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軟件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軟件設計說明書_第2頁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軟件設計說明書_第3頁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軟件設計說明書_第4頁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軟件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版本號日期V軟件工程 -大作業“成績管理系統”軟件設計說明書姓名班級學號完成日期指導老師目錄目錄 .21引言 .41.1 編寫目的.41.2范圍 .41.3定義 .51.4參考資料 .52項目概述 .52.1產品描述 .52.2產品功能 .62.3用戶特點 .72.4 一般約束.72.5假設和依據 .73具體需求 .83.1 功能需求.83.2行為需求.103.3數據需求.103.4外部接口需求.113.4.1用戶接口 . 113.4.2硬件接口 . 113.4.3軟件接口 . 123.5性能需求.123.6設計約束.123.6.1其他標準的約束 . 123.6.2硬件的限制 .133.7安全

2、性.133.8可維護性.133.9可轉移 轉換性 .133.10數據庫.134總體設計 .144.1 運行環境 .144.2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 .144.3系統結構.154.4接口設計.154.4.1用戶接口 . 154.4.2內部接口 . 154.5 功能需求與程序的關系 . 164.6人工處理過程 .164.7尚未問決的問題 .165詳細設計 .175.1 系統數據結構設計 . 175.1.1邏輯結構設計要點 . 175.1.2物理結構設計要點 .185.2模塊設計說明.195.2.1模塊描述.19522功能.19523性能.205.2.4輸入項.205.2.5輸出項.205.2.6設

3、計方法(算法).215.2.7流程邏輯.255.2.8 接口 . 265.2.9存儲分配.265.2.10注釋設計.265.2.11 限制條件 .265.2.12測試計劃.265.2.13 尚未解決的問題 .275.3運行設計 .275.3.1運行模塊組合 .275.3.2運行控制 .285.3.3運行時間 .285.4系統出錯處理設計.285.4.1出錯信息.285.4.2補救措施.295.5系統維護設計.30附錄: .311引言1.1編寫目的此軟件需求說明書是針對所開發的【成績管理系統】進行詳細解釋說明。預期讀者范圍:使用本系統的教師,學生,教務人員以及對本軟件進行維護修改 的程序人員。1

4、.2范圍軟件系統的名稱:成績管理系統軟件將為學生及教師提供一個成績信息獲取上傳修改的平臺,軟件將為教師提供 上傳、修改、查詢學生成績的功能,為本科生提供成績查詢以及排名查詢功能, 能夠獲取教師所上傳的成績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排名顯示給本科生。本軟件能夠大幅度提高本科生成績管理的效率, 實現成績查詢錄入等功能的自動 化與系統化。功能范圍:(1)用戶登錄此功能將使用用戶進行分權限處理(分為學生,教師,教務管理人員)。此 功能可以通過與教務網絡系統連接來獲取學生,教師,教務人員的信息數據庫, 運用用戶名(學工號)與密碼鍵入的方式進行用戶身份驗證。(2)成績管理此功能針對不同權限的用戶分成三個功能模塊:

5、A. 學生:只能對個人成績進行查詢操作;B. 教師:可以對成績進行錄入,刪除,修改操作,對成績匯總分析進行查詢操作;C教務人員:可以對成績進行匯總分析,校對,分類,制圖,刪除等操作。(3)基本信息管理此功能針對不同權限的用戶分成三個功能模塊:A.學生:只能對個人基本信息進行錄入,修改,查詢,刪除操作;B教師:可以對教師個人信息進行錄入,修改,查詢,刪除操作,對學生基本信息進行查詢操作;C教務人員:可以對學生及教師基本信息進行修改,查詢,刪除操作1.3定義本科生成績管理:基于本科生成績的錄入,修改,刪除,查詢等一系列操作。1.4參考資料軟件工程導論(第五版)張海藩 清華大學出版社軟件工程任永昌,

6、清華大學出版社軟件工程課程設計 李龍澍,鄭誠編著2項目概述2.1產品描述開發意圖:系統采用計算機對我校學生成績進行管理,實現學生成績管理工作的系統化 以及自動化,減少人力資源投資。應用目標:成績錄入:在教務人員監督下由教師錄入學生成績;成績查詢:從年級院系至班級個人,從整體到單科成績進行匯總分析,得出 平均成績及成績排名排名;成績修改:教師獲取教務人員認可情況下對學生成績進行修改刪除等操作;外部交流:保證本軟件從外部所連接的信息管理系統及時獲取信息進行交流 使用;分權限登陸:確保學生,教師,教務人員以相應權限使用本軟件;作用范圍:全體學生及教師、教務人員外部接口:本軟件的功能至基于學生成績,因

7、此需要與【教務網絡管理系統】【學生信息 管理系統】等系統進行外部連接以及信息上傳與獲取。對個人成績進行查詢對個人基本信息進行查詢對個人基本信息進行修改對個人成績分析進行查詢對學生成績進行錄入教對學生成績進行查詢師對學生成績進行修改對成績匯總分析進行查詢查詢學生成績教務人員匯總分析學生成績查詢修改學生基本信息查詢修改教師基本信息對教師信息進行修改查詢監督教師對成績進行操作背景材料: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學生數量增多,可供選擇的課程愈加多樣化,有關學 生成績管理的信息量也成倍增長, 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工作量大,效 率低,易出錯。本系統基于計算機管理我校本科生成績,在學生查詢,教師錄入 等方

8、面具有較大的實用意義。提高了信息開放性,準確性以及有效性。大大提高 了學生成績管理的效率。本軟件應用系統與教務管理系統中其他系統如學生選課系統,學生信息查詢 系統,圖書管理系統等均是我校教務管理系統功能中的一部分。互相之間信息具 有交流性與可讀性。2.2產品功能 登錄管理:要求使用者提供合法的用戶名、密碼和相關權限等,通過對不同用戶 的權限限制,登錄以后會有不同的權限。成績管理:由老師或教務人員錄入,修改,刪除成績。這個功能模塊要用到學生 的信息、課程的信息等。成績查詢:登錄以后,學生可以對已經學過的課程進行成績查詢, 在查詢過程中 成績管理系統學生可以對所有的成績進行查詢; 也可以對某一學期

9、的成績進行查詢; 還可以對 某一課程號或課程名進行查詢。匯總功能:系統對成績進行分類匯總,形成相應及格率圖表,成績排名等。2.3用戶特點成績管理系統應用軟件是面向學校,其使用人員是本校全體在讀學生以及教 師及教務人員。使用頻度:非考試周:10000次/天,考試周:50000次/天2.4 般約束A.硬件的限制:本軟件基于PC計算機(win dows2000以上操作系統,內存 在512M以上);B.與其他應用間的接口:與教務管理系統連接C.審查功能:由教務人員完成;D.控制功能:由登陸用戶完成;E.所需的高級語言:SQL語言,DelphiF.通信協議:安全保密G.應用的臨界點:60000次/天H.

10、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考慮:使用登陸對用戶進行分權限操作,對應用戶名 和密碼存儲至數據庫中。2.5假設和依據假設系統一天訪問頻度超過了一般約束,理論上這個操作是不可能進行的, 需求說明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假設規定用戶以外人員登錄系統進行操作,實際上這種操作系統是不可能進成績輸入成績修改用戶注銷行的,需求說明要進行相應的改變3具體需求3.1功能需求成績查詢衛迖成績進行查詢T對個人基本信息進行查詢盤學生成績進齊錄入對學生成績些空查詢學生成績對個人基本信息進行修改并人峻分析進行查誼對威績匯總分析越亍查詢教務A員H 3匚總分析學生成績查詢修改學生基本信息一查詢修改教師基本信息監督教師對成績進行換作管理功能部分

11、:本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分為教務人員模塊、教師模塊、學生模塊。其主要管理功能有:茨學生成績進彳亍修改教 師帀信息進行鶴改查詢3.2行為需求3.3數據需求教學管理數據庫的簡單功能實現包含課程,學生,教師的基本情況,以及學生 成績的錄入等功能學生表:學號,學生姓名,性別,年齡,入學年份,系別教師表:教師號,教師姓名,性別,系別課程表:課號,課程名,學分,成績成績表:學號,學生姓名,教師號,教師姓名,課號,課程名,成績姓容性別n班級年級老課程學生E-R圖3.4外部接口需求341用戶接口學生信息系統采用的瀏覽器與服務器的形式, 系統通過網頁的形式為不同身 份的用戶提供登錄界面,不同身份的用戶通過自身的身

12、份驗證登錄系統,實現自己權限范圍內的各種操作3.4.2硬件接口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以游覽器與服務器的形式,通過查詢數據庫服務器,查詢相關信息。并通過鼠標、鍵盤、顯示器輸入與輸出相關信息343軟件接口數據庫使用SQL Server 2000,前臺界面使用 Delphi7 ,操作系統是 Windows98 以上版本,可聯網的機器即可使用。3.5性能需求為了滿足用戶的要求,系統必須要有高的運作速度,用戶填寫的信息輸入到 系統,系統必須能快速及時作出響應,迅速處理各項數據、信息,顯示出所有必 需信息,所以要求很高的信息量速度和大的主存容量;由于要存貯大量的數據和信息,也還要有足夠大的磁盤容量;安全性也是

13、系統最重要的性能需求之一,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以保證用戶的各項信息安全。3.6設計約束3.6.1 其他標準的約束a.報表格式;學生(學號,姓名,性別,年齡,入學年份)學號為主鍵,不能為空,系號為外鍵學生是參照關系,系是被參照關系設置規則年齡在16到25歲之間系號為空值或等于系中系號的主碼值課程(課號,課程名,學分)課號為主鍵,不能為空設置規則學分在0到5之間成績(課號,學號,成績)(課號,學號)為主鍵,不能為空課程號為外鍵,不能為空,等于課程中課程號的主碼值學號為外鍵,不能為空,等于學生中學號的主碼值設置規則成績在0到100之間教師(教師號,姓名,性別)教師編號為主鍵,不能為

14、空b.數據命名;學生表:學號,學生姓名,性別,年齡,入學年份教師表:教師號,教師姓名課程表:課號,課程名,學分,成績成績表:學號,學生姓名,教師號,教師姓名,課號,課程名,成績362 硬件的限制無3.7安全性1. 要能夠抵御用戶可能的誤操作,保證軟件的健壯性要對數據進行檢驗,保證 數據有效性在數據被破壞時,具有數據恢復能力2. 數據要絕對安全防止有意無意的破壞數據。若數據遭到破壞,系統具有數據 恢復功能,不可恢復的數據僅限于當日錄入和修改的數據。3.8可維護性本網站的維護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 權限維護。管理員需要對用戶的用戶名、密碼和權限進行維護,給每名學生 分配享用的用戶名和密碼,確定查詢

15、級別。2. 考試信息管理。考試時間安排及是否有成績信息要經常進行更新。3. 成績管理。及時發布已經出來的成績,以供學生查閱。4. 課程管理。有無新課程或課程號,課程名有所修改。5.學生管理。新生到來、老生離去以及學生的各種信息的管理。3.9可轉移轉換性在windows98以上系統下均可運行。3.10數據庫本科生成績管理系統_Data本科生成績管理系統_Log4總體設計4.1運行環境該系統建設高速核心網絡,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核心網絡設備之間應該 通暢可靠。系統要求可靠、穩定、查詢效率高。操作系統平臺: windows xp 與 win 7數據庫平臺:SQL2000開發軟件:SQL2000

16、 Delphi7運行平臺:開發完成將網站放到裝有IIS的服務器上,客戶端用IE或者其他瀏 覽器即可。4.2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4.3系統結構口對個人咸綠逬彳亍査詢一“對個人基本信邑進行查詢 卜對個A.基本信息進行修改一 口對個人腿分析進行查誨T對學生成塢進行錄入H對學生成績進行查詢 教 -師卜對學生成績進行修改對成績匯總分析進行查詢對教師信息進行修改査詢譽詢學生成細新H匯總分析學生成績務/ -人-査詢修改學生基本信息, 員卩卩查詢修改教師基查詢修改教師基本信息本信息J監督教師對成績進彳ift作中南中南犬學本犬學本科生成績官理系統科生成績官理系統用戶登錄4.4接口設計4.4.1用戶接口在用戶界

17、面部分,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用戶需要一個用戶友善界面。在界 面設計上,應做到簡單明了,易于操作,并且要注意到界面的布局,應突出的顯 示重要以及出錯信息。外觀上也要做到合理化,考慮到用戶多對WINDOWS格較熟悉,應盡量向這一方向靠攏。在設計語言上,已決定使用Visual C+進行編程。總的來說,系統的用戶界面應作到可靠性、簡單性、易學習和使用。4.4.2內部接口內部接口方面,各模塊之間采用函數調用、參數傳遞、返回值的方式進行信 息傳遞。具體參數的結構將在下面數據結構設計的內容中說明。 接口傳遞的信息 將是以數據結構封裝了的數據,以參數傳遞或返回值的形式在各模塊間傳輸 。4.5功能需求與程序的關

18、系學生基本信息學生成績信息修改學 牛基本 信息修改增 加刪除 成績信 息統計全 體學生 成績成 績信息查詢教 師信息修改教師信息學生模 塊VV教師模 塊VVVVVV教務人員模塊VVVVVVV4.6人工處理過程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所有的管理工作是通過軟件來實現,但是對于一些打印的信息需要相關人員簽字后才能確認信息的真實性。4.7尚未問決的問題由于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所需的數據量大,在系統實施過程中受網絡速率的影 響,系統的響應時間肯能不及時,其次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中,面臨這各種的威脅, 病毒、密碼、蠕蟲的攻擊,系統可能受攻擊,在安全性方面不夠高。5詳細設計5.1系統數據結構設計5.1.1邏輯結構設計要點(

19、一)學生信息表數據項類型長度限制學號n char10主鍵姓名char10性別char2年齡tin yi nt1所在班級int4系別n char10(二)課程信息表數據項類型長度限制課號n char10主鍵課名n char10學時int4學分float8授課教師號int4(三)教師信息表數據項類型長度限制教師號n char10主鍵姓名n char10性別n char2系別n char10(四)成績表數據項類型長度限制學號n char10主鍵課程名n char10平時成績float8實驗成績float8期末成績float85.1.2物理結構設計要點模塊功能訪問數據庫方 法保密條件登錄模塊登錄直接訪

20、問帳號與密碼學籍管理模塊查看信息查詢數據庫信 息并顯示無選課管理模塊查詢選擇課程 信息查詢數據庫中 的選課信息表,無成績管理模塊查看成績信息查詢成績數據 庫,得到成績無用戶管理查看用戶信息查詢學生與老 師信息無5.2模塊設計說明521模塊描述模塊名稱描述學生子模塊該模塊是本系統分權管理用戶的一個子模塊。面向使用本系統的學生進行 相應的操作顯示。教師子模塊該模塊是本系統分權管理用戶的一個子模塊。面向使用本系統的教師進行 相應的操作顯示。教務人員子模塊該模塊是本系統分權管理用戶的一個子模塊。面向使用本系統的教務人員 進行相應的操作顯示。5.2.2功能模塊名稱功能學生子模塊該模塊支持學生可以在該模塊

21、中進行個人成績查詢,并且還可以對自己的 個人信息進行增刪查改等操作教師子模塊該模塊支持教師可以在該模塊中進行成績錄入,刪除,修改等并且還可以 對自己的個人信息進行增刪查改等操作教務人員子模塊該模塊支持管理員可以對教師學生的個人信息以及學生成績進行增刪查改 等操作,還可以監督教師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增刪查改的操作。還可以對學 生成績進行匯總分析得出各類分析圖表。523性能模塊名稱性能學生子模塊該模塊可以為學生提供登陸界面,查詢成績功能,修改查詢信息功能教師子模塊該模塊可以為教師提供登陸界面,成績查錄修改功能,個人信息增刪查改 功能教務人員子模塊該模塊可以為教務人員提供登陸界面,提供對教師學生的個人信

22、息以及學 生成績進行增刪查改等功能及界面。提供學生成績進匯總分析分析圖表功 能。524輸入項模塊名稱輸入項學生子模塊學生登錄名,用戶密碼教師子模塊教師登錄名,用戶密碼教務人員子模塊教務人員登錄名,用戶密碼5.2.5輸出項模塊名稱輸出項學生子模塊對學生信息數據庫操作是否成功教師子模塊對教師信息數據庫操作是否成功;對學生成績數據庫操作是否成功教務人員子模塊對學生信息數據庫操作是否成功;對教師信息數據庫操作是否成功;對學 生成績數據庫操作是否成功;成績分析圖表526設計方法(算法)主程序流程圖結束學生子模塊流程圖教師子模塊流程圖教務人員子模塊流程圖5.2.7流程邏輯528 接口A.內部接口本科生成績

23、管理系統的內部接口有:信息管理、成績管理、課程管理、用戶 管理、密碼管理。B.外部接口本科生成績管理系統,以游覽器與服務器的形式,通過查詢數據庫服務器, 查詢相關信息。并通過鼠標、鍵盤、顯示器輸入與輸出相關信息。529存儲分配無特殊要求。5.2.10注釋設計課程信息表Class :(課程號,課程名,教師號,學分,學時)學生信息表Student:(學號,姓名,性別,年齡,專業,系別)成績表score :(學號,課程名,成績比例,平時成績,實驗成績,期中成績,期末成績) 教師信息表Teacher:(教師號,教師名,性別,系別)5.2.11限制條件根據不同的硬件環境與操作系統,系統的運行時間不確定,

24、當硬件達到要求 配置時,運行的時間很短。系統運行查詢占用的資源與時間最多, 查詢操作要與 數據庫的信息進行匹配,當數據庫中的信息很多時,系統有一定的延遲。5.2.12測試計劃設計檢查列表按照需求文檔的功能、性能和接口 3個列表,設計出概要設計檢查列表,以 檢查概要設計是否覆蓋需求分析,沒有覆蓋就是不符合項,并將檢查結果列出。5.2.13尚未解決的問題(1) 學生眾多,信息量大,在對其進行錄入,修改,刪除時需要大量時間。(2) 在對大量數據進行長時間操作時,操作人由于疲勞很容易造成數據誤差。5.3運行設計531運行模塊組合信息管理模塊運行時通過與學生信息數據庫連接, 搜素學生信息,并將結果 顯示

25、給用戶,可以修改學生學籍信息。成績管理模塊運行時通過與成績管理數據庫連接,老師可以錄入、修改、刪 除學生成績表中的相關信息,學生通過查詢條件,找到匹配的成績信息,顯示給 學生。用戶管理模塊運行時通過與用戶數據庫相連, 管理員查詢老師與學生信息數 據庫,得到老師與學生信息。管理員可以修改學生與老師數據庫,可以增加、刪 除老師與學生信息。密碼管理模塊運行時通過與不同身份的密碼數據庫連接,可以修改自身的密碼信息硬件環境要求操作系統用 Windows 2000以上的版本,Windows Xp最好。因為本系統將在 Windows Xp環境下開發。要求支持并安裝 SQL Server 2005 vs200

26、&一臺電腦, 如果有大量數據的話要加一臺服務器。電腦要求CPU1.6GH以的的主頻,內存1G,硬盤 160。軟件環境數據庫用 Microsoft SQL server2005運行時使用Delphi7532運行控制查詢信息已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后,進入界面, 通過學號或者教師號查詢信息。信息管理修改信息已管理員身份登錄系統后,進入學籍界 面,對信息發生變化的學生或教師,進 行信息修改。統計查詢成績信息學生登錄系統后,進入成績查詢界面, 查詢課程成績信息。成績管理增加、刪除、修改成 績信息老師或教務人員登錄系統后,在成績頁 面,可以錄入、修改、刪除學生成績, 保存退出。用戶管理增加刪除用戶用戶進入系

27、統后在相關界面進行刪除增加用戶密碼管理修改密碼與數據庫連接,用戶進入系統后使用原 密碼登陸.修改密碼. . . .-1-. J-533運行時間根據不同的硬件環境與操作系統,系統的運行時間不確定,當硬件達到要求配置 時,運行的時間很短。系統運行查詢占用的資源與時間最多, 查詢操作要與數據 庫的信息進行匹配,當數據庫中的信息很多時,系統有一定的延遲。5.4系統出錯處理設計5.4.1出錯信息出錯原因系統輸出形式處理方法登錄時輸入的帳號與密碼 不一致。系統提示帳號與密碼 錯誤。返回登錄頁面重新輸 入。由于收網絡因素影響,登 錄沒有響應。系統沒有任何錯誤提 示信息。刷新頁面,重新登錄輸入的查詢條件有誤輸

28、出沒有想要的查詢 結果。審查查詢條件選中的課程,課時安排信 息查詢不到,收網絡原因 影響提交速率慢。系統沒有提示出錯信 息。選中課程后,等30秒以后查詢退選課程,查詢不到收網 絡原因影響,提交速率慢系統沒有提示出錯信 息。選中課程后,等30秒以后查詢查詢瀏覽時,系統不響應系統沒有提示出錯信 息。刷新頁面,冉查詢542補救措施任何系統都有出錯情況發生,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也不例外,下面是該系統出 錯時可采用的變通措施:定期對系統進行更新,備份;當原始系統數據萬一丟失時啟用副本的建立和啟動技術,例如周期性地把磁 盤信息記錄到磁帶上去就是對于磁盤媒體的一種后備技術;系統可能受自然災害與網絡病毒因素的影響

29、, 為了保護系統所有數據,做好 異地備份,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降效技術準備采用的后備技術,使用另一個效率稍低的系統或方法來求得所 需結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個自動系統的降效技術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數據的人工 記錄。恢復及再啟動技術,將使用的恢復再啟動技術,使軟件從故障點恢復執行或 使軟件從頭開始重新運行的方法。5.5系統維護設計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在整個系統的運行過程中,系統的維護和管理是始終貫 穿其中的,包括進行系統應用程序的維護、代碼的維護、數據的備份與恢復、硬 件設備維護。系統在運行時,也要隨著環境的變化根據不同的需求及變化對系統 進行必要的修改,使得系統功能更加完善。系統維護工作貫穿于系統的整個

30、運行過程中,包括:系統應用程序的維護、 數據的維護、代碼的維護、硬件設備維護,系統維護的重點是系統應用軟件的維 護工作。而系統維護工作不應總是被動的等待用戶提出要求后才進行,應進行主動的預防性維護。附錄:Delphi7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代碼unit Uni t1;in terfaceusesWin dows. Messages, SysUtils, Varia nts. Classes, Graphics, Con trols, Forms,Dialogs, StdCtrls, DB, ADODB, jpeg, ExtCtrls;typeTForm1 = class(TForm)DataSour

31、ce1: TDataSource;ADOCo nn ectio n1: TADOCo nn ectio n;Label1: TLabel;Label2: TLabel;ComboBox1: TComboBox;Edit1: TEdit;Edit2: TEdit;Butto n1: TButt on;Butto n2: TButt on;ADOQuery1: TADOQuery;Image1: TImage;Image2: TImage;Label3: TLabel;procedure Butto n2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 on 1Clic

32、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FormClose(Se nder: TObject; var Acti on: TCloseAct ion);privatepass:boolea n;public Public declarati ons en d;varForml: TForml;impleme ntati onuses Unit4,un it5, un it6;$R *.dfmprocedure TForm1.Butt on 2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1.Close;en d;procedure TForm1.Butt

33、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with adoquery1 doif combobox1.text=學生thenbeginclose;sql.Clear;sql.Add(select * from 學生表 where 學號=”+edit1.text+” and 學號=”+edit2.Text+”);ope n;if recordco un t=0 the nbeginedit2.SetFocus;/ 使 edit2 獲得焦點edit2.SelectAll;/ 全選 edit2 中的文本showmessage(賬號或密碼錯誤);endelseform6.Sh

34、ow;form6.Edit1.Text:=self.Edit1.Text;forml.Hide;en d;beginwith adoqueryl doif combobox1.Text=教師thenbeginclose;sql.Clear;sql.Add(select * from 教師表 where 工號=”+edit1.text+” and 工號=”+edit2.Text+”);ope n;if recordco un t=0 the nbeginedit2.SetFocus;/ 使 edit2 獲得焦點edit2.SelectAll;/ 全選 edit2 中的文本showmessage(

35、賬號或密碼錯誤);endelseform4.Show;forml.Hide;en d;en d;if combobox1.Text= the nshowmessage(請選擇登陸類型);en d;procedure TForm1.FormClose(Se nder: TObject; var Action: TCloseActi on); beginif pass the nforml.Closeelseapplicati on. Term in ate;en d;en d.unit Unit6;in terface usesWin dows. Messages, SysUtils, Vari

36、a nts. Classes, Graphics, Con trols, Forms,Dialogs, StdCtrls, jpeg, ExtCtrls;typeTForm6 = class(TForm)Edit1: TEdit;Butto n1: TButt on;Butto n2: TButt on;Butto n3: TButt on;Butto n4: TButt on;Image1: TImage;Label1: TLabel;Label2: TLabel;procedure Butto n4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FormClose(Se

37、 nder: TObject; var Acti on: TCloseAct ion);procedure 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2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3Click(Se nder: TObject);private Private declarati ons public Public declarati ons en d;varForm6: TForm6;impleme ntati onuses un it1, un it7, un it8, un i

38、t9;$R *.dfm procedure TForm6.Butt on 4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6.Close;en d;procedure TForm6.FormClose(Se nder: TObject; var Actio n: TCloseActi on);beginapplicati on. Term in ate;en d;procedure TForm6.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with form7.ADOQuery1 dobeginif Active the nClose;SQL

39、.Clear;SQL.Add(select * from 學生表 where 學號=+ form1.Edit1.Text+); ope n;form7.Edit1.Text:=fieldvalues學號;form7.Edit2.Text:=fieldvalues姓名;form7.edit3.Text:=fieldvalues年齡;form7.edit4.Text:=fieldvalues性別;form7.edit5.Text:=fieldvalues入學年份;form7.edit6.Text:=fieldvalues所在班級;form7.edit7.Text:=fieldvalues籍貫;en

40、 d;form7.Show;form6.Hide;en d;procedure TForm6.Butt on 2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8.Show;form8.Edit1.Text:=self.Edit1.Text;form1.Hide;en d;procedure TForm6.Butt on 3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9.Show;form9.Edit1.Text:=self.Edit1.Text;form1.Hide;en d;en d.unit Un it7;in terfaceusesWin dow

41、s, Messages, SysUtils, Varia nts. Classes, Graphics, Con trols, Forms,Dialogs, StdCtrls, DB, ADODB, jpeg, ExtCtrls;typeTForm7 = class(TForm)Butto n1: TButt on;Label1: TLabel;Edit2: TEdit;Label2: TLabel;Edit3: TEdit;Label3: TLabel;Edit4: TEdit;Label4: TLabel;Edit5: TEdit;Label5: TLabel;Edit6: TEdit;E

42、ditl: TEdit;Edit7: TEdit;Label6: TLabel;Label7: TLabel;DataSourcel: TDataSource;ADOQueryl: TADOQuery;Imagel: TImage;procedure 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private Private declarati ons public Public declarati ons en d;varForm7: TForm7;impleme ntati onuses un it1, un it6;$R *.dfmprocedure TForm7.

43、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6.Show;form7.Hide;en d;en d.unit Un it8;in terfaceusesWin dows. Messages, SysUtils, Varia nts. Classes, Graphics, Con trols. Forms,Dialogs, StdCtrls, DB, ADODB, Grids, DBGrids, jpeg, ExtCtrls;typeTForm8 = class(TForm)Edit1: TEdit;Butto n1: TButt on;ADOQuery1

44、: TADOQuery;DataSource1: TDataSource;DBGrid1: TDBGrid;Butto n3: TButt on;Image1: TImage;Label1: TLabel;procedure 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2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3Click(Se nder: TObject);private Private declarati ons public Public declarati ons en d;varForm

45、8: TForm8;impleme ntati onuses un it1, un it6;$R *.dfmprocedure TForm8.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6.Show;form8.Hide;end;procedure TForm8.Butt on 2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with ADOQuery1 dobeginif Active the nClose;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學生 where 學號=+edit1.Text+); ope n;e

46、n d;en d;procedure TForm8.Butt on 3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with ADOQueryl dobeginif Active the nClose;SQL.Clear ;SQL.Add(select * from 選課表 where 學號=+ edit1.Text+ order by 成績 desc); ope n;en d;en d;end.unit Unit4;in terface usesWin dows, Messages, SysUtils, Varia nts. Classes, Graphics, Con trol

47、s, Forms,end;Dialogs, StdCtrls, jpeg, ExtCtrls;typeTForm4 = class(TForm)Butto n1: TButt on;Butto n2: TButt on;Butto n3: TButt on;Butto n4: TButt on;Image1: TImage;Label1: TLabel;procedure Butto n2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4Click(Se nder: TObj

48、ect);procedure FormClose(Se nder: TObject; var Acti on: TCloseAct ion);procedure Butto n3Click(Se nder: TObject);private Private declarati ons public Public declarati ons en d;varForm4: TForm4;impleme ntati onuses un it1, un it2, un it3, un it5;$R *.dfmprocedure TForm4.Butt on 2Click(Se nder: TObjec

49、t);beginform2.Show;form4.Hide;procedure TForm4.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3.Show;form4.Hide;en d;procedure TForm4.Butt on 4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4.Close;en d;procedure TForm4.FormClose(Se nder: TObject; var Action: TCloseActi on);beginapplicati on. Term in ate;en d;procedur

50、e TForm4.Butt on 3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m5.Show;form4.Hide;en d;en d.unit Un it3;in terfaceusesWin dows, Messages, SysUtils, Varia nts. Classes, Graphics, Con trols, Forms,Dialogs, StdCtrls, DB, ADODB, Grids, DBGrids, jpeg, ExtCtrls;typeTForm3 = class(TForm)DBGrid1: TDBGrid;end;DataSourcel

51、: TDataSource;ADOQueryl: TADOQuery;Labell: TLabel;Editl: TEdit;Label2: TLabel;Edit2: TEdit;Label3: TLabel;Edit3: TEdit;Label4: TLabel;Edit4: TEdit;Label5: TLabel;Edit5: TEdit;Label6: TLabel;Edit6: TEdit;Label7: TLabel;Edit7: TEdit;Butto n1: TButt on;Butto n2: TButt on;Butto n3: TButt on;DataSource2:

52、 TDataSource;ADOTable1: TADOTable;Image1: TImage;procedure Butto n1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2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3Click(Se nder: TObject);private Private declarati ons public Public declarati ons varFomn9?TForm3 八 imp-emenfafionuses un5Cnif4 八宀 SR*dfm procedure T

53、F0rm3BUs:0rMC=ck(sendeTobjecf)八 beginwifh ADOQueryl do beginif Aaive fhen cospSQL.C-ear 八 SQL.Add(-se-ecf * fromwhere4H -+ ed5Texf+=execsq-八open 八ediNS.Texr-rufie-dva-uesr 辱役八 edio.Texr-rufie-dva-uesr審八 edio.Texr-rufie-dva-uesrmH editz.Texr-rufie-dva-uesrBM -k end八 end八 procedure TF0rm3BUs:0n2c=ck(s

54、endeTobjecf)八 begin wifh ADOQueryl do begin if Aaive fhen cospSQL.C-ear 八 sq_.Add(-updaCDsef 辱役屯-+ediN5.Texf+=- where4H -+ ed5Texf+=)-showmessage(修改成功);ExecSQL;en d;With ADOTablel dobeginActive := False;Open;Locate(學號:edit1.Text, );en d;en d;procedure TForm3.Butt on 3Click(Se nder: TObject);beginfor

55、m4.Show;form3.Hide;en d;en d.unit Un it2;in terfaceusesWin dows, Messages, SysUtils, Varia nts, Classes, Graphics, Con trols, Forms,Dialogs, DB, ADODB, StdCtrls, Grids, DBGrids, ExtCtrls, jpeg;typeTForm2 = class(TForm)DataSource1: TDataSource;DBGrid1: TDBGrid;Label1: TLabel;Label2: TLabel;Label3: TL

56、abel;Label4: TLabel;Editl: TEdit;Edit2: TEdit;Edit3: TEdit;Edit4: TEdit;Butto n1: TButt on;Butto n2: TButt on;Butto n3: TButt on;Butto n4: TButt on;ADOQueryl: TADOQuery;ADOTablel: TADOTable;DataSource2: TDataSource;DataSource3: TDataSource;ADOStoredProc1: TADOStoredProc;DBGrid2: TDBGrid;Butto n5: TB

57、utt on;Butto n6: TButt on;Butto n7: TButt on;ADOTable1DSDesig ner: TWideStri ngField;ADOTable1DSDesig ner2: TWideStri ngField;ADOTable1DSDesig ner3: TWideStri ngField;ADOTable1DSDesig ner4: TFloatField;Image1: TImage;procedure Butt on 1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3Click(Se nder: TObject

58、);procedure Edit4KeyPress(Se nder: TObject; var Key: Char);procedure Butto n2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4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 on 5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o n6Click(Se nder: TObject);procedure Butt on 7Click(Se nder: TObject);private Private declarati ons public Public declarati ons en d;varForm2: TForm2;impleme ntati onuses un it1. Uni t4;$R *.dfmprocedure TForm2.Butt on 1Click(Se nd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