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策略 有效利用前概念_第1頁
優化教學策略 有效利用前概念_第2頁
優化教學策略 有效利用前概念_第3頁
優化教學策略 有效利用前概念_第4頁
優化教學策略 有效利用前概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化教學策略 有效利用前概念【教法研究】優化教學策略有效利用前概念蔡雪君(浙江省臺州市天臺外國語學校,浙江臺州317200)摘要: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前概念必須有明確的認識,清楚其特征,注意其影響,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完成心理轉變過程,實現有意義的學習.本文結合教學實例探討了優化教學策略,有效利用學生的前概念,建構科學概念的問題.關鍵詞:概念教學;前概念;轉化策略中圖分類號:g6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2)o6一oo5903前概念是指個體在正式學習某個科學知識之前,頭腦中基于習得的經驗和知識,對于該知識已有的認識.任何人的大腦中都存在著前概念,即

2、前概念的普遍性;而學生的前概念會涉及到科學這一學科的眾多領域,由于不同的個體,會出現不同的前概念,即前概念的個體性.前概念,有些是正確的,也有錯誤的,一旦形成,學生就很難改變,這就是前概念存在的頑固性.教師只有認識到學生的前概念,并了解前概念的特點再實施教學,才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在教學中高度利用學生所具備的前科學概念,了解他們擁有的前概念特征,繼而有的放矢地把學生已有的正確的前科學概念jj.n轉變為科學概念,轉化和改正阻礙和干擾學生的錯誤前概念,這是提高科學概念教學質量關鍵所在,也是困擾每個執教教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一,針對學習課題,掌握學生前概念由于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生活經歷

3、,這就導致了學生對同一科學概念存在著差異性看法的可能,表面上看來這對其正確科學概念的認識形成了明顯干擾,其實這并不可怕,只要摸清學生所具備的這些前概念的形成機理,再施加有效的教學引導,收獲往往是驚喜的,這是因為通過認識學生前概念形成機理,實際上為我們的后續課堂教學指明了教學的方向.這就提醒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生為本,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借力使力,將課堂教學重點定位在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從而ij.n幫助學生扭轉錯誤的科學概念.了解學生前概念的方法可以靠教師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回憶,靠教學中學生的反饋信息和教學經驗的積累,靠通過對?一_學生進行書面問卷,座談等方式,靠教師之間相互交流,以及教師對學生相

4、異構想的系統研究等途徑得到.尤其是教師自己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同行間的交流是非常有效而簡單的方法.因此,不僅需要事先備課(有條件的要進行集體備課),還要學會事后備課,進行教學反思(有條件的要進行教師集體反思),掌握學生相異構想的第一手材料.大量的資料表明,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把課前備課和課后反思相結合,是本次教學和下次教學的最有效的準備策略之一.二,優化教學策略,有效利用前概念1.情境導向,轉變前概念.教師應該創造情境,提供學生表達的機會,從而使學生能夠暴露出自己的前概念.情境的創設,可以是問題,圖片,實驗,故事以及錄象等.例如聯系日常生活現象一只手去打另一只手中有關

5、力的問題,可通過訪談了解到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痛的手受到的力大.基于學生這一錯誤的前概念,在教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設法突破這一錯誤概念,比如教師通過媒體顯現典型事例,讓學生再次觀察馬拉車,腳踢球,磁鐵吸引磁鐵等現象,從人親身感受到的力現象向實物與實物的力現象進行轉移,使實例由顯性走向隱性,由體驗走向領悟.也許這樣一來,可能會適當降低了教材所要達到的目標,但這是值得的,因為只有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開展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2.架橋類比,轉化前概念.初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尚不夠完善,具體的,形象的成分在思維過程中步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果單純靠課堂

6、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一定要提倡學生進行課外拓展,不斷地去擴大閱讀范圍,提高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筆者就經常向學生推薦一些生動有趣,難度適宜的報紙和書籍.如空中英語教室和新概念英語等等.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地去閱讀這類文章,然后通過上下文推測一些生詞的含義,有意識地去擴展學生的詞匯量,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另外,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通過唱英語歌,看英語類節目,玩英語游戲來進行英語口語的訓練.這些課外活動能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速度提高得很快.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總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教師,不但自己不能操之過急,而且還要幫助學生認識

7、到這一點.教師課前要精心布置好課前巧妙地布置預習任務,課堂上設置一些巧妙地提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后及時復習鞏固,總結概括,從而達到創造性學習的目的.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開展課外閱讀,進一步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必勝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59【教法研究】仍起著重要作用,而科學概念卻往往是抽象的,不太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科學概念的教學上,幫助學生實現認知從前概念到科學概念的轉變,就要幫助學生架起原有認知與科學認知之間的橋梁,通過類比,抽象思維直觀化,達到和加深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學電流表如何測量電路中的電流時,筆者用類比的方法

8、講:我們在吊瓶時,怎么知道藥液已經進入人體了?學生答:從輸藥管中間滴管中可以看出.對,我們用電流表測電流時,這電流表就好象輸藥管中間串著的滴管,因此,我們測電流時必須將其像滴管一樣串聯在被測電路中.這樣通過架橋類比的策略,就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科學概念.3.利用沖突,化解前概念.只有當科學概念比前概念更加準確說明現象,揭示實質,并帶來更多的成功喜悅,才可能讓正確的科學概念牢牢地占據在學生心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利用以沖突為基礎的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比較,透過種種非本質的表象,看清實質性的問題,促使學生觀點向科學觀點的明確化方向發展.例如在八年級浮力教學中,學

9、生對物體的浮沉認識大多認為重的沉,輕的浮,真的是這樣嗎?教師拿來較重的木塊和質量很輕的訂書釘分別輕輕放入水中,學生所看到的現象恰恰是重的浮,輕的沉,這一情景與學生頭腦中原有概念沖突的矛盾,激起他們在自然界奧秘面前的驚奇感,促使他們主動思考,探究一個為什么的答案.物體在水中的浮沉難道和重量沒關系?那究竟與什么有關呢?難道與體積有關?還是與質量和體積兩者都有關?那它們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這時的學生內心充滿了疑惑,他們既對自己原先的認識產生了否定的態度,但同時又無法尋找到合適的答案,學習欲望強烈.4.優化教法,跳過前概念.學生所具備的前概念不一定全部正確,要使學生放棄錯誤的前概念,教師應當呈

10、現給學生新的事實,誘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從而使學生對原有的前概念產生不滿,并對建立科學概念產生期待.只有當新的概念帶來更多的成功,才可能被學生接受.例如:在氣溫的教學中,有如下的兩種教法:教法11師:請同學看看,在一天之中,什么時間氣溫最高?生:下午2點左右.師: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中午12點鐘左右的氣溫最高,因為正午時太陽對地球的輻射最強.這是值得注意的.【教法2師:同學們,你們認為在一天之中,什么時間氣溫最高?為什么?生:正午12點左右.因為正午時,太陽對地球的輻射最強.師:這似乎有道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出示一天氣溫變化圖)請大家觀察一天氣溫變化圖線.生:啊!是下午2點時最高.怎么會這樣

11、呢?(心理沖突)師:是下午2點左右.如何解釋?圖線記錄的氣溫變化是事實.原來的解釋跟事實不一致,必須改變原來的解釋.但正午時太陽對地球的輻射最強也是事實.也許還有別的因素沒考慮到吧.向地表附近空氣輻射熱量的只有太陽嗎?當一塊鐵加熱之后放在你的邊上,你有什么感覺?生:噢!我知道了.氣溫是由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共同影響的.下午2點左右,雖然太陽的輻射不是最強,但地球的輻射卻是最強,兩者相加的輻射最強.所以,下午2點左右的氣溫最一鬲.5.注重生成,利用前概念.學生的前概念是建構科學概念的基礎,也是教學的生長點,因此,它是科學教學寶貴的資源,故在教學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前概念,并充分利用這種教學資源

12、.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科學粒子的模型與符號一章的元素周期表中,教師碰到這樣一個情況,學生提出:不能理解書中元素周期表也可以豎著(按族)讀,每一豎列中元素的化學性質都可以相似.師問:請問大家對族字的了解有多少?家族.是的,那家族有什么特點?師追問,家族里的所有人都是同姓的.學生不假思索道.是的,那元素周期表中豎著一排為族,是否存在共性?學生急忙去查元素周期表,結果一無所獲.老師,沒有什么相同的,你再提示一下吧!看到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望,師強調,同學們,我們學習不能僅僅看表面,務必抓住本質,那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第一列元素的電子排布吧!當大家一起說完氫,鋰,鈉三種元素時,就有學生開始喊道:知道了,知道了,

13、老師,它們的相同之處是最外層電子數都為1.此時,接二連三的學生呼應,整個課堂沸騰了,大家開心極了,因為他們自己發現了問題,又一起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學生們就自然地知道了同族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而且清楚了最外層電子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原因.可見,教師抓住學生的前概念并加以利用,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課堂真正達到有效,甚至高效.6.加強應用,糾正前概念.由于學生本身已具有的前概念的作用,便使輸出的信號失真和畸變,并以錯誤的前概念形式表現出來.因此,創設適當的情境,刺激作用于學生,提供學生應用新概念的機會,教師才有機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錯誤的前概念進行糾

14、正.如果不有意識地創設適當的情境,提供學生應用新概念的機會,與學生的前概念聯系起來進行揭示,比較,那么學生頭腦中的錯誤前概念就不會顯現出來而加以糾正,到一定時候,學生學習某種新知識和新材料,解決新問題時,錯誤觀念還可能表現出來.例如對速度概念的教學,可以設立這樣的問題情境:般情況下,兔子和烏龜誰跑得快?你是怎樣判斷的?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我們能說兔子跑得快嗎?這樣我們就能引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來比較運動的快慢,為速度概念的學習打好基礎,學生所形成的錯誤的前概念得以糾正.一60【教法研究】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段訓練法?李小澤(河北省盧龍縣下寨鄉中學,河北盧龍0664

15、00)摘要: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把初中課本內容看成語文能力結構的要素,并對其進行條分縷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本文針對課本內容的語段訓練提出了可行性操作方法,一是精心選擇一些重點語段來進行教學,如緊扣教學目標來選擇典型語段,體會重要語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找出表現中心的語段等;二是要處理好篇章與語段的關系,即從重點語段里面提出問題,然后全篇找答案,或者是從題目上提出問題,在篇章內找答案.總之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只要有利于突出語段教學,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就是切實可行的.關鍵詞:中學語文;語段訓練;典型語段;語文能力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新課標要求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16、,即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把初中課本內容看成語文能力結構的要素,并對其進行條分縷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能力.語段就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是句子與篇章的過渡環節,筆者嘗試以語段為中心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抓住重要語段組織教學課堂,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對此作一簡要解析.一,要精心選擇一些重點語段來進行教學語文教師的職能就是組織好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并且把以前的被動學習為我要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具體到每一篇課文來講,要想組織好課堂教學,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選擇好語段.

17、那么如何確定課文三,加強思維和學法指導有效糾正錯誤的前概念1.加強比較,抽取本質屬性.學生錯誤前概念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科學的觀察能力,缺乏科學的思維能力.因而,學生不能科學地從事物中發現和抽取相關屬性,排除不相關屬性,受非相關屬性的影響,形成了錯誤的前概念.例如在彈力的教學中,教師提供下列情境:被彎曲的細木桿可以把跟它接觸的圓木推開;把一本書放在泡沫塑料上,書把泡沫壓彎;被拉長或壓縮的彈簧可以使跟它接觸的小車動起來.學生只有抽象出這些事物的相關屬性直接,接觸,形變,才能形成物體直接接觸并產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力叫彈力的科學概念.也就是說,只有對這些事物進行求同和求異的思考,才能發現和找出

18、這些事物的相關屬性和不相關屬性,防止錯誤前概念的形成.2.訓練思維,促進有效建構.初中生的錯誤前概念往往是直接思維,想當然的結果,其思維水平往往只停留在表象的概括階段上,不能脫離具體表象形成抽象的概念.而科學概念,規律的建立和形成離不開物理思維,其主導的思維方式是邏輯思維,不管是對基本概念的認識,對定理的理解,還是用邏輯方法從基本概念和定理推導出結論,都離不開邏輯思維.因此,對學生進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6006102的重點語段呢?就要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課文結構和塑造人物等多方面來選擇.1.要緊扣教學目標來選擇典型語段.目標教學能夠有效地克服教學的隨意性,有目標的教學就好像是50米短跑賽,目標確立了,教學的針對性就出來了,這就要靠教師精心選擇重要語段,循序漸進地設計問題,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