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彭水縣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1頁
重慶市彭水縣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2頁
重慶市彭水縣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3頁
重慶市彭水縣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彭水縣2017-2018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2、答案一律涂寫在答題卷上。3命題范圍: 必修一 第卷 選擇題(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魯國時舉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禮,并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對此解讀最恰當的是( )a魯國國君的權力來源于周天子 b魯國國君因周天子器重成為權力最大的諸侯c. 魯國國君非同姓親族周王當以禮待之 d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典型體現2、中國古代講究“同姓不婚”。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故稱兩姓聯姻為“喜結秦晉之好”),而魯晉兩國不可通婚。結合所學關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識,能夠判斷( )晉國是姬姓封國 晉燕兩國可以通婚 晉宋兩國可以通婚 秦燕兩國可以通婚a b c. d3、戰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總稱;戰國以后,“百姓”成為民眾的通稱。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井田制的推行 b分封制的加強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d宗法制的衰落4、學者徐增陽說:“在農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國家政治關系成了家族關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稱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愛民如子的慈父。”這主要體現了傳統中國( )a中央集權意識 b孝敬父母c家國同構觀念d安土重遷理念5、錢穆曾撰文指出:“不論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漸醞釀出一種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觀念來。在春秋時代,西周王室雖早已覆滅,但由它所分封的諸侯們,卻逐漸形成一堅強的同盟團體。”他旨在說明( )a分封制對后世統一國家建立有積極意義 b分封制推動了對“王權至上”的認同c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 d宗法觀念催生了中央集權制度6、 漢武帝平定閩越國后,在閩越故都設立“東部侯官”,隸屬會稽郡;會稽郡則處于揚州刺史的管轄范圍。揚州刺史對其行使的權力是( ) a行政權 b軍事權 c監察權 d經濟權7、秦朝時為避“贏政”的諱,將“正月”改為“端月”,西漢時因項伯有功而漢高祖劉邦賜其姓劉,這主要反映出( )a重視人才 b宗法觀念 c尊崇自然 d皇權獨尊8、漢和帝永元十三年詔曰:“幽、并、涼州,戶口率少,邊役眾劇,束修良吏,進仕路狹。撫接夷狄,以人為本。其令緣邊郡,口十萬以上,歲舉孝廉一人;不滿十萬,二歲舉一人;五萬以下,三歲舉一人。”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鞏固儒家思想統治地位 b改變人才分布南北失衡c籠絡邊遠地區百姓人心 d防止地方選官濫竽充數9、“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選自舊唐書) 該材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尖銳 b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尖銳c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的矛盾 d文臣與武將的矛盾尖銳10、“內閣制度始終沒有突破它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即始終沒有使明朝實現真正的虛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明朝皇旁與內閣間的矛盾日益激化b內閣官員權力弱小,無法處理國政c內閣制未改變明朝皇權專制的本質d明代皇帝不信任內閣,自己經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11、王國維殷周制度論載:“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者,乃傳子法之精髓,由傳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傳子者,所以息爭也。”材料表明宗法制()a注重任人唯賢,維護貴族政治 b強調尊卑有序,穩定社會秩序c維護等級關系,強化封建專制 d約束兄弟子女,追求政治平等12、元代規定,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能調動軍隊。這說明( )a地方長官有較大獨立性 b重視對地方官員的監察c行省權力受到中央節制 d君主專制達到頂峰13、“品”是我國古代官吏的級別,分一到九品。隋唐時期六部最高長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為正二品。這主要是因為明代( )a官員晉升相對容易 b中樞機構設置調整,六部地位提高c科舉選拔趨向嚴格 d官員數量減少,行政待遇提高14、“這些城邦顯得具有某種個性,這種個性愈是高度發展,愈是強烈地被意識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犧牲它每個城邦向它的鄰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權按照它自己的意愿處理它自己的事務。”據此可以看出希臘城邦的特點是( )a.獨立自主 b.輪番而治 c.人民主權 d.小國寡民15、馬克思曾說:“(羅馬帝國)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因為它們與羅馬法制不相符合。”對這段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羅馬地方有自主權,不受羅馬法的約束b羅馬帝國是一個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法制社會c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護了帝國統治基礎d羅馬帝國是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16、公元116年的一天,羅馬街頭。長期定居羅馬的小亞細亞(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商人艾哈邁德遭到當地一群無賴的哄搶。艾哈邁德立即投訴到法庭。法庭很快開庭審理了此案,無賴們受到嚴懲。這一事件表明當時的羅馬法律( )承認自由民的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注重維護帝國的社會穩定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稱為公民法a. b. c. d.17、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去世后,愛德華八世繼位。愛德華八世堅持同離過兩次婚的美國人辛普森夫人結婚,致使國內議論紛紛,從議會到老百姓一片譴責聲。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難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繼承王位。這段材料反映出英國國王( )a.任期長短由議會和首相決定 b.沒有政治地位和實際權力c.是國家的象征和民族團結的紐帶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18、大國崛起中寫道:“接下來在確立新國王的時候,議會經過討論最終決定威廉夫婦共同為英國國王。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化。”材料中的“變化”是指(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b.君主立憲制政體建立c王權從此開始受到限制 d國家權力中心開始轉移至議會19、“正是這個設計使這個稚嫩的國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為也許你不喜歡但卻不能輕視的超級大國。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蠻荒大陸上的鄉巴佬創造出來,實在是令人驚嘆不已。”其中精巧的“設計”包括( )分權制衡 總統由選民選舉 君主統而不治 內閣對議會負責a b c d 20、美國學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國家西方憲政的歷史中寫到:“社會的全盤重建是必要的,而這一偉大任務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堅定且無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國的政治發展并沒有摒棄英格蘭的政治遺產;相反,美國政治重建的設計師試圖保持并完善這種遺產。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美、英兩國都通過頒布憲法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b. 美國聯邦政府的職能相當于英國的責任內閣c. 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都必須對國會(議會)負責d. 美國和英國一樣都實行資產階級代議制二、材料題(2大題,共50分)21.(26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現已成為當今中國政治實踐的主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注:回答問題時必須概括答案,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材料一 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然自漢以來,位號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其后,以太宗嘗為尚書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職,由是仆射為尚書省長官,與侍中、中書令號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時,杜淹以吏部尚書參議朝政,魏徵以秘書監參預朝政,其后或曰“參議得失”、“參知政事”之類,其名非一,皆宰相職也。 摘自新唐書百官志一材料二 一些公民,不論全體公民中的多數或少數團結在一起,被某種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驅使,反對其他公民的權利,或者反對社會的永久和集體的利益,就會造成多數人的暴政。蘇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鬮的辦法來選舉國家的領導人是非常愚蠢的,沒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鬮的辦法來雇傭一個舵手或建筑師或吹笛子的人而在這些事上,如果作錯了的話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國家方面發生錯誤要輕得多” -摘自付百平論雅典民主法制的局限性材料三 “本憲法所規定的立法權,全屬合眾國的國會,國會由一個參議院和一個眾議院組成。眾議院應由各州人民每兩年選舉一次之議員組成,合眾國的參議院由每州議會選舉兩名議員組成之。” 摘自1787年美國憲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理由。(6分)并指出到明清時期行使宰相職責的相關部門的變化。(4分)(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4分)(3)為避免絕對權力的出現,美國1787年憲法遵循了怎樣的原則?(2分)怎樣評價美國1787年憲法?(10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4分)。材料一(隋創進士科之后)歷代踵行,時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閑之法益密,取人之益公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材料二(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 丁韙良西學考略材料三貧苦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雖富不榮因此之故,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是皆科舉鼓勵之功有甚于今日十萬督學之力也。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數百童生,擢十數人為生員;省聚萬數千生員,而拔百數十人為舉人;天下聚數千舉人,而拔百數人為進士;復于百數進士,而拔數十人入翰林,此其選之精也。然內政外交,治兵理財,無一能舉者,則以科舉之試以詩文楷法取士,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故也。 梁啟超公車上書請變通科舉折(1) 據材料一,歸納科舉制的主要特點。(6分)(2) 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科舉制的影響。(10分)(3) 據材料四,概括梁啟超對科舉選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啟超上述議論的目的。(8分)選擇題參考答案1-5addca 6-10cdcac 11-15bcbac 16-20bcddd材料題答案:21(1)理由:宰相職責本來很重,但唐初設立三省分割相權(2分);后因唐太宗曾擔任過尚書令,臣下回避,由仆射代尚書省長官為宰相(2分);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其他官員,身份也等同宰相(不輕易委任宰相,經常用其他官職來掌宰相權)(2分)。變化:明代廢除丞相制度,后設立內閣助理皇帝處理國政;清代設軍機處成為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4分,采分點在內閣、軍機處)(2)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容易被利用,造成多數人的暴政。(4分)(3)原則:三權分立(2分)評價:地位: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2分)進步性:“分權與制衡”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加強了國家權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穩定了政局,推動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4分)局限性:允許黑奴制度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印第安人同白人男子擁有相等的權利。(4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