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廣州中考大變臉 家長如何應對.doc_第1頁
2013廣州中考大變臉 家長如何應對.doc_第2頁
2013廣州中考大變臉 家長如何應對.doc_第3頁
2013廣州中考大變臉 家長如何應對.doc_第4頁
2013廣州中考大變臉 家長如何應對.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廣州中考大變臉 家長如何應對?2013年01月30日10:11大洋網-廣州日報文/圖:記者 鄧仲謀高中招生將推行“指標到校”引發熱烈討論廣州市教育局1月24日發布了二一三年廣州市中小學招生考試工作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中有關中考的政策變動最大,至少有兩個“變臉”需要家長透徹理解,包括高中招生實施“指標到校”,越秀、海珠、荔灣三個老城區分區招生。此外,今年還將實行異地中考方案。本期求學指南為你解讀中考大變臉帶來的影響?關注1:示范高中30%指標分配到初中政策:根據“指標到校”的實施方案,從今年開始,廣州所有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含通過初期督導驗收的創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將拿出30%優質學位,按照人頭比例、分區域分派到所有的初中(含民辦學校);有多個校區的示范性高中,按校區分配指標計劃,分配比例亦為各校區招生計劃數的30%。報考示范高中指標計劃的學生,具備三個條件即可:一是廣州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借讀考生),二是本校正式學籍,三是在本校一直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解讀:廣州市有41所示范性高中,以2012年的數據,全市省、市、區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數為29910人,如果按30%的學位計算,有8973個指標分配名額。全市共有初中近400所,每所初中平均分得的指標大約為22個。去年全市報名參加廣州中考的考生有118427人,其中,非廣州戶籍的考生23664人,按“指標生”的報考條件,有94763名考生有資格報考示范性高中的“指標生”,以此推算,約10.5個人爭奪一個指標分配名配。各個初中獲得的指標名額也各不相同,依據是看人頭,不看質量。初中學生越多,獲得的分配指標就越多。政策規定,廣州初中學校(含民辦、不含特殊學校)以及省市屬學校初中部都將參與指標分配,也就是說,許多家長關注的30多所民辦初中學校也有指標分配名額,名額數量根據學校的學籍人數決定。舉例來說,越秀某個民辦學校有學籍人數270人,全市參與指標分配的學生94763人,可分配的指標有8973個,那么,該校可獲得指標約為25個。關注2:省市屬二級分配 區屬學校一級分配政策:方案規定,指標分配采用“市歸市、區歸區”的辦法,也就是說,省市屬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學位,但是區屬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區中學分派學位。具體操作為:省、市屬示范高中先將計劃分配到各區(縣),再由區(縣)分配到各校,稱為“二級分配”。區(縣)屬示范高中的計劃則直接分配給本區的初中,稱為“一級分配”。解讀:省、市屬示范高中可以指標分配名額有多少?以2012年數據為例,省、市屬示范高中的招生計劃7312人,按30%的指標分配到初中,約是2194人。省、市屬示范高中先將計劃分配到各區(縣),廣州12個區(縣)平均分得的指標約182個。以華附為例,去年招生計劃382人(公費322人,擇校60人),按30%的指標分配名額約115個,平均到各個區的指標數為9.5個。這9.5個指標再由區里分到各個初中,可以想象,許多學籍人數較少的初中學校獲得的指標將是零點幾個,如何合理分配,廣州市教育局稱,由電腦隨機決定,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留下了想象空間,期待廣州市招考辦拿出更詳盡的操作方法。去年全市所有示范高中招生計劃為29910人,除去省、市屬示范高中7312個招生計劃,區屬示范高中的招生計劃是22598人,按30%的指標分配名額約是6779人。由于各個區的示范高中數量不等,招生計劃不等,學籍人數不等,指標分配名額也會相差較大。以越秀和天河為例,越秀有5所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計劃約3144人,按30%的指標分配名額約是943人。天河有3所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計劃約1700人,按30%的指標分配名額約是510人。關注3:“指標生”錄取在獨立批之后提前批之前政策:廣州市教育局稱,今年中考填志愿時,考生可以一次性全部填寫“指標到校”的志愿以及其他批次的志愿。中考錄取時,獨立招生學校錄取結束后、提前批錄取之前,單獨設置指標計劃錄取批次。根據指標考生填報的志愿、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成績(不含招考加分和照顧錄取)及所在初中分配到的指標計劃,以招生學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辦公費最低錄取分數的平均值下降30分為最低錄取分數線進行投檔。解讀:“指標生”的錄取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指標生”既要符合報考資格,也要達到錄取資格。能不能報考“指標生”,要看三個條件:“廣州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借讀考生)”、“本校正式學籍”、“在本校一直就讀到畢業”。能不能錄取為“指標生”,還要看考生的中考成績,看該校的指標數和考生在本校范圍內競爭排名,再結合志愿來確定先后次序。舉個例子來說,陳同學符合“指標生”報考條件,中考成績650分,陳所在初中學校分得A示范高中的指標數為5個,陳同學在“指標計劃錄取批次”(注:假設第一志愿)填報了A示范高中,他所在初中學校一共200個同學報考了“指標生”,其中有30個同學和他一樣在“指標計劃錄取批次”(注:假設第一志愿)填報了這所示范高中,只有當他的成績在30個同學中排在前5位時,他才能被錄取,如果排在第6位則不能。第二,在“指標計劃錄取批次”設置最低投檔線。政策規定,以招生學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辦公費最低錄取分數的平均值下降30分為最低錄取分數線進行投檔。比如說,執信中學2010年公費最低錄取線是720分、2011年是724分、2012年是719分,那么3個平均分數是721分。下降30分就是691分,也就是說,在指標生需要達到691分才能投檔。其他幾所名校今年指標生的錄取最低控制線依次是:華附705分,省實697分,廣雅686分,二中677分,六中665分。第三,指標生分數達不到最低線,不會影響下一批次的錄取。教育局有關負責人稱,學生報志愿的時候,在設計好的表格填報所有志愿,錄完一個批次再到下一個批次,不會在上一個批次還沒有錄完的時候左右到下一個批次的。從技術上等于給學生多了一次沖擊名校的機會。假如“指標生”落榜,該生仍繼續按照正常批次錄取,如果“指標到校”批次錄取結束后,部分高中未能招滿“指標生”,剩余招生計劃并入該招生學校提前批計劃,進行投檔錄取。還是以陳同學為例,他報考的A示范高中,假如近3年在提前批公辦公費最低錄取分數的平均值是680分,下降30分即650分為最低投檔線,陳同學達到最低投檔線,他可以投檔。如果A示范高中近3年在提前批公辦公費最低錄取分數的平均值是690分,下降30分即660分為最低投檔線,那么陳同學在“指標計劃錄取批次”無法錄取,但不會影響陳同學在提前批次的錄取。A示范高中分配在陳同學所在初中的5個指標,如果無法錄滿,剩余的指標將并入提前批計劃。關注4:三個老城區招生“分道揚鑣”政策:往年越秀、海珠、荔灣三個老城區在中考視為同一個招生區域,從2013年起,這三個老城區“分道揚鑣”, 實行分區招生。這意味著,三個區內的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僅能招收本區學籍的初中畢業生,對區外學生執行“不能超過本校當年招生總計劃的15%”。解讀:越秀、海珠、荔灣三個老城區實行分區招生,是大勢所趨。2011年,省市屬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2012年,所有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但區屬示范性高中招生區外學生不能超過本校當年招生總計劃的15%。2013年,三個老城區分區招生體現了招生公平。老城區分區招生后,三區考生的競爭壓力將加大。越秀有5所區屬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計劃約3144人。荔灣區有3所區屬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計劃有2288人。海珠區有2所區屬示范高中,去年招生計劃有1380人。以海珠考生為例,以往報考荔灣的真光中學,既能在提前批次報考該校,還能在第一批次報考,而且沒有比例限制。從今年開始,海珠考生只能報考真光中學的提前批,不能報考第一批次,而且受“區外學生不能超過本校當年招生總計劃的15%”的限制。據了解,真光中學去年招生計劃832人(提前批622人,第一批210人),去年海珠區的學生考到真光中學的有342人,占真光中學招生比例的41%左右。今年,真光中學給到外區的招生名額按15%滿打滿算只有124人左右。可以想象,海珠考生的競爭會異常激烈。廣州中小學招生工作征求意見稿下發今年中考招生范圍擴大但跨區生占比下降本版撰文信息時報記者梁健敏昨日,廣州市教育局公布了2012年廣州市中小學招生考試工作意見(征求意見稿):從今年開始,考生報考的范圍逐步擴大,去年只有省市屬以及部分老城區的區屬示范性高中可向全市招生,今年所有區屬示范性高中也可面向全市招生。但這些學校招收外區學生的人數占比有所下調。此外,今年普通高中擇校的比例下調了5%。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解釋稱,政策的初衷是既要保障考生選擇權利,又防止造成弱區更弱的不均局面。實際上,按照往年經驗,中考分數線不會有太大波動,跨區報考難度也不會增加,外來工子女入讀公校仍將流暢。四大變化變化一:老區學生也可到新區讀名校2011年,廣州的省市屬示范性高中招生首次面向全市招生,但區屬示范性高中的范圍仍然受到限制,僅有1中、3中、4中等16所學校,可以在提前批面向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黃埔、蘿崗等7個區招生。像番禺中學、增城中學等新五區(縣級市)的示范性高中,僅能面向本區(縣級市)招生。而根據今年的意見稿,包括番禺中學、增城中學等所有的區(縣級市)屬的37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均可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解讀:廣州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崔萍表示,今年區屬示范性高中可面向全市招生,是基于政策公平性考慮的。實際上,從2011年開始,省市示范性高中就打破區域限制面向全市招生,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學校都是省市財政投入的,因此番禺、花都、從化、增城等新區學生都應該有享受這些學校資源的權利。今年,報考范圍進一步擴大,不但新區學生可以報讀老區,老區學生也可報讀新區。變化二:區屬示范高中招外區生上限下調盡管報考范圍增大,但這些學校在提前批招生時,招收所在區(縣級市)以外的學生人數占該校招生總計劃的比例上限,從往年的25%下降到15%,其余招生計劃則要安排面向本區在提前批或第一批招生。也就是說,雖然招生范圍擴大了,但對外區生人數的限制也同時加大。解讀:崔萍稱,比例設置的初衷是希望區域的流動能夠受到一定控制,保留一些優質生源,讓每個區辦好每一所學校,重視本區招生質量,促進學生發展。根據近年的統計,雖然已經設了上限,但是各個學校錄取比例基本每年都只是10%左右,沒有哪個學校超過這個上限。變化三:省一級學校擇校生比例下調在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政策上,去年的規定是:省一級學校招收的擇校生不能超過本校招生計劃的25,市一級學校招收的擇校生不能超過本校計劃的20,其他學校招收的擇校生不能超過本校招生計劃的15%。但今年的意見稿提出,省、市一級學校招收擇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過招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數)的20,區、縣級市一級學校招收擇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過招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數)的15。由此可見,省一級學校的擇校生比例下調,擇校費也照常繳納。解讀:崔萍認為,擇校比例下降主要是按照廣東省的文件執行的,沒有政策考慮的余地。擇校是群眾的需要,但家長和學生也要明確為什么而擇校。家長不要盲目追捧名校,其實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變化四:進藏干部職工子女可照顧借讀在加分錄取和照顧錄取政策上,包括義務階段和高中階段,受照顧的對象在去年的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優秀外來工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等15大類的基礎上,增加了“進藏干部職工子女”一項,憑進藏干部職工房產證及其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出具的證明信函,可以獲得和本市戶籍學生同等的入學待遇。解讀:崔萍稱這是按照國家文件執行的,而進藏干部職工子女的人數也比較少。解答市民提問中考分數線將會怎樣波動?招生范圍擴大對分數影響不大今年招生范圍擴大,老區的考生也可報考新區的學校,那么中考分數線是否會有大的波動呢?廣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公布省市屬學校面向全市招生之初,大家確實擔心(分數)大起大落。但實際上來說真正從新區流出去的(學生)不多,因此分數(線)沒有太大的波動。從現實來講,真正能從新區考出去的只有絕對優勢的學生,如果(學生)沒有絕對的優勢反而留在本區更好。經過風險平衡之后,分流就會變得合理。今年招生范圍進一步擴大,這對分數可能會有影響,但影響肯定不會太大。“真正有影響的是薄弱區,既然允許流動,這些區的尖子生可能就會出得多一點,所以才要提出外區生15%的限制,來保護這些區域的發展。”該負責人說。學生跨區報考是否會更困難?設限初衷是為保護弱區教育發展由于下調了區屬示范性高中招外區學生的上限,不少家長也擔心,跨區報考是否會變得更困難。廣州市第三中學是越秀區屬的示范性高中,其校長梁國就表示,盡管往年的外區學生上限是25%,但三中這一比例歷年都在10%左右,而放眼全市,基本沒有學校的外區生會高到15%以上。“既然沒有學校超過,劃這條線豈非給家長學生徒增心理壓力?之前25%的線已嚇得只有10%的外區生報考,如果再下調到15%,實招外區生比例肯定不到10%。”對此,廣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就稱,設置限制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弱區教育發展,因為生源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弱區全部優質生源都走了,可能他們的教育就很難辦得好。雖然提供給考生均等的選擇空間,但并非流動越大越好,最終都是希望各區辦好自己的教育,讓市民和學生就近獲得優質資源。但是具體到考生個人,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這幾年,包括7中這種很熱門的學校的外區生比例都不超過10%,有的區是9%,有的區是11%,去年全市只有1所學校達到上限,這是極個別的。這樣的比例是自然形成的結果:只有部分達到競爭能力的尖子會流動,而達不到這種競爭能力的學生不會舍近求遠,所以基本上會取得平衡。這意味著,有競爭能力的學生可以大膽報,并不受這個限制影響。跨區報考被初中母校強行留住怎么辦?學校違規干涉學生將受處分記者了解到,去年,在省市屬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不少新區的尖子開始往老區的好學校跑,為此新區學校使盡渾身解數掐尖,包括簽協議留人等惡劣的手段。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對此表示,教育部門已經關注這個情況,因此在制定政策時特別增加了一處:“學校不得干涉畢業生自主填報升學志愿的權利,違規行為一旦查實,將視情節輕重對學校校長及具體行為人予以處分,或建議所屬教育行政部門予以處分。”外來工子女讀公校門檻是否會更高?不會有太大影響有市民擔心,由于省一級學校擇校比例下調,而外來工子女又占了高中擇校生的“大頭”,那么是否會讓外來工子女更難進公校呢?記者了解到,這幾年來,雖然省一級學校的擇校上限是25%,但是很多學校基本上沒有達到這個上限。像廣雅執信這些名牌學校的比例只占10%,因此即使下調5%仍然十分“松動”。廣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其實擇校無非是解決兩部分人,一是給本地的學生多一個機會,第二個是外來工子女有機會報讀廣州公校。實際上,隨著廣東“積分入戶”政策的落實,部分外來人已經可以在廣州落戶,一旦落戶就享受了廣州同等的待遇。這部分增加了機會,那部分就減少一些,這是平衡的,對外來工子女入讀公校不會有太大的影響。37所可向全市招生學校省實、華附、廣雅、執信、二中、六中、鐵一、廣附、協和、僑中、7中、16中、育才、培正、三中、五中、南武、一中、四中、真光、47中、天河中學、培英、六十五中、八十六中、玉巖中學、南沙中學、仲元中學、番禺中學、象賢中學、禺山中學、秀全中學、鄺維煜紀念中學、從化中學、從化六中、增城中學、新塘中學。廣州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