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經驗的實證分析研究_第1頁
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經驗的實證分析研究_第2頁
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經驗的實證分析研究_第3頁
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經驗的實證分析研究_第4頁
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經驗的實證分析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企業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實證研究胡望斌,張玉利南開大學商學院,天津300071)摘要:新企業成長問題是學者們長期關注但亟待深入剖析的重要理論問題。已有研究 開始探討一般企業的創業導向與動態能力、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之間的關系,但很少將三 者納入統一的研究模型中進行實證分析,更少針對具有獨特性的新企業。本文基于國內 199家新企業的調查數據,對我國新企業創業導向的制約性因素,及新企業創業導向、動 態能力與企業成長三者之間內在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新企業創業導向差異性 受到企業經濟結構、新企業屬性等因素的影響;新企業創業導向對企業動態能力作用明 顯、對企業的成長水平具有直接貢獻作用

2、;動態能力在新企業創業導向對企業成長的作用 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企業經濟結構等因素在上述關系中起到了一定的調節作用。關鍵詞:新企業;創業導向;動態能力;企業成長0引言新企業成長現象是學者們長期關注但亟待深入剖析的熱點課題和理論問題Gilbert,2006)。新企業成長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企業成長,學者們已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新企業 成長的獨特性。如組織理論學者認為與既有企業不同,新企業面臨著新進入缺陷(Liabilityof Newness),即新企業因缺乏現有企業所擁有的合法性而難以獲取必需資源,同時也因 缺乏現有企業所擁有的顧客和供應商關系而難以謀求生存St in chcombe, 1965。 C

3、arroll,1983。Freeman, 1983)234,這意味著成長是新企業對抗生存壓力的手段,如果沒有成 長,其存活就會受到重大威脅Buederal, Preisendoerfer, & Ziegler, 1992 )5。而新企業的成長過程是新企業組織能力演化的過程,包括核心能力和動態能力等Prahalad and Hamel,1990。Teece, Pisa no and Shue n, 1990。創業理論學者認為與現有企業不同,新企業的決 策和行動并非取決于組織結構、行為慣例等系統性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者個 人,甚至認為新企業本質上是創業者特征的延續,這意味著與現有企業不同

4、,新企業成長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者特征與行為而非組織屬性和戰略Mull in s, 1996。 Barringeret al., 2005)8,而且通過研究還發現新企業的成長與企業的成長愿望關系緊密Cliff,1998。 Barringer, Jones and Neubaum, 2005) 9。戰略理論學者研究則集中于從戰略定位理 論和資源基礎論視角研究新企業的成長現象,站在戰略定位視角,研究主要關注產業結 構、新企業戰略、組織結構等與新企業績效之間的函數關系Sa ndberg and Hofe, 1987。、111。Chrisma n, 1998)基金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工程

5、“新企業創業機理與成長模式研究” 工程編號:70732004)作者簡介:胡望斌1976),男,漢族,湖北麻城人,博士,南開大學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創新與 創業管理。電子郵箱:。電話玉利1965),男,漢族,吉林人,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南開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博士生導 師。研究方向:創新與創業管理,戰略管理牛芳1973),男,漢族,湖北恩施人,博士,南開大學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創新與創業管理創業導向是企業進入新業務領域所采取的決策、行為和過程,而對于新企業而言,資源的整合更多的依賴于創業者本 身,因而創業者個人特征等直接影

6、響新企業的創業導向。所以基于創業導向理論的觀點, 可以挖掘出新企業的創業導向與企業的成長愿望、創業者個人特征等緊密相關,而根據新 企業成長理論研究中的組織理論觀點和創業理論觀點,不難推演出新企業的創業導向與新 企業的成長存在一定的內在關聯。企業動態能力是企業應付各種變化的能力,是對企業資源進行重構的能力Eise nhardtand Martin,2000。Winter,2003。Zahra et al.,2006)1314。動態能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是針 對資源基礎理論的靜態分析法而展開和延伸的。進入二十世紀末期,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 愈來愈明顯,而企業所處的市場和行業環境日趨復雜與不確定,企業之

7、間的競爭也日趨激 烈,企業在穩態環境中形成的靜態均衡不斷被打破,結果許多大企業迅速走向了衰退甚至 倒閉。戰略管理理論中一直占有主導地位的資源基礎論雖然解釋了企業擁有的獨特資源是 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但無法解釋企業持續優勢的來源。后來的核心能力理論在一定程度 上彌補了資源基礎理論的缺陷,但其本身所具有的剛性”問題Leonard and Barton,1992)仍然不能說明核心能力必然的給企業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Burgleman, 1994 )。于是Teece1997)、Eisenhardt2000 )等人在資源基礎理論、核心能力理論等的基礎上,提出 了動態能力的概念,以解釋企業如何獲取持續競爭優

8、勢。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在很大程度 上反映了企業的成長性和潛力,對新企業而言更是如此。已有部分研究開始探索企業的動 態能力與企業績效的關系賀小剛,2006)15?;谄髽I動態能力、持續競爭優勢、企業績效、企業成長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新企業的動態能力與其成長之間的關系值得研究。由于動態能力是組織動態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因此蘊含在企業內部的以創新性、提 前行動性與風險承擔性為主要特征的創業導向對企業動態能力提升必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 用。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動態能力不僅在新企業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會 受到新企業創業導向的重要影響,所以新企業創業導向、動態能力、企業成長之間的相互 關系的深入

9、探討可能會為解釋新企業成長的顯著差異性、新企業如何才能成長等理論難題 提供一定的支持。此外,基于企業成長論中的戰略理論觀點,產業結構、組織結構等與新 企業績效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函數關系Sandberg, 1986。Sandberg and Hofe, 1987。Chrisman,1998)1011。所以本文試圖通過中國企業的經驗數據,首先探討新企業創業導向差異性的 原因,然后對新企業的創業導向、動態能力、新企業成長三者之間內在關系進行實證檢 驗,同時考慮產業結構、組織結構等經濟結構約束性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1研究設計1.1數據收集基于組織和戰略視角的研究,往往采用年限、規模等變量來識別新企業,

10、但不同的研究界定的時間范圍也不完全相同。國外的一些研究將生存年限低于8年的企業歸為新企業Biggadike, 1979。 McDougall et al., 1994)。全球創 業觀察 Global En trepre neurship Monitor, GEM )將成立時間在 42個月內 即3年半)的企業作為新企業的標準。本文對時 間界限采用折中的方法,將成立時間在5年內的企業定義為新企業。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和南開大學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于2007年12月完成的對中國中小企業的調查數據。本次調查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小企業司發函,充分 利用各地中小企業協會、商會、促進會和企業家協會

11、等民間組織,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政 策研究部和南開大學共同合作,采取問卷形式進行企業調查。具體調查過程中,對部分地 區的企業采取實地考察,上門調查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山東和遼寧等地),另外一部分采取問卷郵寄和電話訪問相結合。本次調查覆蓋廣東300份)、山東300份)、浙江250份)、上海200份)、江蘇200份)、北京150份)、天津150份)等全國31個 省市,共調查和發放問卷3000份,其中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各占50%根據中小企業暫行標準規定,中型企業2為職工人數 400人以上,且銷售額 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小型企業為銷售額 3000萬元以下的企業,但不包括個體工商戶)。本次調查時間為2

12、007年8月一一2007年12月,共回收問卷758份,其中有效問卷 640份,有效樣本回收率 21.3%.由于本研究以新企業為研究對象,且定義成立時間在5年內的企業為新企業,此次調查回收的758份問卷中,成立時間在2003年及以后的新企業有240家,其中數據比較完整的199家企業構成了本文的研究樣本。樣本企業的規模較小,只有21.61%企業的資產規模2006年底)超過5000萬,54.27%企業員工數量低于100,員工數量超過 500人的企業只有10.56%。在企業所有制形式方面,主要是私營企業,占總數的78.89%。企業成立時間的分布基本成正態分布,2-4年占總樣本量的85.38%。在行業分

13、布方面,樣本中制造業占56.78%,服務業占20.10%,通訊軟件業占 9.55%,商業占8.547%,其它占5.03%。在企業 產業特征方面,技術密集型占43.21%,資本密集型占32.66%,勞動密集型占24.12%。1.2變量測量1.2.1創業導向創業導向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學者提出了多種描述創業導向的維度Miller,1983。Covin and Slevin, 1990。 Merz,1994。 Zahra, 1995。 Lumpkin and Dess, 1996) 1617,其 中,最常用的維度是創新、冒險和超前行動。Covin和Slevi* 1989 )提出了三個維度的測度量表,

14、共 9個測度題項。李乾文 2007)也沿用了這些量表來研究中國新企業的創業活 動。本文沿用李乾文2007 )翻譯的測度量表,如表1所示。1.2.2動態能力動態能力變量的測量,本研究借鑒國外Laws on等(2001, Ja ntunen等(2005, Zahra等(2006和Cepeda等(2007設計的量表141819,并結合我國國內的實際參考賀小剛2006),魏江2008 )的研究)2021,通過以下指標和測項來測量企業動態能力:1)變革更新能力。變革更新能力,從本質上講就是企業為了克服學習陷阱以及能力剛性的一種已有7個行業的劃分標準中,住宿和餐飲業的中型企業標準最低,為“中型企業須同時滿

15、足職工人數 400人及以上,銷售額 3000萬元及以上”,這樣選擇可以兼顧到已標準的所有行業。持續的更新動力和能力Collins,1994 )。本研究采用“政策支持創新”、“激勵變革的機制”、“技術與產品創新”、“創新型企業文化”、“員工冒險和首創精神”5個測項來測量。2)組織柔性能力。為應對快速變化和日趨復雜的市場競爭,企業組織保持一定的 靈活性顯得非常重要 Winter,1982。 Chandler,1992),這種靈活性一方面取決于企業家本身 的戰略反應能力 在新企業中尤其更為明顯),另一方面更在于企業組織能夠對企業家的 戰略反應作出及時的戰略調整。本研究從“應變速度”、“溝通渠道”、“

16、工作靈活性”3個方面來測量。3)環境洞察能力。本文從“客戶需求預測”、“產業規律認知”、“行業技術變化預測”、“相關政策了解”4個方面來測量。4)組織學習能力。組織學習是提高員工人力資本、組織團隊資本的一項重要途徑,因此已被企業家作為企業獲取競 爭優勢的重要源泉 Argyris,1978。Bontis,2002 ) 2223。本文采用“對學習的承諾”、“分 享愿景”、“開放心智”3個方面來測量。表1 創業導向測度量表保守戰略創業導向增強“創業戰略總體上,貴企業更傾向于強調對成熟產品服務)的經營Yi強調研發、技術領先和創新總體上,貴企業在最近三年里沒有新產品服務)線上馬丫2有很多新產品 服務)線

17、上馬貴企業新產品 服務)大多只是小部分的改 良丫3新產品 服務)大多是大幅度的創新貴企業更傾向于選擇低風險、低回報的工程丫4具有咼風險、咼回報的工程基于外部經營環境,貴企業傾向于通過小 心、漸進的仃動逐步摸索前進丫5采取大膽的、迅速的行動來達到企業目 標面對不確定性情況進行決策時,貴企業更傾 向于采取慎重的態度,以避免損失丫6傾向于采取較大膽積極的態度,以掌握 潛在的機會面對冋行競爭時,通常是競爭者先采取行 動,之后貴企業再跟進或回應丫7通常是貴企業先采取行動,同行再跟進 或回應傾向于作為 追隨者”,很少第一個推出新產 品、進入新市場、率先引用新的管理模式或 新的技術丫8傾向于作為領導者”,經

18、常比同行領先 推出新產品或搶先進入新市場,或率先 引用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技術高層主管忙于日常事務,無暇預先掌握機 會、應對變化,事后迫于環境壓力才行動丫9高層主管經常審視產業發展趨勢,率先 掌握機會,提早行動應對變化1.2.3企業成長企業成長的測項采用多數學者采用的指標,具體包括:1 )盈利水平。本調查問卷和研究中主要包括凈利潤、企業凈資產回報率。2 )成長潛力。本調查問卷和研究中主要指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增長率。3 )相對業績,即與其他企業相比較的績效,本研究中包括相對于主要競爭對手的銷售收入的增長率、市場占有率以及稅前利潤增長率3個指標。以上測量企業成長指標,我們要求問卷填寫者參考公司過去

19、兩年2006年和2005年)的平均業績進行評測,如果少于兩年,則為2006年數據。1.2.4其它變量新企業不是小規模的大企業,其組織特征和行為具有明顯的獨特性Freeman等,1983 ; Carroll,1983)。因此為了解釋新企業創業導向的差異性,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設 置了資源可獲取性、管理規范性兩個變量來表現新企業的特有屬性,另外本文還設置了部 分控制變量。資源一般包括人力資源、資金和設備等。新企業成立時間不長,人力、技術 設備等資源的獲取都取決于其資金的多少。其資金的可獲取性決定了其他資源的可獲取 性。因此,本文主要考察新企業資金的可獲取性。管理規范性則通過測度新企業內是否有 規范的

20、管理制度、是否有長期的發展規劃等題項來測度。這些量表都采用Likert5點量表,具體的測度量表見表 2。表2 新企業維度的測度題項維度符號測度題項資源可獲取性Xi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管理規范性X2企業內部管理不規范X3企業內部信息交流不順暢X4企業缺乏戰略和長期發展規劃X5企業缺乏系統的管理規章制度另外,本文還設計了以下控制變量:企業產業特征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企業性質 國有、集體、民營、外商投資)、企業規模(員工人數 、企業壽命(年。1.3數據質量檢驗在問卷收回后,本研究采用了“Cron bach a ”系數法的信度檢驗方法,對問卷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具體操作采用SPSS12

21、.0軟件對研究模型中的假設變量進行信度檢驗。結果表明,研究模型中的各個假設變量的信度系數a值最小為0.698,其它更是均大于 0.7,其中創業導向總的信度系數為0.732,動態能力總的信度系數為0.832,企業成長總的信度系數為0.857,都可以接受,說明問卷中對假設變量的設計和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信 度。另外,對各個自變量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7, 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表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得到各個題項的載荷系統大于0.7創業導向的因子分析中,由于題項 Y5在兩個潛在變量的載荷都大于0.4,所以去掉該題項。去掉題項Y5后再進行因子。得到兩個潛在變量:提前

22、行動和創新維度3。各個測度題項的因子載荷都大于0.7),自變量測度量表效度合格。2創業導向差異性的解釋創業導向在不同地區企業、不同類型企業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一現實問題也一直受 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創業導向差異性的影響因素在理論上有不少學者進行了討論和分 析,如包括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特征、企業內部內部屬性、企業類型等。本文擬在前期學 者研究的基礎上,主要從經濟結構約束性因素、新企業特有屬性以及企業規模和企業壽命 等方面來實證分析影響新企業創業導向的因素。經濟結構約束性因素是指企業所處的社 會、經濟等外部環境因素,如企業產業類型、企業所有制形式、地理區域等,企業所處的 產業類型、所有制形式、地理

23、區域不同,將直接導致企業獲取資源、配置資源的方式、企 業家的行為方式和特征,以及市場化程度等出現顯著的差異,從而直接影響企業的創業導 向,在新企業中這種差異顯得更為突出。與經濟結構約束性因素相似,本文認為企業的規3研究學者關于創業導向各個維度之間的關系討論一直沒有停止。在研究既有企業創業導向過程中,部分 學者認為創新、冒險以及提前行動是三個相對獨立的維度,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創業導向的各個維度之間相 互連動,因此認為創業導向是一個維度。由于新企業的獨特性,創業導向的維度也可能不同于既有企業。 實際上,李乾文2007)的研究證明了新企業創業導向包含的維度不同于大企業。對于新企業而言,外部 的機會和競

24、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對競爭的反應提前行動)和對外部機會的反應 創新)是兩個可以分離的維度。模和企業年齡同樣會影響到企業的創業導向,從而被列入本文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另外, 對于新企業而言,由于新企業與既有企業的顯著差別,特別是在決策模式和組織目標上的 區別,新企業的創業活動和創業導向具有獨特的規律,組織和環境因素對創業導向的影響 機理也可能表現出差異。由此,資源可獲取性和規范性對創業導向的影響也可能不同于既 有企業,所以本文擬增加反映新企業屬性的“資源可獲得性”和“管理規范性”兩個變 量。表3 創業導向的影響因素分析自變量模型1創新性)模型2提前行動)未標準化系數t檢驗值未標準化系數t檢驗

25、值截距*0.7921.369kkk0.9572.132企業產業類型 技術密集型=1, 其他=0)kkk0.4180.9420.1180.476企業性質 國有和集體=1,民營 和外商投資=0)*-0.216-1.753kkk-0.425-2.418地理區域 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區域=1,其他=0)kkk0.3921.972*0.1060.329企業規模(員工人數0.0781.216-0.1143.925企業壽命(年0.1821.604kkk-0.075-1.811資源可獲得性*-0.131-0.971*-0.112-1.265管理規范性0.0491.715*0.2043.809已解方差R2)調

26、整后已解方差Adjusted R2)F檢驗P值VIF值0.2480.186*9.11201.9390.1870.142kkk14.67501注:*表示 Pv 0.1 ; * 表示 Pv 0.05 ; * 表示 Pv 0.01.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分別以創業導向的創新性、提前行動性為因變量,以經濟結構約束性因素 包括企業產業類型、企業所有制形式、地理區域3個變量)、新企業屬性 包括資源可獲得性、管理規范性2個變量)、企業規模、企業壽命共7個變量為自變量,對199份有效問卷進行復回歸分析。在進行具體分析之前,將所有有關分類變量轉換成0,1)虛擬變量,得到的結果如表3所示。從檢驗的結果來看,模型1和模

27、型2的F檢驗均顯著,表明模型的擬合情況較好。同時,發現膨脹因子VIF值都遠低于10這一臨界值Hair,Anderson,1998 ),表明它們不具有共線性,說明各個變量之間線性重合問題不嚴 重。根據表3,容易看出企業經濟結構、新企業屬性以及企業規模、企業壽命都在一定程 度上影響到新企業的創業導向,但作用的維度、作用方向、作用程度有一定的差別。3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關系研究本文對199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采取層次式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進行檢驗。在進行具體分析之前,將所有有關分類變量轉換成0, 1)虛擬變量。3.1創業導向與動態能力表4 創業導向與企業動態能力自變量/控制變量模型1

28、:變革更新 能力模型1:組織學習 能力模型1 :組織柔性 能力模型1 :環境洞察 能力未標準化 系數t檢驗值未標準化 系數t檢驗值未標準化 系數t檢驗值未標準化 系數t檢驗值截距*0.4260.9010.9451.973-0.078-0.2470.215*0.634企業產業類型 技術密集型=1,其他=0)*0.1963.721*0.1182.0880.0761.8520.0931.269企業性質 國有和 集體=1,民營和外 商投資=0)*-0.286-2.0470.2071.938kkk-0.186-1.756-0.169-1.537地理區域 0.0971.724*0.1240.874-0.0

29、79*-0.3650.1351.253企業壽命(年0.1480.571*0.1960.4050.0760.2170.1041.021*資源可獲得性-0.231-0.7130.1561.3270.1780.936-0.112-2.420管理規范性0.0930.7940.131*1.2910.1571.0060.097*0.259創業導向kkk0.4281.679*0.2921.4050.1721.273*0.4923.590已解方差R2)0.3780.2030.2760.308調整后已解方差0.2960.1750.2410.242F檢驗*9.3255.2476.6247.675*注:*表示 Pv

30、 0.1 ; * 表示 Pv 0.05 ; * 表示 Pv 0.01本文分別以衡量企業動態能力的四個因子,即變革更新能力、組織學習能力、組織柔性能力、環境洞察能力作為因變量,以新企業創業導向作為自變量,以企業經濟結構、新 企業屬性以及企業規模、企業壽命作為控制變量,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從檢驗的結果可以看出,新企業創業導向與企業的變更更新能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3 =0.428 , P V 0.01)、與企業組織學習能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3 =0.292 , P V0.1)、與環境洞察能力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的建議,采取兩個步驟來進行驗證分析。首先,將動態能力包括變革更新能力、

31、組織學習能力、組織柔性能力、環境洞察能力4個因子)作為自變量,分別以衡量企業成長性的盈利水平、成長潛力、相對業績因子作為因變量進行檢驗,以驗證新企業動態 能力與企業成長之間的關系。然后,將新企業創業導向納入統計分析中,以新企業創業導 向的兩個因子為自變量,以企業成長的三個因子為因變量,同時比較以企業動態能力作為 調節變量和不作為調節變量兩種情況,以檢驗新企業的創業導向是否對企業成長產生直接 的作用。統計檢驗的結果如表5所示。研究結果顯示,企業動態能力中的變革更新能力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3=0.208 , Pv 0.05),也能夠顯著的增強企業的成長潛力3 =0.311 , Pv 0.01

32、),但對企業的相對業績作用不顯著;組織學習能力對企業的盈利水平作用不顯著,但其顯著地增強了 企業的成長潛力 3 =0.188 , Pv 0.05)和相對業績 3 =0.299, Pv 0.05);組織柔性能力能 夠顯著的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3 =0.301 , P v 0.05),但對成長潛力和相對業績作用不明顯;環境洞察能力雖然不能為企業盈利水平作出顯著貢獻,但對提高企業的成長潛力和相 對業績具有顯著作用。所以,企業的動態能力的確如很多學者所指出的,是企業競爭優 勢、企業成長獲取的重要源泉Prahalad, Hamel G,1990)。前面的研究表明新企業的創業導向在培育企業動態能力過程中起

33、到了顯著的正向作 用,而如果以新企業的創業導向作為自變量,檢驗其與企業成長之間的關系時,可以發現 新企業的創業導向與反映企業成長水平的盈利水平 3 =0.325 , Pv 0.1 )和成長潛力水平 3 =0.458 , Pv 0.01)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與相對業績關系不顯著。所以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發現,單獨考慮新企業的創業導向與企業的動態能力、新企 業動態能力與企業的成長水平、新企業的創業導向與企業的成長水平關系時,它們之間均 存在比較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如果把新企業的創業導向、動態能力、企業成長作為一個 整體來考慮,這種關系是否有變化呢?通過研究模型2中的第二步,將新企業的創業導向、

34、動態能力、新企業成長水平三者納入到一個整體的研究模型中時,可以發現新企業的 創業導向依然對企業成長水平中的盈利水平 3 =0.186, Pv 0.1)和成長潛力3 =0.214, P v 0.05)具有比較顯著的正向作用,但作用的程度明顯下降。而新企業動態能力中的變革更新能力與企業成長水平中的盈利水平 3 =0.177 , Pv 0.1)和成長潛力 3 =0.280 , P v0.1 )成正相關關系;組織學習能力與企業成長潛力 3 =0.106, P v 0.1)和相對業績 3=0.212 , Pv 0.1)顯著相關;組織柔性能力對企業盈利能力 3 =0.236 , Pv 0.1 )有積極作

35、用;環境洞察能力對相對業績 3 =0.133 , Pv 0.1)有顯著的貢獻。綜上分析,新企業的創 業導向對新企業的成長水平具有比較顯著的直接作用,而動態能力在其中具有中介變量的 作用效應。表5 創業導向、企業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模型1模型2盈利水平成長潛力相對業績盈利水平成長潛力相對業績第一步第二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一步第二步截距1.962*1.1360.976*1.602*1.2070.7361.205*0.5270.381企業產業類型 (0.321(0.107(0.074(0.147(0.089(0.086(0.091(0.069企業性質 (0.117(0.004(0.153(0.051(0.

36、015(0.067(0.207(0.031地理區域 (0.068(0.031(0.108(0.074(0.045(0.077(0.064(0.058企業規模(員工人0.0850.0530.0790.0770.0070.0680.0180.0880.068數(0.0791 (0.032(0.068(0.074(0.012(0.063(0.014(0.057(0.087企業壽命(年0.0390.0480.0760.0470.0930.0270.0660.0810.069(0.035(0.044(0.057(0.114(0.087(0.021(0.057(0.074(0.062資源可獲得性*0.15

37、80.0480.937*0.1880153*0.0720.0680.906*0.071(0.0491 (0.044(0.032(0.106(0.048(0.036(0.054(0.013(0.068管理規范性-0.071-0.0850.063-0.0880062-0.041-0.0920.0770.014(0.103(0.083(0.052(0.046(0.052(0.037(0.088(0.068(0.008創業導向0.325*0.186*0.458*0.2140.2860.191創導向(0.308(0.147(0.396(0.198(0.264(0.172變革更新能力*0.2080.311

38、*0.273*0.1770.280*0.098(0.256(0.244(0.217(0.143(0.269(0.086組織學習能力0.425*0.188*0.2990.277*0.1060.212*(0.391(0.174(0.268(0.138(0.055(0.156組織柔性能力*0.301-0.2730.2270.236*-0.2110.187(0.2771 (0.148(0.116(0.200(0.121(0.144環境洞察能力0.303*0.4010.216*0.2220.2980.133*(0.288(0.397(0.106(0.211(0.275(0.116已解方差vR2)0.33

39、90.2090.3130.1870.3010.2250.1930.3280.232調整后已解方差0.2880.1660.217F檢驗6.7144.7705.2113.9926.1125.0034.0766.5535.201注:(1*表示Pv 0.1 ; *表示Pv 0.05 ; *表示Pv 0.01 ; (2括弧中的數據為標準化系數此外,還可以發現企業經濟結構、新企業屬性以及企業規模、企業壽命等變量在其中 起到了一定的調節作用。3.3探測性路徑模型綜合上述分析,當我們把創業導向、動態能力以及企業成長納入統一的分析框架時, 它們存在如圖1所示的路徑關系。圖1創業導向、動態能力、企業成長路徑圖注:

40、(1*表示Pv 0.1 ; *表示PV0.05 ; *表示Pv 0.01 ; 括弧中的數字為均值4結論與討論已有研究單獨探討了一般企業創業導向與企業動態能力、企業動態能力與企業績效以 及成長之間的關系,發現企業導向在培育企業動態能力方向發揮了積極作用Sirmon &Hitt,2003。 Jantunen,2005),而企業動態能力則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繼而提高企業 績效和成長的源泉 Teece,1997。Helfat,2000。賀小剛,2006 )。本文將研究對象定位于新企 業,研究發現新企業的創業導向與企業動態能力、新企業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間同已有研 究結果一致,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本

41、文然后將新企業創業導向、動態能力、企業成長 作為一個整體納入研究模型,發現它們整體之間仍然存在較顯著的關系,但較新企業創業 導向與動態能力、動態能力與新企業成長之間的簡單關系有所變化。此外,本文還較深入 的探討了新企業創業導向產生差異性的原因。本文研究發現,新企業創業導向對企業動態能力作用非常明顯,它能顯著提高新企業 的變革更新能力、環境洞察能力,以及組織學習能力。所以要提高新企業的動態能力,以 適應日趨變化和復雜的外部環境,提高新企業的創新性和提前行動,繼而提高新企業的創 業導向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導致新企業創業導向差異除了企業的人力資本、內部制度等內 在變量外,企業的經濟結構約束性因素、新企

42、業特有屬性以及企業規模和企業壽命等,都 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樣值得關注。更為重要的是,新企業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來改變這 些因素,增強企業的創業導向。本文的檢驗結果還表明,新企業的創業導向對企業的成長 水平具有直接貢獻作用,但如果將動態能力考慮進來,這種直接貢獻作用會明顯減弱,創 業導向對新企業成長的作用更多的是通過動態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來實現的。所以新企業 要特別注意培養其動態能力。另外,動態能力中不同的能力因子對企業成長的貢獻存在差 異性,對企業成長貢獻最大的是企業變革更新能力和組織學習能力,所以,在資源有限的 前提下,新企業要特別注意投資的有效性,重點提高企業的變革更新能力和組織學習能 力

43、。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新企業創業導向、動態能力、企業成長的相互作用過程中, 企業產業類型、企業性質、企業地理位置、企業壽命、企業資源獲取等因素起到了一定的 調節作用,需要引起新企業的注意。雖然本文通過理論和實證研究,得出了一些對新企業管理、發展和實踐都非常重要的結論,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進一步的探討。1 )本文主要研究新企業創業導向、動態能力與企業成長之間的作用關系,但作為研究對象和主體的新企業,本文是以企業成立的年 限作為分類標準的。雖然不少的研究是將年限作為識別和分類新企業的主要變量 Biggadike, 1979。McDougall et al., 1994。GEM ),但這一標準基本

44、是將新企業與小企業 混為一談,已受到較大的爭議,部分學者認為新企業的本質并非是年限、規模等一般性因 素,而是產品/服務、產業、能力等方面表現出的新奇程度Shepherd等,1997)。由于在新企業的識別上的爭議,本文針對新企業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926-950.2 Stinchcombe, A.L. 1965. 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s. In J. G. March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Chicago: RandMcNally, 142-193.3 Carroll, G. 1983. A Sto

45、chastic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 Review and Reanalysis. Social Scie nee Research,12: 309-329.4 Freeman, J., Carroll, G.R., and Hannan, M.T. 1983. The Liability of Newness: Age Depe ndence in Orga ni zati onal Death Rates. America 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692-710.5 Buederal, J., Preisendo

46、erfer, P., and Ziegler, R. 1992. Survival Chances of Newly Foun ded Busin ess Orga ni zati on s.America n Sociological Review , 57: 227-242.6 Teece,DJ,Pisa no ,G,a ndShue n, A.D yn amiccapabilitiesa ndstrategiema nageme ntJ. StrategicMa nageme ntJournal,1997,18(7:509-533.7 Mulli ns, J. W. 1996. Earl

47、y Growth Decisio ns of En trepre neurs: The In flue nee of Compete ncy and Prior Performa nceun der Changing Market Con diti ons. Journal of Busin ess Ven turi ng, 11: 89-105.8 Barringer, B.R., Jones, F.F., & Neubaum, D.O. 2005. A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Growth

48、Firms and Their Foun ders. Jour nal of Bus in ess Ven turi ng, 20: 663-687.9 Cliff, J. E. 1998. Does One Size Fit Al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itudes toward Growth, Gen der and Busin ess Size. Journal of Busin ess ven turi ng, 13: 523-542.10 Sa ndberg, W.R. and Hofer, C.W. 1987. Improv

49、i ng New Ven ture Performa nee: The Role of Strategy, In dustry Structure,a nd the En trepre neur. Journal of Busin ess Ven turi ng, 2: 5-28.11 Chrisma n, J.J., McMulla n, E., & Hall, J. 2005. The In flue nce of Guided Preparation onthe Lon g-term Performa nceof New Ven tures. Journal of Busin ess V

50、en turi ng, 20: 769-791.12 Lumpkin,G.T. and Dess, G.G. 1996. Clarifying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Con 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 nce. Academy of Man ageme nt Review, 21(1: 135-172.13 Eisenhardt, K.M. and Schoonhoven, C.B. 1990. Organizational Growth: LinkingFounding Team, Strategy, En viro nment, and Growth among U.S. Semi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