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 ?觸電雷擊事故觸電雷擊事故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雷擊事故都是人體受到電擊時電流對人體造成的 傷害。 電擊是由于電流通過人體時造成的內部器官在生理上的 反應和病變。隨著電流的大小不同人體的反應也不同。如針 刺感、擊痛感、昏迷、心室顫動、呼吸困難或停止現象。 電擊后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強度、電流 持續的時間、電流的頻率、電流 通過人體的路徑以及觸電者的身 體健康狀況有關。 觸電和雷擊事故 統計資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夏季)事故多。特別 是7、8、9三個月事故最集中,約占全年觸電事故的65%。 主要原因為,
2、一是這段時間天氣炎熱、人體衣單而多汗, 觸電危險性較大;二是這段時間多雨、潮濕,地面導電性增 強,容易構成電擊電流的回路,而且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降 低,容易漏電。 國內外統計資料表明,低壓觸電事故(71%)遠遠多于高壓 觸電事故(29%) 。其主要原因是低壓設備遠遠多于高壓設備, 與之接觸的人比與高壓設備接觸的人多得多,而且都比較缺 乏電氣安全知識。 (注:低壓事故90%為用電者,高壓事故100%電工)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種類 觸電事故方式 1、電擊 電傷 1.直接接觸觸電 2.間接接觸觸 電 3.跨步電壓觸電 單相觸電 兩相觸電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電流對人體的傷害 觸電和雷擊事
3、故 觸電與電流強度的關系觸電與電流強度的關系 1. 觸電事故與電流強度 的關系 感知電流 擺脫電流 安全電流 室顫電流 觸電和雷擊事故 感知電流: 能夠引起人們感覺的最小電流。感知電流值因人而異。( 1m ) 擺脫電流: 人能忍受并能自動擺脫電源的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平均值為10m。 安全電流: 使人不發生心室顫動的最大人體電流。在一般的場合可以取30m為 安全電流,即認為30m是人體可以忍受而又無致命危險的最大電流; 而在高危場合應取10m為安全電流;在水中或者在高空應選5m為安 全電流。 致命(室顫)電流: 在較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的最小電流。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強度超過 50m,時間超過1s就
4、可能發生心室顫動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現 象(正常情況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為75次分鐘,當發生心室顫動時心 率將達1000次分鐘)。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與電流頻率的關系 2. 觸電事故與電流頻 率的關系 工頻電流對人體 的傷害程度大 直流電流對人體 的影響較小 當電流的頻率超 過20 z時,對 人體的危害作用明 顯地減小 觸電和雷擊事故 3. 觸電事故與電流持續時間 的關系 通過人體電流的時間以毫 秒計量,人體通電的時間越 短,傷害越輕。 電流持續時間越長,對人 體的傷害越嚴重,觸電后 果越可怕。 觸電事故與電流持續時間的關系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與電流通過的路徑的關系 電流 大地
5、?電流從人體的左手流經至前胸時,對人體的傷害最嚴重。 4.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傷害與其他關系 5. 觸電傷害與其他關系 健康狀態 不同人群與性別的差異 身體好的危害輕 身體不好的危害重 兒童輕成人危害重 女性較男性重 觸電和雷擊事故 電傷是電流通過人體時所造成的外傷。 主要表現在: 電灼傷。電灼傷分為接觸灼傷和電弧灼傷: 接觸灼傷。發生在高壓觸電事故時,在電流通過人體 的皮膚的進、出口處造成的灼傷。一般電灼傷傷口入口比出 口處的灼傷更加嚴重。 電弧灼傷。主要發生在誤操作產生的電弧、帶電作業 時短路產生的電弧或人體過分的接近高壓帶電體產生放電電 弧,極高的電弧溫度將皮膚燒傷。 皮膚金屬化。 由
6、于電弧的溫度極高(6000-8000),使電弧周圍的金屬熔 化、氣化后飛濺到受傷皮膚的表層,使皮膚金屬化。 觸電事故往往還會伴隨著其他的傷害。如高空作業時引 起的墜落摔傷;水中作業時引起的溺水死亡等。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發生規律 觸電事故 發生規律 1 違章作業事故多 4 觸電事故在非電工 人員中占的比較多 5 觸電事故季節性 明顯 2 使用攜帶.移動式設 備事故多 3 低壓設備較高 壓觸電事故多 6 農村觸電事故 遠高于城鎮 觸電和雷擊事故 1、錯誤操作和違章作業 造成的觸電事故多 大量觸電事故的統計資料表明,有85%以上 的事故是由于錯誤操作和違章作業造成的。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
7、育不夠、安全制度 不嚴和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質不高等。 觸電和雷擊事故 2、攜帶式設備和移動式 設備觸電事故多 攜帶式設備和移動式設備觸電事故多的主要 原因是這些設備是在人的緊握之下運行,不 但接觸電阻小,而且一旦觸電就難以擺脫電 源;另一方面,這些設備需要經常移動,工 作條件差,設備和電源線都容易發生故障或 損壞;此外,單相攜帶式設備的保護零線與 工作零線容易接錯,也會造成觸電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 3、低壓設備觸電 事故多 國內外統計資料表明,低壓觸電事故遠遠多 于高壓觸電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低壓設備遠 遠多于高壓設備,與之接觸的人比與高壓設 備接觸的人多得多,而且都比較缺乏電氣安 全知
8、識。 低壓:71% 90%為用電者 高壓:29% 100%為電工 觸電和雷擊事故 4、不同年齡段的人員 觸電事故不同 中青年人、非專業電工、合同工和臨時工觸 電事故居多。主要原因是這些人多是操作者, 經常接觸設備。而且這些人經驗不足,又比 較缺乏電氣知識。 觸電和雷擊事故 5、觸電事故季節性明顯 統計資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別 是7、8、9三個月,事故最為集中,約占全年觸 電事故的65%。主要原因為,一是這段時間天氣 炎熱、人體衣單而多汗,觸電危險性較大;二是 這段時間多雨、潮濕,地面導電性增強,容易 構成電擊電流的回路,而且電氣設備的絕緣電 阻降低,容易漏電。 觸電和雷擊事故 8、
9、不同地域觸電事故不 同 部分省市統計資料表明,農村觸電事故多于城 市,發生在農村觸電事故約為城市3倍。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方式 觸電 方式 直接接觸觸電 間接接觸觸電 單相觸電 兩相觸電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是人體觸及帶電體、帶電體與人體之間電弧放電時, 電流經過人體流入大地或是進入其他導體構成回路的現象。 常見的觸電方式有兩種:即直接接觸觸電和間接接觸觸電。 、直接接觸觸電 直接接觸觸電是指人體直接接觸到帶電體或者是人體過 分的接近帶電體而發生的觸電現象。也稱正常狀態下的觸電。 常見的直接接觸觸電有單相觸電和兩相觸電。 單相觸電 單相觸電是指當人站在地面上人體的某一部位觸到某相 火線而發生
10、的觸電現象。在低壓供電系統中發生單相觸電, 人體所承受的電壓幾乎就是電源的相電壓220V。 觸電和雷擊事故 兩相觸電 指人體同時接觸設備或線路中的兩相導體而發生的觸電 現象。若人體觸及一相火線、一相零線,人體承受的電壓為 220V;若人體觸及兩根火線,則人體承受的電壓為線電壓 380V。兩相觸電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間接接觸觸電 間接接觸觸電是指人體觸及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設備外殼 或金屬構架,而因故障意外帶電發生的觸電現象。也稱非正 常狀態下的觸電現象。 跨步電壓觸電也屬于間接接觸觸電。 觸電和雷擊事故 間接接觸觸電 1、電流經接地體或導體落地點呈半球形向地中流散。 2、在距電流入地點越近的地方
11、,電位越高;在距電流入地點越遠的地 方,電位越低。 3、在離開電流流入點20 m以外的地方,電位接近于0; 在810m以內不 要進入。 4、電氣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時,地面形成分布電位,人體兩個部位同時 接觸漏電設備外殼和地面時,人體承受的電壓就稱為接觸電壓。 5、人體距離接地極越近(L越小),則受到的接觸電壓越小;離得越遠 (L越大), 接觸電壓越大。 6、電氣線路或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時,在接地電流入地點周圍電位分布 區行走的人,其兩腳處于不同的電位,兩腳間的電位差稱為跨步電壓。 7、人體距電流入地點越近,承受的跨步電壓越高。 觸電和雷擊事故 接觸電壓與跨步電壓防觸電措施 1、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的
12、大小與接地電流的大小、土壤電阻率、設備 的接地電阻和人體位置等因素有關。 2、當人體誤入電流入地點地面電位區域時,應兩腳并攏或單腿跳躍, 離開電位分布區8-10米以外。 3、當人穿靴鞋時,人體受到的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將大大降低。 知識小結: 1、低壓觸電事故率高于高壓觸電事故率。 2、中性點不接地的低壓電網逐漸被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網取代, 并配以靈敏的漏電保護器,保證在人身觸電0.1秒內,切斷電源。 3、單相觸電雖然沒有兩相觸電對人身傷害嚴重,一旦觸電也有致命的 危險。 4、接觸電壓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具有隱蔽性和不確定性,更應謹慎。 觸電和雷擊事故 雷擊是指打雷時電流通過人、畜、樹木、建筑
13、物等而造成 殺傷或破壞。一但對萬物造成危害都可以稱為被雷擊。 通常雷擊有三種主要形式: 其一、是帶電的云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生迅猛的放電現象,叫做 “直擊雷”。 其二、是帶電云層由于靜電感應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圍帶上異種電荷。 當直擊雷發生以后,云層帶電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圍由于散流電阻 大,以致出現局部高電壓,或者由于直擊雷放電過程中,強大的脈沖電 流對周圍的導線或金屬物產生電磁感應發生高電壓以致發生閃擊的現象, 叫做“二次雷”或稱“感應雷”。 其三、是“球形雷”,俗稱地滾雷。通常在雷暴時發生,為圓球形狀 的閃電。這是一種真實的物理現象。它十分亮,近圓球形,直徑約15至 40厘米不等。通常
14、僅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至2分鐘的記錄。 觸電和雷擊事故 雷擊現象以及危害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脫離電源脫離電源 發現有人觸電,應根據事故現場情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 電源。 如果開關或插頭就在附近,應立即拉斷閘刀開關 或拔去電源 頭。 脫離電源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脫離電源 無法切斷電源時,可使用絕緣工具或干燥的木棒、木板 等不導電 物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脫離電源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脫離電源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脫離電源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觸電事故的現場救護對癥救治對
15、癥救治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 v意識:判 斷病人神 志是否清 醒 v氣道:判 斷氣道是 否通暢 v呼吸:評 估呼吸活 動,每分 鐘12121818 次 1.傷患評估 觸電和雷擊事故 1.傷患評估 v 循環體征: 脈搏搏動 每分鐘60 80次 v 瞳孔反應: 散大或縮 小或雙側 不等大 v 呼叫救援 醫療服務 系統EMSS EMSS 觸電和雷擊事故 v心肺復蘇體心肺復蘇體 位(仰臥位)位(仰臥位) 2.救護體位 觸電和雷擊事故 清除口腔異 物 3.打開氣道 觸電和雷擊事故 判斷呼吸 5-10秒鐘 看看傷員胸部、 腹部有無起伏 動作 聽用耳朵貼近 傷者的口鼻處, 聽有無呼吸聲 感覺試測口
16、鼻 有無呼吸氣流 4.判斷呼吸 觸電和雷擊事故 呼吸方式 口對口; 口對鼻; 口對口鼻; 口對面罩。 6.人工呼吸 觸電和雷擊事故 吹氣時要捏 住病人鼻 孔,吹氣 結束松開 吹氣時一定 要將病人 的口包嚴, 以免漏氣 6.人工呼吸 觸電和雷擊事故 吹氣時要用 眼睛余光 觀看病人 胸部是否 起伏 每吹兩口氣 之間間隔 23秒 6.人工呼吸 觸電和雷擊事故 判斷 用手指試一 側(左側) 旁凹陷處的 頸動脈有無 波動。 7.判斷心跳 觸電和雷擊事故 按壓部位: 胸骨下半部, 兩乳頭連線與 胸骨交叉處 8.胸外按壓 觸電和雷擊事故 上半身前傾, 雙肩位于雙 手正上方, 肘關節伸直, 垂直向下用 力,借
17、助自 身上半身的 體重和肩臂 部肌肉的力 量進行操作。 8.胸外按壓 觸電和雷擊事故 胸骨下壓深度 4-5厘米 按壓頻率:100 次/min,壓/ 放時間相等, 放松后,掌根 不要離開胸 壁; 如2人以上,每 2min輪換1次 8.胸外按壓 觸電和雷擊事故 兩掌根重疊, 十指相扣, 手心翹起, 手指離開胸 壁 8.胸外按壓 觸電和雷擊事故 9.心肺復蘇 心跳和呼吸 全部停止, 要同時進行 人工呼吸和 胸外按壓 按壓與吹氣之 比30:2 觸電和雷擊事故 脫離電源 拍肩膀 高喊 掐人中 瞧瞳孔 解上衣 松褲帶 檢查口中異物 腳交叉 側身 清除口中異物 耳聽口鼻氣流并眼瞧胸部起伏 手背試鼻氣流 手試
18、頸動脈 腳放回原位 吹氣2秒 放松3秒 重復吹放一次 第一次檢查頸動脈 找切跡 按壓30次 人工呼吸2次 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 重復 2分種后判別(57S) 仰頭舉頦 意識判別 體位、通暢氣道 呼吸、心跳判別 人工呼吸頻率: 10-12次/分;吹氣量: 7001100毫升 胸外按壓法頻率:80100次/分;深度:45cm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應急預案 為使工程建設人員能夠清楚建設項目存在的風險,熟悉 應對各種風險的預防措施,熟練掌握應急處置程序和工作 內容,為使建設項目突然發生觸電和雷擊事故時,能迅速、 有效地恢復通信,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和不良影響。 觸電和雷擊
19、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預防措施 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 部件的更換或維修。 2.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 和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 3.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 電工專用絕緣工具。 4.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架空線必須從采用絕緣導線,不 得采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 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規定。 6.所有配電箱都要標明箱的名稱、控制的各線路稱謂、編號、用途 等。 7.應保
20、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 不得有破損、硬傷、帶電梯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 以防突然出事。 觸電和雷擊事故 8.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 統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方式。各種電 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 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 9.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 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裝置的選擇應符合 規定。 10.為了在發生觸電和雷擊等緊急情況時能確保現場的照明不中斷, 配電箱內的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必須分開使用。 11.基站
21、鐵塔等各種高大設施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 12.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 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 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 13.組織定期學習電業安全規程,加強用電安全意識;加強電力 設施的維護,防止設備老化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 14.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開關箱與它所控制的 電氣設備相聚不得超過3米。 15.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 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 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 16.施工現場的照明一般采用22
22、0V電源照明,結構施工時,應在頂 板施工中預埋管,臨時照明和動力電源應穿管布線,必須按規定 裝設燈具,并在電源一側加裝漏電保護器。 17.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 施工現場內使用的所有電焊機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接線 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 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做回路地線。焊把線無 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點應防潮、防雨、防砸。 18.雷雨天氣時,應注意關閉門窗,切斷家用電器的電源,并拔掉 插頭。不宜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 流襲擊淋浴者。室內開燈應避免站立在燈頭線下。 觸電和雷擊事故 19
23、.不宜在曠野中打雨傘和高舉其他金屬物件;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 崗亭等低矮建筑物;不宜躲在大樹底下。 20.雷雨天氣不宜停留在屋面和樓頂,在雷擊時不要接近裸露金屬 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 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 觸電和雷擊事故 觸電和雷擊事故現場處置 (一)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的等級標準,分別啟動不同等級的預案。 發生輕微事故(級)時,由事故發生單位及時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 自行進行應急處置。 發生較大事故(級)時,由事故發生單位及時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 并在半小時內上報省公司,由省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省公司的專 項應急預案。 發生重大事故(級)、嚴重
24、事故(級)、較大事故(級)時, 由事故單位及時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在1小時內逐級上報至省公司, 并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 (二)現場處置措施 1.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2.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切斷電源撥開電線時,救助者應穿 上膠鞋或站在干的木板等絕緣物體上,戴上塑膠手套,用干的木棍等不 導電的物體挑開電線。 觸電和雷擊事故 3.當觸電人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 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4.呼吸停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 對口人工呼吸,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5.呼吸心跳均停止
25、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 以建立呼吸和循環,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 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 6.發生觸電事故后應即時向安全員或安全責任人匯報。 7.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同時撥打的120搶救 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 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 8.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人工 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不得中途停止,一直等到急救醫務人員到達,由他 們采取進一步的急救措施。 觸電和雷擊事故 (二)事故的報告 1.迅速:最先發現施工事故的個人應在第一時間內電話報告所在應急
26、現場工作小組,不得延報。 2.準確:信息內容要客觀詳實,不得主觀臆斷,不得漏報、瞞報、謊 報。 (三)事故調查處理 施工事故發生后要按照公司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規定組成調查組進 行調查,形成事故調查報告。事故報告主要內容包括: 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生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 3.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4.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 5.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觸電和雷擊事故 應急救援工作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總結 施工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要分析總結應 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
27、結報 告,修訂完善施工事故應急預案。 觸電和雷擊事故 環節 責任人 本環節具體職責 1 應急救援指揮中 心值班 接到分公司觸電事故報警后,應向報警人問清觸電 事故的情況,詳細記錄。 2 應急救援指揮中 心值班 立即根據觸電事故報告信息,初步確定或預期事故 的響應級別。 3 應急救援指揮中 心值班 如為級以下事故,要求事故單位自行處置,并及 時報告事態發展情況。 4 應急救援指揮中 心值班 如為級以上觸電事故,迅速將情況報告指揮中心 總指揮。 5 應急救援指揮中 心總指揮 向領導小組及地方交警、安監管理機構、上級主管 單位報告。 6 應急救援領導小 組 決定是否立即啟動本預案 7 應急救援指揮中
28、 心 1)趕往觸電事故現場; 2)指導事發單位按本單位預案立即做好應急救援 和指揮工作。 8 現場指揮部 1) 指揮觸電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根據事態發展, 負責制定和發布各項應急決策 . 2) 如政府的應急指揮部已抵達現場,接受政府的應 急指揮部的指導,指揮、協調和調度電信應急救援 隊伍和資源開展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9 現場指揮部 清理現場 10 現場指揮部 觸電事故的調查處理及善后工作。 1、接警 2、確定或預期響應級別 4、通知 5、報告 結束 6、啟動預案 開始 是否以上 Y N 7、指揮 8、救援 9、現場恢復 10、調查 3、要求自行處 置 流程及流程說明流程及流程說明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
29、故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安全事故春、夏季尤為突出,主要發生時間集中在四至 十月份。夏季高溫也是中暑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發生在春、夏季的事故占發生事故總起數的95.8%,死亡 人數占死亡總數的93.1%。 氣體中毒多發生在有限空間作業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 主要發生在井下作業中,由于不同專業井下作業還有以下三 個事故特點: ?在污水井作業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多會發生硫化氫中毒; ?在燃氣井作業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多會發生爆炸燃燒; ?在電力井及其它井作業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多會發生缺氧窒息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受限空間的定義 1.受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受
30、限, 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2.受限空間作業是指作業人員進入受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 動。 受限空間的分類(三類) (一)密閉空間:如船艙、貯罐 、車載槽罐 、反應塔 、 冷藏箱、 壓力容器、管道、鍋爐等 (二)地下受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 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廢井、地窖、污水池、沼氣 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受限空間:如儲藏室、酒槽池、發酵池、垃圾 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氣體中毒事故主要發生環境 1.一般發生在受限空間狹小,通風不暢,不利于氣體擴散的 環境中。
31、2.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或因生化反應(蛋白質腐 敗)、呼吸作用等,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容易積聚,一段時 間后,會形成較高濃度的有毒有害氣體環境中。 3.有些有毒有害氣體是無味的,易使作業人員放松警惕,引 發中毒、窒息事故。 4.有些有毒氣體濃度高時對神經有麻痹作用(例如硫化氫), 反而不能被嗅到。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作業人員中毒、窒息發生在瞬間,有的有毒氣體中毒后數分鐘、甚至數 秒鐘就會致人死亡。 (硫化氫中毒環境濃度,癥狀以及停留時間參考表) 濃度(mg/m3) 癥狀 停留時間 0.012-0.03 硫化氫的嗅覺閾 10 最高容許濃度 8小時 70150 呼吸道及眼刺激癥狀 1-2小時
32、 200300 眼急性刺激癥狀、肺水腫 1小時 500760 肺水腫、支氣管炎及肺炎、頭 痛、頭昏、步態不穩、惡心、 嘔吐,甚至死亡 1560分鐘 1000 意識喪失或死亡 幾分鐘甚至瞬間死 亡(電擊樣死亡)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硫化氫 (H2S)是無色氣體,受特殊的臭味(臭雞蛋味),易 溶于水;比重比空氣大,易積聚在通風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 窨井、化糞池、污水池、紙漿池以及其他各類發酵池和蔬菜 腌制池等低洼處(含氮化合物例如蛋白質腐敗分解產生)。 硫化氫屬窒息性氣體,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物。硫化氫 濃度在0.4mg/立方米時,人能明顯嗅到硫化氫的臭味;70 150mg/立方米時,吸入數分鐘即發
33、生嗅覺疲勞而聞不到臭 味,濃度越高嗅覺疲勞越快,越容易使人喪失警惕;超過 760mg/立方米時,短時間內即可發生肺水腫、支氣管炎、 肺炎,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超過1000mg/立方米,可致人發 生電擊樣死亡。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硫化氫在水中溶解度 (以下數據摘自化學化工物性數據手冊)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一氧化碳環境濃度、癥狀、停留時間參考表 ) 濃度(ppm) 癥狀 停留時間 50 最高容許濃度 8小時 200 輕度頭痛,不適 3小時 600 頭痛,不適 1小時 10002000 輕度心悸 30分鐘 站立不穩,蹣跚 1.5小時 混亂,惡心,頭痛 2小時 20005000 昏迷,失去知覺 3
34、0分鐘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一氧化碳 (CO)是無色無臭氣體,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數 有機溶劑;屬于易燃易爆有毒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 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相對于氧氣)而造成組織缺氧。輕度中 毒者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血 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 還有皮膚粘膜呈櫻紅色、脈快、煩躁、步態不穩、淺至中度 昏迷,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 迷、瞳孔縮小、肌張力增強、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 肺水腫、嚴重心肌損害等。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引起人體組織處于缺氧狀態的
35、過程稱為窒息。不同濃度的氧氣對人體 的影響如下(V/V體積比): 濃度(V/V) 癥狀 19.523.5% 正常氧氣濃度 1519%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費力 1214% 呼吸急促、脈搏加快,協調能力和感知判斷力降低 1012% 呼吸減弱,嘴唇變青 810% 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惡心和嘔吐 68% 在其中,8分鐘:100%死亡; 6分鐘:50%可能死亡; 45分鐘:可能恢復 46% 40秒后昏迷、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易因盲目施救導致傷亡加大:易因盲目施救導致傷亡加大: 據不完全統計,受限空間作業事故中死亡人員 50%是救 援人員,由于施救不當造成傷亡擴大。 部分受限空
36、間作業單位和人員由于安全意識差、安全知 識不足,沒有制定受限空間安全作業制度或制度不完善、不 嚴格執行,安全措施和監護措施不到位、不落實,實施受限 空間作業前未做危害辨識,未制訂有針對性的應急處置預案, 缺少必要的安全設施和應急救援器材、裝備,或是雖然制訂 了應急預案但未進行培訓和演練,作業和監護人員缺乏基本 的應急常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導致事故狀態下不能實施科學 有效救援,使傷亡進一步擴大。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實施受限空間作業前的檢測工作 1.實施受限空間作業前,生產經營單位應嚴格執行“先通風、 后檢測、再作業”的原則,根據作業現場和周邊環境情況, 檢測受限空間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檢測
37、指標包括:氧濃度值,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 爆炸性粉塵)濃度值,有毒氣體濃度值等; 3.實施檢測時,檢測人員應處于安全環境。檢測時要做好檢 測記錄,包括檢測時間、地點、氣體種類和檢測濃度等。 有限空間施工許可證 凡進入受限空間進行施工、檢修、清理作業的,生產經營 單位應實施作業審批。未經作業負責人審批,任何人不得進 入受限空間作業。 有限空間施工許可證 氣體中毒和中暑(夏季)事故及應急預案 夏季中暑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精神過度緊張、人員過于 密集、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 為常見的誘因。 2010年7月,“中暑”被列為國家法定職業病目錄 氣體中毒和中暑(夏季)事故及
38、應急預案 中暑癥狀 氣體中毒和中暑(夏季)事故及應急預案 防中暑注意事項 1.注意戶外施工躲避烈日:將對工程施工時間和施工環境合 理安排,避免在正午烈日戶外施工。 2.注意良好的飲食:飲食應清淡、多樣化,以清為補,宜補 氣清暑、健脾養胃,多吃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多喝水 以防止中暑。不要因為天氣炎熱,貪圖涼快而過度進食生冷、 甜膩的食物等,溫度過低的食物 會刺激胃腸粘膜,導致腹痛腹瀉。 3.防中暑的防護用品及藥物: (藿香正氣水(丸、散) ,治療胃 腸疾病藥物,皮膚用藥(痱子粉、 風油精)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夏季施工的注意事項: 1、嚴禁疲勞和酒后作業。 2.施工現場嚴禁施工赤臂、穿拖鞋喝
39、酒后作業。 3.安全員和班組長應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和檢查。 4.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適當調整施工班次,盡量避開高 溫時段進行施工作業。 5.為防止高空作業,對身體素質差,不適應高溫作業的人員 及時調換崗位或調離崗位。 6.有限空間作業要嚴格管理,加強測試環節,避免給有毒有 害以及易爆氣體隨溫度的變化而增加。加強夏季室外密閉空 間作業的管理。 7.高溫(地面溫度超過40)、附近地區有雷雨等惡劣天氣 時嚴禁室外作業。五級風及以上嚴禁登高作業。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預防氣體中毒和中暑措施 一、預防中毒事故措施 1、對中毒人員應建立完整的個人病志記錄,對有吐瀉物和 洗胃液的患者必須要保留樣品以
40、備檢驗查找食物中毒原因。 2、要準備充足的常用解毒藥品和必要的搶救設備,降低食 物中毒病死率。 3、機房內要放置防毒面具。 4、藥品要定期檢查、更換,設備要保證處于完好狀態。 5、開車時,不要讓發動機長時間空轉;車在停駛時,不要 過久地開放空調機;即使是在行駛中,也應經常打開車窗, 讓車內外空氣產生對流。感覺不適即停車休息; 駕駛或乘 坐空調車如感到頭暈、發沉、四肢無力時,應及時開窗呼吸 新鮮空氣。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6、加強對人員在救治食物中毒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工作,提 高處理重大食物中毒救治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 7、進入地下室、管道人孔前,必須進行氣體檢查和監測, 確認無易燃、有毒、有害氣
41、體并通風后方可進入。 8、在地下室、人空內作業期間,作業人員若感呼吸困難或 身體不適,應立即呼救,并迅速離開地下室或人孔,待查明 原因并處理方可恢復作業。 9、作業時,地下室、人孔應保持自然和強制通風。尤其在 “高井勃“人孔內施工,必須保證人孔通風效果。 10、在人孔抽水使用發電機時,排氣管不得靠近人孔口,應 放在人孔下風方向。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預防中暑事故措施 1、暑期施工必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采用上午早上班、早 下班,下午晚上班、晚下班的方法,避開中午炎熱高溫時段。 讓施工人員盡量不要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不間斷作業,根據 條件在作業場所增設遮蔭設施。 2、 施工現場人員帶好防暑降溫飲品、
42、防暑降溫藥品。 3、高溫時段發現有身體感覺不適的監理人員、施工人員, 及時按防暑降溫知識急救方法治理或請醫生診治。 4、食堂暑期必須采購符合衛生標準的新鮮蔬菜、食品,嚴 禁購買和食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飲料。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5、發現中人員時應采取如下緊急措施: 1)、立即將患者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 樹蔭下休息。 2)、讓病人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患者的衣服,如 果衣服己經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凈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 空調,以盡快散熱并補充含鹽的清涼飲料。 3)、盡快用物理方法降溫,使體溫下降到38度以下。 4)、如果患者意識清醒,或者經過降溫外理后意識清醒, 可以給患者服用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食物或飲料,還可以 服用霍香正氣水等解暑藥物。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 氣體中毒和中暑事故現場處置 (一)事故處置方案 發現中毒、中暑人員,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4人合伙協議合同協議
- 專利提成合同協議
- 三方協議簽字公司合同
- 香港員工雇傭合同協議
- 店面定金合同協議模板
- j嘉善勞動合同協議
- 合同禁止談戀愛協議
- app開發運營合同協議
- 2003版勞動合同協議
- 建筑物拆遷合同協議
- 2023敏感肌美白產品的市場需求數據分析報告-魔鏡洞察
- 公積金中心禮儀培訓
- 民兵集訓通知函
- 反恐維穩培訓課件
- 大學生勞動教育通論(大連海洋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深中共同體聯考八年級(下)期中歷史試卷
- 小區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實施細則
- 高凈值客戶行為與需求分析
- 2015-2024北京中考真題英語匯編:閱讀單選CD篇
- 游戲行業虛擬充值卡采購合同
- 血液透析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