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漿試驗作業指導書21頁_第1頁
砂漿試驗作業指導書21頁_第2頁
砂漿試驗作業指導書21頁_第3頁
砂漿試驗作業指導書21頁_第4頁
砂漿試驗作業指導書21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砂 漿 試 驗作 業 指 導 書編號:CJYS/D1/03184 編制人: 審批人:2009.05.15發布 2009.06.01實施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目 錄第0頁 共0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作業指導書 第01頁建筑砂漿的基本要求指導書 第04頁建筑砂漿稠度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05頁建筑砂漿密度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06頁建筑砂漿分層度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07頁建筑砂漿保水率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08頁建筑砂漿凝結時間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09頁建筑砂漿立方體抗

2、壓強度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0頁建筑砂漿拉伸粘結強度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1頁建筑砂漿抗凍性能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3頁建筑砂漿收縮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4頁建筑砂漿含氣量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5頁建筑砂漿吸水率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6頁建筑砂漿抗滲性能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7頁建筑砂漿靜力受壓彈性模量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8頁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作業指導書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98-2000第1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 根據工程實際采用的材料設計配合比,經

3、試配調整,提供出經濟合理質量合格的砂漿配合比。1 材料要求:(1)砌筑砂漿用水泥的強度等級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水泥砂漿采用的水泥,其強度等不宜大于32.5級,水泥混合砂漿采用的水泥,其強度等級不宜大于42.5級。(2)砌筑砂漿宜選中砂,其中毛石砌筑宜選粗砂,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5%,強度等級為M2.5 的水泥混合砂漿,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10%。(3)摻合料應符合下列規定: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時,應用孔徑不大于3mm3mm的網過篩,熟化時間不得少于7d;磨細生石灰粉的熟化時間不得小于2d。沉淀池貯存的石灰膏,應防止干燥、凍結和污染的措施。嚴禁使用脫水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不得直接使用。石灰膏、粘土膏等

4、試配的稠度應為1205mm。粉煤灰應符合GB1596生石灰符合JC/T480要求,用水應符合JGJ63。(4)摻入外加劑,應具有法定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經砂漿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 技術條件:(1)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為M20、M15、M10、M7.5、M5.0、M2.5 。(2)水泥砂漿拌合物的密度不宜小于1900kg/m3 ;水泥混合砂漿拌合物的密度不宜小于1800 kg/m3;(3)砌筑砂漿的分層不得大于30mm;(4)水泥砂漿中水泥用量不應小于200 kg/m3;水泥混合砂漿中水泥和摻合料總量宜為300350 kg/m3。(5)具有凍融循環次數要求的砌筑砂漿,經凍融試驗后,質量損

5、失率不得大于5%,抗壓強度損失率不大于25%;(6)砂漿試配時,應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應自投料結束算起,對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不得少于120S;對摻用粉煤灰和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小于180S。(7)砌筑砂漿稠度、分層度,試配抗壓強度必須同時符合要求。(8)砌筑砂漿的稠度應按表-1的規定選用。砌筑砂漿的稠度 表-1砌體種類砂漿稠度(mm)燒結普通磚砌體7090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6090燒結磚多孔磚、空心磚砌體6080燒結普通磚、平拱式過梁、空斗墻、筒拱、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5070石砌體3050砂漿強度標準差選用值(Mpa) 砂漿強度等級施工水平 M2.5M5.0M

6、7.5M10M15M20優良0.501.001.502.003.004.00一般0.621.251.882.503.755.00較差0.751.502.253.004.506.00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作業指導書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98-2000第2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水泥混合砂漿配合比計算:1計算砂漿試配強度fm,o(MPa): fm,o= f 2 + 0.645砌筑砂漿現場強度標準差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有

7、統計資料時,應按下式計算: n f 2m,i N2 f m, i=1= n-1當不具有近期統計資料時,砂漿現場強度標準差,可按表2取用。2計算每立方米砂漿中的水泥用量:Qc(kg)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1000(fm,o )Qc= fce 注:各地區也可用本地區試驗資料確定、值,統計用的試驗組數不得少于30組。在無法取得水泥的實測強度值時,可按下式計算:fce =rcfce,k3按水泥用Qc計算每立方米砂漿摻合料用量QD(kg): QD= QA - Qc 摻加料石灰膏,粘土膏使用時的稠度為1205mm。4確定每立方米砂漿中砂子用量QS(kg),應按干燥狀態(含水率小于0.5%)的堆積密度值作為計

8、算值(kg).5按砂漿稠度選用每立方米砂漿用水量QW(kg)在240-310kg選用。注:1.混合砂漿中用水量,不包括石灰膏或粘土膏中的水;2.當采用細砂或粗砂時,用水量分別取上限或下限;3.稠度小于70mm時,用水量可小于下限;4.施工現場氣候炎熱或干燥季節,可酌量增加用水量。式中:fm,o砂漿的試配強度精確至0.1Mpa;f2砂漿的抗壓強度平均值精確至0.1Mpa砂漿現場強度標準差,精確至0.1Mpafm,i統計周期內同一品種砂漿第i組試件的強度值(Mpa)f m 統計周期內同一品種砂漿第n組試件的強度平均值(Mpa);n統計周期內同一品種砂漿試件的總組數n25;Qc 每立方米砂漿的水泥用

9、量,精確至1kg;fce水泥的實測強度精確至0.1Mpa;,砂漿的特征系數,其中=3.03, =-15.09fce,k水泥強度等級對應的強度值:rc水泥強度等級的富余系數,該值應按實際統計資料確定,無統計資料rc可取1.0;QD每平方米砂漿中摻加料用量精確至1kg:QA每平方米砂漿中水泥和摻加料的總量,精確至1kg,宜在300-350kg之間。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作業指導書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98-2000第3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NO作

10、 業 流 程NO作業的注意事項 水泥的砂漿配合比選用:可按表-3選用水泥砂漿的材料用量表-3 每立方米水泥砂漿的材料用量強度等級每m3砂漿中水泥用量(kg)每m3砂子用量(kg)每m3用水量(kg)M2.5M52002301 m3砂子的堆積密度值270330M7.5M10220280M15280340M20340400注:1此表水泥強度等級為32.5級,大于32.5級水泥用量宜取下限;2.根據施工水平合理選擇水泥用量;3.當采用細砂或粗砂時,用水量分別取上限或下限;4.稠度小于70mm時,用水量可小于下限;5.施工現場氣候炎熱或干燥季節,可酌量增加用水量;6.試配強度計算同水泥混合砂漿。配合比

11、試配、調整與確定:1試配時應采用工程中實際使用的材料;攪拌要求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2按計算或查表所得配合比進行試拌時,應測定其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層度,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調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為止。然后確定為試配時的砂漿基準配合比。3試配時至少應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個為按本規程計算或查表所得出的基準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泥用量應按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及減少10%,在保證調度,分層度合格的條件下,可將用水量或摻加料用量作相應調整。4對三個不同的配合比調整后,應按現行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JGJ70,測定砂漿強度,并選定符合試配強度要求的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為砂漿配合比。審批人:姜秀

12、英 編制人:張惠斌 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的基本要求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4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1 總則1.0.1 為規范建筑砂漿基本性能的試驗方法,提高砂漿試驗精度和試驗水平,并在檢驗或控制砂漿的質量時有統一的砂漿基本性能的試驗方法,制定標準。1.0.2 標準適用于以水泥基膠凝材料、細集料、摻合料為主要材料,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砌筑、抹灰、地面工程及其他用途的建筑砂漿的基本性能試驗。1.0.3進行砂漿性能試驗時,除應符合標準有關規定外,

13、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 術語和符號2.1 術語2.1.1 建筑砂漿 construction mortar由水泥基膠凝材料、細集料、水以及根據性能確定的其他組分按適當比例配合、拌制并經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可分為施工現場拌制的砂漿或由專業生產廠生產的商品砂漿。2.1.2 預拌砂漿 ready-mixed mortar由專業生產廠生產的濕拌砂漿或干混砂漿。2.1.3 濕拌砂漿 wet-mixed mortar水泥基膠凝材料、細集料、外加劑和水以及根據性能確定其他組分,按一定比例,在攪拌站經計量、拌制后,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至使用地點,放入專用容器儲存,并在規定時間內使用完畢的濕拌拌合物。2

14、.1.4 干混砂漿 dry-mixed mortar經干燥篩分處理的細集料與水泥基膠凝材料以及根據性能確定其他組分,按一定比例在專業生產廠混合而成,在使用地點按規定比例加水或配套液體拌合使用的干混砂漿。也稱干拌砂漿。2.2 符號A 試件承壓面積; Ac 砂漿含氣量的體積百分數;AP 貫入試針的截面積; AZ 粘結面積;Em砂漿彈性模量; f2 砂漿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平均值;fat 砂漿拉伸粘結強度; fp 貫入阻力值;K換算系數; Np 貫入深度至25mm 時的靜壓力;Nu試件破壞荷載; Nu 棱柱體破壞壓力;P 砂漿抗滲壓力值; tS 砂漿凝結時間測定值;fm,cu 砂漿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

15、 fm,c 砂漿軸心抗壓強度;W 砂漿保水性; WX 砂漿吸水率 ;X砂子與水泥的重量比; Y外加劑與水泥用量之比;砂漿拌合物的實測表觀密度; C砂漿理論表觀密度;at相應為t 天時的砂漿試件自然干燥收縮值;fm n次凍融循環后的砂漿強度損失率;mm n次凍融循環后的質量損失率。3 取樣及試樣的制備3.1 取樣3.1.1 建筑砂漿試驗用料應從同一盤砂漿或同一車砂漿中取樣。取樣量應不少于試驗所需量的 4 倍。3.1.2 當施工過程中進行砂漿試驗時,砂漿取樣方法應按相應的施工驗收規范執行。并宜在現場攪拌點或預拌砂漿卸料點的至少 3 個不同部位及時取樣。對于現場取得的試樣,試驗前應人工攪拌均勻。3.

16、1.3 從取樣完畢到開始進行各項性能試驗,不宜超過過 15min。3.2 試樣的制備3.2.1 在試驗室制備砂漿拌合物時,所用材料應提前 24h 運入室內。拌合時,試驗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05。當需要模擬施工條件下所用的砂漿時,所用原材料的溫度宜與施工現場保持一致。3.2.2 試驗所用原材料應與現場使用材料一致。砂應通過公稱粒徑 4.75mm 篩。3.2.3 試驗室拌制砂漿時,材料用量應以質量計。水泥、外加劑、摻合料等的稱量精度應為0.5%;細骨料的稱量精度應為1%。3.2.4 在試驗室攪拌砂漿時應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機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試驗用砂漿攪拌機JG/T3033 的規定,攪拌的用量宜為攪拌

17、機容量的30%70%,攪拌時間不應少于120s。摻有摻合料和外加劑的砂漿,其攪拌時間不應少于180s 。3.3 試驗記錄3.3.1 試驗記錄應包括下列內容:1 取樣日期和時間;2 工程名稱、部位;3 砂漿品種、砂漿技術要求;4 試驗依據;5取樣方法;6 試樣編號;7 試樣數量;8 環境溫度;9 試驗室溫度、濕度;10 原材料品種、規格、產地及性能指標;11 砂漿配合比和每盤砂漿的材料用量;12 儀器設備名稱、編號及有效期;13 試驗單位、地點;14 取樣人員、試驗人員、復核人員。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

18、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稠度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5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 業 目 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確定砂漿的配合比或施工過程中控制砂漿的稠度。稠度試驗應使用下列儀器:(1)砂漿稠度儀:由試錐、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組成,試錐由鋼材或銅材制成,試錐高度應為145mm,錐底直徑為75mm,試錐連同滑桿的質量應為3002g,盛砂漿容器由鋼板制成,筒高應為180mm,錐底內徑應為150mm,支座應包括底座、支架及刻度顯示三部分,應由鑄鐵、鋼及其它金屬制成;(圖4.2.2)(2)鋼制搗棒:直徑為10mm,長350mm,端部磨圓。(3)

19、秒表等。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稠度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應先采用少量潤滑油輕擦滑桿,再將滑桿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紙擦凈,使滑桿能自由滑動;2 應先采用濕布擦凈盛漿容器和試錐表面,再將砂漿拌合物一次裝入容器,砂漿表面宜低于容器口10mm,用搗棒自容器中心向邊緣均勻地插搗25 次,然后輕輕地將容器搖動或敲擊56 下,使砂漿表面平整,然后將容器置于稠度測定儀的底座上。3 擰松制動螺絲,向下移動滑桿,當試錐尖端與砂漿表面剛接觸時,應擰緊制動螺絲,使齒條側桿下端剛接觸滑桿上端,并將指針對準零點上; 4 擰開制動螺絲,同時計時間,10s 時立即擰緊螺絲,將齒條測桿下端接觸滑桿上端,從刻度盤上讀出下沉深

20、度(精確至1mm),即為砂漿的稠度值;5 盛裝容器內的砂漿,只允許測定一次稠度,重復測定時,應重新取樣測定。稠度試驗結果應按下列要求確定:1 同盤砂漿應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并應精確至1mm;2 如兩次試驗值之差大于10mm,應重新取樣測定。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表觀密度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6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 業 目 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適用于測定砂漿拌合物搗實后的單位體積質量,以確定

21、每立方米砂漿拌合物中各組成材料的實際用量。表觀密度試驗應使用下列儀器:1 容量筒:應由金屬制成,內徑應為108mm,凈高應為109mm,筒壁厚應為25mm,容積應為1L;2 天平:稱量應為5kg,感量應為5g;3 鋼制搗棒:直徑為10mm,長度為350mm,端部磨圓;4 砂漿密度測定儀;5 振動臺:振幅應為0.50.05mm,頻率應為503Hz;6 秒表。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砂漿拌合物表觀密度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按標準的規定測定砂漿拌合物的稠度;2 應先采用濕布擦凈容量筒的內表面,再稱量容量筒質量m1,精確至 5g;3 搗實可采用手工或機械方法。當砂漿稠度大于 50mm 時,宜采

22、用人工插搗法,當砂漿稠度不大于 50mm 時,宜采用機械振動法。采用人工插搗時,將砂漿拌合物一次裝滿容量筒,使稍有富余,用搗棒由邊緣向中心均勻地插搗 25 次,插搗過程中如砂漿沉落到低于筒口時,應隨時添加砂漿,再用木錘沿容器外壁敲擊 56 下。采用振動法時,將砂漿拌合物一次裝滿容量筒連同漏斗在振動臺上振 10s,當振動過程中如砂漿沉入到低于筒口時,應隨時添加砂漿。4 搗實或振動后,應將筒口多余的砂漿拌合物刮去,使砂漿表面平整,然后將容量筒外壁擦凈,稱出砂漿與容量筒總質量 m2,精確至 5 g。砂漿拌合物的表觀密度應按下式計算:m2 m1 = 1000V式中 砂漿拌合物的表觀密度(kg/m3);

23、m1容量筒質量(kg);m2容量筒及試樣質量(kg);V 容量筒容積(L)。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精確至10kg/m3。容量筒的容積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校正:1 選擇一塊能覆蓋住容量筒頂面的玻璃板,稱出玻璃板和容量筒質量。2向容量筒中灌入溫度為205的飲用水,灌到接近上口時,邊不斷加水,一邊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蓋嚴。玻璃板下不得存在氣泡。3 擦凈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稱量容量筒、水和玻璃板質量(精確至5g)。兩次質量之差(以kg 計)即為容量筒的容積(L)。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

24、0次修改建筑砂漿分層度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7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 業 目 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適用于測定砂漿拌合物的分層度,以確定在運輸及停放時砂漿拌合物的穩定性。分層度試驗應使用下列儀器:1 砂漿分層度筒: 應用由鋼板制成,內徑應為150mm,上節高度應為200mm,下節帶底凈高應為100mm,兩節的連接處應加寬到35mm,并應設有橡膠熱圈;2 振動臺:振幅應為0.50.05mm,頻率應為503Hz;3 砂漿稠度儀、木錘等。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分層度的測定可采用標準法和快速法。當發生爭議時,應以標準法的測定結

25、果為準。標準法測定分層度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應按標準的規定測定砂漿拌合物的稠度;2 應將砂漿拌合物一次裝入分層度筒內,待裝滿后,用木錘在分層度筒周圍距離大致相等的四個不同部位輕輕敲擊12 下,如砂漿沉落到低于筒口時,應隨時添加,然后刮去多余的砂漿并用抹刀抹平;3 靜置30min 后,去掉上節200mm 砂漿,然后將剩余的100mm 砂漿倒在拌合鍋內拌2min,再按標準的規定稠度試驗方法測其稠度。前后測得的稠度之差即為該砂漿的分層度值。快速法測定分層度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按標準規定的稠度試驗方法測定砂漿拌合物稠度;2 應將分層度筒預先固定在振動臺上,砂漿一次裝入分層度筒內,振動20S;3 去

26、掉上節200mm 砂漿,剩余100mm 砂漿倒出放在拌合鍋內拌2min,再按標準規定的稠度試驗方法測其稠度,前后測得的稠度之差即為是該砂漿的分層度值。分層度試驗結果應按下列要求確定:1 應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砂漿的分層度值,精確至1 mm。;2 兩次分層度試驗值之差如大于10mm,應重新取樣測定。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保水性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8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業目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適用

27、于測定砂漿保水性。保水性試驗應使用下列儀器:1 金屬或硬塑料圓環試模 :內徑應為100mm、內部高度應為25mm;2 可密封的取樣容器:應清潔、干燥;3 2kg 的重物;4 金屬濾網:網孔尺寸45m圓形,內徑為1101mm;5 超白濾紙,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化學分析濾紙GB/T1914 規定的中速定性濾紙。直徑應為110mm,單位面積質量應為200g/m2;6 2 片金屬或玻璃的方形或圓形不透水片,邊長或直徑應大于110mm;7 天平:量程為200g, 感量應為0.1g;量程為2000g, 感量應為1g;8 烘箱。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保水性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稱量底部不透水片與干燥

28、試模質量m1 和15 片中速定性濾紙質量m2;2 將砂漿拌合物一次性填入試模,并用抹刀插搗數次,當填充砂漿略高于試模邊緣時,用抹刀以 45角一次性將試模表面多余的砂漿刮去,然后再用抹刀以較平的角度在試模表面反方向將砂漿刮平;3 抹掉試模邊的砂漿,稱量試模、底部不透水片與砂漿總質量m3;4 用金屬濾網覆蓋在砂漿表面,再在濾網表面放上15 片濾紙,用上部不透水片蓋在濾紙表面,以 2kg 的重物把上部不透水片壓住;5 靜止 2 min 后移走重物及上部不透水片,取出濾紙(不包括濾網),迅速稱量濾紙質量m4。6 按照砂漿的配比及加水量計算砂漿的含水率,當無法計算時,可按標準規定測定砂漿含水率。砂漿保水

29、性應按下式計算:m4 m2W = 1 100 (m3 m1)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砂漿保水率,精確至0.1 g,且第二次試驗應重新取樣測定。當兩個測定值之差超過 2%時,此組試驗結果應為無效。砂漿含水率測定應稱取10010g 砂漿拌合物試樣,置于一干燥并已稱重的盤中,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砂漿含水率應按下式計算:m6m5 = 100m6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砂漿含水率,精確至0.1 %,當兩個測定值之差超過 2%時,此組試驗結果應為無效。式中 W 砂漿保水率(%);m1底部不透水片與干燥試模質量(g),精確至1 g;m215片濾紙吸水前的質量(g),精確至0.1 g;m

30、3試模、底部不透水片與砂漿總質量(g),精確至1 g;m415 片濾紙吸水后的質量(g)精確至0.1 g;砂漿含水率(%)。式中:砂漿含水率(%);m5烘干后砂漿樣本的質量(g),精確至1 g;m6砂漿樣本的總質量(g),精確至1 g。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凝結時間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9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 業 目 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方法適用于采用貫入阻力法確定砂漿拌合物的凝結時間。凝結時間試驗應使用下

31、列儀器:1 砂漿凝結時間測定儀:應由試針、容器、壓力表和支座四部分組成,并應符合下列規定(圖8.0.2):1)試針:應由不銹鋼制成,截面積應為 30mm2;2)盛砂漿容器:應由鋼制成,內徑應為140mm,高應為75mm;3)壓力表:稱量精度應為0.5N;4)支座:應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桿三部分,由鑄鐵或鋼制成。2 定時鐘。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凝結時間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將制備好的砂漿拌合物裝入盛漿容器內,砂漿應低于容器上口 10 mm,輕輕敲擊容器,并予以抹平,蓋上蓋子,放在202的試驗條件下保存。2 砂漿表面的泌水不得清除,將容器放到壓力表座上,然后通過下列步驟來調節測定儀:1)

32、調節螺母 3,使貫入試針與砂漿表面接觸;2)擰開調節螺母 2,再調節螺母 1,以確定壓入砂漿內部的深度為 25 mm 后再擰緊螺母 2;3)旋動調節螺母 8,使壓力表指針調到零位;3 測定貫入阻力值,用截面為 30 mm2 的貫入試針與砂漿表面接觸,在 10s 內緩慢而均勻地垂直壓入砂漿內部 25 mm 深,每次貫入時記錄儀表讀數 NP,貫入桿離開容器邊緣或已貫入部位至少 12 mm。4 在202的試驗條件下,實際貫入阻力值應在成型后 2 h 開始測定,并應每隔 30min測定一次,當貫入阻力值達到0.3 MPa 時,應改為每 15 min測定一次,直至貫入阻力值達到0.7 MPa為止。砂漿貫

33、入阻力值應按下式計算:N pfP = A p砂漿的凝結時間可按下列方法確定:1 凝結時間的確定可采用圖示法或內插法,有爭議時應以圖示法為準。從加水攪拌開始計時,分別記錄時間和相應的貫入阻力值,根據試驗所得各階段的貫入阻力與時間的關系繪圖,由圖求出貫入阻力值達到0.5 MPa 的所需時間 tS(min),此時的 tS 值即為砂漿的凝結時間測定值。2 測定砂漿凝結時間時,應在同盤內取兩個試樣,以兩個試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砂漿的凝結時間值,兩次試驗結果的誤差不應大于 30 min,否則應重新測定。在施工現場測定凝結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1 砂漿的稠度、養護和測定的溫度與現場相同。2 在測定濕拌砂漿的凝

34、結時間時,時間間隔可根據實際情況定為受檢砂漿預測凝結時間的1/4、1/2、3/4 等來測定,當接近凝結時間時可每15min 測定一次。式中: f p貫入阻力值(MPa),精確至0.01MPa;Np貫入深度至25mm 時的靜壓力(N) ;Ap 貫入試針的截面積,即30mm2。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 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10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業目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測定砂漿立方體的抗壓強度。立

35、方體抗壓強度試驗應使用下列儀器設備:1 試模:應為70.7mm70.7mm70.7mm 的帶底試模,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試模JG237的規定選擇,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并拆裝方便。試模的內表面應機械加工,其不平度應為每100mm不超過0.05mm,組裝后各相鄰面的不垂直度不應超過0.5;2 鋼制搗棒:直徑為10mm,長為350mm,端部磨圓;3 壓力試驗機:精度應為1%,試件破壞荷載應不小于壓力機量程的20%,且不大于全量程的80%;4 墊板:試驗機上、下壓板及試件之間可墊以鋼墊板,墊板的尺寸應大于試件的承壓面,其不平度應為每100mm不超過0.02mm。5 振動臺:空載中臺面的垂直振幅應為0.

36、50.05mm,空載頻率應為503Hz,空載臺面振幅均勻度不應大于10%,一次試驗至少能固定3個試模。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立方體抗壓強度試件的制作及養護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應采用立方體試件,每組試件應為 3 個。2 應采用黃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試模的外接縫,試模內應涂刷薄層機油或脫模劑,應將拌制好的砂漿一次性裝滿砂漿試模,成型方法應根據稠度確定。當稠度大于50 mm 時,宜采用人工插搗成型,當稠度不大于50 mm 時宜采用振動臺振實成型;1)人工振搗:應采用搗棒均勻地由邊緣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搗 25 次,插搗過程中當砂漿沉落低于試模口時,應隨時添加砂漿,可用油灰刀插搗數次,并用手將試模一

37、邊抬高510 mm 各振動 5 次,砂漿應高出試模頂面68 mm;2) 機械振動:將砂漿一次裝滿試模,放置到振動臺上,振動時試模不得跳動,振動 510 S或持續到表面泛漿為止;不得過振。3 應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再將高出試模部分的砂漿沿試模頂面刮去并抹平。4 試件制作后應在室溫為 205的環境下靜置 242h,對試件進行編號、拆模。當氣溫較低時,或者凝結時間大于 24 h的砂漿,可適當延長時間,但不應超過 2d。試件拆模后應立即放入溫度為 202,相對濕度為90%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養護。養護期間,試件彼此間隔不得小于10 mm,混合砂漿、濕拌砂漿試件上面應覆蓋,防止有水滴在試件上;5 從攪拌加水

38、開始計時,標準養護齡期應為 28d,也可以根據相關標準要求增加7d或14d。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試件從養護地點取出后應及時進行試驗。試驗前應將試件表面擦試干凈,測量尺寸,并檢查其外觀。并應計算試件的承壓面積,當實測尺寸與公稱尺寸之差不超過 1 mm時,可按公稱尺寸進行計算;2 將試件安放在試驗機的下壓板或下墊板上,試件的承壓面應與成型時的頂面垂直,試件中心應與試驗機下壓板或下墊板中心對準。開動試驗機,當上壓板與試件或上墊板接近時,調整球座,使接觸面均衡受壓。承壓試驗應連續而均勻地加荷,加荷速度應為0.25 1.5 kN/s;砂漿強度不大于2.5 MPa 時,宜取下限,當

39、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停止調整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然后記錄破壞荷載。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應按下式計算:Nuf m, cu = KA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應按下列要求確定:1 應以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平均值(f2)精確至0.1 MPa。2 當三個測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個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 15 %時,應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件的抗壓強度值;3 當兩個測值與中間值的差值均超過中間值的 15 %時,該組試驗結果無效。式中: fm,cu砂漿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MPa),應精確至0.1MPa;Nu試件破壞荷載(N);A試件

40、承壓面積(mm2)。K換算系數,取1.35.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 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拉伸粘結強度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11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業目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測定砂漿拉伸粘結強度。拉伸粘結強度試驗應使用下列試驗儀器;1 拉力試驗機:破壞荷載應在其量程的20%80%范圍內,精度應為1%,最小示值1N;2 拉伸專用夾具(圖見10.0.2-1,10.0.2-2):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室內用膩子JG/T3049 -199

41、8的規定;3 成型框:外框尺寸應為70 mm70 mm,內框尺寸應為40 mm40 mm,厚度應為6 mm,材料為硬聚氯乙烯或金屬;4 鋼制墊板:外框尺寸應為70 mm 70 mm,內框尺寸應為43 mm 43 mm,厚度應為3 mm。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基底水泥砂漿塊的制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 原材料:水泥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 規定的42.5 級水泥;砂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 規定的中砂;水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 規定的用水;2 配合比:水泥:砂:水=1:3:0.5(質量比);3 成型:將制成

42、的水泥砂漿倒入70mm70mm20mm 的硬聚氯乙烯或金屬模具中,振動成型或用抹刀均勻插,試模內壁事先宜涂刷水性脫模劑,待干、備用。4 應在成型 24 h 后脫模,放入202水中養護 6 d,再在試驗條件下放置 21 d 以上。試驗前,用 200號砂紙或磨石將水泥砂漿試件的成型面磨平,備用。砂漿料漿的制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 干混砂漿料漿的制備1) 待檢樣品應在試驗條件下放置 24 h 以上。2) 應稱取不少于 10 kg 的待檢樣品,按產品制造商提供比例進行水的稱量,產品制造商提供比例是一個值域范圍時,應采用平均值。3) 應先將待檢樣品放入砂漿攪拌機中,再啟動機器,然后徐徐加入規定量的水,攪拌

43、 3 5 min。攪拌好的料應在 2h 內用完。2 現拌砂漿料漿的制備1) 待檢樣品應在試驗條件下放置 24 h 以上。2) 應按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進行物料的稱量,且干物料總量不少于 10 kg。3) 應先將稱好的物料放入砂漿攪拌機中,再啟動機器,然后徐徐加入規定量的水,攪拌 3 5 min。攪拌好的料應在 2h內用完。拉伸粘結強度試件的制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 將制備好基底水泥砂漿塊在水中浸泡24h,并提前5 10 min取出,用濕布擦拭其表面;2 將成型框放在水泥砂漿塊的成型面上,再將按砂漿料漿的制備制備好的砂漿料漿或直接從現場取來的砂漿試樣倒入成型框中,用抹刀均勻插搗 15 次,人工顛實 5

44、 次,再轉 90,再顛實 5 次,然后用刮刀以 45方向抹平砂漿表面,24h內脫模,在溫度202、相對濕度 60%80%的環境中養護至規定齡期。3 每砂漿試樣應制備 10 個試件。砂漿拉伸粘結強度試驗條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 溫度應為 205;2 相對濕度應為45%75%。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 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拉伸粘結強度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12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拉伸粘結強度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45、1 應先將試件在標準試驗條件下養護 13 d,再在試件表面以及夾具表面涂上環氧樹脂等高強度粘合劑,然后將上夾具對正位置放在粘合劑上,并確保上夾具不歪斜,除去周圍溢出的膠粘劑,繼續養護 24 h。2 測定拉伸粘結強度時。應先將鋼制墊板套入基底砂漿塊上,再將拉伸粘結強度夾具安裝到試驗機上,然后將試件置于拉伸夾具中,夾具與試驗機的連接宜采用球鉸活動連接,以51mm/min 速度加荷至試件破壞。3 當破壞型式為拉伸夾具與粘合劑破壞,試驗結果應無效。拉伸粘結強度應按下式計算:Ff at = Az拉伸粘結強度試驗結果應按下列要求確定:1 應以 10 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拉伸粘結強度的試驗結果;2 當

46、單個試件的強度值與平均值之差大于20%時,應逐次舍棄偏差最大的試驗值,直至各試驗值與平均值之差不超過20%,當 10 個試件中有效數據不少于 6 個時,取剩余數據的平均值為試驗結果,結果精確至0.01 MPa。3 當 10 個試件中有效數據不足 6 個時,則此組試驗結果應為無效,并應重新制備試件進行試驗。 有特殊條件要求的拉伸粘結強度,應先按照特殊要求條件處理后,重復上述試驗。式中: f at 砂漿的拉伸粘結強度(MPa);F 試件破壞時的荷載(N);AZ 粘結面積(mm2)。圖10.0.2-1 拉伸粘結強度用鋼制上夾具 圖10.0.2-2 拉伸粘結強度用鋼制下夾具(單位:mm)1拉伸用鋼制上

47、夾具; 2粘合劑;3檢驗砂漿; 4水泥砂漿塊審批人:姜秀英 編制人:張惠斌長春吉宇建筑材料試驗有限責任公司作 業 文 件文件編號:CJYS/D1/03184第C版 第0次修改建筑砂漿抗凍性能試驗作業指導書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70-2009第13頁 共19頁頒布日期:2009年05月15日作業目的作業前準備、確定事項方法可用于砂漿強度等級大于M2.5 的抗凍性能。抗凍試驗應應使用下列儀器設備:1 冷凍箱(室):裝入試件后,箱(室)內的溫度應能保持在-20-15。2 籃框:應采用鋼筋焊成,其尺寸與所裝試件的尺寸相適應;3 天平或案秤:稱量應為2kg,感量應為1g;4 溶解水槽:裝入試件后,水溫應能保持在1520;5 壓力試驗機:精度應為 1%,量程應不小于全量程的20%,且應不大于全量程的80%。NO作業流程NO作業注意事項砂漿抗凍性能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 當無特殊要求時,試件應在 28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