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_第1頁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_第2頁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_第3頁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_第4頁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第一章 項目總論、項目名稱原始農生態農業開發、選址南江鎮中坪村三、項目提出的理由中坪村溝地面積 3000 余畝,占全村總土地面積的 78% 。長期以來 ,溝壑區氣候干 旱、土壤貧瘠 ,幾乎顆粒無收 。近年來 ,隨著經濟的發展 、氣候的變化及人力成本 的不斷上升 ,土地基本處于荒蕪狀態 , 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大 ,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 浪費造成中坪村溝地多年貧瘠的原因主要在于長期以來氣候干旱、少雨 ,人們對溝地的忽視,加之道路不暢通 ,從而使溝地利用率處于極端低下的狀態 。當今社會 ,日新 月異,科技 、經濟、交通等的發展 ,為我們合理 、有效的改善和利用每一寸有限的 資源提供了

2、極為優越的條件 。 能夠在荒溝里成功引水 ,通過現代化農業設施 ,植樹 造林 ,發展現代農業 ,增強農業多樣性 ,不但能夠改變溝壑目前荒蕪的狀態 ,帶來 一定的經濟效益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起到改良土壤 、保持水土 、防風固沙 、凈 化空氣 、綠化和美化自然環境的作用 ,為人們多創造一份綠色 、多增添一份笑容 , 從而發揮出荒溝變綠地所帶來的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目的意義1、為了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號召 ,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 村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 ,轉變觀念 ,調整農業產業模式 ,積極推進退耕還林 、 規模化養殖 ,保持水土 、改良土壤 ,解決

3、溝壑荒廢 、水土流失等問題 ,我本人 計劃 在中坪村自行開發荒溝土地 580 畝,積極開發林業 、果業 、養殖業等生態農業項目2、水家龍多溝壑 , 長期處于荒廢狀態 , 水土流失極為嚴重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斷提高 , 人們對果品和肉食品的消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 同時對于土地的綜合開 發治理 , 對于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溝壑治理的推廣有著深遠的意義 。3、推廣綠色生態立體農業模式 , 改變中坪村溝壑荒廢的狀況 ,重塑自然環境 ,改 善土地質量 ,減少水土流失 ,同時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無公害 、新鮮 、營養、優質、 安全 、無藥殘的農產品 。4、通過本項目的實施 , 將加大溝壑治理的步伐 ,大大

4、提高溝壑的整治力度和效果同時提高本地區農民收入和自然環境質量五、項目資金籌措項目投資 55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 450萬元,流動資金 100 萬元。以融資為主 ,同時爭取農業部門支持 。第二章 市場分析與預測一、國內消費現狀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起步較晚 ,但發展勢頭迅速 。就目前的消費狀況來看 ,由于消 費者對有機農產品認知度較低 ,有機概念宣傳推廣還沒有深入人心 ;國內有機農產 品銷售市場和銷售渠道還沒有真正形成 ,缺少有效的銷售網絡和平臺 ;消費群體還 沒有真正形成 ;再加上政策 、 技術等方面因素的影響 ,阻礙了消費群體的培養 。近 年來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 , 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

5、高 ,品質需求進一步增強 ,更 加追求健康 、綠色 、環保、低碳的生產生活和娛樂消費模式 。二、市場分析與預測從世界范圍來看 ,發展有機農業已經有 70 多年的歷史 ,它對多種農業生態區域 、氣候 類型和社會制度的適應性表明了它是一種有效的農業生產方式 , 其發展前景是非常 樂觀的。有機農業的發展 ,將由單一 、分散、自發的民間活動轉向全球性的農業運 動,由區域性布局轉向全球性布局 ,由關心環保到關注環保和食品安全 , 由綠色食 品擴大到綠色產品 , 實現有機食品認證國際化 ,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場數量將空前增 加,其銷售渠道將實現多元化 。第三章 項目概況一、擬建地點中坪村二、建設內容及規模三、

6、項目建設進度2016年5月開始, 5月份完成草投產 ,7月份完成蔬菜栽植 ,10月份魚業投產 , 2017 年 3 月份完成林樹栽種 。第四章 項目建設技術方案、土壤害蟲防治技術危害農作物的土壤害蟲主要有蠐螬 、螻蛄、金針蟲 、地老虎等 。它們在土壤中生活 , 危害時間長 ,較難防治 ,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采用農業防治 ( 深耕多耙 、借助機 械力量殺死部分蟲卵和成蟲 )、化學防治和誘殺防治 (糖醋液誘殺 、燈光誘殺 )、 以肥治蟲 ( 氮肥治蟲 、磷肥殺蟲 、草木灰液殺蟲 )等。二、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采用生物特效農藥 , 常見的有動 、植物源農藥 ,昆蟲激素及微生物農藥 , 如魚藤精 、

7、煙草、除蟲菊素 、殺螟桿菌 、白僵菌、春雷霉素 、慶豐酶等 。三、生物技術生物防治包括以蟲治蟲和以菌治蟲 。其主要措施是保護和利用自然界害蟲的天敵 、 繁殖優勢天敵 、 發展性激素防治蟲害等 。四、動物飼料添加劑和藥品替代產品和技術在當代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下 ,陳舊的飼養方法已經無路可走 , 天然飼料科技越 來越得到大家的接受和支持 。 一些經過研究的新飼養方法建立在與抗菌素飼養法完 全不同的理念之上 。它們含有益生菌 、有機酸 、脂肪酸 、酵素、有機礦物質 、天然 霉菌霉素吸附劑 ,取代了含動物性成分的同類產品以及許多其它相關產品五、畜、沼、菜(果)一體化有機生態模式構建技術圍繞沼氣池建設

8、 ,把種植 、養殖有機結合起來 ,對農業生產進行技術創新 。第五章 項目建設投資概算第六章 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本項目投資收益率高 ,正常運做 5 年后預計利潤可達 50 萬元 ,投資利潤率達到6.2%,投資回收期較短 ,現金流量良好 ,償還能力強 。二、社會效益1、促進溝壑治理步伐 , 減少水土流失 。2、可以給社會提供大量水果 、 蔬菜和畜禽產品 。 3、提高當地農民收入 ,促進社 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4、改變當地自然環境 , 做出溝壑治理的標榜企業 。 5、促進 大學生回農村創業就業 。第七章 結語、本項目的發展配合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符合國家農業產業化發展趨勢 ,有 利于實現農業

9、產業結構的調整 ,有利于推進當地荒溝治理的速度和水平 , 有利于改 善當地自然環境和人民生活水平 。二 、本項目可以充分發揮關中地區的資源優勢 ,通過各種社會資源的有機整合 ,建 立起從林業 、果業為生態養殖提供優良環境和食物資源 ,養殖業為林業 、 果業提供 有機天然肥料 , 從生產到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經營體系 ,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大大增 強了抗風險能力 ,提升了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為廣大群眾提供了 “優質 、新鮮、安 全”的放心食品 ,同時改善了環境 , 保持水土 ,防止流失 。三、本項目建成后 ,可實現年銷售收入 900 萬元,公司獲利 300 萬元 /年;亦可帶 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 。

10、四 、本項目建設目標明確 ,符合國家產業化政策 ,投資規模適宜 , 結構合理 ,技術 方案科學可行 , 系統管理規范 ,市場運作專業 ,資源利用率高 , 效益顯著 。項目建 設十分必要 ,而且是可行的 。綜上,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 有市場發展的需求 ,有資源區位優勢 ,有政 府的支持 , 有企業的帶動 ,有標準化技術的保障 ,溝壑治理的發展一定有廣闊的前 景和深遠的社會意義方案二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百益生態農牧業觀光園將建成 “觀賞生活體驗區 、 有機產品 區、生態養殖區 、農業培訓研發區 ”五個功能 區,總計占地 500 公頃,將景觀 、生 活、生產、生態

11、、培訓等功能有機結合 ,充分體現知識性 、趣味性 、參與性 、觀賞 性于一體 。在保證觀光農業產業發展的前提 下 ,建造富有特色 、具有農林氛圍 、 生態意境的農林景觀 。1、 有機產品開發區 :以引進企業合資開發為重點 ,在完善初級產品種植加工的同 時,強化新品種開發 ,占地 430 公頃 。1)有機食品種植區 :有機雜糧、水稻生產基地 415 公頃。2)采摘區:建設 30 棟 節能日光溫室及露地采摘園 ,占地 10 公頃。3)有機食品加工區 :占地 5 公頃。4) 有機食品配送網建設 : 以有機農牧產品為主導產品 , 為市民及餐飲業等提供上門服 務。2、 農牧研究發展區 :為觀光園的穩定持

12、續運營提供技術支撐 , 并為吉林省區域農 業經濟發展及地方特色養殖和特色植物資源開發提供技術保證,占地 10 公頃 。1)優 良種豬 、牛 、羊、雞、鴨、 鵝、魚等生態養殖及繁育中心 (詳見有機豬養殖計 劃書 ): 利用我省優良的養殖條件 ,引進企業 ,為我國的養殖業發展提供新思維和 優良 種源,占地 5 公頃。2)珍貴植物技術研發中心 :以組織培養技術為重點 ,加 大珍稀 、 名貴植物的種苗開發 ,占地 5 公頃3、觀賞區 :占地 30 公頃 .1)熱帶植物資源觀賞中心 :建設 0.5 公頃的大型連棟溫 室觀賞廳 。 2)現代高新農業技術示范區 :占地 1 公頃,其中連棟溫室 0.5公頃。3

13、) 有機生態 采摘觀光園 :占地 25 公頃,其中以北方寒地植物資源為重點 ,建設 5 公 頃的百果園 、1 公頃的百花園 、 1 公頃的百藥園 、 15 公頃百菜園 、1 公頃的世界百 國國花 園、1 公頃的中國百城市花園 、1 公頃的珍禽觀賞園 、挖掘、改良 、開發一 批具有寒地特點的植物資源 。霧凇景觀區 ,占地 3 公頃 。4、度假生活體驗區 :占地 30 公頃 。1) 建設具有住宿型 、度假型 、生產型等功能的市民體驗農園 :30 棟( 溫室 200 平方米),農舍 50 個,每個占地 200 平方米,建筑面積每個 60 平方米,占 地 24 公頃(包括綠化通道 )。 2)服務中心

14、:具備接待 、專業技術培訓 、科普教育 、辦 公、住宿等功能 ,占地 1 公頃。 3)生態民族特色山莊 、溫泉占地 3 公頃 。 4)產 品技術市場 :為游客及其他消費者提供觀光園的種子 、種苗、花卉 、蔬菜、農資等 服務。占地 1 公頃。5)休閑健身廣場 :占地 1 公頃。5、依托幕縛山鳳凰山石牛寨風景區建設該項目 , 可以把鳳凰山開發列入農牧業觀 光園項目之內 , 先和政府簽訂開發合同 ,和觀光園同步逐步開發建設 。項 目建設基本情況 :隨著生態有機食品的發展和人們消費意識增強 ,在人們的思 想 意識中逐漸形成了對生態有機環境的強烈向往 ,由于長期處于城市緊張 、嘈雜 、 污染 的環境 ,

15、大多數城鎮居民更渴望多樣化的返璞歸真式旅游 ,以度假休閑方式 取代傳統的走馬觀花式的旅游觀光 ,尤其希望能在生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 。于 是,農 業與旅游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 生態觀光農牧業應運而生 。生態觀光 農牧業把農牧業 、園藝和旅游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 以其清新秀麗的田園風光 、回 歸自然的 散養牧業 ,潮濕而又濃郁的泥土氣息 、質樸淳厚的民風 、鮮嫩誘人的有 機營養新鮮食品吸引游客 ,其所蘊藏的商機使得人們越來越堅定地把生態觀光農牧 業作為一種 產業加以發展 。平江的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雨熱共濟 ,對 農作物生長有利 。平江是中國最適合人居的城市 ,也是以山水 、冰雪

16、、避暑旅游為 主要特色 的旅游城市 , 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同時也是一座風光旖旎 、獨具特色的 城鎮,它以獨具特色的風姿吸引著中外的游客 。平江歷史文化悠久 ,底蘊深厚 ,交 通便 利。 通過生態農牧業觀光園的建設 ,既可以體驗白雪皚皚的冰雪勝景 , 又可 以領略生機勃勃的濃濃綠意 , 形成極大時空反差的悅心悅意的審美境界 , 從而促進 生態農 牧業旅游觀光業最高目標的實現 。該項目擬建于平江著名旅游區鳳凰山腳 下,占地 500 公頃 ,通過科技支撐 ,堅持將農牧業觀光產業與旅游資源結合 、相互 促進 的方針 ,建設四季常青生態農牧業觀光園 ,豐富景區旅游內涵 ,大大改善景 區的生態環境 。

17、同時將有效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 ,為農業增產 、 農民增收 、農村穩 定目標 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現生態效益 、經濟效益 、 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實現生態農牧業循環式鏈條發展化 (有機食品加工 副產品 生態養殖 排泄物 農家肥 種植有機食品 ), 縮小經營成本 ,實現利潤最大化 。項目已完成選址及 項目建議書 。項目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 5000萬元,擬招商引資 2000 萬元。出資 方 式 :雙方協商投資 。 合作方式 :合資或合作預計經濟效益 :項目建成達產后年可實現效益 3000 萬元 , 投資回收期 2 年方案三 :生態農業項目策劃方案一、基本情況福建寧化縣淮土鄉寒谷村 ,著名的

18、革命老區紅土地 , 長征出發地之一 ,地處該縣西 部沿 307 省道延伸 。以贛相鄰四面環山紫色風化頁巖土為主 。全村 303 戶 、1296 人,主要特產 :山茶油 、地瓜干 、辣椒、豆角干 、酸菜干等 。交通方便距離寧化 縣 25 公里、距永寧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 8公里。江西石城縣 20 公里,江西瑞金 市 67公里。江西南昌市 3小時路程 。長寧永鐵路建設中 ,完工后距離火車站 10公 里左右。村周邊主要風景名勝 -中國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 、道教名山 寧化祖 山東華山 、- 龍華峰 、- 通天巖名勝風景區 。還有距離寒谷村 3 公里一眼長年源 源不斷天然溫泉和 20 米高的瀑布龍潭

19、生態風景區等有待開發 。寒谷村氣候屬中亞熱帶氣候 , 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變化復雜 ,造 成日夜溫差懸 殊,干、濕、冷、熱明顯,光照充足 。平均氣溫為 17.5 ,極端最高溫度為 38.3, 最低氣溫 3 。年日照總數達 1900 小時 ,相應濕度 81% ,平均年降雨量為 1633.6mm, 雨量時空分布不均 ,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 、河谷盤地 。多年平均陸 面蒸發 710750 毫米 ,水面蒸發 890 毫 米,無霜期 214218 天。、規劃依據 :1、開發優勢 :現在村里水 、電、有線電視網絡 ,移動通訊網絡覆蓋 100%:電話 , 寬帶、水泥公路 ,新蓋學校 、衛 生所;人們的生活

20、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 ,近年里, 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創業 ,部分家庭已經進城買房居住 。 給開發利 用這片土地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 當前 ,國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開發農業產 業鏈 。省市縣政府出臺農業發展優惠政策支持農村項目 :可形成規模化 、 市場化的 持續發展 。 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 。 生態農業項目給以投資者長期的豐厚回報 。2、產權優勢 。3.5 平方公里的區域 ,產權由同一法人所有 ,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 、 集生產基地 +公司+生產+農戶合作 +深加工+市場銷售 +服務;場地規模化 ,產品 品牌化發展 ,對吸納周邊分散農民參與的引力較強 ,生態農業有利于整體開發 。三

21、、建設思路本 規劃以具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產品 、農耕文化為前提 ,以規劃 、設計、 修建為手段 ,以創設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為載體 ,以輸出觀光 、 休閑 、采摘、購物、 品 嘗 、農事活動體驗和傳統農耕文化回味為目的 ,把新農村建設與體現傳統農莊 風貌結合起來 ,把農業生產與旅游觀光結合起來 ,講求 “原汁原味 ”,避免 “視角污 染”,追求設施與農業系統 、生態系統 、 人文景觀系統的和諧統一 ,圍繞農莊活動 場所 ,依托農業文化景觀 、農業生態環境 、農事活動 、農村聚落及農村傳統的生活 習俗資源 ,向游客提供一種自在 、自然 、幽靜 、野趣、新奇的新型游樂空間 ,盡力 體現返璞歸真

22、 、回歸自然的消費心態 ,形成一個集旅游觀光 、農業高效 、優化生態 環境和社會文化功能為一體的原生態農業旅游 、 休閑、娛樂新型農莊 。四、建設內容1、種植園區建設 。圍繞基本農田 ,建設 50 畝長豆角種植園 , 種植采取小畦種植 標準化作業 , 盡力體現田園風光 ;建設 50 畝牛角辣椒種植園 ;建設 50 畝以上蔬菜 用于脫水蔬菜生產的植園 ;達到生產 加工出口的生態標準蔬菜基地 。 建設 50 畝保 護地溫室大棚反季節蔬菜種植園 ,長年四季有提供新鮮蔬菜供應周邊市場 ,豐富周 邊老百姓的菜籃子 ,和日常所需的生 鮮蔬菜 ; 按國家規定無公害食品生產標準生 產;合理搭配,并引進新品種

23、、新技術,四季生產、四季銷售,既體現觀賞性 ,又 體現食用性 。2、栽植園建設 。蔬菜種植基地配套 ,進行改造 , 提升和擴建 ;田攏和綠化帶上增 加新特優時令水果種植 ,規劃修建田邊 ,水渠道 ,排水系統等均勻可以種植 。盡力 達到三季有花 、四季有果 ,同時起到綠化和觀賞的立體生態園林效果 。4、養殖園區建設 。圍繞 20 畝人工水庫工程還可以發電 ,可以投放魚 、鴨 、 鵝等配 套生產 ;實施舍飼和網欄養殖 ,把肉食性和觀賞性結合起來 ;另外建設 20 畝地特種珍禽養殖基地 ,10 畝山地養土雞區 、500 只兔養殖區 、其他如羊 、牛、 等家禽養 殖區5、生態系統配套 。按照山地農業開

24、發的立體框架 , 以宜則宜配套生態功能 。20 畝 的水庫一座 ,建造 200 畝的栽植園 ,在栽植園建設景觀林帶 ;改造 300 畝山的經濟 林和觀賞林帶 , 盡力體現田中綠野 、山中綠蔭 、道中綠廊 、 溝中碧水 、園林中花 、 草、樹相映襯6、休閑設施配套 。在生態園區建造休閑賓館一座 ,可以接待 200 人左右 ,配套建 設會議室 、 ktv 、餐廳、茶座,包廂。土特產批零門店 ;小吃店 ;建標志性門庭 2 個,改造提升一條專職旅游公路 3 公里、開辟旅游登山石階路 1 公里;建停車場 2 個 ,打通一條觀光巡回幽靜田間院落小路 ;依托雷公山風景區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觀 景標志性閣樓 ,修

25、建休息亭 ,架橋等安全設施連成自然山水園 。管理房、清理河道 、 簡易碼頭 ,設置攀巖 、速降、溜索、蹦極、素質拓展 、野外生存 、帳篷野營 、模 擬探險等項目 。旅游公廁 、保潔設施 、 觀景設施 、修復古建筑 、完善標識系統等 。 一處高山流水景觀 , 一處石拱橋式的小橋流水景觀 ;休息亭臺 、 一座游泳池 。7、基礎設施配套 ; 規劃 5000 平方土地建設農產品深加工廠房 ,加工機械購置 ; 種養基地的水道改建 ,輔設水網;鋪設路燈,建設排洪、排水渠等 ,耕作機械、力 爭 做到設施齊備 、功能齊全 , 節能高效 、循環利用 。通過以生態農業園林的實施 建設 。把寒谷建設成閩贛農特產品的

26、集散地 、風光展示的寫作攝影基地 。五、經營理念1、農產品深加工 ;自創品牌 , 加工地瓜干休閑食品 、脫水蔬菜加工其他農副產品 深加工 、生產、銷售辣椒干 、長豆角干等農產品原材料可以周邊農戶集體合同化生 產專供出口及各全國大型超市 ;2、觀光:一是風貌觀 。觀賞閩贛省界武夷山脈特有的山大溝深 、山尖坡陡 、梁峁 縱橫、綿延不斷 、群山環抱 、多路相連 、生態風光觀看農村田園風光 、高山流水 、 特種 養殖。二是物候觀 。早觀日出 、晚觀霞,晨看濃霧 、夜聽風;春看山花爛漫 , 夏嘗風雨彩虹 , 秋品山村秋色 ,三是尋找古跡文化 ,看盡東華山 、龍華峰的自然博 大胸 懷;紅色革命遺址 ,世界

27、客家祖地文化博覽 。了解民情 、民意、民風。3、休閑 ;泡溫泉 ,游泳 ,垂釣, 伐舟,享受自然給以輕松自在 ;4、采摘。根據不同收獲季節 ,指導、組織游客直接進入田間地頭 、大棚 、園子里 用農民特制的筐 、籃、簍進行有償采摘新鮮水果 、時令蔬菜 、瓜果 ,讓游客即體驗 收獲的喜悅 ,又觀賞田園風光 ,即增長見識 ,又感受勞作 。5、購物 。用自行編織的形狀各異 、規格不同的筐 、籃、簍將生產的雜糧 、野菜、 蔬菜、水果、肉類或經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 ,進行包裝 ,并收集農村針織 、 編織、剪貼、手工等工藝,讓游客根據喜好 、能力自行選購。6、品嘗。品嘗原生態的蔬菜和肉類美食 ,農家米酒

28、 ,客家特色小吃 ,按照客家人習俗 ,推出農村節令大薈萃 ,讓游客真切感受客家的熱情和飲食文化7、農事活動 。根據農事季節 ,讓游客在農藝人員的指導下 ,參與有償農事活動 , 也可以直接將田 、園、圈租賃、承包給游客,由農藝人員代管 ,讓游客參與季節管 理及 生產種植 、收獲等農事活動全過程 。并廣泛舉辦糧 、菜、蔬 、果生產競賽活 動 、賽畜活動及農產品交易活動 ,吸納周邊村 、鎮、 縣農戶參與 , 打造農事活動節 令盛 會六、可行性分析1、適應了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客觀要求 , 是旅游開發形式轉型的新探索 ,推 進了現代旅游業和現代農 業的發展 ,不僅拓寬了旅游資源開發的路徑 , 而且把

29、旅 游、農業、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 , 加快了結構調整 ,提升和豐富了旅游的內涵 減少了旅游開發的投資風 險,迎合了大眾消費心理 。2、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改變 。旅游業具有極強的關聯帶動作用 , 開發農業 旅游,向二 、三產業交叉滲透深 ,對 第三產業帶動作用強 。同時充分開發利用了 農村豐裕的空間資源和眾多的家事活動 、傳統文化 、風俗等無形資產 ,所需資金少 , 不但可緩解農村非農化過程中資金不 足的矛盾 ,而且可增強農民的商品意識 ,農 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主動性加快 , 農產品的變現速度加快 。3、可以創造就業機會 , 增加農民收入 , 縮小城鄉差距 , 加快脫貧和新農村建設步 伐 。積極開發農業旅游 ,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富裕勞動人口的就業問題 (旅游 業每增加 1個就業機會 ,就能帶來相關行 業5個就業機會 ),緩解社會壓力 ,而且 擴大了農產品銷售市場 ,實現農業的多項 、 多次增值 ,為傳統農業向 “高效生態農 業”與旅游完美結合拓出新路子 、找到農 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