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廣東培正學院新教學樓結構設計(全套圖紙)_第1頁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廣東培正學院新教學樓結構設計(全套圖紙)_第2頁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廣東培正學院新教學樓結構設計(全套圖紙)_第3頁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廣東培正學院新教學樓結構設計(全套圖紙)_第4頁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廣東培正學院新教學樓結構設計(全套圖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錄1 畢業設計任務書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畢業設計任務書廣州大學畢業設計任務書題 目:廣東培正學院新教學樓結構設計 學 院 土木工程學院 專 業 土木工程 班 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下發時間: 2008年 11 月 18 日畢業設計須知1、認真學習廣州大學大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規定。2、努力學習、勤于實踐、勇于創新,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書規定的任務。3、遵守紀律,保證出勤,因事、因病離崗,應事先向指導教師請假,否則作為缺席處理。凡隨機抽查三次不到,評分降低10分。累計缺席時間達到全過程14者,取消答辯資格,成績按不及格處理4、獨立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

2、,不弄虛作假,不抄襲和拷貝別人的工作內容。否則畢業論文(設計)成績按不及格處理。5、畢業論文(設計)必須符合規范化要求,否則不能取得參加答辯的資格。6、實驗時,愛護儀器設備,節約材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實驗室有關制度。7、妥善保存廣州大學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8、定期打掃衛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9、畢業論文(設計)成果、資料應于答辯結束后按規定要求裝訂好后交指導教師。凡涉及到國家機密、知識產權、技術專利、商業利益的成果,學生不得擅自帶離學校。如需發表,必須在保守國家秘密的前提下,經指導教師推薦、院(系)領導批準畢業設計任務書一、 畢業設計題目:廣東培正學院新教學樓結構設計全套cad圖

3、紙,計算書加153893706二、建筑規模建筑面積:5247建筑層數:4層建筑層高:底層4.3m,標準層3.6m 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三、畢業設計的目的和教學要求1、了解設計工作的內容和基本程序,學習運用設計規范及手冊。2、初步掌握、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步驟。建筑設計應遵循適用、經濟、在可能的條件下注意美觀及“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建筑設計應使開間、進深、標高、輪廓尺寸等符合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的規定。3、結構設計重點掌握結構方案選型方法(包括基礎方案及上部結構方案選型) 和結構設計方法。4、畢業設計說明書字符1.5萬字。并附不少于200字的中外文摘要、5個關鍵詞。無錯別字,能

4、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序號。參考文獻、注釋或圖紙、曲線圖表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87的要求。畢業設計說明書使用a4紙打印,按統一格式獨立裝訂成冊、歸檔。設計說明書裝訂冊內容順序:封面(題目、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等)、目錄、中外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或注釋資料、附錄或后記。裝訂格式:1)學校統一的硬皮夾封面;2)畢業設計任務書;3)畢業設計說明書裝訂冊;4)學校統一的硬皮夾封底。5)全部圖紙、軟盤、光盤。 畢業設計說明書層次分明,邏輯關系正確。思路清晰、開闊。畢業設

5、計說明書和全部圖紙應無任何科學性、知識性錯誤。5、結構設計1)合理選擇結構方案,并進行結構平面圖的布置。2)結構計算,包括:(1)確定計算簡圖1)選取計算單元;2)初估梁、柱及剪力墻的截面尺寸,結構的幾何尺寸;3)確定計算簡圖。(2)荷載計算(恒載、活載、風荷載和水平地震作用)。(3)選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內力計算要求手算和電算,豎向荷載作用下,手算用分層法;水平荷載作用下,手算用d值法,電算見下面的要求):1)樓面設計; 施工階段;使用階段。 2)梁截面設計(鋼筋混凝土梁); 施工階段;使用階段。 3)柱截面設計(鋼筋混凝土柱);4)結構側移計算(d值法);5)主梁與次梁連接設計,梁柱節

6、點設計;6) 基礎選型、計算和設計;7) 一部樓梯設計。6、以上為手算內容,電算要求運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satwe或tbsa),進行結構計算,并給出計算結果。7、畢業設計說明及計算書(畢業設計說明及計算書應規格統一,排版或書寫整齊)1)目錄2)內容摘要(2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各一頁,要求中、英文摘要相對應,中、英文摘要之后分別附5個關鍵詞)3)建筑設計說明:要求圖文并茂。(1)建筑設計概況:如總平面圖中場地位置的選擇、建筑規模、功能要求等。(2)辦公、實驗各組成房間的布局在功能、人流、交通等方面的處理(附各層平面布置圖)。(3)各主要用房的采光、通風、朝向等的說明。(4)各主要出入口、

7、走廊、樓梯等設計如何滿足功能需要及安全疏散和放火規范的要求。(5)立面造型及其他重要部位裝修等設計意圖、處理手法和構造方法。4)結構計算和設計說明:簡要說明結構方案、結構選型、結構布置和承重構件的選型的理由及設計依據。結構計算過程應有詳細步驟:計算過程宜表格化,有數據來源,包括計算公式、數據及必要的圖表(圖、表應規范,圖、表應按章節進行編號,所有計算公式、符號均用word編輯器書寫)。5)手算和電算結構比較。6)結束語(或畢業設計體會)。7)參考文獻。8)致謝。9)附錄,電算結果打印材料。8、施工圖設計圖紙 施工圖設計圖紙見以下要求。四、建筑結構設計內容運用cad技術繪制部分施工圖(至少手畫一

8、張施工圖)。符合建筑結構制圖標準;手畫施工圖應圖面整潔,布置合理,字體工整;所有結構施工圖中數據應與計算書的計算結果相符。1、建筑設計部分1)建筑方案設計要求每位學生提供兩個建筑設計方案(功能要求另詳),通過分析比較并經指導教師老師同意后選定其中的一個。2)建筑施工圖設計(4至5張1號圖) 完成主要建筑施工圖設計與制圖,圖紙內容包括:(1)建筑設計總說明,門窗表(比例1:100);(2)底層及標準層平面圖(比例1:100);(3)正立面及樓梯處剖面各一個(比例1:100);(4)建筑有關部分詳圖。2、結構設計部分(以混凝土結構為例):1)結構方案選型; 2)結構內力計算;3)結構構件設計;4)

9、繪制結構施工圖(5至6張1號圖);結構施工圖要求采用平面整體表示法進行繪制,并符合有關結構標準圖的要求。結構施工圖內容包括:(1)標準層及屋頂結構平面布置圖(比例1:100);(2)標準層及屋頂結構平面梁、柱配筋圖,框架梁、柱模板配筋詳圖(比例1:30);(3)樓梯配筋圖(選作);(4)基礎平面布置圖(比例1:100)及基礎詳圖(比例1:30)。五、設計時間與進度1、建筑設計2周2、結構設計10.5周(包括結構電算1周)3、答辯前準備、改圖1周4、畢業答辯0.5周時間(第1周第14周)及進度安排: 第1-2周:建筑設計,確定建筑方案,繪制建筑施工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第3-4周:結構設

10、計(確定結構方案,繪制結構平面布置圖、樓板設計、豎向荷載、風荷載及地震作用的計算);第5-6周:結構設計(繪制樓板配筋圖、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畫出彎矩圖、剪力圖、軸力圖)第7-8周:結構設計(風荷載、地震作用下結構內力及位移計算,畫出彎矩圖、剪力圖、軸力圖);第9-10周:結構設計(內力組合,求出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內力,混凝土結構的梁、柱配筋設計);開始整理計算書;第11周:結構設計(樓梯設計、基礎設計);第12-13周:結構設計(繪制框架平法施工圖、樓梯施工圖、基礎施工圖及計算書整理);第14周 修改建筑結構施工圖及準備答辯。六、設計原始資料1建設地點 :廣州市2全年主導風向東南風,基

11、本風壓0.50 。3地震基本烈度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土類別為類。4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c25,c30;鋼筋hpb235、hrb335、hrb400。外墻和隔墻材料: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裝修:墻面磚;門窗:木夾板門,鋁合金窗。5建筑設計參考圖一份。6場地條件:地勢平坦,工程地質資料 (由工程地質報告提供)情況如下:第一層:耕土,灰色,由軟塑狀粘性土組成,平均厚度0.5m,qsa=9kpa;第二層:淤泥質土,深灰色,流塑,含少量粉細砂,平均厚度2.5m,qsa =0kpa;第三層:粘土,黃色,流-軟塑,含少量粉細砂,平均厚度1.6m,qsa =15kpa;第四層,中砂,灰黃色,松散,飽

12、和,顆粒均勻,底部成稍密狀,厚度2.6m,qsa =0kpa;第五層:粘土,褐紅色,可塑,含少量粉細砂,平均厚度2.3m,qsa =25kpa;第六層:中砂,灰白色,稍密,飽和,顆粒不均,平均厚度1.6m,qsa =16kpa;第七層:粉質粘土,灰黑色,可塑,含多量粉砂,含多量朽木,平均厚度0.6m,qsa =25kpa;第八層:粘土,褐紅色,硬塑,含少量粉細砂,為原巖風化殘積土,平均厚度6.6m,qsa =40kpa;第九層:粘土,褐紅色,堅硬,含少量粉細砂,為原巖風化殘積土,平均厚度0.7m,qsa =45kpa;第十層:粉砂質泥巖,褐紅色,強風化,裂隙發育,巖芯破碎,呈短柱狀、塊狀,下部

13、夾中等風化巖薄層,平均厚度11.3m,qsa =70kpa,qpa=4500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對混凝土無侵蝕性。七、參考資料1)建筑制圖標準;2)建筑結構制圖標準;3)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4)中南地區建筑設計標準圖集;5)建筑設計集(110),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8)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ll-2002);9)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500l0-2002);1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200512)劉大海,建筑結構方案優選,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3)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7);14)方鄂華編著,多層及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地震出版社,1996;15)廣東省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16)鋼筋混凝土構造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7)郭繼武編,建筑抗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