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與測量技術-18 圓柱齒輪公差與測量_第1頁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18 圓柱齒輪公差與測量_第2頁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18 圓柱齒輪公差與測量_第3頁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18 圓柱齒輪公差與測量_第4頁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18 圓柱齒輪公差與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學 習習 指指 導導 本章學習目的是了解圓柱齒輪的公差標準及其本章學習目的是了解圓柱齒輪的公差標準及其 應用。學習要求是了解具有互換性的齒輪和齒輪副應用。學習要求是了解具有互換性的齒輪和齒輪副 必須滿足的四項使用要求;通過分析各種加工誤差必須滿足的四項使用要求;通過分析各種加工誤差 對齒輪傳動使用要求的影響,理解漸開線齒輪精度對齒輪傳動使用要求的影響,理解漸開線齒輪精度 標準所規定的各項公差及極限偏差的定義和作用;標準所規定的各項公差及極限偏差的定義和作用; 初步掌握齒輪精度等級和檢驗項目的選用以及確定初步掌握齒輪精度等級和檢驗項目的選用以及確定 齒輪副側隙的大小的方法;掌握齒輪公差在圖樣上

2、齒輪副側隙的大小的方法;掌握齒輪公差在圖樣上 的標注。的標注。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n明確齒輪傳動的四項基本要求。明確齒輪傳動的四項基本要求。 n了解單個齒輪的誤差項目及誤差特性。了解單個齒輪的誤差項目及誤差特性。 n了解單個齒輪常用的檢測方法、齒坯及齒輪了解單個齒輪常用的檢測方法、齒坯及齒輪 副的精度要求。副的精度要求。 n初步學會齒輪精度設計及正確的標注方法。初步學會齒輪精度設計及正確的標注方法。 第一節第一節 概概 述述 傳遞運動的準確性傳遞運動的準確性 傳動平穩性傳動平穩性 使齒輪在一齒范圍內瞬時傳動比(瞬時轉角)變化盡量小使齒輪在一齒范圍內瞬時傳動比(瞬時轉角)變化盡量小 載荷分布的均

3、勻性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齒輪副嚙合傳動時,非工作齒面間應留有一定的間隙齒輪副嚙合傳動時,非工作齒面間應留有一定的間隙 齒側間隙適度齒側間隙適度 要求齒輪嚙合時齒面接觸良好,使受力均勻,以免引起應要求齒輪嚙合時齒面接觸良好,使受力均勻,以免引起應 力力 集中,造成齒面磨損,影響齒輪使用壽命。集中,造成齒面磨損,影響齒輪使用壽命。 要求齒輪在一轉范圍內的最大轉角誤差不超過規定的數要求齒輪在一轉范圍內的最大轉角誤差不超過規定的數 值值 ,以使齒輪在一轉范圍內傳動比的變化盡量小。以使齒輪在一轉范圍內傳動比的變化盡量小。 1.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 不同工作條件和不同用途的齒輪對上述四項使用

4、要求不同工作條件和不同用途的齒輪對上述四項使用要求 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 精密機床、控制系統的分度齒輪和測量儀器的讀數齒輪精密機床、控制系統的分度齒輪和測量儀器的讀數齒輪 汽車、拖拉機和機床的變速齒輪汽車、拖拉機和機床的變速齒輪 軋鋼機、礦山機械等重型機械中的低速重載齒輪軋鋼機、礦山機械等重型機械中的低速重載齒輪 汽輪機和渦輪機中的高速重載齒輪汽輪機和渦輪機中的高速重載齒輪 1.1.圓柱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圓柱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 齒輪側隙,對各類齒輪,為保證其正常運轉都應適當給定。 產生齒輪加工誤差的原因很多,其主要來源于齒輪加產生齒輪加工誤差的原因很多,其主要來源于齒輪加

5、工系統中的機床、刀具、夾具和齒坯的加工誤差及安裝、工系統中的機床、刀具、夾具和齒坯的加工誤差及安裝、 調整誤差。調整誤差。 2. 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 按誤差產生的方向按誤差產生的方向 切向誤差切向誤差 徑向誤差徑向誤差 軸向誤差軸向誤差 按誤差在齒輪一轉中出現的次數按誤差在齒輪一轉中出現的次數 長周期誤差長周期誤差 短周期誤差短周期誤差 2. 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 齒輪加工通常采用展成法,用滾刀或插齒刀在滾齒機、齒輪加工通常采用展成法,用滾刀或插齒刀在滾齒機、 插齒機上加工漸開線齒廓。插齒機上加工漸開線齒廓。 幾

6、何偏心幾何偏心 齒坯定位孔與機床齒坯定位孔與機床 心軸之間的間隙等原因,心軸之間的間隙等原因, 會造成齒坯孔基準軸線與會造成齒坯孔基準軸線與 機床工作臺回轉軸線不重機床工作臺回轉軸線不重 合,產生幾何偏心,引起合,產生幾何偏心,引起 了齒輪徑向誤差。并且使了齒輪徑向誤差。并且使 齒距和齒厚也產生周期性齒距和齒厚也產生周期性 變化。變化。 2. 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 運動偏心運動偏心 滾齒加工時機床分度蝸輪滾齒加工時機床分度蝸輪 與工作臺中心線有安裝偏心與工作臺中心線有安裝偏心 時,造成齒輪的齒距和公法時,造成齒輪的齒距和公法 線在局部上變長變短,引起線在

7、局部上變長變短,引起 了齒輪切向誤差。了齒輪切向誤差。 2. 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 幾何偏心和運動偏心產生的誤差在齒輪一轉中只出幾何偏心和運動偏心產生的誤差在齒輪一轉中只出 現一次,屬于長周期誤差,其主要影響齒輪傳遞運動的準現一次,屬于長周期誤差,其主要影響齒輪傳遞運動的準 確性。確性。 滾刀誤差滾刀誤差 滾刀安裝誤差破壞滾刀安裝誤差破壞 了滾刀和齒坯之間的相了滾刀和齒坯之間的相 對運動關系,從而使被對運動關系,從而使被 加工齒輪產生基圓誤差,加工齒輪產生基圓誤差, 導致基節偏差和齒廓偏導致基節偏差和齒廓偏 差。差。 2. 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

8、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 制造誤差制造誤差 安裝誤差安裝誤差 由于滾刀的轉速比齒坯的轉速高得多,滾刀誤差在由于滾刀的轉速比齒坯的轉速高得多,滾刀誤差在 齒輪一轉中重復出現,所以是短周期誤差,主要影響齒輪齒輪一轉中重復出現,所以是短周期誤差,主要影響齒輪 傳動的平穩性和載荷分布的均勻性。傳動的平穩性和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機床傳動鏈誤差機床傳動鏈誤差 當機床的分度蝸桿存當機床的分度蝸桿存 在安裝誤差和軸向竄動時,在安裝誤差和軸向竄動時, 蝸輪轉速發生周期性的變蝸輪轉速發生周期性的變 化,使被加工齒輪出現齒化,使被加工齒輪出現齒 距偏差和齒廓偏差,產生距偏差和齒廓偏差,產生 切向誤差。切向誤差

9、。 2. 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齒輪加工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其特性 機床分度蝸桿造成的誤差在齒輪一轉中重復出現,機床分度蝸桿造成的誤差在齒輪一轉中重復出現, 是短周期誤差。是短周期誤差。 小小 結結 齒輪傳動的使用要 求 影響使用要求的誤差(或因素) 傳遞運動的準確性 長周期誤差:包括幾何偏心和運動偏心分別引起的 徑向和切向長周期(一轉)誤差。兩種偏心同時存 在,可能疊加,也可能抵消。這類誤差用齒輪上的 長周期偏差作為評定指標 傳動的平穩性 短周期(一齒)誤差:包括齒輪加工過程中的刀具 誤差、機床傳動鏈的短周期誤差。這類誤差用齒輪 上的短周期偏差作為評定指標 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齒坯軸線歪斜

10、、機床刀架導軌的誤差等。種類誤差 用輪齒同側齒面軸向偏差來評定 側隙的合理性 影響側隙的主要因素是齒輪副的中心距偏差和齒厚 偏差 第第 二二 節節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的評定參數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的評定參數 一、輪齒同側齒面偏差一、輪齒同側齒面偏差 1齒距偏差齒距偏差 (1) 單個齒距偏差單個齒距偏差fpt 在端平面上,在接近齒高中部的一個與齒輪軸線同在端平面上,在接近齒高中部的一個與齒輪軸線同 心的圓上,實際齒距與理論齒距的代數差心的圓上,實際齒距與理論齒距的代數差 。 (2)k個齒距累積偏差個齒距累積偏差 Fpk 是指任意是指任意k個齒距的實際弧個齒距的實際弧 長與理論弧長的代數差。理論上它

11、等于這長與理論弧長的代數差。理論上它等于這k個齒距的各個齒距的各 單個齒距偏差的代數和,如圖所示。單個齒距偏差的代數和,如圖所示。 (3)齒距累積總偏差)齒距累積總偏差Fp 是指齒輪同側齒面任意弧段是指齒輪同側齒面任意弧段 (k=1至至k=z)內的最大齒距累積偏差。它表現為齒距累)內的最大齒距累積偏差。它表現為齒距累 積偏差曲線的總幅值,可反映齒輪轉一轉過程中傳動比積偏差曲線的總幅值,可反映齒輪轉一轉過程中傳動比 的變化,因此它影響齒輪的運動精度。的變化,因此它影響齒輪的運動精度。 齒距偏差齒距偏差 齒廓偏差指實際齒廓偏離設計齒廓的量,該量為在端平面內齒廓偏差指實際齒廓偏離設計齒廓的量,該量為

12、在端平面內 且垂直于漸開線齒廓的方向計值。且垂直于漸開線齒廓的方向計值。 有關齒廓偏差的相關定義有關齒廓偏差的相關定義 1)可用長度可用長度 等于兩條端面基圓切線之差。其中一條是從基圓到 可用齒廓的外界限點,另一條是從基圓到可用齒廓的內界限點。 2)有效長度有效長度 可用長度對應于有效齒廓的那部分。 3)齒廓計值范圍齒廓計值范圍 可用長度中的一部分,在L內應遵照規定精度 等級的公差。 4)設計齒廓)設計齒廓符合設計規定的齒廓,當無其它限定時,是指端 面齒廓。 5)被測齒面的平均齒廓)被測齒面的平均齒廓設計齒廓跡線的縱坐標減去一條斜直 線的縱坐標后得到的一條跡線。 2齒廓偏差齒廓偏差 (1) 齒

13、廓總偏差齒廓總偏差F 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齒廓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齒廓 跡線的兩條設計齒廓跡線間的距離。跡線的兩條設計齒廓跡線間的距離。 (2) 齒廓形狀偏差齒廓形狀偏差ff 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齒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齒 廓跡線的兩條與平均齒廓跡線完全相同的曲線間的廓跡線的兩條與平均齒廓跡線完全相同的曲線間的 距離,且兩條曲線與平均齒廓跡線的距離為常數。距離,且兩條曲線與平均齒廓跡線的距離為常數。 (3) 齒廓傾斜偏差齒廓傾斜偏差fH 在計值范圍內的兩端與平均在計值范圍內的兩端與平均 齒廓跡線相交的兩條設計齒廓跡線間的距離。齒廓跡線相交的兩條設計齒廓跡線間的距離。 2齒廓偏差齒廓偏差

14、齒頂齒根齒頂 齒頂齒根 AEFAEF AEF + + + _ _ _ F ff fH L L L LAE LAE LAE LAF LAF LAF L L L LAE LAE LAE LAFLAFLAF AEFAEF AEF + + + _ _ _ LL LAE LAE LAE LAFLAF LAF L AEFAEF AEF F ff fH + + + _ Fff fH i) ii) iii) 螺旋線偏差指在端面基圓切線方向上測得的實際螺旋線螺旋線偏差指在端面基圓切線方向上測得的實際螺旋線 偏離設計螺旋線的量偏離設計螺旋線的量 。 (1) 螺旋線總偏差螺旋線總偏差F 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螺旋線

15、跡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螺旋線跡 線的兩條設計螺旋線跡線間的距離線的兩條設計螺旋線跡線間的距離 。 (2) 螺旋線形狀偏差螺旋線形狀偏差f f 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螺旋線在計值范圍內,包容實際螺旋線 跡線的兩條與平均螺旋線跡線完全相同曲線間的距離跡線的兩條與平均螺旋線跡線完全相同曲線間的距離 (3) 螺旋線傾斜偏差螺旋線傾斜偏差fH 在計值范圍的兩端與平均螺旋跡在計值范圍的兩端與平均螺旋跡 線相交的設計螺旋線跡線間的距離。線相交的設計螺旋線跡線間的距離。 3螺旋線偏差螺旋線偏差 iii) ii) 設計螺旋線; 實際螺旋線; 平均螺旋 線 + _ + F L b F L b L b L b L

16、 b L b L b L b L b _ + + _ _ + + + _ _ _ + + _ _ F FF F F F F i) (1)切向綜合總偏差)切向綜合總偏差Fi 指被測齒輪與測量齒輪指被測齒輪與測量齒輪 單面嚙合檢驗時,被測齒輪一轉內,齒輪分度圓上單面嚙合檢驗時,被測齒輪一轉內,齒輪分度圓上 實際圓周位移與理論圓周位移的最大差值。實際圓周位移與理論圓周位移的最大差值。 (2)一齒切向綜合偏差)一齒切向綜合偏差 fi 在一個齒距內的切向在一個齒距內的切向 綜合偏差,是指被測齒輪與測量齒輪單面嚙合時,綜合偏差,是指被測齒輪與測量齒輪單面嚙合時, 在被測齒輪一個齒距內,齒輪分度圓上實際圓周

17、位在被測齒輪一個齒距內,齒輪分度圓上實際圓周位 移與理論圓周位移的最大差值移與理論圓周位移的最大差值 。 4切向綜合偏差切向綜合偏差 1 2523 21 7 19 1715 1311 953 1 25 被檢驗齒輪的一轉 Fi fi 齒輪編號1 二、齒輪徑向綜合偏差二、齒輪徑向綜合偏差 (1)徑向綜合總偏差)徑向綜合總偏差Fi ” 指在徑向指在徑向(雙面雙面)綜合檢綜合檢 驗時,產品齒輪的左右齒面同時與測量齒輪接觸,驗時,產品齒輪的左右齒面同時與測量齒輪接觸, 并轉過一整轉時,出現的中心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轉過一整轉時,出現的中心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之差。之差。 (2)一齒徑向綜合偏差)一齒徑向

18、綜合偏差fi” 指當產品齒輪嚙合一整指當產品齒輪嚙合一整 圈時,對應一個齒距圈時,對應一個齒距(360/z)的徑向綜合偏差值,的徑向綜合偏差值, 亦即齒輪在一個齒距內雙嚙中心距的最大變動量。亦即齒輪在一個齒距內雙嚙中心距的最大變動量。 0 fi的最大值 Fi 360/z 360 三、齒輪徑向跳動三、齒輪徑向跳動 齒輪徑向跳動齒輪徑向跳動 F r 在標準的正文中沒在標準的正文中沒 有給出,只在有給出,只在GB/T 10095.22001的的 附錄中給出附錄中給出 。 四、影響側隙的單個齒輪因素及其檢測四、影響側隙的單個齒輪因素及其檢測 影響側隙大小和不均勻的主要誤差是影響側隙大小和不均勻的主要誤

19、差是齒厚齒厚 偏差偏差。為了保證最小側隙,必須規定齒厚的最。為了保證最小側隙,必須規定齒厚的最 小減薄量,即小減薄量,即齒厚上偏差齒厚上偏差;為了限制側隙使之;為了限制側隙使之 不致過大,必須規定不致過大,必須規定齒厚公差齒厚公差。齒厚公差與切。齒厚公差與切 齒時刀具的調整誤差有關。此外,幾何偏心會齒時刀具的調整誤差有關。此外,幾何偏心會 使在齒輪一周范圍內的齒厚產生變化。使在齒輪一周范圍內的齒厚產生變化。 1齒厚偏差(齒厚偏差(fsn ) 是指在分度圓柱面上齒厚的實際值與公稱值之差如圖。對是指在分度圓柱面上齒厚的實際值與公稱值之差如圖。對 于斜齒輪,指法向齒厚實際值與公稱值之差。齒厚偏差是反

20、映于斜齒輪,指法向齒厚實際值與公稱值之差。齒厚偏差是反映 齒輪副側隙要求的一項單向性指標。齒輪副側隙要求的一項單向性指標。 齒輪副的側隙一般是用減薄標準齒輪副的側隙一般是用減薄標準 齒厚的方法來獲得。為了獲得適當的齒厚的方法來獲得。為了獲得適當的 齒輪副側隙,規定用齒厚的極限偏差齒輪副側隙,規定用齒厚的極限偏差 來限制實際齒厚偏差,即來限制實際齒厚偏差,即 和和 分別為齒厚的上下偏差,且分別為齒厚的上下偏差,且 均為負值。均為負值。 snssnsni EfE sns Esni E 四、影響側隙的單個齒輪因素及其檢測四、影響側隙的單個齒輪因素及其檢測 齒厚偏差的測量 齒厚以分度圓弧長計值(弧齒厚

21、),而在測量齒厚時,通齒厚以分度圓弧長計值(弧齒厚),而在測量齒厚時,通 常用齒厚游標卡尺,如圖。測量時,以齒頂圓作為測量基準,常用齒厚游標卡尺,如圖。測量時,以齒頂圓作為測量基準, 通過調整縱向游標卡尺來確定分度圓的高度通過調整縱向游標卡尺來確定分度圓的高度h;再從橫向游標;再從橫向游標 尺上讀出分度圓弦齒厚的實際值尺上讀出分度圓弦齒厚的實際值Sa。 對于標準圓柱齒輪,分度圓高度對于標準圓柱齒輪,分度圓高度 h 及分度圓弦齒厚的公稱值及分度圓弦齒厚的公稱值S 用下用下 式計算:式計算: SSf z zmS z zm mh asn 90 sin ) 90 cos(1 2 式中 m-齒輪模數;

22、z -齒數。 2公法線長度偏差公法線長度偏差Ebn 是指在齒輪一周內,公法線長度的實際值是指在齒輪一周內,公法線長度的實際值Wa與公稱值與公稱值W之之 差,如圖所示。差,如圖所示。 公法線長度偏差是齒厚偏差的函數,能反映齒輪副側隙的大公法線長度偏差是齒厚偏差的函數,能反映齒輪副側隙的大 小,可規定極限偏差(上、下偏差分別為小,可規定極限偏差(上、下偏差分別為Ebns、 Ebni )來控制公)來控制公 法線長度偏差。法線長度偏差。 bnsabni EWWEW 對外齒輪:對內齒輪: bnsabni EWWEW 測量公法線長度偏差時,需先測量公法線長度偏差時,需先 計算被測齒輪公法線長度的公稱計算被

23、測齒輪公法線長度的公稱 值值W,然后按,然后按W值組合量塊,用值組合量塊,用 以調整兩量爪之間的距離。沿齒以調整兩量爪之間的距離。沿齒 圈進行測量,所測公法線長度與圈進行測量,所測公法線長度與 公稱值之差,即為公法線長度偏公稱值之差,即為公法線長度偏 差。差。 公法線長度偏差 小小 結結 評定指標公差或極限偏差 評定指標公差對傳動性能的主要影響 輪 齒 同 側 齒 面 偏 差 齒距 偏差 單個齒距偏差fpt 單個齒距極限偏差 fpt 徑 向 綜 合 偏 差 與 徑 向 跳 動 徑 向 綜 合 偏 差 徑向 綜合 總偏 差Fi 徑向 綜合 總公 差Fi 其中Fp、Fi、Fr 、Fi是長周期偏 差

24、,影響齒輪傳遞運動的準確性。 Fi、Fr反映幾何偏心引起的徑向 誤差,Fi、Fp反映幾何偏心、運動 偏心引起切向誤差 fpt、fi、fi及齒廓偏差是短周期 偏差,影響齒輪傳動的平穩性。 螺旋線偏差主要影響載荷分布的 均勻性。 齒距累積偏差Fp k 齒距累積極限偏差 Fp k 齒距累積總偏差Fp齒距累積總公差Fp 齒廓 偏差 齒廓總偏差F齒廓總公差F 齒廓形狀偏差ff齒廓形狀公差ff 一 齒徑 向綜 合偏 差fi 一 齒徑 向綜 合公 差fi 齒廓傾斜偏差fH 齒廓傾斜極限偏差 fH 切向 綜合 偏差 切向綜合總偏差Fi切向綜合總公差Fi 一齒切向綜合偏差 fi 一齒切向綜合公差 fi 螺旋 線

25、 偏差 螺旋線總偏差F螺旋線總公差F 徑向跳動 Fr 徑向 跳動 公差 Fr 螺旋線形狀偏差ff 螺旋線形狀公差ff 螺旋線傾斜偏差fH 螺旋線傾斜極限偏 差fH 第三節第三節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等級及應用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等級及應用 一、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等級一、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等級 1輪齒同側齒面偏差輪齒同側齒面偏差 規定了規定了0、112共共13個精度等級,個精度等級, 其中其中0級最高,級最高,13級最低。標準適用范圍為:分度圓直徑級最低。標準適用范圍為:分度圓直徑 為為510000mm,法向模數為,法向模數為0.570mm,齒寬為,齒寬為4 1000mm的漸開線圓柱齒輪。的漸開線圓

26、柱齒輪。 2徑向綜合偏差徑向綜合偏差 規定了規定了4、512共共9個精度等級,其中個精度等級,其中4 級最高,級最高,12級最低。標準適用范圍為:分度圓直徑為級最低。標準適用范圍為:分度圓直徑為5 1000mm,法向模數為,法向模數為0.210mm的漸開線圓柱齒輪。的漸開線圓柱齒輪。 3徑向跳動徑向跳動 GB/ T10095.22001在附錄在附錄B中推薦了中推薦了0、 112共共13個精度等級,其中個精度等級,其中0級最高,級最高,13級最低。適用級最低。適用 于分度圓直徑為于分度圓直徑為510000mm,法向模數為,法向模數為0.5 70mm,齒寬為,齒寬為41000mm的漸開線圓柱齒輪。

27、的漸開線圓柱齒輪。 二、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二、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 1計算法計算法 依據齒輪傳動用途的主要要求,計算確定出其中依據齒輪傳動用途的主要要求,計算確定出其中 一種使用要求的精度等級,再按其他方面要求,作適一種使用要求的精度等級,再按其他方面要求,作適 當協調,來確定其它使用要求的精度等級當協調,來確定其它使用要求的精度等級 2類比法類比法 類比法是依據以往產品設計、性能試驗以及使用類比法是依據以往產品設計、性能試驗以及使用 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以及較可靠的各種齒輪精度等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以及較可靠的各種齒輪精度等 級選擇的技術資料,經過與所設計的齒輪在用途、工級選擇的技術資料,經過

28、與所設計的齒輪在用途、工 作條件及技術性能上作對比后,選定其精度等級。作條件及技術性能上作對比后,選定其精度等級。 圓柱齒輪精度的適用范圍圓柱齒輪精度的適用范圍 精度等級456789 圓周速度 (m/s) 直齒輪35 斜齒輪70 直齒輪 20 斜齒輪 40 直齒輪至 15 斜齒輪至 30 直齒輪至 10 斜齒輪至 15 直齒輪至6 斜齒輪至10 直齒輪 至2 斜齒輪 至4 工作條件 與 適用范圍 特別精密分 度機構中或 在最平穩、 且無噪聲的 極高速情況 下工作的齒 輪;特別精 密分度機構 中的齒輪; 高速汽輪機 齒輪;檢測 67級齒輪 用的測量齒 輪 精密分度 機中或要 求極平穩 且無噪聲

29、的高速工 作的齒輪; 精密分度 機構用齒 輪;高速 汽輪機齒 輪;檢測 89級齒 輪用測量 齒輪 要求最 高效率且 無噪聲的 高速平穩 工作的齒 輪;分度 機構的齒 輪;特別 重要的航 空、汽車 齒輪;讀 數裝置中 特別精密 傳動的齒 輪 增速和減 速用齒輪 傳動;金 屬切削機 床進刀機 構用齒輪; 高速減速 器用齒輪; 航空、汽 車用齒輪; 讀數裝置 用齒輪 無需特別精 密的一般機 械制造用齒 輪;分度鏈 以外的機床 傳動齒輪; 航空、汽車 制造業中不 重要齒輪; 起重機構用 齒輪;農業 機械中的小 齒輪;通用 減速器齒輪 用于粗 糙工作 的齒輪 各種機械采用的齒輪的精度等級各種機械采用的齒

30、輪的精度等級 應用范圍精度等級應用范圍精度等級 測量齒輪35拖拉機610 汽輪減速器36一般用途的減速器69 金屬切削機床38軋鋼設備的小齒輪610 內燃機車與電氣機 車 67礦用絞車810 輕型汽車58起重機機構710 重型汽車69農業機械811 航空發動機47 四、齒輪檢驗項目的確定四、齒輪檢驗項目的確定 根據根據GB/ T10095.12001的規定,對于的規定,對于 單個齒輪的加工精度,應檢驗單個齒距偏差、齒單個齒輪的加工精度,應檢驗單個齒距偏差、齒 距累積總偏差、齒廓總偏差、螺旋線總偏差。齒距累積總偏差、齒廓總偏差、螺旋線總偏差。齒 距累積偏差用于高速齒輪的檢驗。距累積偏差用于高速齒

31、輪的檢驗。 當檢驗切向綜合偏差和時,可不必檢驗單個當檢驗切向綜合偏差和時,可不必檢驗單個 齒距和齒距累積總偏差齒距和齒距累積總偏差 。 五、齒輪精度等級在圖樣上的標注五、齒輪精度等級在圖樣上的標注 7 GB/ T10095.12001 或或 7 GB/ T10095.22001 6( )、7( 、 ) GB/ T10095.12001 F p F F 第三節第三節 齒輪副的評定指標齒輪副的評定指標 齒輪副的安裝誤差同樣影響齒輪傳動的使用性齒輪副的安裝誤差同樣影響齒輪傳動的使用性 能,也應加以限制。齒輪副的要求包括齒輪副的切能,也應加以限制。齒輪副的要求包括齒輪副的切 向綜合總偏差、一齒切向綜合

32、偏差、接觸斑點的位向綜合總偏差、一齒切向綜合偏差、接觸斑點的位 置和大小以及側隙要求。置和大小以及側隙要求。 有關齒輪副的精度及要求在指導性文件中規定。有關齒輪副的精度及要求在指導性文件中規定。 一、齒輪副的中心距偏差一、齒輪副的中心距偏差fa 是指在齒輪副的齒寬中間平面內,實際中心距與公稱中心距是指在齒輪副的齒寬中間平面內,實際中心距與公稱中心距 之差(見圖),它影響齒輪副的側隙。之差(見圖),它影響齒輪副的側隙。 二、軸線的平行度偏差二、軸線的平行度偏差 齒輪副兩條軸線中任何一條軸齒輪副兩條軸線中任何一條軸 線都可作為基準軸線來測量另一線都可作為基準軸線來測量另一 條軸線的平行度偏差。該誤

33、差可條軸線的平行度偏差。該誤差可 分成軸線平面內的平行度誤差和分成軸線平面內的平行度誤差和 垂直平面上的平行度誤差。垂直平面上的平行度誤差。 軸線平面內的平行度誤差軸線平面內的平行度誤差f 是指一對齒輪的軸線在基準是指一對齒輪的軸線在基準 平面上的投影的平行度誤差。平面上的投影的平行度誤差。 垂直平面上的平行度誤差垂直平面上的平行度誤差f 是指一對齒輪的軸線,在是指一對齒輪的軸線,在 垂直于基準平面并且平行于基準軸線的平面的投影的平行度垂直于基準平面并且平行于基準軸線的平面的投影的平行度 誤差。誤差。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指裝配好的齒輪副,在輕微的制動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指裝配好的齒輪副,在輕微的

34、制動 下,運轉后齒面上分布的接觸擦亮痕跡。下,運轉后齒面上分布的接觸擦亮痕跡。 bc 100% b 接觸痕跡的大小在齒面展開圖接觸痕跡的大小在齒面展開圖 上用百分數計算:上用百分數計算: 沿齒寬方向為接觸痕跡的長度沿齒寬方向為接觸痕跡的長度 (扣除超過模數值的斷開部分(扣除超過模數值的斷開部分 C) 與設計工作長度與設計工作長度 之比的百分數,之比的百分數, 即:即: b b 三、齒輪接觸斑點三、齒輪接觸斑點 b 四、齒輪副的側隙四、齒輪副的側隙 齒輪副的側隙按測量方向通常分為圓周側隙齒輪副的側隙按測量方向通常分為圓周側隙jwt和法向和法向 側隙側隙jnt兩種兩種 。 法向側隙法向側隙jnt

35、是當兩個齒輪的工作齒面相互接觸時,其非是當兩個齒輪的工作齒面相互接觸時,其非 工作面之間的最短距離。工作面之間的最短距離。 測量法向側隙測量法向側隙jnt需在基圓切線方向,即在嚙合線方向上測需在基圓切線方向,即在嚙合線方向上測 量,一般可以通過壓鉛絲方法測量,即齒輪嚙合過程中在量,一般可以通過壓鉛絲方法測量,即齒輪嚙合過程中在 齒間放入一塊鉛絲,嚙合后取出壓扁了的鉛絲測量其厚度,齒間放入一塊鉛絲,嚙合后取出壓扁了的鉛絲測量其厚度, 也可以用塞尺直接測量。也可以用塞尺直接測量。 法向側隙與圓周側隙之間法向側隙與圓周側隙之間 的關系如下:的關系如下: 圓周側隙圓周側隙jwt 是當固定兩嚙合齒輪中的

36、一個,另一個是當固定兩嚙合齒輪中的一個,另一個 齒輪所能轉過的節圓弧長的最大值。齒輪所能轉過的節圓弧長的最大值。 bwtwtbn jjcoscos 測量圓周側隙和測量法向側隙是等效的。側隙大小是從使測量圓周側隙和測量法向側隙是等效的。側隙大小是從使 用角度提出的要求,它與齒輪及齒輪副的精度等級無關。用角度提出的要求,它與齒輪及齒輪副的精度等級無關。 第第 四四 節節 齒輪坯的精度和齒面粗糙度齒輪坯的精度和齒面粗糙度 一、基準軸線與工作軸線一、基準軸線與工作軸線 n基準軸線基準軸線是由基準面中心確定的,是加工或檢驗人員是由基準面中心確定的,是加工或檢驗人員 對單個齒輪確定輪齒幾何形狀的軸線。齒輪

37、依此軸線對單個齒輪確定輪齒幾何形狀的軸線。齒輪依此軸線 來確定各項參數及檢測項目,確定齒距、齒廓和螺旋來確定各項參數及檢測項目,確定齒距、齒廓和螺旋 線的偏差更是如此。線的偏差更是如此。 n工作軸線工作軸線是齒輪在工作時繞其旋轉的軸線,它由工作是齒輪在工作時繞其旋轉的軸線,它由工作 安裝面的中心確定的。安裝面的中心確定的。 n設計者應力保基準軸線足夠清楚和正確,從而滿足輪設計者應力保基準軸線足夠清楚和正確,從而滿足輪 齒相對于工作軸線的技術要求。理想狀況是基準軸線齒相對于工作軸線的技術要求。理想狀況是基準軸線 與工作軸線相重合。與工作軸線相重合。 二、基準軸線的確定二、基準軸線的確定 1用用兩個兩個“短的短的”圓柱圓柱或或圓錐形基準面上設定的兩個圓錐形基準面上設定的兩個 圓的圓心圓的圓心來確定軸線上的兩個點。來確定軸線上的兩個點。 2用用一個一個“長的長的”圓柱圓柱或或圓錐形面圓錐形面來同時確定軸線的來同時確定軸線的 方向和位置。方向和位置。 3軸線的軸線的位置位置用用一個一個“短的短的”圓柱形基準面上的一個圓柱形基準面上的一個 圓的圓心圓的圓心來確定來確定,而其而其方向方向用垂直于此軸線的一個基準用垂直于此軸線的一個基準 端面來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