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鷹國際商城工程建筑新技術應用情況_第1頁
南京金鷹國際商城工程建筑新技術應用情況_第2頁
南京金鷹國際商城工程建筑新技術應用情況_第3頁
南京金鷹國際商城工程建筑新技術應用情況_第4頁
南京金鷹國際商城工程建筑新技術應用情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京金鷹國際商城工程建筑新技術應用情況一、工程概況南京金鷹國際商城位于南京商業中心新街口地段,漢中路與鐵管巷的交叉路口。商城建筑總面積為147萬m2,占地面積8000m2,建筑物由裙樓和主樓組成,兩層地下室,面積為 17萬m2。裙樓平面呈“v”形,南北長 125m,東西長 110m,主樓平面呈切角菱形狀。建筑物裙樓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8層36m高,主樓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筒中筒結構,58層214m高,為目前南京市最高的超高層建筑。南京金鷹國際商城是由美國加州泛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獨家投資興建的,商城集現代商場、金融、娛樂、辦公以及地下停車場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廈。本建筑由法國斐德建筑事務所設計,南

2、京建筑設計院完成施工圖設計,土建結構工程由南京大地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五分公司承建。工程于1994年元月18日開工,1996年9月18日主樓封頂,1997年12月28日竣工。 二、應用新技術情況根據本工程場地狹小,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高強混凝土的質量控制、超高層泵送混凝土施工、超高層建筑垂直運輸設備的配置、超高層建筑施工垂直度測控、超高層建筑施工腳手架搭設等技術難點和工期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施工中共應用了13項新技術、新工藝,其中9項為建設部推廣應用的新技術。該工程被建設部列為第二批全國示范工程,98年驗收合格,周年被建設部授予“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銀牌示范工程”稱號并

3、頒發獎牌。1、商品混凝土和散裝水泥應用技術本工程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強度等級有 c35c40、c50程混凝土總量為 1024萬m3,全部由本公司構件廠攪拌站生產供應。預拌混凝土生產中應用了散裝水泥技術,共用散裝水泥426萬t。在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決了主樓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c50高強混凝土和超高層泵送混凝土技術難題。工程應用商品混凝土及現代施工技術,縮短了施工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63天竣工,節約水泥2360t,降低混凝土生產成本386萬元。2、粗鋼筋連接技術本工程鋼筋用量22萬t,施工中鋼筋接頭應用了三種連接方式,計308萬個接頭,其中2540套筒冷擠壓接頭5.6萬個,22-25

4、鋼筋豎向電渣壓力焊接頭52萬個,閃光對焊接頭20萬個。采用以上三種鋼筋連接方式與傳統的綁扎工藝相比,速度快、節省鋼材,本工程在接頭上共節約鋼材440t,節約率達2,降低成本110萬元。3、新型模板與腳手架應用技術(1)定型大模板技術主樓筒中筒結構部分混凝土模板來用自行設計的空腹方鋼定型大模板,外模板設計成整塊,由塔吊配合裝拆,內模板采用分塊大模板散拼法裝拆,形成工具式定型模板。采用大模板裝拆方便、省力省工,且幾何尺寸準確。模板做法是將九夾板用m8“t”型螺栓固定在空腹方管骨架上,具有較強的強度和剛度、不易變形和周轉次數高的特點。本工程共使用大模板2800m2,應用面積108萬m2,與普通鋼、木

5、模板相比較節約費用約92萬元。(2)整體電動升降腳手架技術本工程主體結構高度214m,外立面設計簡潔,宜采用整體電動升降腳手架。整體電動升降腳手架具有升降時間短、節省勞力、費用低的優點,與普通腳手架相比可減少大量周轉材料。本工程主體周邊長162m,共搭設布置升降機位28個,架體搭設高度125m,搭設面積達2200m2,有效提升高度由9層36m處提至第58層214m處,行程164m,應用面積(投影面積)2200m2,有效提升高度由9層36m處提至第58層214m處,行程164m,應用面積(投影面積)26500m2,使用期16個月。工程合同腳手架包干費用為127萬元,應用整體電動升降腳手架技術實際

6、費用為75萬元,節約腳手架費用52萬元。4、c50高強混凝土技術工程主樓從-2層至地上27層的結構均采用c50高強混凝土,共計35萬m3。如何保證混凝土既能達到設計強度,又能滿足泵送要求這是關鍵。通過研究和試驗,我們認為除對原材料有較高質量要求外,“雙摻”技術應用是關鍵。施工配合比設計:通過試配,我們在配合比設計中摻入部分i級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摻入兩種高效減水劑復合使用。5、建筑節能技術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節能材料,外墻填充材料為kp多孔磚,內墻為硅酸鈣砌塊,室內隔墻為輕鋼龍骨fc板和三維板(泰柏板),共用多孔磚砌體4930m3,硅酸鈣砌塊墻體2230m3,輕鋼龍骨fc板墻 10000m2,

7、三維板墻17000m2。從經濟比較采用節能材料造價略高于普通燒結磚,但從綜合效益上優于普通澆結磚,且節能材料具有隔音、隔熱性能好,自重輕、截面小等特點。本工程應用節能材料凈增使用面積1515m2,由于節能材料自重輕,主體結構在原設計基礎上又增建5層,約1萬 m2建筑面積,經濟效益明顯提高。6、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應用技術硬聚氯乙烯電線導管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可以塑代鋼,節約能源,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造價。本工程在輕質內隔墻中采用 pvc電線導管共25000m,其中20線管20000m、25線管5000m,降低工程造價52萬元。7、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本工程粉煤灰綜合利用,主要用于主體結構

8、梁、板、柱及底板大體積預拌混凝土中,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利用工業廢料,減少了環境污染。共使用粉煤灰2476t,取代水泥用量2360t,節約費用386萬元。8、建筑防水工程技術地下室外墻采用結構自防水混凝土,外涂刷2道氰凝防水,與傳統的二氈三油防水施工相比較,防水性能好、造價低,本工程應用面積4000m,降低工程費用38萬元。9、計算機應用技術施工中,利用計算機進行現場施工管理,在施工網絡計劃、鋼筋放樣、工程預算、計劃統計等方面,選用了適合本工程項目管理特點的應用軟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1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工程主樓基礎底板為菱形,面積 2300m2,厚3m,混凝土強度等級 c40

9、s10,總量6700m3。其施工難點是控制溫度收縮應力和裂縫的開展。經過幾種方案分析對比,決定采用分層澆筑方案(上層14m厚、下層16m厚),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1)設置溫度筋,在下層16m厚混凝土板面增設14150雙向溫度筋。(2)選用低水化熱的525礦渣水泥,應用“雙摻”技術,摻用i級粉煤灰和多功能高效減水劑。(3)采用多臺混凝土泵同時施工,確保連續作業,避免產生混凝土冷接縫。當氣溫高于30時,即采用深井地下水攪拌混凝土方法降溫,混凝土澆筑結束后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和二層草簾保溫養護。(4)為增加兩層混凝土結合處的抗剪能力,在下層混凝土表面預留凹形槽帶。(5)合理設置測溫點,定時測溫,掌

10、握基礎內部混凝上溫度變化,及時采取措施確保溫差小于25。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以上技術措施后,質量檢查中未發現因溫差過大形成的裂縫,質量符合設計技術要求。11、一超高層建筑垂直測控技術測量是工程建設中的關鍵,尤其是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其重要性更為突出。本工程在垂直測控方面選用jd91a型激光錯直儀, 并建立了精度較高的控制網點進行投測。根據工程結構特點,在主樓內部設內控點進行投測,利用臨近建筑物設置外控測量點進行校核,技術上采用內外控測點結合方式對主樓進行垂直度控制。主樓封頂時測量結果,垂直偏差4mm,小于3h10000或20mm的規范要求;每點幾何角度誤差10,小于20的規范要求,達到國內先進

11、水平。12、超高層施工升降機的研制與應用本工程總高214m,一般的施工升降機不能滿足工程需要。為解決垂直運輸問題,我公司建機廠與中科院廊坊建機所合作,研制生產了scd200超高層施工升降機,該機最大架設 高度為300m,經二年使用,該機性能良好,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對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效起了重要作用。13、超高層泵送混凝土技術本工程泵送混凝土最高達214m,若采用塔吊施工顯然不能滿足工程需要,采用接力泵送技術,在操作協調上有一定用流通過分析研究,決定采用一次泵送技術完成主樓超高層混凝土施工方案,強調在原材料選擇、配合比設計、泵送設備的選型幾個方面進行技術攻關。(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選

12、定當泵送混凝土施工高度150m以上時,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選定是關鍵,通過優化配合比設計,原材料上,粗骨料為525mm連續級配碎石,砂為23模數的中粗砂,摻用水泥用量的5i級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外加劑選用南京水利科研院研制的高性能減水劑。施工時嚴格控制混凝土出機和入泵坍落度,并隨天氣變化情況跟蹤進行配合比調整。(2)混凝土泵的選型為保證一次泵送214m高度成功。我們經考察對比,選用德國斯維苗bp4000型高壓拖泵,該型號混凝土理論泵送高度可達400m。(3)施工質量控制施工中,除對攪拌站加強質量控制外,事先對泵工及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交底,避免出錯造成堵泵,對運至現場的混凝土檢

13、測其坍落度,不合格的一律退貨。在超高層泵送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加強了質量控制,從未發生過堵管、爆管現象。三、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本工程應用多項新技術,使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節約大量勞力,材料消耗得到降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工程節約水泥2360t、鋼筋440t,擴大使用面積1935m2,減少投資200萬元,降低施工成本2926萬元,工程在增加五層情況下等比原定合同工期提前3天竣工。 四、體會與建議推廣應用新技術使我們嘗到了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甜頭,我們認為企業要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科技創新,但前提是企業的領導要重視科技,牢固樹立起科技興業的思想,全力支持新技術的應用。為加強科技工作管理、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我公司建立了以總工程師為首的公司、分公司(廠)項目部三級科技工作管理網絡系統,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推廣應用新技術領導小組”,為推廣新技術提供組織保證,深入宣傳發動,為新技術推廣提供思想保證,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