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理論(下)_第1頁
自動控制理論(下)_第2頁
自動控制理論(下)_第3頁
自動控制理論(下)_第4頁
自動控制理論(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 6(a) 1 前網絡的伯德圖如圖 示。 圖 題 6前網絡伯德圖 (b) 11 后網絡的伯德圖如圖 示。 圖 題 6后網絡伯德圖 6(1) 無源校正裝置的特點是簡單,但要達到理想的校正效果,必須滿足其輸入阻抗為零,輸出阻抗為無限大的條件,否則很難實現預期效果。且無源校正裝置都有衰減性。而有源裝置多是由直流運算放大器和無源網絡構成,能夠達到較理 想的校正效果。 ( 2)采用比例 型轉變為 。 (3) 利用串聯超前校正裝置在剪切頻率附近提供的相位超前角,可增大系統的相角裕度,從而改善系統的暫態性能。 (4) 當 減小,相頻特性 )( 朝 0 方向變化且斜率較大時,加串聯滯后校正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程度。 (5) 可根據擾動的性質,采用帶有積分作用的串聯校正,或采用復合校正。 6 6462 1)校正前 )/4 ; ( 2)串聯超前校正 c, )/6 ; ( 3)串聯滯后校正 1100 110 c, )/0 。 ( 4)串聯超前校正裝置使系統的相角裕度增大,從而降低了系統響應的超調量。與此同時,增加了系統的帶寬,使系統的響應速度加快。 在本題中,串聯滯后校正的作用是利用其低通濾波器特 性,通過減小系統的剪切頻率,提高系統的相角穩定裕度,以改善系統的穩定性和某些暫態性能。 6 0 )/ )/ 。 經超前校正,提高了系統的穩定裕度。系統校正前、后伯德圖如圖 示。 圖 題 6統校正前、后伯德圖 6 12 4 系統伯德圖如圖 示, 。取新的剪切頻率為 圖 題 6統校正前伯德圖 滯后校正裝置傳遞函數為 1125 c,校正后系統伯德圖如圖 示。 圖 題 6統校正后伯德圖 6 1 sG o,超前校正裝置 s c,校正后系統的開環增益為 ,,)/2 滿足設計要求。 6 ,取 128 處的 為新的剪切頻率,該處增益為 故取 , 則 ,滯后校正裝置傳遞函數為 c ,校正后系統開環傳遞函數為 ,)/0 滿足要求。系統校正前、后伯德圖如圖 示。 圖 題 6統校正前、后伯德圖 6未采用反饋校正時, ,帶寬為 采用反饋校正后,調整 K ,使 10K ,此時 27 。帶寬為 可見,采用反饋校正,可提高系統的穩定裕度,并可使帶寬增大。系統反饋校正前、后伯德圖如圖 示。 圖 題 6統反饋校正前、后伯德圖 第七章 7(a) s in,s s 其中 ,1a r c s (b) ,s 0其中 ,12a r c s 00 7 時繪制的系統線性部分的極坐標圖和非線性環節的負倒幅特性如圖 示, 交點,故系統穩定。 圖 題 7統的穩定性分析 令 =,可求得 ,將 代入 1,可得 ,當 時,系統不會產生自持振蕩。 7 ,系統線性部分的極坐標圖和非線性環節的負倒幅特性如圖 示,其中 實軸上從2到 的直線。 圖 題 7統的穩定性分析 有交點,系統將出現自持振蕩,振蕩頻率為 振幅為 7令 21 , 得 1222 2 即有 示,奇點為穩定焦點。 圖 題 7統的相平面圖 7以下結果可和仿真結果比較。 22 , ,1)(或或或 相平面分為三個區: I 區 10 1101 1101 用等傾線法繪制的相軌跡如圖 示。 圖 題 7統相平面圖 根據圖 統有一個穩定的極限環,且自持振蕩的振幅為 一步可用諧波平衡法確定自持振蕩的頻率。由圖 交點可確定自持振蕩的頻率為 圖 題 7統極坐標圖和負倒幅特性 7 , )( 相平面分為三個區: I 區 用等傾線法繪制的相軌跡如圖 示。 圖 題 7統相平面圖 根據系統的相軌跡,可知系統奇點的類型是穩定焦點,系統響應是衰減振蕩的。 7對題 7統加入微分負反饋 后,令非線性環節的輸入變量為 E,輸出變量為 y。 ()(t 相平面分為三個區: I 區 62 1608)81( 取 5.0等傾線法繪制的相軌跡如圖 示。 圖 題 7統相平面圖 與未加速度反饋的情 形比較,系統將在較短的時間內到達平衡點(調整時間短),奇點為穩定節點,其響應具有單調衰減的性質。 7系統的各變量名如圖 示。 圖 題 7統框圖及變量名 (1) 00, 220,022220,0220220,10,1,111用等傾線法繪制的相軌跡如圖 示。 圖 題 7統( 1)的相平面圖 (2) 00,1,2(12 2 。 1220,0221220,0220222,11用等傾線法 繪制的相軌跡如圖 示。 圖 題 7統( 2)的相平面圖 第八章 8(1) 1 , 11 (2) , az (3) , 2(4) 2 , 3211(5) , 2 c o s2 s 8 1) , 11 ( 2) 22 12 22 ( 3) 2 1, 22 1111 ( 4) 21 3 ss 8(1) az , 1 (2) 212 2 z (3) 21 zz 11 (4) 11 , 11 8(a) 1(b) 1(c) 1 211 8系統的開環脈沖傳遞函數 )1(; 閉環脈沖傳遞函數 )1( )1(1)( )( ; 差分方程 )()1()()1()1( T 8(1) 01 令 ,11 036 可得系統穩定的條件 0K 。 (2) z 樣系統的根軌跡如圖 示。 圖 題 8樣系統根軌跡 8 z 令11 063 根據勞斯判據 ,要使系統穩定,應有 。 所以采樣系統的臨界穩定的 K 值為 8 1111 11111 1 11 采樣系統在輸 入 )(1)( 時的穩態誤差終值為 8系統的開環脈沖傳遞函數 zz 實軸上的根軌跡 71 1,36 ; 分離點 s; 和虛軸交點 ) 采樣系統的根軌跡如圖 示。 圖 采樣系統根軌跡 8 11 1 9 0 0 4 zz 由 1可求得 10K ,將 11, 10K 代入,得 ww 采樣系統 w 域的伯德圖如圖 示。剪切頻率為 ,相角裕量為 。 圖 采樣系統 w 域伯德圖 選用相位超前校正,取 45m ,則 取幅值為 處的頻率 為新的剪切頻率。校正裝置傳函為 校正后,系統的相角裕量為 將11 可得校正裝置的脈沖傳遞函數 第九章 9 )()()( )()(2 1 )(s )s 2 1 c o s)22 c o s (4 c 2s 214 j 1)()( 1 j 1c o s c o sc o 12 0 12 c o sc o 0 112 )c o s () c o s (2 )()(2 112 A 9 給定誤差傳遞函數 )()1( )1(111)()(2121擾動誤差傳遞函數 )()1()1(11)()(212212 給定控制隨機信號的譜密度 ()(= j|2=2 0 |2 2122222)(22 rj 擾動隨機信號的譜密度 21222 )()()( 系統的均方誤差 222 nr = |)()(|)()(|2 1 2121 dj ()1(21 2212 )1( )1(2 1 )1(2221 j j 2212222 1 9 給定誤差傳遞函數 Ks )(1 1)( )()(擾動誤差傳遞函數 sG )(1 )()( )()()(r = 2122 )(2244 )(n = 2122 )(422168 2e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