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紹興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02020 第一章 規劃編制背景與總則 一、紹興旅游業形成發展的過程(一)旅游業萌芽階段紹興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居住和活動,至今仍有許多關于舜帝巡游、大禹治水的文化遺存和優美傳說。特別是從春秋時代成為越國都城開始,紹興在全國范圍的知名度不斷提高,成為一代又一代名人雅士競相到訪的游覽勝地。東晉時期,書圣王羲之曾邀眾好友曲水流觴,留下著名的蘭亭集序。至唐代,游歷紹興已成為詩人們的一種時尚,給后人留下了”唐詩之路”的旅游線路。宋明時期,陸游、徐渭等名家均在游覽紹興后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山水詩篇。由于歷史時期眾多名人的到訪,紹興一直是各地游客自發前往的重要旅游
2、目的地。建國后至改革開放前,全省雖然只有杭州是正式對外開放的城市,但依然有眾多來自前蘇聯、東歐的國際友好人士和外國留學生到訪,國2.27 810 4.8國318 300 729旅游外匯收入(萬美元) 600700 1232 12001400 2108國15.75 56 54.651 紹興市第二輪旅游發展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加強紹興已有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以建設旅游大市為目標,充分利用區域經濟發達、交通改善和城市化建設加快的有利機遇,突出名人文化、江南山水、古越風情等基本特色,改善旅游環境,創建紹興旅游名牌,加快發展以紹興市區為中心的區域旅游。”規劃提出的紹興旅游發展目
3、標是“把旅游業發展成為紹興市的支柱產業,使紹興市成為國7.03 20.19國1267 1502旅游外匯收入(萬美元) 1721 4000 6679國元) 45.23 113.68 110.58 三、本輪規劃的任務與依據(一)規劃范圍與期限1規劃范圍規劃范圍包括紹興市全境,總面積8256平方千米,行政上包括一區五縣(市)。紹興市市區現僅設一區(越城區),市域范圍內還分布著紹興、新昌兩縣和諸暨、上虞、嵊州三個縣級市。根據紹興實際情況,本規劃在空間上把全市分為中心城市和外圍縣市兩個層次:中心城市:由紹興市區和紹興縣共同構成。外圍縣市:包括新昌縣和諸暨、上虞、嵊州三個縣級市。2規劃期限近期規劃時限為2
4、0062010年,與“十一五”規劃期限吻合;中遠期規劃期限為20112020年??紤]到旅游產業發展的特點,本規劃注重突出近期規劃的指導性,對中遠期旅游發展只作戰略性的展望。(二)規劃的主要依據1旅游行業技術規范 國家標準旅游規劃通則gb/t 18971-2003 國家標準旅游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修訂)gb/t 17775-2003 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2上級指導性規劃與政策關于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的若干意見,省委省政府,2004年浙江省旅游發展規劃思路暨五年行動綱要,2004年浙江省“十一五”旅游發展規劃,2005年3同級指導性規劃與政策關于進一
5、步加快紹興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紹興市委市政府,2005年2紹興市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2005年紹興城市總體規劃紹興城鎮體系規劃紹興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紹興生態市建設規劃,2003年 第二章 旅游發展條件與背景 一、旅游發展的比較優勢資源條件、市場條件、交通條件、經濟支撐條件是影響一個地區旅游產業的區域分工地位和發展前景的決定性因素。對紹興旅游發展條件的評價,不能局限于模糊的自我評價,而應把紹興放在更廣闊的空間范圍 單越城區 8 第三批:紹興魯迅故居、秋瑾故居第四批:大禹陵第五批:八字橋、呂府第六批:青藤書屋和徐渭墓(明)、大通學堂、徐錫麟故居紹興縣 4 第三批:古纖道(明至清)第五批:
6、印山越國王陵第六批:富盛窯址(周至戰國)、王守仁故居和墓(明)上虞市 1 第六批:小仙壇窯址(東漢)諸暨市 1 第五批:斯氏古民居建筑群嵊州市 2 第六批:崇仁村建筑群、馬寅初故居 3 紹興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 號 遺產類型 遺產名稱1 民間文學 梁祝傳說、西施傳說2 民間音樂 嵊州吹打3 傳統戲劇 新昌調腔、越劇4 曲藝 紹興平湖調、紹興蓮花落5 民間美術 嵊州竹編6 傳統手工技藝 紹興黃酒釀制技藝7 民俗 大禹祭典 (二)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小橋流水人家、一葉扁舟萬頃湖塘是人們對傳統江南水鄉的概括性描述,也是對紹興自然風貌的生動寫照。盡管受到歷史上的戰亂以及當代一些不合理人為活動的影
7、響,紹興依然保留了城在水中、水在城里、人家盡枕河的水城格局,城內外仍然留下了約2000公里長的河道和七處濱水古街,由此贏得了“東方水城”和“東方威尼斯”的贊譽。紹興市所轄五縣(市)的主城區也皆臨江濱河,如新昌的新昌江、嵊州的剡溪、上虞的曹娥江和諸暨的浣江。紹興水鄉風貌最為顯著的地方在紹虞水網平原一帶,山水沃野之間散布著一個個美麗的古鎮和村落,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漫步在大片湖蕩水巷之間,依然能夠獲得“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的美好體驗。紹虞水網平原位于古海塘內側,分布范圍包括越城區全部和紹興縣、上虞市的中北部。西起紹興縣江橋、錢清一帶,與蕭山平原相連;東至上虞縣五夫、永徐一帶,與余
8、姚相接;北與濱海平原相連,南至會稽山、四明山北麓。呈帶狀分布,東西延伸近70公里,總面積1,385,768畝。紹虞水網平原地勢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且由南而北漸低。平原中水網密布,湖泊眾多,水網是成陸過程中出現的溝通海潮內侵和山水出沒的網狀汊道。杭甬運河橫貫紹虞水網平原,全長93.7公里。其中錢清至曹娥江段屬蕭曹運河,長78公里,納會稽山北麓的廈履江、漓渚江、婁宮江、型塘江、平水江、富盛江等,由河網與鑒湖、賀家池、白塔洋、康家湖等19個湖泊相連,形成水網平原景觀,河網密度為2.38公里每平方公里。曹娥江趙家壩至驛亭長壩閘為虞甬運河的一部分,長15.7公里,與上虞北部的河流湖泊相連,形成虞北河
9、網,河網密度為0.83公里每平方公里。“虹橋玉帶門前事,萬古名橋出越州”,大量橋類建筑密集分布是紹興最具特色的水鄉景觀之一。據1993年統計,全市有橋10610座,其中市區與紹興縣有5122座。紹興不僅橋的數量多,而且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橋,其中宋以前13座,元、明41座,清550座,僅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近10座。這些古橋形式齊全,構造完整,為別處所少見。其中不少古橋還常常與歷史人物、民間故事和名人詩文聯系在一起。如因夏禹治水遺履不躡而命名的夏履橋,王羲之為老嫗題書于扇的題扇橋,陸游懷念唐琬的春波橋等。紹興水鄉古鎮布局獨特,順乎自然。歷史上多是從一條纖塘路逐步發展而來,故集鎮布局多以
10、河道為骨架,呈“折扇形”展開。開一條河,鋪一條路,然后建房成坊。其中尤以安昌、柯橋鎮最為典型。這兩個鎮,地勢平坦,河道密集,傳統居住區既被河道分隔,又有石橋相連,水巷小橋,環境寧靜,生活便利。鎮中主要街道皆依水而建,以青石鋪筑。沿街各式商店鱗次櫛比,酒店、菜館或開于河口,或設在橋頭。鎮上沿河商店多蓋有雨廊、騎樓,可避風雨。每當農閑,河面大小船只云集,富有濃郁的水鄉氣息。水作街道船代步。在多如葉脈分布的水鄉古鎮,船是需要的通行工具,烏篷船是紹興特色,其巧妙之處在于船夫不單用手劃,連腳也用上,小船在櫓漿的“咿呀”聲中徐徐向前滑行,兩岸景色慢慢迎面移來,又緩緩地向后掠去。穿過一個個橋洞,景色在不斷的
11、轉換中,意境也在不斷的變化中。(三)突出的輕紡產業優勢發達的特色產業集群特別是輕紡產業集群是紹興連接國際市場的主要載體,也是紹興旅游發展條件中具有國際意義的潛在優勢。紹興紡織業的發展歷史悠久、產業規模龐大、技術裝備先進、專業化分工體系發達,已形成了化纖、織造、印染、服裝以及紡織機械、紡織軟件等門類齊全、配套協作的產業體系。目前,紡織業占全 4市經濟總量的一半,出口量占全市72%以上,化纖布、領帶、襪子生產量、紡織品成交量均居全國第一,位于柯橋的中國輕紡城是亞洲最大的紡織品專業市場,嵊州領帶市場和諸暨襪業市場也具有較大的市場輻射力。隨著濱海等工業園區建設的推進,紹興將進一步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
12、紡織品制造和貿易的重要中心。紡織產業的優勢,為紹興發展以產業集群為依托的商務會展旅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黃酒是中國特有的酒種,與啤酒、葡萄酒并稱為世界三大古酒。盡管國本地市場 紹興市 435 127 1503 20.19本省市場 浙江省 4900 2742 12758 348.01杭州市 80 630 264 3266 151.46寧波市 100 535 169 2352 43.83長三角市場 兩省一市 14140 8068上海市 230 1342 1041 9012 444.54江蘇省 17234 378.30蘇州市 230 750 3813南京市 430 685 3308 (五)強大的市
13、域經濟支撐2005年紹興市生產總值1440.48億元,經濟總量在浙江省內排在11個城市的第四位,僅次于杭州、寧波和溫州。在全市經濟總量中,民營經濟的比例高達95%。根據抽樣調查,2005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6元,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704元。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4.0%和38.8,年未每百戶居民民用汽車擁有量14輛。城鎮居民收入排在全省第二位,僅次于溫州,并在長三角16城市中位居前列。紹興不但經濟實力強大,而且開放程度較高。2005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04.85億美元,成為繼寧波、杭州之后浙江省第3個外貿總額超百億美元的城市。紹興的農村工業化起步較早,各縣(市、
14、區)經濟發展比較平衡,城鎮化水平較高,市轄五個縣(市)個個都是全國百強縣。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發達的民營經濟,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政府供給公共產品的財力,另一方面也使民營資本逐漸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投資動力。近年來,紹興市政府在河道整治、舊城改造、特色街區保護和城市公園建設上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特別是城市廣場和大面積的濱河公園為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了公共休閑娛樂空間,為旅游城市形象的提升創造了條件。“十五”期間,紹興市進行了魯迅故里一期、大禹陵、鏡湖城市濕地公園、柯巖、大香林和西施故里等旅游景區的建設和改造,皆投入了巨大的資金。 2005年浙江省11城市相關經濟指標情況5生產總值(
15、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 出口總額 (億美元)杭州 2918.61 44487 16601 7655 198寧波 2446.40 38733 17408 7810 222.3嘉興 1150.71 34588 16189 8007 70.44湖州 640.05 24866 15375 7288 19.96紹興 1440.48 33100 17516 7704 81.42舟山 272.00 26931 15524 7190 10.69溫州 1600.00 21384 19805 6845 61.84金華 1055.4 23302 15387
16、 5516 43.87衢州 325.54 13255 17400 7000 3.24臺州 1247.43 22360 17394 6689 51.96麗水 300.31 11963 12846 3572 4.41 2005年紹興各市(縣)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地區 生產總值(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紹興市區 259.93 39200 94.83 167.16 17319諸暨市 324.66 30742 76.49 150.64 17788 8065上虞市 229.45 29647 63.
17、27 93.6 17008 7796嵊州市 141 19180 55.81 64.98 17150 6526紹興縣 390 54800 55.06 175.52 18128 9241新昌縣 122 28000 31.95 30.20 17153 6489 二、旅游發展的戰略機遇(一)旅游經濟強省需要紹興旅游崛起省委和省政府在關于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旅游經濟強省的發展目標,并且作出了以“詩畫江南、山水浙江”為主題,全面打造文化旅游、海洋旅游、生態旅游、商貿旅游、休閑旅游五大品牌,著力構建三大旅游經濟帶和十大旅游區的戰略部署。 紹興是全省旅游業起步最早的城市
18、之一,歷來是浙江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的過程中,紹興是環杭州灣旅游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十大旅游區之一,同時也是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主要基地,在全省旅游業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十分顯著。因此,紹興旅游業的未來發展態勢將直接影響到旅游經濟強省戰略的成敗。(二)全市經濟發展呼喚旅游產業騰飛經過改革開放近30來的快速發展,紹興經濟社會整體上已經處在工業化中后期的發展階段,依靠服務業的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從“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轉型,已經成為市域經濟社會全面、快速和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產業關聯效應最顯著的產業之一,充分發揮文化底蘊深厚和產業基礎扎實的優勢加快旅游業的發展,是
19、紹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在2005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紹興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已經明確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紹興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爭取到2010年把紹興建成綜合競爭力位居全省前列的旅游經濟強市的發展目標,并提出了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2006年初,市委市政府在關于加快我市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中,再次出臺了促進包括旅游業在內的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在市本級每年3000萬元的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包括旅游專項資金800萬元,旅游宣傳促銷經費500萬元。國內外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居民消費是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重大動力。紹興長期 6以來都屬于長三
20、角范圍內人均收入較高的城市之一,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市區居民消費支出的比例一直偏低,高儲蓄、低消費現象比較明顯。為扭轉這一現象,激發經濟增長中的消費動力,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已于2006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市區消費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的六種業態、四大工程、十大活動和十大項目大多屬于旅游業范疇。(三)市場需求增長支撐旅游產業前景從國內看,我國正處在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歷史階段。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閑暇時間的不斷增加和消費觀念的不斷轉變,必將推動旅游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隨著全國范圍人均gdp從1500美元向更高水平的跨越,旅游需求激增的“大眾旅游時代”正在來臨。而高收入人群的擴大特
21、別是沿海發達地區人均收入的高位增長,又將使旅游消費需求在大眾化基礎上出現分層化的趨勢;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將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的國際化步伐,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旅游者進入我國市場。在旅游市場需求強勢走旺的背景下,位處長江三角洲的浙江省客觀上擁有比其他省區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三、旅游發展的潛在威脅(一)旅游產業處在新一輪區域分工定位期從上世紀80年代旅游業步入產業化軌道以來,我國旅游業發展整體上已經基本完成主要依靠天然資源優勢謀求區域分工地位的初級階段。在即將開始的新一輪區域分工定位階段,資本、技術和管理將進一步成為影響旅游目的地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主導產品的規模和
22、創新程度、目的地的產業關聯度和要素匹配度將日益成為決定區域旅游業分工地位的決定性力量。因此,各地都面臨著吸引資本和技術要素投入、加強服務與管理創新的新課題,從而預示著新一輪旅游業市場競爭的到來。 從全省范圍看,旅游業發展都已經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環杭州灣地區都在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特別是交通一體化帶來的發展機遇。紹興盡管面臨著紹嘉通道帶來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要看到滬杭城際高速和杭州灣跨海大橋將進一步鞏固杭州、寧波作為省域旅游中心的發展前景。因此,處在杭州和寧波兩大省域旅游中心城市之間的紹興市,要在未來爭取到較高的產業分工地位,依然面臨著很大的難度。從旅游供給角度看,面對相同市場的長三角地區正處
23、在旅游供給不斷增加的階段,而且各地的旅游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同質性,意味著未來的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目前,長三角16個城市內,共有19個國家級和省級旅游度假區,浙江、江蘇與上海三地共有4a級旅游區126個、3a級旅游區56個。環紹興周邊的嘉興、杭州、金華、臺州和寧波,在車程2小時范圍內擁有8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77個a級旅游區(接近全省a級旅游區的50),其中4a級旅游區38個,占全省的70以上,優質旅游區在紹興周邊地區高度集聚。(二)旅游市場處在新一輪需求結構轉型期進入“十一五”以后,旅游市場將在大眾化潮流下出現更多的細分市場需求,旅游目的地的生產和供給只有適應市場變
24、化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市場的大眾化要求生產的規?;⑵放苹凸┙o的穩定化,而市場的細分化則要求生產的多元化和供給的柔性化。紹興旅游如何同時適應兩種市場需求的變化,并滿足投資經營者獲取經濟效益的預期,既是長期存在的難題又是近期必須面對的挑戰。(三)全市經濟處在新一輪資源要素重組期工業化和城鎮化在推動紹興市域經濟強勢增長并支撐旅游業順利發展的同時,客觀上制約了旅游業在全市經濟中產業地位的提升,影響了旅游產業發展空間的擴大。在生態經濟的發展導向和經濟總量持續攀高的背景下,要素制約特別是用地短缺的矛盾將直接影響各類產業的發展。因此,在工業主導的經濟格局和沿海地區寸土寸金的情況下,能否突破土地要素的制約,
25、將成為紹興旅游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第三章 旅游發展現狀與問題 一、旅游客源市場現狀(一)國內客源市場現狀從1995年以來,紹興市接待國內游客人數持續增長,2003年受非典的影響,入境旅游市場有所減少, 7其余年份穩步增長,特別是近兩年來增幅巨大(見下表)。紹興市“九五”期間游客接待量增幅年平均為20.50,“十五”期間游客接待量增幅年平均為15.72。雖然“十五”期間比“九五”期間平均增幅較慢,但其總量增加較大。歷年紹興市國 1.5 4.5 3.2 2.0杭州市 61.5 46.1 4.8 4.5 7.9 1.5 1.3 10.4 5.3 5.8寧波市 41.8 26.5 14.2 8.8
26、1.3 2.4 1.7 5.6 3.7 9.5紹興市 42.9 18.9 10.4 20.3 0.4 2.3 1.3 3.4 0.3 13.7 在出游方式上,到訪紹興的國內游客中占第一位的是個人或親朋好友結伴而行的旅游者(占49.2%), 8其余依次為自駕車出行者占26.3%,單位組織的占15.0%,旅行社組織的只占9.2%。其中,自駕車出行者所占比例為全省之冠,高出全省平均10個百分點。說明紹興的旅游市場以散客為主,自助游較為方便,特別是對自駕車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后應充分發揮旅行社在營銷和組織游客方面的作用,開拓更多的旅游客戶。在游客逗留時間上,紹興的游客人均逗留天數僅為1.7天,低
27、于全省其他10個城市,比全省平均少0.6天;67.7%的過夜游客在紹興只住一夜,住兩個晚上及以上的游客比例不僅大大低于全省平均,而且明顯低于全省其他10個城市。國內游客在我省逗留時間構成表()地 區 人均停留天數 1夜 2夜及以上 地 區 人均停留天數 1夜 2夜及以上浙江省 2.3 41.4 58.6 紹興市 1.7 67.7 32.3杭州市 2.1 57.4 42.6 金華市 2.3 38.5 61.5寧波市 2.9 32.3 67.7 衢州市 2.1 35.4 64.6溫州市 3.0 31.8 68.2 舟山市 2.3 27.9 72.1嘉興市 2.1 45.8 54.2 臺州市 2.5
28、 22.6 77.4湖州市 2.4 44.2 55.8 麗水市 1.9 40.4 59.6 在游客人均花費上,2005年全省平均為971.64元,紹興只有735.82元,低于杭州、寧波、溫州、臺州和金華,處在全省第六位;在游客人均花費的構成上,與全省平均相比較,紹興的景點游覽花費偏高,旅游購物花費偏低,文化娛樂方面的花費更低。綜上所述,紹興國內客源市場的現狀特征可歸結為以下七個方面:國內客源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20002005年間在全省的排名卻下降了1位;客源地分布與全省總體情況一致,40%的客源來自浙江省內,70%以上的客源來自長三角兩省一市; 女性游客比例明顯低于全省平均,老年和青少年游客
29、比例也偏低;以休閑度假為目的的游客比例偏低,而以商務會展為目的的游客比例高居全省之冠;散客自助游的比重最大,單位和旅行社組織的游客比例較低,與全省總體情況基本一致,但自駕車出游的比例為全省之冠;游客人均逗留時間、住宿兩個晚上及以上游客的比例均低于全省平均,并且為全省最低;游客人均花費低于全省平均,位居杭州、寧波、溫州、臺州、金華之后;與全省平均相比,景點游覽花費偏高,旅游購物花費偏低,文化娛樂方面的花費更低。(二)入境客源市場現狀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紹興的入境旅游發展緩慢,入境旅游的人數起伏不定。進入90年代以后,入境旅游的人數持續增長,特別是2000年以后增長更加迅猛。全市“九五”期間入境
30、旅游的年平均增長率只有9.91,而“十五”期間則猛增到47.45。但從全省范圍看,其他一些地區入境旅游的增長更快,紹興入境旅游在全省的比重反而在逐步下降,由此出現了“數量蒸蒸日上、排名每況愈下”的尷尬局面。紹興入境旅游接待量在“九五”初期處在全省第四位,2005年已降到第六位。全市各地的入境旅游接待量并不平衡。市區和紹興縣是入境旅游接待的主體,其次是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和新昌縣接待量較少。市區和紹興縣大約占有2/3的市場份額,近年市區所占的份額有加大的趨勢,諸暨市基本穩定在15左右,嵊州市和新昌縣基本是7,上虞所占的份額最低。 紹興20012005年入境旅游接待量地區 2001年 2002年
31、 2003年 2004年 2005年全市 59600 100716 86766 153446 201933市區 24900 34014 27193 54987 68490紹興縣 19400 29202 30496 50813 64502諸暨市 9400 20422 14161 20072 26130上虞市 1200 4757 3846 7180 13010嵊州市 1500 6221 6580 10293 15021 9 從入境旅游者構成比例看,入境旅游者中外國人所占比重最高,在外國市場中又以亞洲市場為主,亞洲市場中又以日本和韓國為主,東南亞、美國和歐洲市場所占的份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份
32、額在不斷上升,這與商務往來密切有一定的關系。歐美市場特別是德國和美國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2005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01933人次,同比上年增長31.59%,其中外國人143232人次,增長31.08%,;香港同胞25607人次,增長23.80%;澳門同胞10179人次,增長49.58%;臺灣同胞22915人次,增長37.35%。外國游客仍然是紹興市入境游客的主要客源市場,占全市入境游客的70.93%(見下圖)。其中,亞洲游客為85489人次,增長29.19;歐洲游客為32556人次,增長37.17%;美洲游客為12445人次,增長22.53%;大洋洲游客為3937人次,增
33、長18.98%;非洲游客為3881人次,增長49.04%。歐洲市場中,西班牙、荷蘭、瑞典和德國的游客增幅驚人,分別達到173.99%、95.58%、58.01%和52.96%;亞洲市場中,日韓依舊占據龍頭位置,日本市場在總量領先的同時,仍保持49.70%的高增長率。 2005年紹興市位居前十名的主要客源國指標國別 2005年人次 2004年人次 增減(%)日本 38806 25922 49.70韓國 14779 13480 9.64德國 12413 8115 52.96印度 8436 6866 22.87美國 7442 5577 33.44新加坡 5742 5789 -0.81英國 3435
34、2532 35.66馬來西亞 3031 2460 23.21意大利 2697 1976 36.49法國 2405 2072 16.07 從入境旅游者的出游目的構成看,商務游客發展較快。近幾年來,隨著紹興的經濟快速發展,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來紹商務考察和業務洽談的入境游客增多(如參觀學習、投資商務洽談、技術指導和交流等),此外還有探親訪友(主要為港澳臺同胞)、從事教育工作以及觀光游覽等。據調查,入住紹興市星級賓館的入境旅游者中,80%是商務型游客。特別是幾個大型的交易市場,中國輕紡城、嵊州領帶城、諸暨珍珠市場等,每天都有大批境外商務游客考察業務,但和周邊的寧波、嘉興、杭州相比,入境旅游還相對
35、落后,人數較少。綜上所述,紹興市入境客源市場的現狀特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入境市場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但總量規模較小,省內排名趨于下降,在全省的傳統優勢地位已經動搖;外國人客源市場比例較高,始終穩定在70左右的份額;日本和韓國是紹興市入境客源市場最主要的兩個客源國,也是最主要的入境觀光客源國; 德國、印度和美國市場近年來增幅較大,商務旅游是其主要目的;商務旅游是入境游客主要出游目的之一;入境游客以散客為主。 二、旅游經濟的總量與貢獻“十五”期間,紹興市旅游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入境游客、外匯收入、國內游客和旅游總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30.26、24.48、13.94和14.31,全市接
36、待境內外游客2002年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2005年,紹興市旅游經濟四項主要指標分別為:接待入境旅游者201933人次,接待國內旅游者1502.81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6678.99萬美元,國內旅游收入110.58億元,旅游總收入116億元。旅游業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為8.05,旅游業已經成為紹興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一)旅游產業對市域經濟的貢獻10與全省平均和省內其他城市相比,紹興市旅游業在市域經濟中所占份額明顯偏低,與紹興旅游資源的豐度不成比例,與建設旅游經濟強市的要求相距甚遠。 2005年,全省旅游經濟總量相當于gdp的10.32。全省十一個市中,旅游總收
37、入相當于當地gdp的比重最高的舟山市、杭州市分別為22.58和15.93,紹興市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為全省最低,不僅無法與杭州市和舟山市相提并論,而且與二三產業同樣發達的寧波、金華、臺州、嘉興也有明顯的差距。紹興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年份 旅游總收入(億元) gdp(億元) 相當于gdp中的比重%2005 115.99 1440.48 8.052004 95.20 1313.87 7.252003 79.92 1088.39 7.342002 78.46 930 8.442001 65.06 823 7.902000 56.35 779.86 7.23 2005年全省各地旅游總收
38、入相當于gdp的比重地區 相當于當地gdp的比重 地區 相當于當地gdp的比重%全省 10.32 湖州市 10.25舟山市 22.58 麗水市 9.55杭州市 15.93 嘉興市 9.44臺州市 11.15 衢州市 8.88金華市 10.96 溫州市 8.11寧波市 10.57 紹興市 8.05 (二)旅游產業在全省的相對地位從全省范圍看,杭州、寧波兩市的旅游經濟總量明顯領先于其他9個市,紹興市的旅游經濟總量處在全省第五位,與第三和第四位的臺州、溫州兩市差距不大,但與第六位的金華市幾乎相等,與第七位的嘉興也很接近。根據近期統計數據的動態分析可以發現,在全省各地旅游業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紹興國內旅
39、游發展速度較快,但入境旅游的發展速度顯得相對較慢,導致在全省旅游經濟中所占的份額趨于下降。1入境旅游: 1995年紹興入境旅游者數量位居全省的第四位,僅次于杭州、寧波、舟山;2000年處在第五位,2001年下降至第七位;2005年,上升至第六位,位于杭州、嘉興、寧波、金華和溫州之后;1995年紹興旅游外匯收入位居全省第五位,位于杭州、寧波、舟山和溫州之后;2000年降至第七位,2001年下降至第八位;2005年位于杭州、寧波、金華、嘉興、溫州、麗水和舟山之后,仍然位居第八。2國內旅游:紹興國內旅游者數量1995年位居第四,僅次于杭州、溫州和寧波;2000年位居第三,僅次于杭州、寧波;2005年
40、則位居杭州、寧波和臺州之后,列第四位;國內旅游收入在1996年至2005年10年中紹興在第三至第五位之間,頭尾皆為第五位,1996年在杭州、寧波、溫州和金華之后處在第四位,2001年在杭州、寧波之后處在第三位,2005年在杭州、寧波、臺州和溫州之后處在第五位。3旅游總收入:由于旅游接待總量增長不夠迅速,旅游者人均消費額又明顯低于全省平均值,導致紹興旅游總收入在全省旅游經濟中的份額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20002005年期間,紹興市旅游接待量占全省的份額從12.26下降到11.62,旅游總收入占全省份額從11.92下降至8.41。 20002005年紹興市旅游接待量占浙江省的比重(單位:萬人次)
41、年份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浙江省 13106.01 10876.67 8609.83 8224.18 7041.93 5982.59紹興市 1522.99 1226.44 1036.48 1016.78 846.76 733.5所占比例% 11.62 11.27 12.03 12.36 12.02 12.26 11 2001-2005年紹興市旅游總收入占浙江省的比重(單位:億元)年份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浙江省 1378.82 1120.5 767.7 710.8 587 474紹興市 115.99 95.20 79.
42、92 78.46 65.06 56.49所占比例% 8.41 8.50 10.41 11.03 11.08 11.92 三、旅游景區的數量與結構(一)旅游景區的總量與等級紹興市擁有各級風景名勝區 28 個(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 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7 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2 個,國家地質公園 1 個,森林公園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個),文物保護單位個。以上述場所為主要依托,紹興市開發建設了眾多的旅游景區(景點)。到2005年,全市對外開放的旅游景區已經有200 多個,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全市目前已有魯迅故里、蘭亭、會稽山、柯巖、新昌大佛寺和諸暨五泄共6
43、個4a 級旅游景區,東湖、周恩來紀念館、沈園、諸暨西施故里4個 3a 級旅游景區,8個2a級旅游景區,其余旅游景區尚未獲得國家質量等級。按照旅游景區接待規模可分為五個層次。年游客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的旅游區只有1個(柯巖風景區),2005年旅游接待人數接近120萬,經營總收入達到4372萬元;年游客接待量在50100萬人次之間的旅游區有3個,分別是大佛寺、魯迅故里和大禹陵;年游客接待量在2050萬人次之間的旅游區有5個,分別是五泄風景區、東湖景區、蘭亭景區、沈園景區和穿巖十九峰;年游客接待量在1020萬人次之間的旅游區有3個,分別是名人故居、西施殿景區和沃洲湖景區;其余旅游區點每年的游客接待
44、量均在10萬人次以下。(二)免費開放式景區包括城市廣場、公園、環城河和步行街區等在 稱 年接待游客量(人次) 名 稱 年接待游客量(人次)魯迅故里 511000 運 河 園 13140城市廣場 393864 若耶幽園 4015稽山公園 368843 河 清 園 4015倉橋街區 197100 亭山公園 3650平水東江 81760 市區合計 1721275西 園 33215 紹 興 縣 155855百 花 園 27375 諸 暨 市 105235八字橋街區 26358 新 昌 縣 91980百鎮廣場 21535 上 虞 市 68620名人廣場 21170 嵊 州 市 61685治水廣場 142
45、35 縣市合計 483375 (三)鄉村休閑旅游點紹興市鄉村休閑旅游萌芽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近年來發展速度加快。全市現有“農家樂”鄉村休 12閑旅游點127個,總占地面積11.73萬畝,規劃總投資16.5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6.24億元,其中已建成的41個。從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總體情況來分析,紹興市鄉村休閑旅游主要包括五種類型:休閑度假型、人文景觀型、生態旅游型、科技觀光型和特色餐飲型。紹興市現有主要旅游景區(景點)縣(市區) 景 區市區(21) 魯迅故里、蘭亭、東湖風景區、沈園、周恩來紀念館、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青藤書屋、大通學堂、戒珠寺(王羲之故宅)、會稽山旅游區(大禹陵香爐峰百
46、鳥樂園)、徐錫麟故居、吼山風景區、八字橋、倉橋直街、府山公園、塔山公園、蕺山公園、環城河、大環河、城市廣場 紹興縣(8) 柯巖風景區、魯鎮(屬柯巖風景區)、鑒湖景區(屬柯巖風景區)、香林花雨風景區、安昌古鎮、印山越國王陵、蘭亭國家森林公園、羊山風景區新昌縣(5) 大佛寺風景名勝區、穿巖十九峰、沃洲湖、天燭湖、七盤仙谷景區上虞市(3) 曹娥廟景區、鳳鳴山景區、桃花源生態旅游區諸暨市(5) 五泄風景區、西施故里、斗巖風景區、湯江巖景區、小天竺景區嵊州市(9) 王羲之故居旅游區、華堂古村、南山風景區、百丈飛瀑、城隍廟景區、越劇博物館、宗仁古鎮、瞻山景區、剡溪漂流 2005年紹興市主要旅游景區游客接待
47、排名情況排名 景區 地區 累計接待游客(萬人次) 同比增長(%) 累計門票收入(萬元) 同比增長(%) 1 柯巖風景區 紹興縣 118.86 1.45 4372.28 -16.582 大佛寺景區 新昌縣 94.81 15.12 2472.36 -0.133 魯迅故里 市區 85.94 22.21 2891.93 5.324 大禹陵景區 市區 75.50 / 815.00 /5 五泄風景區 諸暨市 46.79 8.06 1416.50 13.026 東湖景區 市區 40.25 21.60 534.10 -8.147 蘭亭景區 市區 39.62 21.09 604.37 13.948 沈園景區 市
48、區 38.84 47.07 516.60 22.699 穿巖十九峰 新昌縣 26.24 20.15 411.63 56.2410 名人故居 市區 16.65 -30.19 134.99 -8.8411 西施殿景區 諸暨市 14.64 5.78 237.50 9.8812 沃洲湖景區 新昌縣 13.67 13.07 117.54 74.8313 安昌古鎮 紹興縣 7.29 260.89 9.17 -25.8114 百丈飛瀑 嵊州市 4.39 2.33 91.01 13.55合計 623.49 14624.98 備注:柯巖景區的門票收入也包括三產收入。 四、產業高位突破面臨的主要障礙經過長期努力,
49、紹興旅游業已經成為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省旅游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的產業。如果與旅游業相對滯后的地區比較,或者與以往的產業狀況比較,紹興市旅游產業在各方面都已經處在很高的水平上。但從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旅游經濟強市的要求出發,紹興旅游業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并不完全獨立存在,有些問題之間存在較強的關聯性。只有在實踐中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紹興旅游業才能邁上更高的臺階。(一)產品結構不夠合理從規模結構看,全省已經有16個年接待游客人次超過100萬的大型旅游區,紹興市目前還只有柯巖旅游區進入到這一行列,全市還沒有涌現出象杭州宋城、桐鄉烏鎮、東陽橫店、天臺山、普陀山那樣每年能吸引二三百萬人次到訪的旅游
50、區。從功能結構看,全市現有旅游產品大多屬于山水和文化觀光旅游產品,度假旅游和商務旅游產品明顯不足。由于觀光旅游功能的局限性,導致游客重游率低、逗留時間短和旅游消費低,嚴重影響了旅游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13從旅游產品檔次結構看,全市現有旅游產品基本屬于大眾旅游消費品范疇,高中檔次的旅游產品嚴重不足。(二)資源開發深度不夠全市旅游資源開發在廣度上已經覆蓋了全部區縣市,但開發深度總體上嚴重不足。鏡湖濕地、曹娥江沿岸等不少高品位的山水旅游資源的開發尚處在起步階段,許多文化旅游資源尚處在參觀訪問階段;由于行政區界線和部門界線的影響,資源整合難度較大,唐詩文化和越劇文化等全市性資源開發的效果不夠明顯,大
51、量城市社會資源和公共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三)中心城市帶動不足客觀上由于紹興處在杭州與寧波的旅游通道上,主觀上由于旅游城市建設相對滯后,行政上由兩部分構成的中心城市的旅游集散功能不強,對市域范圍指導思想與戰略定位 一、旅游發展階段與戰略任務(一)紹興旅游所處的發展階段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往往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根據國內外的發展經驗,區域旅游經濟在時間進程上一般都要依次經過起步、加速和成熟三個發展階段。在起步發展階段,少數投機商率先認識到旅游的市場需求,通過搶先占有和開發優勢旅游資源獲取利益,引起一些開發商的仿效,形成散亂無序的空間格局。但由于市場尚未成熟,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
52、的經驗不足,旅游發展缺少強大的動力,其結果是旅游經濟的緩慢增長;隨著前一階段的探索,旅游需求和供給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意識到旅游開發的比較利益,于是旅游經濟開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大量資本的進入導致優勢資源和優勢區位相繼得到開發,形成以大規模旅游景區為中心的空間格局,旅游經濟總量規模趨于急劇上升;當旅游經濟的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時,資源要素成本上升、同質產品競爭加劇等問題逐漸成為新的發展障礙,于是探索新途徑、尋找新動力成為主要任務,從而使旅游經濟進入成熟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旅游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創新,創新的主要途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整合創新,通過區域內部的要素整合促進空間組織的有序
53、化,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形象和區際分工地位;二是合作創新,通過區際合作爭取更多的外部支持,分享更大的市場空間;三是市場創新,通過發現新的市場需求,開拓和占領新的細分市場;四是產品與服務創新,通過開發新的產品和提供新的服務,進一步滿足目標客源市場的需求。對照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規律可以發現,紹興旅游經濟目前正處在從加速發展階段邁向成熟發展階段的轉型時期。只有積極探索旅游發展的新途徑、尋找旅游發展的新動力,才能突破旅游發展的階段性障礙,順利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二)新時期旅游發展的戰略任務為了加快實現旅游經濟的轉型,推動旅游經濟從加速發展階段邁入成熟發展的更高階段,紹興必須以結構優化和效益提升
54、為主線,把市場結構優化、功能結構優化和空間結構優化作為新時期旅游發展的三大戰略任務。市場結構優化就是要從依靠國內一個市場為主轉變為依靠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從單純依靠大眾市場轉變為依靠大眾市場和細分市場;功能結構優化就是要把紹興旅游業從以觀光旅游“一輪驅 14動”轉變為觀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務旅游“三輪驅動”;空間結構優化就是要把旅游業的空間組織從旅游景區主導轉變為旅游城市主導。 二、旅游發展的指導思想與發展戰略(一)旅游發展的指導思想規劃期內,紹興市旅游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充分認識旅游經濟的發展階段,緊緊圍繞新時期旅游發展的戰略任務,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統攬全局、旅游富市、與時俱進和改革創新五項原
55、則,全面實施城市帶動、品牌拉動、產業互動、合作推動四大戰略,大力推進市場結構、功能結構、空間結構的三大轉變,重點突破入境旅游和旅游效益兩大瓶頸,加快實現把紹興建設成為旅游經濟強市的奮斗目標。(二)旅游發展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旅游產業加快發展、持續發展與和諧發展,使旅游發展始終走在正確的軌道上。二是堅持統攬全局的原則:立足全局發展旅游,形成旅游發展與“經濟強市、文化大市、生態紹興、和諧紹興”建設彼此融合和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三是堅持旅游富市的原則:通過結構優化不斷提升旅游經濟的質量與效益,使城鄉居民都能夠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分享到更多更大的實際利益。四是堅
56、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及時把握發展機遇,最大限度地把發展機遇轉化為新的競爭優勢。五是堅持改革創新的原則:依靠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有效解決旅游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與矛盾,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投資旅游和經營旅游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旅游發展的內外動力。(三)旅游經濟的發展戰略一是城市帶動戰略。積極推動紹興市區與紹興縣在行政管理、行業管理、旅游產品和旅游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高度整合,通過做強做大中心城市進一步確立紹興作為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鮮明形象,進一步提升紹興在國內外客源市場的知名度和號召力;充分利用城市的物質設施、現代服務業基礎和社會文化資源,加強城市旅游接待和服務功能的培育,改善城市景觀
57、風貌和服務質量,著力把中心城市打造成為全市旅游產業的組織集散中心。以中心城市為龍頭,整合市域生產要素,推進旅游空間組織的有序化和功能結構的合理化,提高紹興旅游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二是品牌拉動戰略。圍繞旅游目的地主題形象,建立既具有紹興特色又適應游客消費需求的旅游品牌體系。全面調動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促進旅游生產要素向優勢區位、優勢項目集聚。通過原有重要旅游區的規模擴張與功能提升以及新旅游區的開發建設,推動旅游產品從“小而低”走向“大而強”,從地方性品牌走向區域性品牌,從一般意義上的品牌走向對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市場“王牌”。三是產業互動戰略。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審視旅游產業,充分利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其他行業中蘊藏的豐富資源,通過發展企業旅游、鄉村旅游、城市旅游,最大限度地把相關產業的資源有效轉化成為特色旅游產品,壯大旅游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注實踐經驗的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內容深度剖析試題及答案
- 船體亮化施工方案怎么寫
- 系統分析師考試全面提高的試題及答案
- 糕點烘焙設備操作與維護考核試卷
- 寵物收養家庭寵物養護與寵物友善交通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師考題重點試題及答案
- 科技會展參展商關系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燈具銷售中的價格策略與利潤控制考核試卷
- 纖維板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考核試卷
- 水利工程施工原材料質量監理實施細則
- 腸梗阻的護理業務學習課件
- 光伏發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新編樣本
- 山東省濟南市2022年中考英語情景運用拔高練習(Word版含答案)
- 第九章證據規則
- 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護理課件
- JJF 1847-2020 電子天平校準規范(高清版)
- 《XX醫院安寧療護建設實施方案》
- 污水處理站運行維護管理方案
- 《機電傳動控制》模塊化實驗裝置設計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單元練習題全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