借助直觀計算、理解成幾個百相加得多少個百、用舊知識類推遷移2、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今天我們是在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整百、整十數加減法的口算方法,要學會運用上面的方法正確地進行口算。3、質疑四、運用深化1、解答學生前面提出的可以應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的問題.2、書上p51頁習題。五、課堂總結1、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鼓勵與肯定。3、提出今天學習遇到、以后學習要解決的問題:1臺洗衣機、1臺電冰箱和1臺電視機一共多少錢?非整十、整百數相加減,應該怎樣計算呢?案例二: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五單元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等探究活動,

9、使學生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2、通過親歷長方體特征的探究過程,指導學生掌握“觀察發現概括應用”的學習方法。3、通過演示、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比較、抽象、概括能力;通過再現表象,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4、在合作、交流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教學難點:形成長方體的表象,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關鍵:充分感知,適時抽象教學過程:一、引發問題1、直觀、初步認識長方體:講桌上的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在立體圖形中,最基本的形狀是長方體。你知道講桌上的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嗎?自己課桌上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舉起來讓大家看看。2、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物體

10、的形狀是長方體?3、上面大家談到的物體的形狀是否都是長方體的,當我們明確了長方體的特征之后,問題便可得到解決。4:認識面、棱、頂點:為了使大家更好地研究長方體的特征,我們先結合學具認識幾個新的概念:面:(拿著教具模型,用手掌摸著它的面)大家摸摸手中學具上這平平的部分,我們把它稱作“面”。(指著另外的面)這也是它的面我們這里所說的“面”都是平面。棱:(用手指劃著模型的棱)這是兩個平面相交的邊,我們把它稱作“棱。請你用手摸摸自己手中學具上的棱,并說說是哪兩個面相交得到的棱。頂點:(指著模型的一個頂點)這三條棱相交的尖尖的部分,也就是一個點,我們把它稱作“頂點。請你把另外的頂點指給同學看.請你指一指

11、這幾個模型(四面體、臺體等)的面、棱、頂點。我們已經認識了面、棱和頂點,現在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研究長方體的特征.5、提出問題:(拿著一個長方體模型和一個非長方體模型)這是長方體嗎?這呢?根據什么說這個是長方體,而這個不是呢?二、組織探究1、請大家用課桌上的長方體學具與非長方體學具進行對照,從面、棱、頂點三方面研究長方體的特征,并把研究的結果記錄下來。2、學生在獨立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研討。教師巡回指導.3、全班學生共同進行研討:大家研討得挺好,現在來匯報你的研究收獲。(你認為有幾個特征就說幾個特征,老師幫你記錄。)誰愿意先匯報?(學生舉起學具匯報研究所得,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并進行點撥,規范表

12、述語言,特別是數“面”、數“棱的方法,即“相對的面、“相對的棱”的認識指導要到位.)三、作出解釋1、整理獲取的結論,使之條理化:你能把長方體的這些特征有條理地整理一下嗎?(結合板書,學生可以從數量、形狀、大小和長短幾方面整理;也可從面、棱、頂點三方面整理.)到底長方體的特征有幾點?是否都重要呢?我們看看書上是怎樣概括的?(通過看書,使學生明晰-長方體的特征就是三點: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師:這就是長方體的三個重要特征,也就是識別一個形體是不是長方體應具備的三個條件.2、辨析比較,抓住本質:現在,你能說說這兩個學具(指長方體模型與非長方體模型)

13、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為什么它是長方體?而它卻不是呢?師:通過比較,我們發現,長方體的三個特征中最本質的是“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我們前面列舉實例中的電視、冰箱等物體的形狀都是在長方體形狀基礎上的藝術加工。3、建立表象: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是什么樣的?它有哪些特征?最本質的特征是什么?4、識圖:把一個長方體放在桌面上,你最多能看到了哪幾個面?我們通常把長方體畫成這樣(圖略)。5、認識長、寬、高(示長方體框架教具)請你觀察一下:它的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怎樣分?(每相對的四條棱為一組,可以分成三組.)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

14、叫做長方體的長、寬和高.通常,我們把上下垂直的棱長度叫做高,較長棱的長度叫做長,較短棱的長度叫做寬.以學具任一頂點為例,指出長、寬、高。(示一斜放著的教具)請你指出它的長、寬、高。(可以有不同說法)5、看書質疑四、運用深化用硬紙板做一個長方體紙盒,并量出它的長、寬、高。五、課堂總結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2、你們不但學會了知識掌握了長方體的特征,而且習得了探究問題的方法-“觀察發現概括應用”學習方法.3、鼓勵與評價.4、你能用今天的學習方法研究其它立體圖形的特征嗎?。結尾處,小編送給大家一段話。米南德曾說過,“學會學習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在每個精彩的人生中,學習都是永恒的主題。作為一

15、名專業文員教職,我更加懂得不斷學習的重要性,“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各行各業從業人員只有不斷的學習,掌握最新的相關知識,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才能開拓創新適應市場的需求。本文檔也是由我工作室專業人員編輯,文檔中可能會有錯誤,如有錯誤請您糾正,不勝感激!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

16、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