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方案解讀修改ppt課件_第1頁
中醫護理方案解讀修改ppt課件_第2頁
中醫護理方案解讀修改ppt課件_第3頁
中醫護理方案解讀修改ppt課件_第4頁
中醫護理方案解讀修改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優勢病種診療和護理方案中醫優勢病種診療和護理方案內分泌科中醫優勢病種診療方案劉國英2015.一、診斷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者尿糖增高等表現,是診斷消渴病的主要依據。2.西醫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或者糖耐量實驗中服糖后2小時血糖11.1或者隨機血糖11.1。二、癥候診斷二、癥候診斷1.主證(1)肝胃郁熱證(2)胃腸實熱證(3)脾虛胃熱證(4)上熱下寒證(5)陰虛火旺證(6)氣陰兩虛證(7)陰陽兩虛證2.兼證(1)瘀證 胸悶刺痛,肢體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膚甲錯,唇舌紫暗,有瘀斑。(2)痰證 嗜食肥甘,形體肥胖,嘔惡眩暈,口黏痰多,舌體胖大(

2、3)濕證 頭重昏蒙,四肢沉重,倦怠嗜臥,脘腹脹滿食少納呆,舌胖大,邊齒痕,苔膩,脈弦滑(4)濁證 腹部肥胖,實驗檢查血脂或尿酸升高,舌胖大,苔腐膩。二、診療方案二、診療方案(一)中醫辨證分型治療1.主證肝胃郁熱證:開郁清熱 大柴胡湯加減胃腸實熱證:同腑泄熱 大黃黃連泄心湯加減脾虛胃熱證:辛開苦降 半夏泄心湯加減上熱下寒證:清上溫下 烏梅丸加減陰虛火旺證:滋陰降火 知柏地黃丸,白虎湯加減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 參芪麥味地黃湯加減陰陽兩虛證:陰陽雙補 金匱腎氣丸加減2.兼證瘀證:活血化瘀 桃紅四物湯加減痰證:行氣化痰 二陳湯加減濕證:健脾燥濕 三仁湯加減濁證:淡膏降濁 大黃黃連泄心湯加味(二)辨證選

3、擇中成藥1.主證肝胃郁熱證,開郁清熱可選用大柴胡顆粒胃腸實熱證,通腑泄熱可選用牛黃清胃丸,一清膠囊,新清寧片上熱下寒證,清上溫下可選用烏梅丸氣陰兩虛證,滋陰降火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十味玉泉丸,金芪降糖片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可選用消渴丸,降糖甲片,渴樂寧膠囊,參芪降糖膠囊陰陽兩虛證,陰陽雙補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膠囊,左歸丸(2)兼證瘀證:活血化瘀可選用渴樂欣膠囊,木丹顆粒濕證:健脾燥濕可選用二陳丸痰證:濕證:健脾燥濕可選用參苓白術顆粒濁證:消高降濁可選用加味保和丸(三)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三)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如丹參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黃芪注射液,丹紅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鹽酸川穹

4、嗪注射液(四)基礎治療(四)基礎治療1.降糖治療 2.并發癥治療(五)中藥外用(五)中藥外用1.中藥泡洗:下肢麻,或涼,或痛,或水腫者可采用湯劑泡洗2.中藥外敷:可選用方向辟穢,清熱解毒中藥研末加工雙足心貼敷3.中藥離子導入:可根據具體情況,辨證使用中藥離子導入。(六)非藥物療法(六)非藥物療法1.膳食與藥膳調配2.運動治療原則是適量,經常性和個體化。堅持有氧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中強度活動,運動時注意安全性。3.針灸療法 可根據病情選擇體針,耳針,穴位貼敷,穴位注射,穴位磁療,激光穴位照射等。4.氣功療法:可根據病情選擇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丹田呼吸法等5.其他療法:根據病情需要,選擇骨質

5、疏松證治療康復系統治療糖尿病合并的骨質疏松癥。(七)護理(七)護理1.糖尿病教育2.飲食護理應做到合理搭配,食養以盡 勿使太多,食應有節:一日三餐做到定時定量,合理安排。3.運動護理:運動方式多樣,內容豐富避免過度激烈。4.心理護理 心理狀態,精神情緒對保持健康,疾病發生,病情轉歸等發揮重要作用。5.藥物護理:注意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預防藥害。三、療效評價三、療效評價糖尿病療效判定包括疾病療效判定標準,主要指標療效,評價和癥候療效判定標準。消渴病中醫護理方案消渴病中醫護理方案一、常見癥候要點1.肝胃郁熱證2.胃腸實熱證3.脾虛胃熱證4.上熱下寒證5.陰虛火旺證6.氣陰兩虛證7.陰陽兩虛證二、常

6、見癥狀/癥候施護(一)尿量增多1.觀察排尿次數,尿量,及尿色2.囑患者睡前少飲水3.指導患者飲食調理,適當進食芡實,枸杞等補腎之品。(二)口干多飲1.保持室內空氣溫濕度適宜2.觀察口干,口渴,每日飲水量3.多食生津潤燥類食物,如鮮蘆根,烏梅,菊花茶等。4.遵醫囑耳穴壓豆,根據病情需要可選擇皮質下,內分泌點等穴位。(三)多食易饑1.詢問飲食習慣和飲食量,宜選擇混合餐,粗細糧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細嚼慢咽。2.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燕麥,韭菜,芹菜等。以增加飽腹感,延緩食物吸收,穩定血糖。3.觀察記錄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等4.遵醫囑耳穴壓豆,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皮質下,內分泌,糖尿病點等穴位。(

7、四)倦怠乏力1.起居有時,避免勞累2.進食補中益氣的食物,如山藥,魚肉,香菇等3.病情穩定者可適當運動,循序漸進4.遵醫囑艾灸,取穴足三里,關元,氣海或穴位貼敷腎俞,脾俞,足三里以調節臟腑氣血。三,中醫特色治療護理三,中醫特色治療護理遵醫囑用藥,觀察用藥后反應,中藥湯劑根據證型予溫服或溫涼服。中西藥之間間隔30分鐘以上。1.湯劑類:肝胃郁熱證,胃腸實熱證,氣陰兩虛證,陰虛火旺證者宜溫涼服,陰陽兩虛者宜溫服。2.口服降糖藥注意服用時間,方法及不良反應。(二)注射用藥1.中成藥制劑建議單獨使用,如需聯合用藥,應考慮時間間隔或用中性液體過度。2.滴速不宜過快,孕婦及哺乳期慎用,有出血傾向的患者禁用丹

8、紅,苦碟子注射液。3.用藥過程中觀察有無不良反應。4.胰島素治療者注射方法,部位正確,觀察有無低血糖反應。(三)中藥枕:遵醫囑將菊花,決明子,蕎麥皮,綠豆皮,葛根碎片,白術等裝成藥枕,通過藥物的發散作用,以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四)特色技術1.耳穴壓豆 根據病情需要可選擇皮質下,內分泌,糖尿病點等穴。2.涂藥 遵醫囑選擇關元,氣海等穴每日一次,每次保留4小時,4周為一個療程3.艾灸 遵醫囑取足三里,關元,膀胱俞,三焦俞等穴位4.穴位按摩 遵醫囑選擇關元,氣海,中極等穴位5.拔火罐 選取任脈,足太陰脾經腹部走罐 以疏通經絡四,健康指導四,健康指導(一)飲食指導根據身高,體重,年齡,體力活動強度,

9、計算每日的總熱量,合理分配餐次。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5060%,蛋白質1520%,脂肪2030%,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飲食總量的10%,不宜攝入反式脂肪酸,膽固醇300mg/天,食鹽限制在6g/天,有高血壓,水腫的患者每日2g/天。少食堅果類,油炸類食物和甜食,平衡膳食,定時定量進餐。1.肝胃郁熱證 開郁清熱 苦瓜,絲瓜,黃瓜,芹菜等2.胃腸實熱證 清利胃腸實熱之品 蘆薈,苦瓜,冬瓜燕麥等3.脾虛胃熱證 補脾清熱之品 山藥,粟米,高粱,菠菜等4.上熱下寒證 清上溫下之品 白蘿卜,狗肉,黨參,鮮蘆根等5.陰虛火旺證 滋陰降火 甲魚 老鴨 蓮子 百合 銀耳等6.氣陰兩虛證 益氣養陰之品 瘦肉

10、蛋類 魚肉 山藥等7.陰陽兩虛證 溫益腎陽 補腎滋陰 牛羊肉,蝦仁,韭菜黑豆 黑芝麻等。(二)運動指導1.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氣功,八段錦,快走,慢跑等,運動方式的選擇要與患者的年齡,病情,經濟,文化背景及體質相適應。每周進行兩次輕度或中度的阻力性肌肉運動。2.運動選擇在飯后1小時進行,運動頻率和時間為每周至少150分鐘,如一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運動后脈搏控制在170年齡左右,以周身發熱,微微出汗,精神愉悅為宜。3.血糖16.7,合并糖尿病急性代謝病發證及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并發癥者暫不宜運動。4.血糖5.5運動前適量補充含糖量食物,如餅干,面包等。(三)生活起居1.環境溫

11、濕度適宜,順應四時,及時增減衣物2.起居有常,戒煙限酒3.保持眼,口腔,會陰,皮膚等清潔衛生4.建立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體系。(四)情志調理1.護士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增強其與慢性疾病作斗爭的信心。2.鼓勵家屬理解支持患者,避免不良情緒的影響。3.組織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病友活動,開展同伴支持教育4.應用中醫七情歸屬,了解患者情志狀態,指導采用移情易性的放法,分散注意力,改變其不良習性。(五)自我監測1.學會自我規范監測血糖,血壓,體重,腰臀圍等,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2.每3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和心電圖,每6個月檢查肝腎功能,血脂,尿微量蛋白等。3.每年至少篩查1次眼底及外周血管和周圍神經病變等。消渴病中醫診療項目消渴病中醫診療項目一.電針/毫針1.肝胃郁熱證:肝俞,胃俞,中脘,太沖足三里以開郁清熱2.胃腸實熱證:中脘,足三里,天樞,內庭,曲池以通腑泄熱3.脾虛胃熱證:中脘,足三里,內關,脾俞,胃俞以健脾清熱4.上熱下寒證:陰陵泉,足三里,關元,太溪,胃俞以清上溫下5.陰虛火旺證:魚際,太淵,心俞,肺俞,脾俞以滋陰降火6.氣陰兩虛證:內庭,三陰交,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以益氣養陰7.陰陽兩虛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