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調查報告_第1頁
汶川地震調查報告_第2頁
汶川地震調查報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導語: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垮塌的建筑讓人觸目驚心。本是庇佑人類生存、遮風擋雨的家,在地球內部物質和能量的強烈運動下,轉瞬成為廢墟。從茅草屋、木屋,到磚瓦堆砌、鋼筋混凝,究竟什么樣的建筑更適宜人類生存?在這次災難中,底框、磚混、框架,哪些結構的房屋更加不堪一擊?又是哪些建筑結構堅如磐石?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在災后先后派出60多名專家趕赴四川、甘肅、陜西,開展震后建筑應急評估工作,對未倒塌房屋進行評估,進行震害調查,并得出了一系列數據和結論在地震不可避免、地震精準預報尚需時日的今天,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如何更好地改進地震區劃,成為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和關系百姓長遠安危的一個重要課題。震后建筑評

2、估:結構不同 抗震大不同震后應急評估專家組在四川負責檢測評估的建筑主要分布在都江堰、綿陽、德陽等城鎮地區。 截至5月28日,累計檢測評估建筑約800萬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約占50%,住宅小區約占50%。城鎮及周邊地區建筑損壞總體情況嚴重損壞的建筑約占10中等損壞的建筑約占40輕微損壞的約占50三種主要建筑結構牢固指數(點擊查看大圖)底框結構磚混結構框架結構左圖為嚴重破壞的底框結構構牢固指數:左圖為被嚴重破壞的七層磚混住宅牢固指數:左圖為被跨塌的框架結構牢固指數:右圖為柱頂被壓潰的底框結構牢固指數:右圖為局部倒塌的磚混結構住宅牢固指數:右圖為中等破壞的七層框架結構牢固指數:左圖為柱底被破壞的底

3、框結構牢固指數:左圖為基本完好的六層磚混牢固指數:左圖為基本完好的框架結構牢固指數:程度嚴重損壞中等損壞損傷輕微結構農房、磚混砌體結構、底框結構等磚混砌體結構、框架結構等房屋建筑框架結構等特點建設年代較早的、抗震設防較低的房屋建筑損壞部分主要為圍護結構、加固后可繼續使用近年來按照標準規范新建的房屋建筑評估結論初步印象:符合“89抗震規范”的建筑基本上沒有嚴重損壞或倒塌。編者注:現在我國實行的是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國家標準(gb500112001),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原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簡稱“89抗震規范”)及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局部修訂公告(第1號)已于2002年12月31

4、日廢止。災后重建,任重道遠;地震區劃,當前首任對于哪塊土地從規律上來說有發生幾級地震的可能,地震學研究上有專門的區分,并通過“地震區劃圖”來表現。而對于在這塊土地上建造的房屋需要抗震到什么等級,建筑學上也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抗震設防烈度”。建國以來,我國已制定過四代“地震區劃圖”。圖中劃分出每個城市、鄉鎮的“抗震設防烈度”,這是工程抗震設防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從我國實際發生的大地震情況來看,區劃圖上界定的地震區范圍是基本符合實際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因為事實上,有相當多的強震發生在區劃圖上的低烈度區或其附近。如: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198

5、8年河北張北尚義地震等。這次四川汶川地震中也存在這一問題:如德陽、綿陽區劃為6度,北川、綿竹、汶川、都江堰區劃為7度,實際地震烈度比區劃圖中的設防烈度大了許多。如何考慮地震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地震區劃圖可能出現的誤差,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因此,不少專家建議適當調整地震區劃,因為這關系到災后重建的一系列標準問題。中國地震多發帶分布圖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地震預測,難題未解;房屋抗震,非常必要應吸取此次地震及臺灣集集地震的大量震害經驗臺灣集集地震中倒塌的教學樓(外廊懸挑的框架,地震中倒塌)臺灣集集地震中未倒塌的教學樓(外廊有柱支撐,地震中未倒塌)對于外廊懸挑的單跨框架,房屋縱向(長方向)空曠又無支撐的中小學

6、教學樓,應改進其結構布置。 或者應限制該結構體系的教學樓不應在8度及8度以上地震區采用。在高烈度區或重要建筑中,采用隔震、減振技術,提高結構整體抗震水平應用了隔振技術的6層磚混結構,經本次地震及多次余震后結構完好,據住戶介紹,地震時屋內物品晃動很小隔振支座從概念上說,由于地面震動引起的房屋建筑的地震災害是可以通過抗震技術加以減輕的。尤其是房屋倒塌、危及生命安全的災害是可以大量避免的。既然地震不能避免、地震預報是目前尚未解決的世界難題,那我們應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上。專家認為,這次地震后,我們要吸取國內外多次大地震后恢復重建的經驗,考慮以下幾個問題認真仔細的震害調查分析不同建

7、筑年代、用途、層數、結構類別、平面形狀,不同地區房屋建筑的破壞情況,分析造成的原因(設防標準、結構體系、結構設計、施工質量等)。對可加固使用的建筑做出鑒定。進行整體規劃,劃出不適宜建設的地區,做好地震區建設規劃的調整建議適當提高中小學教學樓、幼兒園、醫院的建筑抗震分類標準將村鎮建筑納入國家規范體系這次地震中,大量的村鎮房屋倒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沒有進行正規的設計、施工等,應將村鎮建筑納入國家標準規范體系,政府加強指導、監管。對砌體房屋和底部框架上部砌體房屋嚴格設計這次地震中,多層砌體房屋和底部框架上部砌體房屋大量倒塌,這與臺灣集集地震的教訓相同。對這類房屋應嚴格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設計,不可超過規范限制的使用范圍。大型或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