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學習金針菇栽培技術_第1頁
2021年學習金針菇栽培技術_第2頁
2021年學習金針菇栽培技術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資料來源:來自本人網絡整理!祝您工作順利!2021年學習金針菇栽培技術 金針菇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食用菌和藥用菌,常常食用可預防和治療疾病及胃腸道潰瘍,那么金針菇的栽培技術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細心為你整理的學習金針菇栽培技術,一起來看看。 學習金針菇栽培技術 一、主料選擇及質量 主料以棉籽殼、玉米秸(芯)、麥秸、豆秸為主要原料,需選擇自然風干無霉變,無蟲蛀的棉籽殼、玉米秸(芯)、麥秸、豆秸等。作物秸稈要粉碎后才能用法。 二、輔料的選擇及質量 作為金針菇的栽培料還必需參加肯定量的輔料來補充所需要的養分,常用的有麩皮、玉米粉、菜籽餅、石膏、糖、硫酸鎂、過磷酸鈣、尿素等。 三、配方 1、玉米秸(芯)或

2、麥秸73%,麩皮25%,石膏1%,糖1%。 2、豆秸68%,麩皮30%,石膏1%,糖1%。 3、豆秸78%,麩皮10%,玉米粉10%,糖、石膏各1%。 4、棉籽皮80%,麩皮17%,糖1%,石膏1%,石灰1%,另加磷酸二氫鉀0.2-0.5%。 5、棉籽皮80%,麩皮10%,玉米面8%,石膏1%,石灰1%,雖加磷酸二氫鉀0.2-0.5%。 6、棉籽皮60%,玉米芯15%,麩皮23%,石膏1%,石灰1%,另加磷酸二氫鉀0.2-0.5%。 四、配制 將以上所述配方中主料,用法前要暴曬3天,將粉碎后的料過篩,撿出木片等雜物,以防裝袋時將塑料袋刺破。操作時先將配方中的糖、石膏等溶于水中,再將其它料摻勻,

3、最終把液體倒入配料中,在小泥地面上一邊加液體一邊攪料勻稱。有攪拌機時,可將全部原料一起參加機箱中,加水自動攪拌,培育料的含水量以手挖料,指間有水滲出而不下滴為度,也可用水分測定器測定,含水量以65-70%為宜。 配制好的料在堆悶1-2小時之后要馬上裝袋。目前栽培金針菇所用塑料袋有兩種規格,我們常用的一種是長38-40厘米,直徑16-17厘米,厚0.04mm,每袋裝干料400-500g,兩端出菇。裝袋時從袋的一頭裝,邊裝邊壓實,用力要勻稱,使袋壁光滑無空隙。裝好后,將料面整平,在料面中間用走私2厘米的木棒扎一個圓洞至底部,最終用塑料繩扎緊袋,留意排空袋內氣體。 裝好的栽培袋要準時滅菌,不行長期存

4、放,否那么培育料要發酶。滅菌時,可采納高壓滅菌和常 壓滅菌。 1、高壓滅菌:是利用高壓滅菌鍋進展滅菌,適用于高溫高壓的聚丙烯塑料袋,低壓聚乙烯袋不能用。 2、常壓滅菌。這是我們農村目前常用的滅菌方法,滅菌時先將鍋內加滿水,然后將栽培料袋擺放在篦上,應留有空間,以保證滅菌效果。將鍋蓋封嚴,馬上點火加熱,開鍋后,溫度到達100時開頭計時并連續燒火,然后翻開鍋蓋,將栽培袋移入清潔衛生的室內,當溫度下降至室溫后開頭接種。 五、接種 接種量以3%為宜,不宜太大,否那么抑制菌絲生長和子實體正常形成。 六、消費管理 (一)發菌期管理 栽培袋接種后,進展發菌,用法前應進展場內消毒,特殊是上年種過金針菇的冷庫更

5、應留意。一般在用法前3天進展消毒,可用5%的石碳醇溶液,用噴霧器向室內地面和墻壁進展噴霧消毒,也可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混合熏蒸消毒,或用2%的甲醛溶液噴霧消毒。用藥后密閉24小時,然后翻開通氣口,通風換氣2天方可用法。 1、溫度管理:菌絲生長階段,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 2、濕度:空氣相對濕度以60%為宜。 3、通風:為保證菌絲生長對氧氣的需要,要留意通風換氣,一般每天通風1-2次,每次30-40分鐘,通風時肯定要留意溫度的改變,發菌開頭時,通風量宜小,隨著菌絲生長,漸漸加大通風量。 4、光線調整:發菌時應盡量保持室內暗的環境,假如光線強,菌絲尚未長滿培育料,遇到低濕刺激,易出現原基,影響產量。

6、5、定期檢查:要定期翻堆,以保證發菌勻稱全都,還應依據溫、濕度和通風情況隨時翻堆,翻堆時要上、下、內外交換位置,同時檢查雜菌,發覺污染準時除治。 七、出菇期管理 在適溫條件下,經過30天左右,白色菌絲長滿整個栽培袋時,可轉入子實體階段管理,生長期間嚴格掌握環境條件,細心管理。 1、催菇:菌絲長滿后,需進展催菇。詳細做法是:搔菌,降溫柔增濕。所謂搔菌就是將栽培袋口翻開伸直,用消過毒的鑷子或鐵刷在表層老化菌膜上輕劃幾下,使內部菌絲接觸新奇空氣,刺激子實體原基形成。經過搔菌后,應把溫度降到10-12,促使原基形成。同時,要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為更好的保濕,可在袋口上掩蓋一層報紙,每天噴水

7、2-3次,噴水要細,不能使報紙上積水,保持潮濕即可,一般經催菇3-5天后,料面上就會出現大量米粒狀菇蕾。 2、出菇期管理 (1)溫度:子實體原基形成后,要嚴格掌握溫度,冷庫內溫度最好掌握在10-12,不得低于8或高于15。 (2)濕度:子實體生長期間濕度應掌握在80%-90%,每天要向空間四壁噴霧狀水2-3次,并保持地面常常有水,切勿向菇體上噴水,以免子實體顏色變深,導致爛菇。 (3)光線:弱光或陰暗條件是進步金針菇商品價值的措施之一。 (4)通風換氣:出菇期要掌握菇房的通風換氣,使其積累肯定濃度的二氧化碳(0.1%-0.5%)。一般每天1次,每次10-20分鐘,冬季可2-3天通風1次,每次2

8、0分鐘。 3、留意事項 (1)當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可出現子實體纖細,頂部尖細,中下部稍粗,而且東倒西歪。假設連續缺氧會停頓生長,甚至死亡。 (2)假設菇房內常常轉變光照方向,那么出現子實體菌柄彎曲或扭曲,且子實體個體多,幼菇弱小,發育不良。 (3)子實體過早開傘,失去商品價值。形成的緣由許多,溫度、濕度、空氣、光線、管理不當和出現病蟲害均可導致子實體過早開傘。 八、病害防治 金針菇制種期侵染的雜菌是一類競爭性的真菌,常風的有曲霉、青霉、木霉、毛霉、根霉和細菌等。為了防治雜菌,操作人員必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搞好接種室,培育室的環境生及消毒工作,準時清理廢料,定期檢查,發覺霉菌污染

9、準時清理, 為避開霉菌污染,拌料時可參加肯定量的多菌靈。 金針菇栽培期的病害主要有:棉腐病、根腐病及細菌性斑點病,發病的緣由主要是菇房通風不良,濕度大,加之高溫造成。 發覺病后,準時將污染局部剔除,以免病害擴散,要留意水分掌握,加強通風、通氣、降低溫度掌握其擴散。 金針菇種植技巧 一、栽培季節 金針菇的栽培季節,是依據其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所需要的最適環境條件而確定的。采納自然季節性栽培,應參照當地自然氣溫的改變規律,確定栽培適期,以滿足金針菇低溫出菇的要求,使出菇階段的溫度保持在515的范圍內,就可能獲得優質高產。我國地域寬闊,不同地區氣候不同,同是一個季節,氣溫差異甚大。因此,在支配栽培時

10、期時,必需把握金針菇低溫出菇的特點。依據各地栽培理論,金針菇栽培適期大致確定如下: 我縣冬季霜期短,春季氣溫上升快,一般,于9月中下旬接種發菌,最遲不超過10月上旬,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進入發菇期。一般9月中下旬氣溫在2025,正合適金針菇菌絲生長,進入11月下旬,氣溫漸漸下降到10左右,正合適出菇的溫度要求。接種過早,因氣溫高,溫度大,易染雜菌;過晚,往往出一潮菇后,因氣溫過低而不再出菇,影響產量和效益。在低溫條件下培育的金針菇,商品質量好??梢罁數貧鉁馗淖儬顩r,敏捷把握,確定栽培的適合時期。 二、栽培工藝 金針菇栽培,分為瓶栽、袋栽和生料大床栽培3種。瓶栽,栽培工藝較冗雜,一次性投資較

11、大,且消費過程中瓶子簡單破損,本錢較高。袋栽,操作比擬便利,省去了子實體套筒手續,簡化了栽培工藝,而且塑料袋容積大,可裝入較充分的培育料,養分足,保濕性好,有較大的出菇空間,更合適于金針菇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生料大床栽培,栽培工藝簡潔,本錢低,但品質差,只能在低溫季節栽培。 三、栽培技術 菇房栽培法,建立專業菇房,進展室內發菌和出菇管理,易于人工掌握小氣候,有利于規模化消費。 1、菇房的消毒 料瓶(袋)進入菇房前,要對菇房及床架進展全面消毒。通常在進料袋前3天進展,因為消毒藥劑都能維持肯定的殺菌時間,消毒后要讓殘存藥劑全部排盡,以免藥劑對菌絲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2、料袋的排放 將接入菌種的料瓶

12、(袋)準時移入菇房床架上直立排放。排放時,瓶與瓶、袋與袋之間要留有適當空隙, 以利通風,防止料溫過高。 3、發菌管理 發菌期間,要仔細做好溫度、濕度、通風、光照和防止雜菌污染等管理,盡量制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促使菌絲早萌發,快定植,強健生長。 (1)溫度調整 金針菇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是2325,適溫下菌絲生長快速而強健。溫度包括氣溫柔料溫(兩溫),在管理上要留意兩溫的改變。剛接種的料瓶(袋),進入菇房后的頭3天內,其菌種正處于復原和萌發過程,其料溫一般比菇房空氣溫度低12,這時,菇房溫度可適當調高12;3天后菌絲進入吃料階段,隨著時間的遞增,菌絲生長量也增多,長勢也隨之旺盛,新陳代謝亦加快,瓶(

13、袋)內料溫隨之上升。這時料溫往往比室溫高24,所以,菇房的溫度應相應地調高。一般采納掌握通風量的大小來調整室溫。由于菇房上部與下部、中間與靠四壁的溫度不盡一樣,為了使發菌全都,每10天左右要倒架1次,調換料瓶(袋)的位置。在倒瓶(袋)的過程中如發覺有雜菌污染的瓶(袋),要準時揀出,進展處理。 (2)濕度調整 發菌期間,宜干不宜濕,且把握前偏干后偏濕的原那么進展管理。菇房內空氣相對濕度,發菌期間,應保持在60%左右,后期應保持在65%左右。菇房內濕度太大時,可在地面撒石灰粉,以降低濕度。 (3)通風調整 發菌期間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留意瓶(袋)內菌絲生長的狀況,一旦發覺菌絲生長緩慢,要準時解開扎口

14、的線繩,以利于透氣增氧,加速菌絲生長。 (4)光照調整 發菌期間,菇房應保持暗的環境,菇房門窗應拉上窗簾或糊上報紙,用來遮光。 4、出菇管理 發菌期間,一般經過3035天,菌絲可長滿培育料。之后,在適溫下,連續培育57天,讓菌絲充分成熟,然后轉入出菇管理。 金針菇子實體生長的全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既蕾期、抑制期和伸長期。 (1)蕾期 采納催蕾管理措施,將菇房門窗翻開,增加光照和通風,向空間噴霧狀水,使菇房空氣相對濕度增高到90%左右,降溫至10左右,同時松動瓶(袋)口,以誘發菇蕾的發生,但這時切勿將瓶(袋)口的塑料薄膜全部撐開,以防培育料水分蒸發,影響菇蕾的形成。幾天后,當培育料面出現棉花狀菌

15、絲或黃色水珠,就是出菇的前兆。這時,應將瓶(袋)口放開,1周左右,即陸續長出針頭狀的菇蕾。 (2)抑制期 當子實體長到1厘米左右時,要適當降濕、降溫、通風,使子實體受抑,延緩同步生長,以利于出菇整齊,成批出菇。在管理上,削減噴水或停頓噴水,溫度掌握在75%左右。通風降溫,將溫度調整在5左右。抑制期一般為57天。 (3)伸長期 促使菌柄快速伸長,這是培育商品金針菇的關鍵時期。 套筒與拉直袋口:瓶栽時,當菇蕾伸出瓶口12厘米時,應將長度15厘米左右的紙筒套在瓶口,袋栽時,當子實體長至23厘米時,應把塑料袋口多余的薄膜撐開,提升拉直,這樣既可限制供氧,進步二氧化碳濃度,造成適合的小氣候,又抑制菌蓋開

16、傘,促使菌柄伸長,并可防止伸長的子實體倒伏。 調溫:將溫度掌握在10左右,溫度低于8,生長緩慢;高于15很簡單開傘。 增濕: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90%。菇房內需噴水增濕,噴水量隨菇體生長而增加。在噴水保濕的同時,要適當通風,保持干濕交替,這樣既有利于促進菌柄伸長,有可防止細菌性斑點病的發生。 弱光誘導:栽培理論說明,金針菇子實體具有很強的向光性。用肯定的光照可誘導菌柄向光生長。因此,在兩排床架正中上方,每隔35米吊裝1只15瓦燈泡,產生垂直光,可誘導子實體成束地伸向光源的方向,促使菌柄伸長。 調控二氧化碳濃度:金針菇菌蓋和菌柄的生長勢相互制約的。一般來說,菌蓋生長受到抑制時,菌柄生長就會快速伸長。假設進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可使菌蓋生長受到抑制,而菌柄的伸長就會加速。要獲得菌蓋小、菌柄瘦長的商品金針菇,就必需適當進步空氣二氧化碳的濃度,將菇房門窗縫隙處用紙糊住,削減空氣流通,平常削減通風次數,使菇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0.1%0.15%。通過以上管理措施,約15天之后,菌蓋直徑可達1厘米左右,菌柄長可達815厘米以上,這時,便可進入采收期。 5、采收與保鮮 當金針菇菌柄長至15厘米以上時可采收。出菇期間溫度改變范圍不宜太大,菇房二氧化碳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