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學習目標課程標準重點難點1.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2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1.秦皇帝制度和秦朝的中央官制及特點。(重點)2秦朝的地方行政機構設置及內容。(重點)3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作用。(重難點)一、“六王畢,四海一”1統一六國(1)概況:公元前230 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相繼攻滅東方六國。(2)意義: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2開拓疆土(1)概況北方北擊匈奴,收回河套地區,修筑長城和“直道”南方開鑿靈渠,平定嶺南,在嶺南置郡“西南夷”開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區任命官吏(2)意義: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歷史認識秦結束了戰國分裂割據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統一,是歷史的進步現象,也是秦始皇主要的歷史功績,為以后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二、海內為郡縣1演變(1)起源:春秋戰國時期,列國出現郡、縣等新的地方行政區劃形式。(2)推廣:秦統一后,秦始皇確定以郡縣制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2內容郡直屬于中央,設郡守、郡尉、監御史等職官,分掌行政、兵事、監察職責縣隸屬于郡3.特征: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4影響:郡縣制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關鍵點撥秦朝實行的郡縣制實質上是對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對分封制的繼承和發展。分封制下官位世襲,獨立性強,不利于中央集權;郡縣制下官員由中央任命,聽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權。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并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三公:即協助皇帝處理政事的丞相、主管軍事的太尉和負責監察系統的御史大夫。(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門的主管官員。3議政制度:以“朝議”的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備皇帝裁決,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4“漢承秦制”:西漢王朝大體沿襲了秦朝的官僚制度,歷史上稱為“漢承秦制”。概念辨析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制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君主專制是決策方式,強調君主個人權力至高無上;中央集權是一種政治體制,強調中央對地方的統治。二者相結合構成了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思維點撥“漢承秦制”并非漢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并有所損益變化。主題一郡縣制的推行史料(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思考(1)王綰、李斯對地方管理體制的主張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秦始皇最終采納了誰的主張?為什么?答案(1)王綰主張實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遼闊,將王室親族分封到新占領的地區,有利于鞏固帝國的統治。李斯主張實行郡縣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導致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2)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主張。原因是歷史經驗證明,郡縣制有利于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項目分封制郡縣制不同點劃分依據以宗法制為原則,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的,按地域劃分地方長官權力諸侯的王位世襲,擁有封地,分別統治部分土地和人民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祿沒有封地,官位概不世襲與中央的關系諸侯在地方上有很強的獨立性郡縣是地方的行政機構,必須絕對服從中央歷史作用雖有利于鞏固統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性質貴族政治官僚政治相同點性質: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王權的政治主題二皇帝制度與三公九卿制度探究點1皇帝制度的特征及本質史料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詔令是“議帝號”。群臣商議后向秦王建議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號”,請王為“泰皇”。秦王不以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并說:“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他還采納了群臣關于皇帝“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的建議。思考史料中反映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質是什么?答案特征: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本質:君主專制,即皇帝是封建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權力中心。探究點2三公九卿制史料秦朝“九卿”中的郎中令主管宮廷戍衛和皇帝的侍從警衛,宗正主管皇帝事務,治粟內史主管國家財政,少府主管皇室財政。思考據史料歸納秦政權的特點。結合所學分析三公九卿制在處理國家政務上的特點。答案(1)核心是“皇權至上”。“家天下”,家國同治。(2)分工嚴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分別向皇帝負責。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1)以皇權為中心,大權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皇帝是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權力中心。(2)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職就是為皇室專設的,是為皇帝服務的。“國”與“家”同治,這是封建時代統治制度的特點。(3)中央官職分工嚴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確保了皇帝大權獨攬和對人民的統治。(4)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絕對服從中央,最后集權于皇帝,加強了中央集權。西周與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較中央政治體制地方政治體制選官制度政治特點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家國一體,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與宗法制相聯系,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形成了建立在血緣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祿制度奴隸制的貴族政治秦朝以皇權為中心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三公九卿”分工嚴密,各司其職郡縣制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按地域劃分實行俸祿制度,官位概不世襲,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遣封建的官僚政治1某博物館藏有一塊磚,此磚長30.8厘米、寬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線劃為12方格,每格內有一陽文秦篆,被推測為秦代遺物。磚文為“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這一遺物印證了秦朝()A是大一統的王朝 B沒有自然災害C人民生活富裕 D社會安定團結答案A解析“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大意是:四海之內都臣服了,糧食豐收,路上沒有逃荒要飯的百姓。由此可知秦朝為大一統的王朝。2秦嶧山刻石中說:“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攻戰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針對上述問題,“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為使“兵不復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長城B實行分封制C實行郡縣制D禪讓制答案C解析秦朝實行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治,防止諸侯混戰的局面再出現。3顧炎武論及某一制度時,認為其最大的弊端是“盡天下之權,而收之在上”。該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縣制 D世官制答案C解析根據“盡天下之權,而收之在上”可知,題目強調中央對地方控制過于死,分封制地方有很大的自主權力,故A項錯誤;宗法制強調按血緣關系來分配權力,與對地方控制無關,故B項錯誤;郡縣制的實行,實現了中央對地方的絕對控制,故C項正確;世官制是秦漢以前的人才選拔制度,故D項錯誤。4有學者說,“秦朝這一制度構成了嚴密的中央統治體系,開后世兩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 D郡縣制度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皇帝制度體現的是專制主義,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嚴密的中央統治體系”“中央官制之先河”,三公九卿制度屬于秦開創的中央官制,故B項正確;御史制度屬于中央監察制度,故C項錯誤;郡縣制屬于地方行政制度,故D項錯誤。5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二(秦)郡縣官吏統統由享受俸祿的職業官僚擔任,任免權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軍事,郡監御史掌監察。郡縣官必須服從朝廷的統一調動。官員調任官職,不得攜帶舊部屬吏。每年正月“大課”,中央考課郡守,郡守考課縣令長。李治安主編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1)根據材料一,概括戰國時期分封制的影響,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2)據材料二,概括秦朝郡縣制度的主要影響。 答案(1)影響:諸侯國關系疏遠,相互攻擊,威脅周天子的權威。 破解:統一國家;推行郡縣制。 (2)影響: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解析(1)第一小問影響,據材料一“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得出關系疏遠,相互攻擊,據材料一“周天子弗能禁止”得出威脅周天子的權威;第二小問破解,據材料一“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得出統一國家,據材料一“皆為郡縣”得出推行郡縣制。(2)據材料二“任免權集中于中央”“郡縣官必須服從朝廷的統一調動”得出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對點練知識點1秦的統一1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在黃河附近筑堤自保,甚至還惡意將災害引致鄰國。戰國時,趙國曾將黃河決堤以浸淹齊魏。這說明()A禮樂秩序遭到嚴重破壞B地方割據勢力威脅中央C分封制嚴重阻礙農業發展D大一統王朝出現具有合理性答案D解析材料講述諸侯以鄰為壑,是諸侯國之間的爭端,材料不涉及上下尊卑的禮樂秩序,故A項錯誤;材料不涉及中央與地方的斗爭,故B項錯誤;材料講述壅防百川,各自為利,材料不涉及分封制與農業的關系,故C項錯誤;諸侯國之間在水利的斗爭說明實行中央集權,有利于生產生活,是歷史的趨勢,建立大一統王朝具有合理性,故D項正確。2資治通鑒記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這一現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被破壞B新的社會制度已經確立C等級制度被破壞D貴族特權被廢除答案A解析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森嚴等級。三家分晉說明分封制被破壞,A項正確;B、D兩項題干無從反映,也不符合史實;C項易誤選,原因是對分封制的理解與基于題干表面的認識。3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滅掉六國,完成統一。秦滅六國的主要條件有()秦國實力的強大人民渴望統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A BC D答案C解析均是秦滅六國的條件。知識點2郡縣制度4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對空前擴大的統治區域,卻采用了郡縣制。其進步性主要體現在()A行政區域劃分的變化B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C官員任用原則的變化D保證了專制皇權的強化答案C解析郡縣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區別在于管理體制的不同,與行政區域劃分關系不大,故A項錯誤;郡縣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故B項錯誤;分封制下地方官員世襲產生,而郡縣的主要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故C項正確;郡縣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強中央集權,并不能保證專制皇權的強化,故D項錯誤。5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為能夠“制六合”而采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A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 B統一文字C統一貨幣 D統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郡縣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6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滅者六國耳,非盡滅三代之所封也。則分之為郡,分之為縣,俾才可長民者皆居民上為天下計,則(郡縣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意在說明()A郡縣制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B秦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C郡縣制優于分封制,其危害小于分封制D郡縣制與分封制互有利弊,應相互借鑒答案C解析分封制僅歷經商周時期,“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說明郡縣制優于分封制,“為天下計,則(郡縣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知郡縣制的危害要小于分封制,故C項正確。知識點3皇帝制度7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追尊秦莊襄王,并通過營建極廟、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復強調其“始皇”的身份,將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A恢復周朝的宗法制度B強化政權的合法性C消除前朝的政治影響D開創新的皇帝制度答案B解析通過材料“追尊秦莊襄王,并通過營建極廟、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復強調其始皇的身份,將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不難得知,秦始皇一方面是在強調自己的世系,另一方面又在彰顯其開創性,這都是在強化新生秦帝國的合法性,故B項正確。8在影視作品中,人們經常把皇帝稱為“陛下”,“陛下”本來是指宮殿的臺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臺階。“陛”的兩側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測,群臣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轉達。“陛下”稱謂的由來從本質上反映了()A專制皇權不容逾越B皇帝安危國之大事C封建等級制度森嚴D皇帝顯示自己威風答案A解析注意關鍵詞“本質上”。從材料來看,“陛下”實質上是皇權至上的體現。知識點4三公九卿制度9元朝人胡三省說:“秦置御史,掌討奸猾,治大獄,御史大夫統之。”他認為御史大夫的重要職責是()A執掌奏章,下達詔令B統領百官,處理政事C監察官員,審理大案D草擬詔書,審議執行答案C解析執掌奏章,下達詔令材料沒有涉及到,故A項錯誤;統領百官,處理政事是丞相的職責,故B項錯誤;“掌討奸猾,治大獄”表明御史大夫的職責是監察官員,審理大案,故C項正確;草擬詔書,審議執行是唐朝三省的職責,故D項錯誤。10秦朝時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廟祭祀禮儀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少府,掌管皇室財政;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仆,掌管宮廷御馬;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這反映了九卿()A職權細化,各負其責B服務皇室,君權至上C政務繁雜,中央集權D官員眾多,權力分化答案B解析在秦漢時期,古代封建社會的官僚機構還未實現職權的細化,故A項錯誤;通過材料不難看出,九卿大多數都是為皇室所效忠和服務的,這就表明了皇權的至高無上,故B項正確;“政務繁忙”材料無法體現,故C項錯誤;秦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官僚制度的雛形和奠基時期,尚未能實現“官員眾多,權力分化”,故D項錯誤。能力練11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呂不韋組織編撰呂氏春秋,主張以法治國、因時變法,并認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這反映出呂氏春秋()A闡述了反專制的政治傾向B反對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C主張調和君權與相權的矛盾D認識到君主專制強化的弊病答案A解析“認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具有明顯的反專制傾向,故A項正確;“中央集權”主要指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主張以法治國、因時變法”不能體現反中央集權的思想,故B項錯誤;“主張以法治國、因時變法,并認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沒有涉及到君相之間的關系,故C項錯誤;“認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可以看出其對君主專制的反對,但沒有指出其具體的弊病,故D項錯誤。12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秦始皇此舉的主要意圖是()A建立保密制度 B震懾謀反之徒C維護皇帝權威 D削弱丞相權力答案C解析材料雖涉及保密,但此舉并非為了建立保密制度,故A項錯誤;“中人”只是泄露了秦始皇對丞相車騎眾多不滿的消息,并非謀反,故B項錯誤;秦始皇“弗善”是因為丞相車騎過多損害了皇帝的權威,捕殺在旁者也是因為“中人”泄密給丞相,有損皇帝權威,故C項正確;此舉并未削弱丞相權力,丞相仍是百官之首,故D項錯誤。13在秦代,官僚這種政治角色是從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變而來的,同時設置官府中掌管薄書案牘的吏胥,輔助官員履行政務。這表明秦代()A已出現了完整的官僚體系B平民政治已取代貴族政治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經形成D中央文官的地位較為突出答案C解析秦朝是古代中國官僚制度的奠基時期,其官僚體系剛剛從貴族政治演變而來且尚處于雛形階段,故A項錯誤;在古代中國的地主政權之下,取代貴族政治的只可能是官僚政治而非平民政治,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可知,官員之下已設置有輔助其履行政務的吏胥,古代中國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業已形成,故C項正確;材料并沒有刻意突出“中央”與“文官”的特別地位且沒有與之相對應的對比,故D項錯誤。14學者林甘泉發現古籍中沒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職的記載,他認為:“應當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職的,并因此而達到削弱丞相軍權的目的但實際上太尉一職并未委派給任何人。”這說明()A秦設“太尉”官職只是后人的猜測B秦朝為提高行政效率廢除“太尉”C“太尉”設與不授服務于皇權需要D秦統一六國后已無設“太尉”必要答案C解析材料“學者林甘泉發現古籍中沒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職的記載”的意思是太尉沒有授予某人,而不是沒有太尉之職,故A項錯誤;材料表明太尉沒有授予任何人,達到削弱丞相軍權的目的,故B項錯誤;秦統一六國后設置太尉一職,但沒有授予任何人以達到削弱相權的目的,故D項錯誤。15著名學者柏楊提出:“秦政府的組織精神,是政治、軍事、監察三權分立,互不統攝。”此“組織精神”()A能夠解決地方無權 B保證了民主決策C改變不了皇帝專制 D防止了官員腐敗答案C解析秦政府“政治、軍事、監察三權分立,互不統攝”,但最后集權于皇帝,本質上是皇帝的專制獨裁,故C項正確。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肇端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郡縣制度,秦代趨于成熟,兩漢則日臻完備,成為漢帝國地方政治活動的核心與基干,也構建了兩千多年中國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周長山漢代地方政治史論:對郡縣制度若干問題的考察材料二郡縣制打破了傳統領主特權,為全國大市場的建立創造了條件,而傳統農民在擺脫舊領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發揮出巨大的生產積極性,他們第一次從底層產生了生產革新的沖動他們已經破天荒地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大連明星小學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鎮賚縣鎮賚鎮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期中數學試題含解析
-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溝通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年模擬歷史試題(二)
- 礦熱爐安全培訓
- 企業營銷培訓
- 2025科技公司股權轉讓協議 科技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樣本
- 2025律師事務所合同律師的聘用合同
- 2025年國內購銷合同協議范本
- 2025國內外合同管理資料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承包餐館協議書模板
- 《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 2015年版
-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
- 第三方房屋抵押擔保合同
- 2025年山東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下學期二模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校園零星維修協議書
-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2025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燕園元培杯”2023-2024學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試題詳解
- 消防隊伍廉潔警示教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