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doc_第1頁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doc_第2頁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doc_第3頁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doc_第4頁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年級下冊知識點歸納第一單元 數 據 收 集 與 整 理1. 收集數據的方法:(1) 民意調查:如投票選舉。(2) 實地調查:如現場觀察,收集,統計數據。(3) 媒體調查:報紙,電視,網絡等。注意:選擇收集數據的方法,要掌握兩個要點:1.是要簡便易行;2.要真實全面。2. 全面調查:(1) 全面調查;考察全面對象的調查叫做全面調查。(2) 劃計法:整理數據時,用“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這種記錄數據的方法叫做劃計法。(3) 百分比: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與總數的比。注意:調查方式有兩種: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 3.抽樣調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對象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調查的數據的結果來推斷全體對象的情況。4.總體:要考察對象的全體。樣本:被抽取的個體組成一個樣本。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組成稱為個體。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叫做樣本容量(不帶單位)5.抽樣調查的要求和特點:(1)特點:優點:花費少,時間短,節省人力物力財力,破壞性小。 缺點:結果性往往不如全面調查的結果準確,且樣本選取不當,會增大估計總體的誤差。(2)要求:為了獲得較為準確的調查的結果,抽樣時要注意樣本的代表性和廣泛性,也就是要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6.數據處理的過程: (1)數據處理的過程一般包括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數據和分析數據。 (2)數據處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活中的現象,對未知的事情做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7.常見的統計圖及其特點:(1)折線統計圖: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2)條形統計圖:反映每個項目的具體的數據。 (3)扇形統計圖:反映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8.數據的頻數分布表:反映了一組數據中的每個數據出現的頻數,從而反映了在數據組中各數據的分布情況。 要全面地掌握一組數據,必須分析這組數據中的各個數據的分布情況。9.頻率分布直方圖; 為了直觀地表示一組 數據的分布情況,可以以頻數分布表為基礎,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1)頻數分布直方圖是條系形統計圖的一種。 (2)直方圖的結構:由橫軸,縱軸,條形圖三部分組成。 橫軸表示分布的情況縱軸表示頻數條形圖直方圖的主體部分,底邊長是組距,高是頻數。10,作直方圖的步驟:(1) 作兩條互相垂直的軸: 橫軸和縱軸。(2) 在橫軸上畫一些相互連接的線段,每條線段表示一組,在線段的左端點標明這組的下限,在最后一組的線段的線段的右段標明其上限。(3) 在縱軸上劃分刻度,并用自然數標記。(4) 以橫軸上的每條線段為底各作一個矩形立于橫軸之上,使矩形的高等于相應的頻數11. 列頻數分布表的一般步驟: (1) 計算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 (2) 決定組距與組數。 (3) 劃記 (4) 列頻數分布表。記住的知識點:1. 普查:為一特定目的而對所有考察對象作的全面調查叫做普查。2. 抽樣調查:為一特定目的而對部分考察對象作的調查叫做抽樣調查。3. 總體:所要考察的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4. 個體:其中每一個考察對象叫做個體。5. 樣本:從總體中取出的一部分個體叫做這個總體的一個樣本。6. 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叫做樣本的容量。樣本和總體的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選取樣本的目的是了解總體。普查是通過調查總體的方式來收集數據,抽樣調查是通過調查樣本的方式來收集數據。抽樣調查對樣本最基本的要求是,樣本在總體中要合適或具有典型性。7. 頻數:表示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8. 統計圖表是指統計圖形和統計表格,它們是表示信息的兩種不同形式。9. 利用統計結果作出判斷或決策第二單元 表內除法(一)1、 平均分1、 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2、 平均分的方法:(1)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2) 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2、 除法1、 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2、 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后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其他讀法不變。3、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就被除數,除號后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3、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1、 求商的方法:(1) 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 用乘法算式求商。(3) 用乘法口訣求商。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4、 解決問題1、 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商、因數因數=積、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2、 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1) 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2) 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一)1、 軸對稱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成軸對稱圖形的漢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豐,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畫,傘,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畝,目,山,單,殺,美,春,品,工,天,網,回,喜,莫,罪,夫,黑,里,亞。2、 平移:當物體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運動,并且物體的方向不發生改變,這種運動是平移。只有形狀、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圖形通過平移才能互相重合。3、 旋轉:物體繞著某一點或軸進行圓周運動的現象就是旋轉。第四單元 表內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數( )=被除數”,再根據乘法口訣計算得商。2、 解決問題 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幾,和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計算。第五單元 混合計算1、 混合計算混合運算,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到右按順序計算。2、 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1、 想好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2、 可以畫圖幫助分析。3、 可以分布計算,也可以列綜合算式。第六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1、 有余數的除法1、 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會有剩余。2、 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必須比除數小。最大的余數小于除數1,最小的余數是1。3、 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1) 先寫除號“廠”(2) 被除數寫在除號里面,除數寫在除號的左側。(3) 試商,商寫在被除數上面,并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4) 把商與除數的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相同數位要對齊。(5) 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如果沒有剩余,就表示能除盡。4、 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可以分四步進行:一商,二乘,三減,四比。(1) 商:即試商,想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且小于被除數,那么商就是幾,寫在被除數的個位的上面。(2) 乘:把除數和商相乘,將得數寫在被除數下面。(3) 減: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所得的差寫在橫線的下面。(4) 比:將余數與除數比一比,余數必須必除數小。2、 解決問題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余數。第七單元 萬以內數的認識一、1000以內數的認識1、10個一百就是一千。2、 讀數時,要從高位讀起。百位上是幾就幾百,十位上幾就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中間有一個0,就讀“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3、 寫數時,要從高位寫起,幾個百就在百位寫幾,幾個十就在十位寫幾,幾個一就在個位寫幾,哪一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占位。4、 數的組成:看每個數位上是幾,就由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組成。二、10000以內數的認識1、10個一千是一萬。2、 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與1000以內的數讀法和寫法相同。3、 最小兩位數是10,最大的兩位數是99; 最小三位數是100,最大的三位數是999;最小四位數是10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三、整百、整千數加減法1、整百、整千加減法的計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數看成幾個百,幾個千,然后相加減。(2)先把0前面的數相加減,再在得數末尾添上與整百、整千數相同個數的0。2、估算把數看做它的近似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