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理州裂腹魚原種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總論)一、項目摘要(一)項目名稱大理州裂腹魚原種場建設項目(二)建設性質新建項目(三)建設單位大理白族自治州漁業工作站(四)建設地點大理州鶴慶縣辛屯鎮逢密村民委員會和洱源縣右所魚種場(五)建設年限建設時間1年(2014年7月2015年6月)(六)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1、建設規模及內容在鶴慶縣裂腹魚馴繁殖場原有基礎上,新建占地為10畝的裂腹魚原種場。其中親魚培育池2畝,魚苗培育池12畝,苗種培育池48畝,產卵孵化車間350,辦公室、實驗室、職工宿舍、食堂、配電房、倉庫等生產、辦公、生活等用房400,進排水渠1200M,場內道路400,場內電路1000M,圍墻400M,場區綠化工程400;以及購置養殖機械和實驗儀器等40余臺(件)套。2、產品方案項目建設期1年,項目建成達產后,人工馴化養殖云南裂腹魚親魚2000組6000尾,12,年人工催產親魚1000組,獲受精卵2000萬粒,孵化魚苗1000萬尾,大規格魚苗400萬尾,為電站庫區提供優質增殖放流裂腹魚苗種200萬尾,為養殖戶提供200萬尾開展商品2魚養殖,年總產值400萬元。(七)投資估算及籌措1、投資估算本項目總投資57666萬元,魚池建設工程2436萬元,建筑安裝工程915萬元,場區工程44萬元,儀器設備9956萬元,電路設施及變壓器13萬元,運輸工具15萬元,項目工程其他費用20萬元,親本采集50萬元。2、資金籌措申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400萬元,省級配套100萬元,州級配套50萬元,建設單位自籌2666萬元。(八)效益分析1、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每年可人工催產親魚1000組,獲受精卵2000萬粒,孵化魚苗1000萬尾,培育大規格魚種400萬尾,為電站庫區提供優質增殖放流裂腹魚苗種200萬尾,為養殖戶提供200萬尾開展商品魚養殖,按大規格魚種售價100元/尾計算,可實現年產值400萬元。年實現利潤190萬元,投資收益率達到3295。2、社會效益本項目建成后,新增就業崗位15個,為大理州50多萬畝湖泊、水庫開展增殖放流提供優質苗種,帶動100余農戶進行商品養殖,項目區年生產商品魚10萬公斤,按150元千克計算,年增加漁業產值1500萬元。為農民增收,調整大理州漁業產業結構,促進云南省高原特色淡水漁業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33、生態效益該項目建設通過開展裂腹魚的馴養繁殖和大水面增殖放流,既保護了大理州瀕危珍稀魚類種質資源,又對恢復自然種群,修復洱海水生生物多樣性起到積極作用。裂腹魚為雜食性魚類,主要攝食浮游生物,投放到水體中,起到凈化水體、改善水環境的作用,是“以魚凈水、以漁養水”的重要魚類之一,生態效益顯著。二、編制依據(一)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3、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5、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6、生物多樣性公約7、云南省漁業條例8、云南省“十二、五”漁業發展規劃(二)政策文件1、水產苗種生產管理辦法2、水產原良種場建設申報指南3、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辦法4、水生野生保護委動綱要5、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4(三)技術標準1、GB1160789漁業水質標準2、GB184064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3、GB273694淡水魚衛生標準4、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5、SCT91012007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6、SCT94012010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7、SL2191998水環境監測規范三、綜合評價該項目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立項依據充分,項目建設地點自然條件優越,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前景廣闊,技術路線成熟,群眾基礎廣泛,建設規模和布局合理,節能減排效果優良,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項目建設是可行的,建議盡快立項實施。5第二章立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是保護魚類生物多樣性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建設”,并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今后九項任務之一,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目前我們所面對的是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近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基于對省情的準確把握,提出把我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建設綠色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利用我省良好的“生態資本”,成為經濟運行的要素,在保護的前提下開發,把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的思想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著力構建產業生態良性互動新格局。調整產業結構從自然資源依賴型向人力依賴型、智力依賴型轉化,加強生態建設保護,構建重要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云南特色、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產業發展路子。該項目所研究保護的裂腹魚自然資源,由于受到外來物種入侵、水6利工程建設、酷魚濫捕、人類活動等的影響,遭到嚴重破壞。為了保護裂腹魚種質資源,恢復種群數量,并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目前最直接有效辦法就是建立裂腹魚原種繁育基地,采取人工馴養繁育研究,實現苗種規模化生產,實施增殖放流,恢復野生裂腹魚的種群數量;通過開展裂腹魚的商品養殖,滿足當地市場對裂腹魚的需求,減少對野生裂腹魚捕撈。此項目開展,對加強生態文明建,完善自然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起到積極作用。2、是發展高原特色漁業的現實要求云南省第九次黨代會對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去年召開了全省高原特色農業推進大會,并頒布實施了關于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決定。省委書記秦光榮強調,要把培育壯大高原特色農業作為突破口,全力打響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四張名片”,重點建設高原糧倉,特色經作,山地牧業,淡水漁業,高效林業,開放農業“六大內容”,培育出更多具有良好市場影響力的“云系”、“滇系”品牌。高原特色淡水漁業是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重要內容。大理州地處金沙江、瀾滄江、紅河(元江)、怒江四大水系分水嶺地帶,境內江河縱橫,水生野生動植物豐富。約有各類水面60萬畝(不包括形成的電站庫區水面),目前已知分布魚類105種,其中土著野生魚類81種(亞種)。流經的四大江河干流及一、二級支流合計長約247708公里。水質清潔、干凈,水產品質量優良。2012年在充分科學7利用資源的同時,各級漁業技術部門大力推進“科技興漁”等服務措施,全州漁業生產取得了長足發展,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17820畝(其中池壩塘養殖面積50646畝、養殖單產835KG/畝、產量42314噸;水庫養殖面積63734畝、單產183KG/畝、產量11691噸,湖泊養殖面積3440畝、單產80KG/畝、產量274噸。稻田養殖面積70176畝、養殖單產22KG/畝、養殖產量1523噸),水產品總產量達66297噸,比2011年增加16287噸,增幅3257。漁業總產值12億元,同比增長37億元,漲幅4592。漁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實現了養殖產量、產值和人均收入三個方面的增長。漁業從業人員36185人。養殖品種主要為福瑞鯉、建鯉、鯽魚、草魚、鰱魚、鳙魚、武昌魚、羅非魚、青魚等常規水產品,名特優魚類僅有虹鱒魚養殖(全州冷流水養殖面積約20畝,目前僅在劍川及大理市養殖虹鱒魚,2012年產量315噸。鶴慶縣大龍潭水庫200M2冷流水魚池用于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示范基地。全州水產苗種養殖主要集中在洱源、彌渡、大理、祥云、賓川5個縣市,大約年生產各類水花魚苗23億尾左右。魚類養殖模式單一,全州僅有池塘養殖(包括有投入品的壩塘、水庫養殖)一個養殖模式,養殖重點在壩塘、水庫較多的彌渡、祥云、賓川、巍山等縣。其他養殖種類各縣市基本按同一模式養殖,基本特征趨于一致。大理州共分布有12種裂腹魚云南裂腹魚、灰裂腹魚、大理裂腹魚、光唇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細鱗裂腹魚、四川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瀾滄裂腹魚、檀香魚、松潘裸鯉。大理裂腹魚是云南省傳8統的四大名魚之一,也是2011年農業廳評選出的“六大名魚”之一,裂腹魚在大理州魚類資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洱海魚類區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建成后,將加快大理州漁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高原特色漁業經濟發展。3、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大理州漁業長期以大宗水產品養殖為主,處于傳統的小農式封閉生產經營狀態,標準化養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大宗水產品平均售價較低,僅為10元/千克左右,綜合養殖效益不高。裂腹魚是大理地區傳統消費的主要水產品,目前野生裂腹魚數量稀少,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售價高達150元/KG。通過該項目的建設,依托大理地區獨特氣候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抓住城鄉居民的消費習慣,既能帶動周邊農戶開展裂腹魚商品養殖,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又能延長產業鏈,促進休閑漁業、特色餐飲、運輸、加工、銷售等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奉獻正能量,把高原特色漁業打造成為當地人民群眾紅利的載體。4、是提升當地旅游品質的有利推手隨著橋頭堡、西部大開發、產業轉移等政策效應的不斷釋放,依托內地,面向西南國際區域開放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產品流將進一步形成。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滇西北旅游交通要道,成為前往麗江、香格里拉、瑞麗、騰沖等旅游旺地的交通樞紐,每年將成千上萬的游客再此中轉,飲食文化旅游產品將成為帶動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新9載體。當地“砂鍋魚”是一道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名菜,裂腹魚作為“砂鍋魚”主要原料,具有魚肉厚、肉質細嫰、脂肪豐滿、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頗受人民群眾歡迎。把用裂腹魚制作的“砂鍋魚”打造成像普洱茶、宣威火腿,過橋米線這些在云南乃至全國家喻戶曉的“地理標志”產品。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稟賦和發展基礎,順應綠色經濟發展潮流,把產業發展同文化發展相融合,補齊當地旅游業餐飲業短板,增加旅游業內涵。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具有良好的政策環境2012年,省委、省政府開始實施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戰略,對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配套了系列政策措施,出臺了關于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決定重點建設高原糧倉、特色經作、山地牧業、淡水漁業、高效林業、開放農業“六大內容”;淡水漁業是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重要內容,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也是優化城鄉居民膳食營養結構的重要途徑。將云南打造成為中國西南重要的淡水漁業養殖和出口基地,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300億元的目標。大理州農業部門把發展淡水漁業作為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重要內容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通過強化科技措施落實,著力推進高原特色淡水漁業健康發展。建設大理州裂腹魚原種場,是大理州乃至云南省淡水漁業得到良好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大理州淡水漁業能夠做大做強的先決要素,無論是云南省還是大理州,對建設原種場都是政策大力支持的,都是符合漁業10發展戰略部署的,是一項利農利漁利發展的工程。2、具有豐富的種質資源條件大理州共分布有12種裂腹魚,其中金沙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魚有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細鱗裂腹魚、四川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灰裂腹魚、松潘裸鯉。瀾滄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魚有云南裂腹魚、大理裂腹魚、灰裂腹魚、光唇裂腹魚、瀾滄裂腹魚、檀香魚、松潘裸鯉。如今能在江河內找到的裂腹魚有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光唇裂腹魚、細鱗裂腹魚、四川裂腹魚、瀾滄裂腹魚等。項目實施單位大理州漁業工作站,從2001年至今就非常注重對這些裂腹魚的收集與保護,先有上述裂腹魚的大量親本,為項目的開展走出關鍵性一步。3、具有符合養殖對象的自然條件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大理州鶴慶縣和洱源縣,處在云南西北部,大理州北部,瀾滄江和金沙江從境內通過,水資源豐富,有雪水補給,水量穩定。屬南亞熱帶與寒溫帶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區,為冬干夏濕的高原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季,干濕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的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35,常年無霜,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MM。項目養殖用水水溫常年在1625之間,水質良好,非常適于裂腹魚的生長。良好的自然狀況為開展裂腹魚的訓養繁殖及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鶴慶山川秀美,龍潭眾多,資源豐富,被譽為“泉潭之鄉”,境內山脈交錯,河川縱橫,泉眼密布,全縣龍潭有200多處。114、具有較強的科研研發團隊該項目的實施單位為大理白族自治州漁業工作站,在職人員22人,其中高級農藝師(水產)6人,農藝師4人,助理工程師4人。20012005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漁業工作站在鶴慶縣大龍潭珍稀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基地攻克了云南裂腹魚、小裂腹魚、短須裂腹魚野生親體內塘馴化培育、人工繁殖、苗種培育等難關,實現這三種裂腹魚苗種的批量生產。2006年至今大理州漁業工作站又先后在洱源縣右所漁場、鶴慶縣大龍潭珍稀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基地開展了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的繁育工作,現在規模化制種及成魚養殖技術已基本成熟,擁有云南裂腹魚、小裂腹魚、短須裂腹魚、長絲裂腹魚、光唇裂腹魚、細鱗裂腹魚、四川裂腹魚、瀾滄裂腹魚等種類的大量親本。實施單位雄厚的技術力量是項目能夠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為開展裂腹魚的馴養繁殖奠定堅實的基礎。5、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大理地處滇西要沖,是“西南絲綢之路”、“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歷史上就是滇西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質集散地。214國道和320國道在這里交匯,將滇西滇西北8個州(市)連為一體,使大理成為云南西出緬甸,北上川藏,連接東南亞和南亞國際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樞紐,是滇西中心城市。大理州自古是滇西、滇西北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歷史上,大理就是西南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大理州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區位優勢,秀麗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古樸的民族風情、奇山秀水聞名中外。大理是白族文化資源富集和12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發展地區,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既受到中原和吐蕃文化的影響,又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個性,兼收并蓄,融會貫通,創造了獨有的南詔國、大理國文化和特色鮮明的白族(洱海)文化。6、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野生云南裂腹魚大量自然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瀾滄江水系。2001年至今,大理州漁業科技人員將采集的野生云南裂腹魚移到鶴慶縣大龍潭水庫試驗基地(屬金沙江水系)馴養繁殖成功,證明野生云南裂腹魚可以馴化養殖,在我省絕大部分地區都可推廣養殖。野生云南裂腹魚是大理地區各族人民祖祖輩輩最為親睞的傳統美味食品,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正為缺少傳統的野生云南裂腹魚美味食品而嘆息。加之,我省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和交通運輸業的快捷便利,野生云南裂腹魚產品必將擁有巨大的省內、外消費市場。7、具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2001年至2005年,大理州漁業工作站聯合云南省漁業科學研究院和鶴慶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在鶴慶新屯鎮大龍潭水庫開展了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和小裂腹魚的塘內馴養、人工繁殖試驗研究并取得成功,獲得了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云南省農業廳農業科技推廣三等獎兩個獎項;2006年至今,大理州漁業工作站繼續在鶴慶縣新屯鎮的珍稀土著魚馴養繁育試驗示范基地開展裂腹魚類的人工馴化養殖、繁殖與養殖推廣試驗研究,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灰裂腹魚、四川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細鱗裂腹魚、光唇裂腹魚的塘內馴養和人工繁殖都相繼取得了成功,所研究的裂腹魚占了大理州境內金沙江水系和瀾滄江13水系有記載存在的12種裂腹魚中的666,現存以上8種裂腹魚親體共計1000多千克。三、大理州裂腹魚情況1、大理州裂腹魚分布情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臨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州府駐地大理市下關,距昆明市331千米。自治州國土總面積29459平方千米,2013年末全州戶籍總人口35692萬人,其中白族12078萬人,是我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聞名于世的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大理州地處低緯高原,在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條件綜合影響下,形成年溫差小,四季不明顯的氣候特點。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為億立方米,加上地下水儲量億立方米,總計有水億立方米,人均達立方米。州境內江河縱橫,主要河流屬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條,呈羽狀遍布全州。州境內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東湖、劍湖、海西海、青海湖8個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東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內陸淡水湖泊,風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大理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被西方學者譽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與自然和諧共榮的典范”。境內自然環境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全州風景名勝旅游點區達130多14處。大理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境內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緬公路、滇藏公路交匯地,古為“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中轉站,現為云南省規劃建設的滇西中心城市、區域交通樞紐和滇西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鐵路、高等級公路、航空結合,城鄉連通,輻射周邊的立體交通網,北可進川藏和印度,南可通往老撾、越南等國家。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增加,當地魚種的數量由于棲息地破壞及引進魚種的競爭在逐步減少。以洱海魚類為例,洱海魚類區系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發生了很大變化,區系組成由原來的18種土著種變為80年代土著種和入侵種混雜有34種,至今降低為30種。其中土著種由原來的18種遞減為現在的8種,而外來人侵種則由原來的0種遞增為現在的22種(見附表洱海魚類資源)。現在該地區土著魚類中,云南裂腹魚、灰裂腹魚、大眼鯉、杞麓鯉、洱海鯉是殘存種,大理裂腹魚、光唇裂腹魚、洱海四須鲃、油四須鲃已成為瀕危種。15附表洱海魚類資源科名屬名種名20C50S20C80S20C90S現狀保護級別、瀕危程度、1大理裂腹魚SCHIZOTHORAXTALIENSIS國家,瀕危,土著特有2云南裂腹魚SCHIZOTHORAXYUNNANENSIS3光唇裂腹魚SCHIZOTHORAXLISSOLABIATUS裂腹魚屬SCHIZOTHORAX4灰裂腹魚SCHIZOTHORAXGRISEUS5洱海鯉CYPRINUSBARBATUS省級,瀕危,土著特有6大理鯉CYPRINUSDALIENSIS省級,瀕危,土著特有7大眼鯉CYPRINUSMEGALOPHTHALMUS瀕危,土著特有8杞麓鯉CYPRINUSCARPIOCHILIA瀕危9春鯉CYPRINUSLONGIPECTORALIS省級,瀕危,土著特有鯉屬CYPRINUS10華南鯉CYPRINUSCARPIORUBROFUSCUS11洱海四須鲃BARBODESDALIENSIS瀕危,土著特有四須鲃屬BARBODES12油四須鲃BARBODESEXIGUA瀕危,土著特有鯽屬CARASSIUS13鯽CARASSIUSAURATUS青魚屬MYLOPHARYNGODON14青魚MYLOPHARYNGODONPICEUS草魚屬CTENOPHARYNGODON15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LUS鰱屬HYPOPHTHALMICHTHYS16鰱魚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屬ARISTICHYS17鳙魚ARISTICHYSNOBILIS魴屬MEGALOBRAMA18團頭魴MEGALOBRAMAAMBLYCEPHALA麥穗魚PSEUDORASBORA19麥穗魚PSEUDORASBORAPARVA鰟鮍屬RHODEUS20中華鰟鮍RHODEUSSINENSIS鱊屬ACHEILOGNATHUS21興凱鱊ACHEILOGNATHUSCHANKAENSIS_棒花魚屬ABBOTTINA22棒花魚ABBOTTINARIVULARIS鯉科CYPRINIDAE餐屬HEMICULTER23餐HEMICULTERLEUCISCLUS泥鰍屬MISGUENUS24泥鰍MISGUENUSANGUILICAUDATUS云南鰍屬YUNNANILUS25側紋云南鰍YUNNANILUSPLEUROTAENIA26擬鰻副鰍PARACOBITISANGUILLIODES鰍科COBITIDAE副鰍屬PARACOBITIS27洱海副鰍PARACOBITISERHAIENSIS土著特有16青鳉科ORYZIATIDAE青鳉屬ORYZIAS28中華青鳉ORYZIASLATIPESSINENSIS合鰓魚科SYNBRANCHIDAE黃鱔屬MONOPTERUS29黃鱔MONOPTERUSALBUS塘鱧科ELEOTRIDAE黃魚幼屬HYPSELEOTRISGILL30黃魚幼魚HYPSELEOTRISSWINHONIS鱧科CHANNIDAE鱧屬CHANNASCOPOLI31斑鱧CHANNAMACULATA32波氏櫛鰕虎魚CTENOGOBIRISCLIFFORDPOPEI鰕虎魚科GOBIIEAE櫛鰕虎魚屬CTENOGOBIRISGILL33子陵櫛鰕虎魚CTEENGOBIUSGIURINUS銀魚科SALANGIDAE新銀魚屬NEOSALANX34太湖新銀魚NEOSALANXTAIHUENSIS合計18343230野生云南裂腹魚大量自然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瀾滄江水系,是大理地區各族人民祖祖輩輩最為親睞的傳統美味食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正為缺少傳統的野生云南裂腹魚美味食品而嘆息。以大理裂腹魚為例,大理裂腹魚是云南省傳統的四大名魚之一,也是2011年農業廳評選出的“六大名魚”之一,裂腹魚在大理州魚類資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洱海魚類區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理裂腹魚屬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裂民亞屬魚類,俗稱大理弓魚、竿魚,現為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魚類。大理裂腹魚生活在靜水環境的中上層,食物以浮游生物為主,系洱海特產經濟魚類,肉質細嫩,味鮮美,曾經是大理佳肴砂鍋魚的主要原料。歷史上產量占洱海魚產量的30左右,七十年代以來,由子山溪小河筑堰引水,放水發電,洱海水位下降,大理裂腹魚產卵場遭到破壞;同時洱海引入外來種約15種之多與大理裂腹魚之間競爭劇烈,致使其數量銳減,現已極少見,成為瀕危種。2、大理州裂腹魚養殖現狀1720012005年經過云南省漁業科學研究院、大理州漁業工作站、鶴慶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共同努力,在鶴慶縣大龍潭珍稀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基地攻克了云南裂腹魚、小裂腹魚、短須裂腹魚野生親體內塘馴化培育、人工繁殖、苗種培育等難關。課題獲圓滿成功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并于2005年5月獲云南省農業廳“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2007年3月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類”三等獎。2006年至今大理州漁業工作站又先后在洱源縣右所漁場、鶴慶縣大龍潭珍稀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基地開展了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的繁育工作,現在規模化制種及成魚養殖技術已基本成熟,目前基地庫存有云南裂腹魚200組親體群可進行人工繁殖,后備親體500組;小裂腹魚20組親體可進行人工繁殖;短須裂腹魚30組親體群可進行人工繁殖,后備親體200組;長絲裂腹魚18組親體可進行人工繁殖;光唇裂腹魚后備親體100組;細鱗裂腹魚后備親體300組;此外還有少部分四川裂腹魚、瀾滄裂腹魚后備親體。目前,人工繁育能力每年可達50萬尾以上,但受限于基地規模,年苗種培育容量3萬尾左右。培育的苗種主要用于洱海及電站庫區增值放流,部分作為后備親體進行成魚人工養殖。18第三章市場分析及預測一、項目區本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1、大理州漁業發展現狀大理州地處金沙江、瀾滄江、紅河(元江)、怒江四大水系分水嶺地帶,境內江河縱橫,水生野生動植物豐富。約有各類水面60萬畝(不包括形成的電站庫區水面),目前已知分布魚類105種,其中土著野生魚類81種(亞種)。流經的四大江河干流及一、二級支流合計長約247708公里。水質清潔、干凈,水產品質量優良。2012年在充分科學利用資源的同時,各級漁業技術部門大力推進“科技興漁”等服務措施,全州漁業生產取得了長足發展,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17820畝(其中池壩塘養殖面積50646畝、養殖單產835KG/畝、產量42314噸;水庫養殖面積63734畝、單產183KG/畝、產量11691噸,湖泊養殖面積3440畝、單產80KG/畝、產量274噸。稻田養殖面積70176畝、養殖單產22KG/畝、養殖產量1523噸),水產品總產量達66297噸。漁業總產值12億元,同比增長37億元,漲幅4592。漁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實現了養殖產量、產值和人均收入三個方面的增長。漁業從業人員36185人。全州水產苗種養殖主要集中在洱源、彌渡、大理、祥云、賓川5個縣市,大約年生產各類水花魚苗23億尾左右。2、鶴慶縣漁業發展現狀(項目實施地點)鶴慶縣位于云南西北部,大理州北部,東經1000610029,北緯25512641之間,東西最寬37公里,南北最長8519公里,國土面積2395平方公里,東有金沙江與永勝縣分津,南與賓川縣接界,西與劍川縣、洱源縣接壤,北與麗江市毗連。最高海拔3958米,最低海拔1162米,分半山區、河谷區和平壩區,地理地形獨特,屬南亞熱帶與寒溫帶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區,為冬干夏濕的高原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季,干濕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的特點。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懸殊的地貌差異,因而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5,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MM。鶴慶山川秀美,龍潭眾多,資源豐富,被譽為“泉潭之鄉”、“魚米之鄉”、“中國名蘭之鄉”。鶴慶文化傳播較早,是茶馬古道上的文化重鎮。境內山脈交錯,河川縱橫,泉眼密布,地理環境特殊,金沙江流經縣境內76公里,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全縣國土面積2395平方公里,2749萬人口,屬金沙江水系。縣境水域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縣總水面26093畝,可利用發展水產養殖面積18770畝,2012年水產養殖面積達到7774畝(其中池壩塘養殖面積3115畝、養殖單產1089KG/畝、產量3392噸;水庫養殖面積3419畝、單產58KG/畝、產量200噸,湖泊養殖面積1240畝、單產8KG/畝、產量10噸),水產品總產量達3800噸,漁業總產值8188萬元,漁業從業人員980人。魚類養殖品種除“四大家魚”外,還有鯉魚、鯽魚、團頭魴、羅非魚、胡子鯰等,近年來虹鱒和裂腹魚試養獲成功。鶴慶縣大龍潭水庫200M2冷流水魚池用于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示范基地。鶴慶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為該縣的漁業管理機構,定編5人,在職職20工人數5人,在職人員中,有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人,技術力量相對雄厚,首先完成“裂腹魚馴化養殖及人工繁殖試驗研究”項目,繼續推進“裂腹魚保種擴繁試驗研究”項目,配合大理州漁業工作站開展“龍開口電站捕撈過壩”項目。2000年至2006年,配合云南省漁業科學研究院和大理州漁業工作站聯合開展了裂腹魚馴化養殖及人工繁殖試驗研究項目,歷時6年,項目獲全面成功通過專家驗收鑒定,獲農業廳技術推廣三等獎和省政府科技進步類三等獎。2007年至今,鶴慶縣水產技術推廣站配合大理州漁業工作站,繼續開展裂腹魚保種擴繁試驗研究項目和龍開口電站捕撈過壩項目,現項目進展順利。鶴慶縣水產工作站全體專業技術人員經常深入到池(壩)塘邊,對漁民進行養魚技術現場培訓指導,讓漁民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的方針政策,漁業發展的新技術和新信息,調整自己的養殖方式和養殖品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做好全縣的魚病防治工作,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鋪,指導漁民安全用藥和使用國家規定的安全藥物,保證漁業生產的健康、快速發展、生產出綠色環保的水產品,滿足市場需求。3、前景分析市場前景廣闊。從國內市場來看,國內大宗水產品供求基本平衡,而對名特優水產品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給我省特色漁業特別是傳統優質土著魚類資源的開發帶來了商機。從省內市場來看,2013年我省人均水產品占有量16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6公斤,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缺口有100多萬噸。云南裂腹魚俗稱為弓魚,作為云南省傳統四大名魚之一,在百姓中21有著廣泛、深厚的認知度,自古以來就有很大的消費支撐。歷史上產量較多,為洱海主要經濟魚類之一,占洱海漁獲物的30左右。但由于近年環境的改變致其種群數量稀少,市場供不應求,售價價高達200元/千克,通過養殖該魚能夠盡快讓養殖戶快速致富。該項目建設有利于促進我省漁業產業結構調整,擴大本省土著魚市場份額,提高本省土著魚水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提高水產品知名度,創立自己的水產品品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二、現有生產(業務)能力調查與分析2006年至今大理州漁業工作站又先后在洱源縣右所漁場、鶴慶縣大龍潭珍稀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基地開展了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的繁育工作,現在規模化制種及成魚養殖技術已基本成熟,目前基地庫存有云南裂腹魚200組親體群可進行人工繁殖,后備親體500組;小裂腹魚20組親體可進行人工繁殖;短須裂腹魚30組親體群可進行人工繁殖,后備親體200組;長絲裂腹魚18組親體可進行人工繁殖;光唇裂腹魚后備親體100組;細鱗裂腹魚后備親體300組;此外還有少部分四川裂腹魚、瀾滄裂腹魚后備親體。目前,人工繁育能力每年可達50萬尾以上,但受限于基地規模,年苗種培育容量3萬尾左右。培育的苗種主要用于洱海及電站庫區增值放流,部分作為后備親體進行成魚人工養殖。擴建后,建設親魚培育塘2畝,魚苗培育池800,苗種培育塘48畝,產卵孵化車間350,辦公室、實驗室、職工宿舍、食堂、配電房、倉庫等辦公、生產、生活等用房400,進排水渠1200M,場內22道路500,場內電路1000M,圍墻400M,蓄水池50,場區綠化工程200。人工馴化養殖裂腹魚親魚2000組6000尾,12,年人工催產親魚1000組,獲受精卵2000萬粒,孵化魚苗1000萬尾,培育大規格魚種400萬尾。可產生400萬元的收益。三、市場需求調查與預測1、市場需求分析裂腹魚為我省優質野生經濟魚類。在自然條件下,主要生活于屬瀾滄江水系、金沙江水系的一些江河、龍潭、湖泊、水庫中。受人類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野生云南裂腹魚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諸如水質的污染,水量的減小,水體的改變;加之保護不力,酷漁濫捕,使裂腹魚數量日益減少,現僅有屬金沙江水系的大理、麗江等地有少量野生的此魚出售,但也很難購買到,售價高達200元/KG。據調查,野生云南裂腹魚在大理、麗江等地,極個別農戶靠撈野生魚苗進行小范圍的養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對該魚苗種的需求日益增大。受資源量的限制,野生苗種捕撈量非常有限,遠遠滿足不了生產的需要。2、社會需求分析項目實施將帶動大理州土著魚繁育供求體系建設,為大理州提供大量優質土著魚苗種,可大幅度提高土著魚水產品生產能力,推動大理州產業結構調整,提高養殖效益,增加漁民收入,加快漁業發展,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裂腹魚是我省優質魚類,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市場前景廣闊。滇西23北黃金旅游路線大理麗江香格里拉而言,一年游客上千萬人次,加上酷愛裂腹魚的本地各族人民,消費者可達上千萬人,以人均年消費030千克計,年需30萬千克以上的裂腹魚商品消費量。3、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分析該項目建設通過開展裂腹魚的馴養繁殖和大水面增殖放流,既保護了大理州瀕危珍稀魚類種質資源,又對恢復自然種群,修復洱海水生生物多樣性起到積極作用。裂腹魚為雜食性魚類,主要攝食浮游生物,投放到水體中,起到凈化水體、改善水環境的作用,是“以魚凈水、以漁養水”的重要魚類之一,生態效益顯著,既符合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國家這一總的要求,也契合我省發展高原特色淡水漁業這一總的精神。該項目的實施后,為云南高原特色漁業提供大量的優質云南裂腹魚,打破傳統養殖方式,減少水質污染,養殖過程中,達到健康養殖的效果,既降低生產成本,產生較好的效益,又為社會提供高質量水產品,對環境有保護作用,同時也維護了自然生態平衡。該項目實施后,能滿足大理州及周邊地區乃至全省對優質土著魚的需求,能大幅度提高水產品產量,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大力促進漁業結構調整,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帶動漁民致富,對促進我省特色淡水漁業快速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24第四章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一、單位管理體制大理州漁業工作站,成立于1956年,現為大理州農業局下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二、單位人員情況單位編制23名,現在職22人,其中站長1人、副站長1人。高級農藝師(水產)6人,農藝師4人,助理工程師4人,工勤人員7人。三、單位財務狀況現有固定資產375萬元,資產負債率為零。財務收支嚴格遵照會計法和科研會計制度要求進行。賬目清楚、核算準確。無壞帳、呆帳。有較健全的內控制度。對專項經費和科研課題經費實行專款專用、分別核算。有較健全的內控制度。對專項經費和科研課題經費實行專款專用、分別核算。四、現有的工作基礎、承擔項目的優勢多年從事漁業生產、捕撈新技術試驗示范及推廣、漁業資源保護、土著魚類研發等工作,具有較強項目管理及組織實施能力;通過我站科技工作者及省魚科院、鶴慶縣水產站科技人員多年努力,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長絲裂腹魚人工馴養繁殖已獲成功,為項目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大理州漁業工作站具有精干的專業技25術人才隊伍,為項目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大理州漁業工作站現有從事漁業技術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14人,其中獲得水產副高級農藝師職稱的有6人、中級職稱的有3人,初級職稱的由5人,都從事過裂腹魚類的馴化養殖、人工繁殖研究工作,在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經驗。2001年至2005年,大理州漁業工作站聯合云南省漁業科學研究院和鶴慶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在鶴慶新屯鎮大龍潭水庫開展了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和小裂腹魚的塘內馴養、人工繁殖試驗研究并取得成功,獲得了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云南省農業廳農業科技推廣三等獎兩個獎項;2006年至今,大理州漁業工作站繼續在鶴慶縣新屯鎮的珍稀土著魚馴養繁育試驗示范基地開展裂腹魚類的人工馴化養殖、繁殖與養殖推廣試驗研究,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灰裂腹魚、四川裂腹魚、長絲裂腹魚、細鱗裂腹魚、光唇裂腹魚的塘內馴養和人工繁殖都相繼取得了成功,所研究的裂腹魚占了大理州境內金沙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有記載存在的12種裂腹魚中的666,現存以上8種裂腹魚親體共計1000多千克。歷年來承擔的主要項目工作及獲得的獎項有2004年“冷涼地區推廣稻魚示范工程”項目,獲云南省農業廳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2004年承擔“云南裂腹魚、小裂腹魚人工繁殖試驗研究”項目,獲云南省農業廳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2006年承擔“云南裂腹魚人工繁殖試驗研究”項目,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62012年作為云南省土著魚類繁育推廣養殖項目協作成員單位獲“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農業部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2012年承擔“繁育推廣洱海春鯉百萬尾”項目,獲云南省農業廳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27第五章項目地點選擇分析一、項目區的自然條件及社會經濟狀況鶴慶地處“昆明大理麗江”黃金旅游線上,是國內外游客中途停車游玩的最佳場所。游資源豐富,“天華洞”、“石寶天光”、“龍華十八寺”堪稱滇西北美境。壩區土地平曠,大小龍潭星羅棋布,有“龍潭之鄉”、“魚米之鄉”的美譽。點綴于山水之間的樹、洞、廟,相互映襯,各具神韻,讓人感受到返樸歸真的妙趣。鶴慶著名的風光景點和名勝古跡有螺峰公園、天華洞、龍華十八寺、新華民族村、大龍潭旅游度假山莊、云鶴樓、文廟等。并圍繞開發了“一城一村”(縣城和民族旅游村),“兩園”(螺峰公園、西龍潭公園)、“三區”(螺峰公園至大龍潭景區、龍華十八寺至石寶山景區,小石林至天華洞景區)、“四景”(大龍潭、龍華十八寺、石寶山、天華洞),為滇西北旅游線路添彩加色。全年接待中外游客35854萬人次、增長1713,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612億元。2013年全縣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58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886億元,二產增加值3091億元,三產增加值88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2636182。實現財政總收入79億元,全年預計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287億元,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6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978元,農業產業持續發展。瀾滄江和金沙江從大理境內通過,水資源豐富,有雪水補給,水量穩定。有大小河流數十條,呈羽狀遍布全州。28二、項目建設地點分析鶴慶山川秀美,龍潭眾多,資源豐富,被譽為“泉潭之鄉”,境內山脈交錯,河川縱橫,泉眼密布,全縣龍潭有200多處。金沙江流經縣境內76公里,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地理地形獨特,屬南亞熱帶與寒溫帶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區,為冬干夏濕的高原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季,干濕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的特點。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懸殊的地貌差異,因而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5,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MM。鶴慶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多年從事漁業生產、捕撈新技術試驗示范及推廣、漁業資源保護、土著魚類研發等工作,具有較強項目管理及組織實施能力;通過與省漁科院、大理州漁業工作站科技人員多年努力,云南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小裂腹魚、長絲裂腹魚人工馴養繁殖已獲成功,為項目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鶴慶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具有精干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為項目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首先是完成“裂腹魚馴化養殖及人工繁殖試驗研究”項目,繼續做好“裂腹魚保種擴繁試驗研究”項目,配合大理州漁業工作站開展“龍開口電站捕撈過壩”項目。2000年至2006年,配合省漁業科學研究院和大理州漁業工作站聯合開展了裂腹魚馴化養殖及人工繁殖試驗研究項目,歷時6年,項目獲全面成功通過專家驗收鑒定,獲農業廳技術推廣三等獎和省政府科技進步類三等獎。2007年至今,我站繼續完成后續29工作,配合大理州漁業工作站,繼續開展裂腹魚保種擴繁試驗研究項目和龍開口電站捕撈過壩項目,現項目進展順利。在大理州珍稀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基地進行新建,項目選址位于鶴慶縣辛屯鎮逢密村民委員會。位于大龍潭水庫附近,土質為沙壤土,保水性能良好,抗洪、防洪、抗旱能力強。項目區地表水水源豐富,水源為地下龍潭水和山泉水,大龍潭水庫水質良好,流量為0810M/S,符合漁業用水標準。環境條件好無工業企業及工業污染。該地域交通便捷,水、電、路、通訊等其他基礎條件與配套設施能完全滿足本項目的全面實施。三、項目建設用地在大理州珍稀裂腹魚馴養繁育試驗基地現有流水魚池200(其中成魚養殖水池140、苗種培育池60)的基礎上,征用鶴慶縣辛屯鎮逢密村民委員會(位于大龍潭水庫下方,現基地以南一片土地)土地10畝,用于該項目的建設用地。四、項目資源及公用設施情況,地點比較選擇1、通訊多家移動及網絡通訊公司的信號已經完全覆蓋本項目建設區,建設區與外界通訊已無障礙,國內外直撥電話以及INTERNET互聯網即上即通,為原種場與外界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方便之門。2、供電條件場內供電網絡能夠滿足任何電壓等級、任何容量用戶的用電,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均能滿足用戶需要。因此本項目建設過程及建成投產30后,生產和生活用電均能得到保障。3、供水條件項目區生活用水均是自來水,生產用水來自大龍潭水庫水,因此生活和生產用水水源充足,水質均達到各自的用水標準。4、交通原種場所在區域交通極為便利。通往良種場的主干道路均為混凝土馬路,滿足交通運輸的需要。5、洱源縣右所魚種場相關情況(一)所在地理環境右所魚種場位于大理州洱源縣鄧川鎮銀橋村,西臨214國道、東臨大理麗江公路(大麗路)和大理麗江高速公路(大麗高速),距離214國道15公里,距大麗路和大麗高速分別18公里和32公里,距大理市約49公里,交通便利;魚種場四周有磚墻圍護,各角落建有日常管理房;所用養殖用水從永安江下游的鄧北橋濕地處引入,水質常年在類以上,符合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中的養殖用水要求。(二)所占地面積、凈水面積右所魚種場占地總面積110畝,凈水面積80畝。(三)現有生產設施魚種場現有主要生產設施如下產卵池及孵化環道2套;苗種培育池34個,其中裂腹魚培育池4個、每個池塘28平方米;蓄水池1個,自動投餌機30個,葉輪式增氧機30臺。現有青魚、草魚、鰱魚、鳙魚、春鯉、杞麓鯉、福瑞鯉、高背鯽、黑鯽、芙蓉鯉鯽、團頭魴和裂腹魚親31體3100多尾共計2000多千克。(四)現有生產、經營狀況魚種場現今繁殖并出售四大家魚、春鯉等土著鯉魚、高背鯽等鯽魚、團頭魴、裂腹魚等12種魚的魚苗和苗種,每年可生產水花魚苗共計8000萬尾、33厘米以上魚種共計2000萬尾,其中裂腹魚魚苗30萬尾;各類苗種銷售至大理州各縣市、麗江市、迪慶州、楚雄州、昆明市等地,年營業收入總額達300萬元。(五)人員狀況右所魚種場現今共有工作人員11人,日常管理人員8人。32第六章生產工藝技術方案分析一、12種裂腹魚簡述(照片詳見附圖)1、云南裂腹魚云南裂腹魚(SCHIZOTHORAXYUNNANENSIS),俗稱面魚,鯉形目、鯉亞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弓魚亞屬。特征體狹長,稍側扁。一般長約15厘米,大者可至30厘米。頭呈錐形,口下位。下唇肉質,后緣游離,具左右2葉,無明顯的中葉,唇后溝不連續,下頜內側微角質化,但不形成銳利的邊緣。須2對,幾等長,較眼徑略長或相等。吻須的末端到達鼻孔后緣的下方;頡須末端達眼球中部的下方。下咽齒3行,細長,頂端彎曲。鱗細小,腹部自鰓峽至胸鰭末端下方裸露無鱗;側線鱗較體鱗為大,臀鰭和肛門兩側均有大鱗。背鰭8,不分枝鰭條的硬刺后緣有鋸齒。臀鰭5。體背和側面青灰色,具有多數不規則的小黑斑點,腹部銀白色。分布于大理州洱源縣右所鄉。自然條件下,喜生活于水質清新的江河、水庫、湖泊中。人工馴養條件下,能在池塘中飼養。屬中小型亞冷水性魚類,云南特有種。現數量很少。雄性成熟年齡24;雌性成熟年齡36;性成熟體長雌魚216,雄魚150;性成熟體重雌魚200,雄魚60;絕對懷卵量165633855(10980);相對懷卵量15534824(2443);產卵水溫1417;產卵類型沉性兼粘性;性腺成熟周期12;卵特性沉性兼粘性;產卵習性石礫上產卵。2、灰裂腹魚學名SCHIZOTHORAXGRISEUSPELLEGRIN;俗名33面魚;產地及產期分布于烏江和瀾滄江水系。特征體長,稍側扁。頭錐形。口下位,弧形。下頜無銳利角質。唇發達,下唇側葉寬厚,具中葉。須2對,長度約等于眼徑。體被細鱗,胸腹部裸露,側線上鱗30左右,臀鱗發達。背鰭刺較強,后側緣具較深的鋸齒,起點在腹鰭的稍前方。多生活于湍急的支流中,主食水生無脊椎動物,數量較少,有一定經濟價值。3、大理裂腹魚大理裂腹魚(SCHIZOTHORAXRACOMATALIENSIS)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裂尻魚亞屬。俗稱弓魚,竿魚。英文名DALISCHIZOTHORACIN。為云南大理洱海特產的一種經濟魚類,為中國特有種,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屬水系。魚肉厚多脂,營養豐富,肉味腴美;其魚卵卵無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眾喜食之,向稱為云南名產。野生大理裂鰒魚已處于瀕危狀態,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大理裂鰒魚已經實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聚酰亞胺纖維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公司裝修勞務合同樣本
- 噴放鍋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石棉保溫磚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包地定金合同標準文本
- 加盟如意餛飩合同標準文本
- 專利 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保潔員合同樣本
- 公司出租合同樣本
- 加盟合同和授權合同標準文本
- 房地產廣告圍擋施工投標文件范本
- 生育服務證辦理承諾書空白模板
- 主播人設打造
- 英語人教新起點(一起)五年級下冊-海尼曼分級閱讀G2《The Hug》教學設計
- 大慶油田第五采油廠杏四聚聯合站工程轉油放水站二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智慧景區視頻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 大年初一沒下雪 短文小說
- 中小學生守則ppt課件(18頁PPT)
- 本專科領域文獻記載的中醫診療方法挖掘、整理與應用
- 應急物資領用(返還)登記表
- (高清版)建筑防護欄桿技術標準JGJ_T 470-201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