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灌南高級中學高中語文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導學案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1).doc_第1頁
江蘇灌南高級中學高中語文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導學案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1).doc_第2頁
江蘇灌南高級中學高中語文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導學案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1).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灌南高級中學2014高中語文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導學案 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學習目標:1.揣摩詞意,理解和把握本詞的情感。2.閱讀章質夫的楊花詞,比較二者的各自的妙處。3.總結詠物詞的特點。學習重點:鑒賞詩詞內容,把握本詞的思想情感。學習難點:總結詠物詞的特點。一、自主學習1.解詞:從: 拋家: 無情有思:教: 傍路: 縈損柔腸:恨: 遺蹤: 一池萍碎:2.朗讀感悟:這首詞題目“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什么意思?參看注釋,對比章詞,說說二者的各自的妙處。參考:(1)章質夫,他作有詠楊花的水龍吟,蘇軾的這一首是次韻之作。(2)異同:章詞的妙處在于從詠物詞角度來說,章詞從各方面描寫楊花,先寫春末揚花飄飛,次寫楊花飛至各處青林、深院、珠簾,粘上春衣、繡床;映襯著蜂蝶、游魚和在樓頭遠望的女子,寫的極為細致;而蘇詞的妙處在于并非單純詠物之作,所以從藝術成就方面說蘇詞更高于章詞,更側重借物來言情。2、 交流展示1.這首詞開頭兩句是如何寫楊花的,研讀詩句說說,運用了什么手法?參考: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耐人尋味,“似花”是說楊花似花但不是花。說出了楊花的特點。下一句“也無人惜從教墜”說出楊花不如其他花那樣受人親睞,所以楊花飄飛的季節,人們也不愛惜它,隨它而去。此處用反襯法暗蘊縷縷憐惜楊花的情意,并為下片雨后覓蹤伏筆。2.詞的下片用兩個“恨” 寫出了什么情感?運用了什么手法?參考:在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中,作者用兩個“恨”,曲筆傳情地抒發了對于楊花的憐惜,實際寫落紅是為了陪襯楊花。 3.賞析結尾“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的妙處。參考:總收上文,余味無窮。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妙趣橫生。同時,與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相呼應,畫龍點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詞的主旨,給人以佘音裊裊的回味。3、 達標檢測蘇軾和章質夫兩首詞都是詠物詞,總結說說詠物詞的特點。參照后文賞析4、 知識鏈接寫作背景: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詠物詞。章質夫,福建蒲城人,是蘇軾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詠楊花的水龍吟,蘇軾的這一首是次韻之作。依照別人詞的原韻,作詞答和,連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韻”或“步韻”。蘇軾在一封給章質夫的信中說:“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一般認為這首詞作于公元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時蘇軾與章同在京城,交往頻繁。但信中提到章質夫“正柳花飛時”出任巡按,則與公元1081年初夏(史料記載為神宗元豐四年四月)章出為荊湖北路提點刑獄的經歷及季節特征相吻合。故定為公元1081年(元豐四年)更為妥當,時為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第二年。在藝術成就上,蘇軾的水龍吟超過了章詞。章詞的缺點在于寫楊花寫得太實,而蘇詞則寫的“似花還似非花”,在似于不似之間,含蓄雋詠恰到好處。齊白石談藝錄中說:“作畫秒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作詞又何嘗不是這樣,蘇軾是深諳此中三昧的。從中也可以看出詠物詞的寫法,就應“不即不離”,不要停留在物上,但又要切合詠物。借物來言情。水龍吟(蘇軾)賞析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耐人尋味,“似花”是說楊花似花但不是花。暗用梁元帝詠陽云樓詹柳詩“楊花非花樹”和白居易花非花詞“花非花,霧非霧”句意。“也無人惜從教墜”是指楊花不如其他花那樣受人親睞,所以楊花飄飛的季節,人們也不愛惜它,隨它而去。此處用反襯法暗蘊縷縷憐惜楊花的情意,并為下片雨后覓蹤伏筆。“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三句上承“墜”字,寫楊花飄落無歸狀,看似無情,實則有思。此句出自梁簡文帝折楊柳詩的“楊柳亂成絲”和杜甫白絲行的“落絮游絲亦有情”。 接著,詩人用“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將楊花比喻成一少婦,將“有思”具體化形象化。一個“縈”字,寫出了揚花的飛舞之態,更道出了思婦的柔腸欲斷之情。以下“夢隨”數句化用唐人金昌緒春怨詩意:“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借楊花之飄舞以寫思婦由懷人不至引發的惱人春夢,詠物生動真切,言情纏綿哀怨,可謂緣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輕靈飛動。在下闋首句“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中,作者以落紅陪襯楊花,曲筆傳情地抒發了對于楊花的憐惜。 繼之由“曉來雨過”而問詢楊花遺蹤,進一步烘托出離人的春恨。“一池萍碎”的“碎”,指細小之物,暗暗的道出貶謫的處境和心情,感嘆青春年華,美好生活的消逝,用了“不是”、“是”這樣對比強烈的詞語,否定了外界事物,而肯定了主觀感受,正合乎他“以反常合道為趣”的主張。把離人的感春傷別之情推向了高潮。肯定和否定相對立意,賦予轉折的條件,否定成為肯定的襯托。語盡情遙,含哺不露。給人以回味與聯想。下句“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是一種想象奇妙而兼以極度夸張的手法。這里,數字的妙用傳達出作者的一番惜花傷春之情。至此,楊花的最終歸宿和詞人的滿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將詠物抒情的題旨推向高潮。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一句,總收上文,既干凈利索,又余味無窮。它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妙趣橫生。同時,此句又與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相呼應,畫龍點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詞的主旨,給人以佘音裊裊的回味。從題目上看,這首詞是詠物的。而如果單從詠物著眼,蘇詞不及章詞,章詞從各方面描寫楊花,先寫春末揚花飄飛,次寫楊花飛至各處青林、深院、珠簾,粘上春衣、繡床;映襯著蜂蝶、游魚和在樓頭遠望的女子,寫的極為細致。而蘇詞并非單純詠物之作。沈謙填詞雜說里說:“東坡似花還似非花一篇,幽怨纏綿,只是言情,非復賦物。”其中“無情有思”、“尋郎”、“恨落紅”簡直就是寫人的句子,而非寫物。蘇詞既非著力寫花,也非著力寫人。劉熙載藝概中說:“東坡水龍吟起句云:似花還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詞評語,蓋不離不即也。”就詠物來說,寫楊花很有情似的,所以隨著夢境去萬里尋郎,最后化為浮萍,成為離人淚,所以是很細致的詠物。就寫人來說,這首詞描寫思婦愁情,夢里尋郎不成,春色又無法留住,寫出思婦的愁苦,是很好的抒情。用寫人的詞語來寫物,使物也有了人情味。最后“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把楊花和淚水結合起來,又寫楊花又寫人,虛虛實實,“不即不離”,不離所詠之物,不停留在形體的描寫上,而是注入了作者的深情,借吟詠楊花表達了一種深摯的情懷。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一體。詠物詞要是只停留在物上,無論寫得怎樣曲盡妙處,總是意義不大,境界不高。但若能在曲盡事物的基礎上描寫人物的情思,使含義不只停留在物上,便可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難怪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