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的現場急救知識_第1頁
創傷的現場急救知識_第2頁
創傷的現場急救知識_第3頁
創傷的現場急救知識_第4頁
創傷的現場急救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創傷的現場急救,引言,近幾十年,世界上各類突發事故不斷發生,使得創傷已成為“世界的第一公害” 全球每年創傷的死傷人數在數千萬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死于多發傷,車禍、 地震、 自殺、 溺水、 墜落、,世界范圍,每年車禍受傷約 5000 萬(1.6人/秒) 死亡120 萬(1人/25秒,車禍死亡人數和萬車死亡率以中國為最高。 中國車禍所致的重度創傷傷員中,約有2/3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助而在傷后30 min內死于現場或運輸途中。 交通事故引發的創傷正在成為危及人類生存的“第一殺手,我國上報的道路交通事故,1951年:5922起 1995年:271843起,死亡71494人,傷159308人 1998年

2、:78067人死亡,222721人重傷 2003年:77萬多起,死亡109381人,56多萬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3億元,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 重傷70多萬人,死亡24.2萬人,高位截癱16萬人 2008年汶川地震 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玉樹地震,約42%的自殺死亡發生在中國,校園暴力及安全事故,共同特點,高速、高能 群傷多、多發傷多 并發癥高、殘廢率高、死亡率高,研究顯示,創傷死亡大多發生在事故現場或院前(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院前創傷死亡率高于發達國家) 創傷死亡的時間大多數發生于傷后1h內,主要取決于事故本身特性和院前急救狀況 及時、高效地進行現場

3、急救是減少死亡率、減輕和避免殘疾的關鍵,創傷定義,機械性損傷 即機械性致傷因子造成的人體組織結構連續性破壞 一般是外界機械性物質接觸人體所造成,創傷常見病因,交通事故 高空墜落 物體倒塌 運動過度 碰撞 自殺 遭遇暴力 跌倒等,創傷分類,開放性創傷:擦傷、撕裂傷、刺傷、切傷和砍傷、火器傷及其導致的器官組織與外界相通的損傷等; 閉合性創傷:挫傷、擠壓傷、扭傷、壓砸傷及其導致的關節脫位、閉合骨折、閉合性內部組織器官損傷等,幾個概念,多發傷:單一致傷因素造成的2個或2個以上解剖部位的損傷。 復合傷:兩個或兩個以上致傷因素同時或相繼作用,使機體造成的損傷,解剖部位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部位、多臟器的

4、。(如原子彈爆炸所致的熱壓傷、燒沖傷、放沖傷、爆炸傷) 多處傷:同一解剖部位或臟器有兩處以上的損傷。(如股骨多處骨折,創傷現場急救的目的,減少死亡率 減輕和避免殘疾,創傷急救的基本原則,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 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傷口的污染,基本程序,先救命后治傷、先重傷后輕傷、先搶后救、搶中有救?,F場環境不安全時:盡快脫離事故現場 如火災現場人員應用擰干的濕毛巾蒙住口、鼻,匍匐前進迅速離開現場 醫護人員以救為主,其他人員以搶為主,立即判斷并解除威脅生命的創傷,ABCDE判斷法則)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Disability Expose 前提是避免

5、頸椎的進一步損傷,立即解除持續損傷因素,燒傷(包括化學燒傷) 大量清水沖洗 電擊 首先斷電 煤氣中毒 開窗通風、關閉煤氣、脫離現場,創傷后的三個死亡高峰,第一高峰:傷后數分鐘內。 死亡原因:腦干損傷、高位頸髓的嚴重損傷、心臟和大血管的損傷。 第二高峰:傷后68小時之內。 死亡原因:顱內血腫、血氣胸、肝脾破裂,骨盆及四肢骨折所致的大出血。 第三高峰:傷后數天到數周內。 死亡原因:嚴重創傷后引發的重癥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創傷救護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通過早期正確的止血、包扎、固定、搬運,避免和降低第二、第三個死亡高峰,創傷急救的五項基本技術,通氣、止血、包扎、固定、搬運,通氣,止血,判斷動脈出血和靜

6、脈出血 動脈出血顏色鮮紅,可呈涌泉狀或隨心跳節律性噴射;大動脈損傷出血可快速導致循環血容量下降;肢體大動脈損傷出血傷口較小引流不暢時,可快速形成肢體腫脹和搏動性血腫。 靜脈出血呈暗紅色,壓力比動脈低,但靜脈壁寬大并可能曲張。當曲張或大的靜脈損傷,血液也會大量涌出。 毛細血管出血可發生在任何傷口。開始出血活躍,呈鮮紅色,但出血量不大。撞擊可引起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導致皮下瘀血,常用止血法,1、加壓包扎止血法 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適用于大部分外出血 傷口覆蓋較厚敷料后 再用繃帶或三角巾等 加壓包扎,常用止血法,2、指壓止血法 搶救者用手指將出血部位近端的動脈血管按壓在骨骼上,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而達到

7、止血的目的 適用于動脈破裂出血的臨時止血 優點 立竿見影 缺點 不宜持久采用,指壓止血法,常用止血法,3、止血帶止血法 四肢大動脈破裂大出血,而加壓包扎止血法無效時的重要救命方法 氣囊止血帶 橡皮管止血帶 布帶止血帶,其它止血法,填塞止血法 鉗夾止血法 等等 抬高患肢,包 扎,包扎的目的 固定敷料或夾板 壓迫控制出血 穩定、保護患肢,減輕疼痛和二次損傷,繃帶包扎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原則 松緊適宜,既達到止血、固定的目的而又不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 注意事項 傷口部位需先覆蓋無菌敷料(可用干凈軟布、手絹、紙巾代替),再用繃帶包扎 盡量露出指肢末端,以觀察血液循環 打結時要用平結 每隔10分鐘檢查一次末

8、端的血液循環,常用繃帶的種類,卷軸繃帶(繃帶卷) 管套狀彈性繃帶(彈力網套) 三角繃帶(三角巾) 其它(如四頭帶、多頭帶等,繃帶卷包扎法,環形包扎法 基本方法。用于四肢、額部等粗細相近的部位較小傷口 簡單螺旋包扎法 較常用。用于直徑變化幅度較小的肢體部位包扎 螺旋反折包扎法 較少用。用于直徑變化幅度較大的肢體部位包扎 8字形包扎法 多用于肘膝等關節部位 人字形包扎法 利于關節背側凸起部位的加壓 回返式包扎法 用于指趾末端和斷肢殘端的包扎,三角巾包扎法,可用于頭、肩、胸、腹、手足等幾乎所有部位的包扎 前臂懸掛:適用于上臂、肩部骨折及手部損傷。 大手掛:主要用于前臂或肘關節損傷等。 小手掛(三角手

9、掛):適用于肩肘關節脫位復位后制動、胸壁骨折的輔助固定等,三角巾包扎法,替代品臨時懸掛,固定(創傷部位的制動,目的:減輕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二次損傷,便于搬運。 肢體制動可用夾板、樹枝,上肢可固定于軀干,下肢可固定于對側肢體。 頭頸部兩側可用衣服抵緊。 軀干制動可借助于擔架和束帶,固 定,骨折的現場判斷,外傷史以及傷員的癥狀體征 一旦懷疑,應盡量減少患處的活動,采取適當的固定措施,轉送時盡量用硬板床。 骨折的專有體征(確診) 畸形:成角、旋轉、肢體縮短等 異?;顒樱罕苊饪桃鈾z查! 骨擦音及骨擦感:避免刻意檢查! 骨折的其它癥狀體征 疼痛:局部劇痛、明顯壓痛、間接壓痛 腫脹瘀血:骨折刺破周

10、圍血管、軟組織及骨髓腔出血 功能障礙:支撐、運動、保護功能受到影響 休克:可見于嚴重骨折出血較多者,骨折的現場處理原則,搶救生命 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 如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于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 開放性骨折傷口大量出血者應立即加壓包扎止血。 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應優先快速運往醫院救治,骨折的現場處理原則,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加壓包扎,以止血并防止傷口繼續被污染。 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以免污染深層組織,骨折的現場處理原則,簡單固定 目的 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二次損傷 便于傷員的搬運和

11、轉送 注意 力求簡單而有效,不要求準確復位 就地取材: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 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準 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上肢可固定在胸壁或懸于胸前;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骨折的現場處理原則,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后,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如有可能和必要,可注射止痛劑,如嗎啡或杜冷丁等 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嗎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需要麻醉手術者不宜使用口服止痛藥,以免影響麻醉,骨折的現場處理原則,安全轉運 經以上現場救護后,如條件具備,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到醫院救治。 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適當的活動,骨

12、折固定的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先救命、后治傷 開放性骨折,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 下肢或脊柱骨折,應就地固定 夾板長度應超過骨折兩端的關節 夾板等固定材料不要直接與皮膚接觸 上肢固定一般肘關節屈曲;下肢固定應伸直 嚴禁將外露的骨折斷端送回傷口內 不要試圖復位 適當抬高傷肢 松緊度要適宜 捆綁帶不得捆綁在骨折的部位 四肢骨折固定時,應露出指(趾)端,搬運與轉送,在維持好呼吸、循環功能后妥善處理好傷區,適當的鎮痛,鎮靜治療,快速綜合評估病情相對穩定后,盡快轉送醫院進一步救治。 合適的搬運方式:保證傷肢的固定,受傷部位不被擠壓、不負重、不懸空,勿使傷處移位、扭曲、震動。 轉運途中:嚴密觀察病情,特別

13、是病人神志、生命體征變化、傷肢的出血及血供情況,并做好急救治療記錄,電話通知醫院相關科室做好急救準備,徒手搬運法,1、一位救護員搬運: 扶行法:適用清醒,沒有骨折,傷勢不重,有人幫助下能自己行走的傷員。 背負法:適用老幼、體輕、清醒,沒有或僅足踝骨折,距離較遠的傷員。 爬行法:適用在狹窄空間或濃煙的環境下。 抱持法:適于體輕者沒有或僅有手足部骨折、傷勢不重,短距離搬運的最佳方法。 拖行法:適用于現場環境危險,必須迅速將傷員移到安全區域而不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時,徒手搬運法,2、兩位救護員 四手坐抬法(轎杠式) :清醒,無脊柱、骨盆及大腿骨折,至少一側上肢功能正常的傷員 。 兩手坐抬法(椅托式):

14、清醒,無脊柱、骨盆及大腿骨折,但體弱的傷員 前后扶持法(拉車式): 將傷員移上椅子、擔架或在狹窄地方搬運傷者。 3、三人或四人搬運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適用于短距離搬運脊柱骨折傷員(如上下擔架等),搬運與轉送,代用品臨時擔架,各部位開放或閉合傷的現場處理,止血、包扎、固定和搬運,頭部傷口,頭皮傷口加壓包扎或鉗夾止血 懷疑頸椎損傷者須妥善固定 昏迷傷員需清除口腔內的嘔吐物和血塊,頭偏向一側,牽拉出舌頭,以防舌頭后墜和嘔吐物返流到氣管,造成窒息 腦脊液鼻漏耳漏:消毒紗布輕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潔,將病人送往具備開顱手術的醫院。切勿堵塞,以免造成返流,引起顱內壓升高及腦膜炎,眼損傷,急救目的 防止進

15、一步損傷 盡快送醫 處理要點 穩定傷員情緒,阻止傷員揉眼 傷員閉目仰臥于舒適體位,避免眼球轉動 軟敷料覆蓋雙眼 立即安排送院治療 注意 不要試圖拔出刺入眼睛內的異物,耳出血,急救目的 判斷出血性質和頭頸部損傷情況 防止血液回流感染 安排送醫 處理要點 排除頸椎損傷 將傷員頭向傷側偏斜,讓血液自然流出,可用無菌敷料吸拭 如血液稀薄呈血水狀,提示顱底骨折腦脊液耳漏,需嚴密觀察神志,防止嘔吐誤吸 立即安排送醫 耳廓出血可加壓包扎 注意 禁止填塞止血,防止返流。尤其是顱底骨折腦脊液耳漏時,返流可導致顱壓增加和顱內感染的嚴重后果,鼻出血,急救目的 判斷出血性質 保持呼吸道通暢 根據出血性質和程度決定現場

16、止血或立即送醫 判斷要點 頭部高能量撞擊傷、出血稀薄清澈或血水狀、頭疼頭暈惡心嘔吐或神志障礙,均提示顱底骨折腦脊液鼻漏 局部磕碰、輕微撞擊或挖鼻后出血一般為鼻腔內出血 急救要點 腦脊液鼻漏:處理方法類似于腦脊液耳漏,側臥防止誤吸,立即送醫 鼻腔內出血:傷員坐位,頭部稍前傾,張口呼吸,傷員手指捏緊鄰鼻骨處鼻翼,如出血停止,可于10分鐘后松開;如松開后再次出血,可再捏10分鐘。如捏鼻出血不能停止或松開后再次劇烈出血者需立即送醫,口腔出血,急救目的 控制出血 防止誤吸 必要時送醫 處理要點 傷員坐位,頭部前傾稍向傷側傾斜,讓血液自然流出 紗布疊成小墊壓住傷口10分鐘,齒窩出血可咬住紗布墊 囑傷員12

17、小時內不要喝熱飲 傷口較大或30分鐘不能止血的需立即送醫 注意 出血停止后不要立即漱口,以免沖走凝血塊而再出血,成人牙齒脫落,立即將脫落的牙齒原位植回牙窩內,小紗布墊放在上下牙之間咬緊 如不能植回,需將脫落的牙齒含在口腮里或放在盛有鮮牛奶的容器里防止風干 盡早送醫 注意 口腔內出血不要咽下,以防嘔吐 牙齒脫落不要試圖清洗,以免損壞附著的軟組織,降低再植成活率,昏迷傷員,開放氣道,頭略向一側傾斜,以利于口鼻腔內的分泌物、血液、黏液和其他異物排出體外。 取出傷員身上的尖刀、金屬幣、鑰匙等物,以免壓傷。 嚴禁用嗎啡,以免抑制呼吸和掩蓋傷情,頸髓損傷,頭部撞擊或頸部揮鞭傷,頸后銳痛、活動時疼痛加劇、四

18、肢感覺、運動功能異常等癥狀,提示傷員頸髓受傷??砂l生高位截癱甚至危及生命。 立即就地臨時用硬紙板做成頸圈或用衣物從兩側固定頭頸部,再用繃帶固定于擔架,或用勿讓頭頸左右前后擺動,脊柱骨折,多見于墜落傷、過屈過伸損傷 搬運不當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內的骨髓損傷,使受損部位以下肢體癱瘓 應由34人平托傷員至木板上,再用繃帶固定身體 切忌脊椎扭曲、位移、震動 鏟式擔架最好,手指斷離、肢體斷離,完全離斷:斷面用無菌敷料包扎,再放入密封袋中,再放進裝有冰的袋子里,標記好姓名等患者信息。 盡可能在4-10c 避免浸濕 禁用液體浸泡! 不全離斷:同開放骨折,肋骨骨折,輕度骨折胸壁無塌陷 幫助傷員坐下,大手掛承托傷側

19、上肢。局部可用多頭帶或膠布固定。 伴有胸壁貫通傷 按胸部傷口包扎方法包扎 半臥位向傷側傾斜 可用塑料膜密封三邊,外壓棉墊 小手掛承托傷側上肢 胸壁塌陷連枷胸 小手掛外加寬帶固定于胸壁,開放性氣胸,急救目的 將開放性氣胸變成閉合性氣胸 將張力性氣胸變成非張力性氣胸 處理要點 立即在呼氣末密封傷口,可用無菌敷料加塑料薄膜,膠布密封,外壓棉墊壓緊 患側向下的半臥位,咯血需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 立即呼救專業救護或立即送醫 可能的張力性氣胸 方法一:密封傷口后,乳膠指套頭端剪一小口,系在粗針頭尾端,針頭經鎖骨中線第2肋間插入胸腔 方法二:塑料膜覆蓋傷口,膠布密封三邊保留下邊作為活瓣,塑料膜與胸壁皮膚之間必須服帖而不留間隙,并在薄膜外用棉墊加壓包扎,銳器插入體內,切勿拔出!嚴禁調整異物方向!否則可能導致出血不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