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石油天然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寫指導書(長輸管道部分)_第1頁
陸上石油天然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寫指導書(長輸管道部分)_第2頁
陸上石油天然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寫指導書(長輸管道部分)_第3頁
陸上石油天然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寫指導書(長輸管道部分)_第4頁
陸上石油天然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寫指導書(長輸管道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4陸上石油天然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寫指導書(長輸管道部分)1 設計依據1.1 依據的批準文件列出該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所依據的批準文件和相關的合法證明文件名稱、編制單位、發文單位、日期、文件號等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開發方案)及批復文件;建設項目設計委托書(任務書、合同書);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及備案文件等。1.2 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規列出該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應遵循的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等。1.3 執行的主要標準規范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列出該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執行的國家或行業標準、規程和規范(如有修訂以最新修訂版本為準)。若文件較多,可分類列出。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標準規范:石油天然氣工業輸送鋼管交貨技術條件(GB/T9711.1-1997)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5)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9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03)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3-2003)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鋼質管道及儲罐腐蝕控制工程設計規范(SY0007-1999)原油和天然氣輸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設計規范(SY/T0015-98)石油設施電氣裝置場所分類(SY/T0025-95)石油天然氣工程總圖設計規范(SY/T0048-2000)輸油(氣)鋼質管道抗震設計規范(SY/T0450-2004)石油工業動火作業安全規程(SY/T5858-2004)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使用規范(SY6503-2000)石油天然氣安全規程(AQ2012-2007)1.4 與安全設施設計相關的其他設計依據2 工程概述2.1 建設項目概況2.1.1 項目簡況依據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簡要說明工程建設地點、輸送介質、工藝、設計輸送能力、設計壓力、管道長度、管徑以及站場設置、工程難點地段等。2.1.2 環境概述1)自然環境:氣象條件(見附表1 沿線主要氣象資料統計表);水文條件;土壤及腐蝕性;植被;地形地貌(見附表2沿線地貌區域劃分統計表); 沿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抗震設防烈度及地震斷裂帶分布等。2)社會條件:沿線交通、人文、經濟、規劃、建(構)筑物狀況等。2.1.3 物料按標準列表說明工程所涉及的原油、天然氣等流體的性質。對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天然氣,應特別說明天然氣中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組分含量。說明工程所涉及的其他危險物質(如甲醇)或化學藥劑的名稱和用量。2.2 線路工程2.1.1 線路走向簡要說明線路的總體走向,主要包括線路(干、支線)的起點(首站)、中間站(含分輸站)、終點(末站)的地理位置及其分段線路長度,并給出沿線行政區劃統計表(見附表3 行政區劃分及其長度統計表)和走向示意圖。2.1.2 管道敷設簡要說明一般地段埋地管道的敷設方式、埋深、管溝開挖及施工作業帶的要求。2.1.3 管道穿跨越簡要說明管道沿線經過的山體、河流、等級公路、鐵路分布,穿(跨)越方式,主要技術參數等。列表說明管道全線穿跨越的工程量(見附表4、5、6)。2.3 工藝站場2.3.1 站場設置(見附表7 各類站場統計表),簡要說明各站場的功能、建設規模、位置,重點介紹區域及總平面布置,并提供平面布置圖。2.3.2 工藝流程簡述調壓、緊急關斷、放空、清管、加熱等系統的工藝流程,說明各流程的主要技術參數。2.4 防腐、保溫及陰極保護2.4.1 外防腐層簡要說明管道外防腐層及防水保溫層的材料結構、補口方式。2.4.2 管道內涂層簡要說明內涂層選擇的原則和結構參數。2.4.3 陰極保護推薦的陰極保護方案。簡要說明,當采用強制電流陰極保護方案時,結合工藝站場的布置確定陰極保護站分布、數量、供電方式、建站類型等;當采用犧牲陽極保護時,簡述設計原則、陽極材料的選用和數量。2.4.4 站場工程防腐及保溫說明管道、設備防腐及保溫的原則以及設置方案。2.5 自動控制與儀表工程簡述管道工程總體控制方案和基本操作原理。2.6 通信工程2.6.1 工程采用的通信方式。2.6.2 說明光、電纜線路路由走向、線路長度、敷設方式。2.6.3 說明通信設備的供電方式、負荷等級。2.7 公用工程2.7.1 供配電工程1)說明供電方案,包括各站場的負荷特性、負荷等級、供電電源位置、電壓等級、送電回路。如有自備電站,應說明其驅動機類型、裝機容量、臺數、運行方式、并網方式。2)說明變、配電所的數量、容量、位置、布置形式。2.7.2 建筑與結構說明單體和群體建筑的耐火等級、規模、平面形式、結構形式、使用內容、層數、層高等。2.7.3 給排水及消防1)給排水應說明各類站場的用水量、水源、水壓、水質(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消防用水)及清污分流的處理方式。2)消防說明站場的等級及其配套消防方式、外部協作條件,消防站的等級規模,固定(半固定)消防系統配置,消防器材配置,消防系統在火災發生時的響應啟動方式。2.7.4 供熱說明加熱爐、熱媒參數,燃料結構,水處理方式,供熱系統防火、防爆措施。2.7.5 暖通說明采暖、空調、通風方案及主要消耗指標。2.8 伴行路簡述伴行路的選線原則、等級、建設標準;當管道在伴行路面敷設時,應給出線路平面及縱斷面結構圖。3 危險有害因素分析3.1 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描述可引用安全預評價報告中的內容,主要包括物料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工藝過程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和自然環境的風險分析等。3.2 研究課題結論性意見安全預評價報告有時會提出一些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這些課題需要在設計階段進行深入研究。在此說明研究結論和有關安全設計方案。3.3 補充風險分析如工程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新設備,應對其可能產生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重點分析。根據工程具體特點,設計單位可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補充分析。4 初步設計中采取的主要防護技術措施分類說明在初步設計中采用的主要防護技術措施、選擇依據以及與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符合性。4.1 總圖及運輸4.1.1 說明選定站址的位置及其與周邊的關系,重點說明站場選址合理性,與周邊的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要求。4.1.2 說明總平面布置的功能分區、站內的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等,明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是否按功能分區、站內裝置間的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要求;油品站場采取豎向布置,是否采取導流措施。4.1.3 回填站場基礎穩定的措施。4.1.4 站場道路設置。4.2 線路走向選擇4.2.1 輸氣線路地區等級的劃分及強度設計系數的確定(見附表8沿線地區等級劃分統計表)。4.2.2 說明管材、管型、制管標準的選擇,從技術、經濟、采購等方面說明理由。4.2.3 在輸油管道存在翻越點時,應說明其后的保護措施。4.2.4 特殊地形段管道分布及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1) 丘陵、山區、水網地區的敷設方式。2) 與高壓輸電線、電氣化鐵路并行段的雜散電流排流措施,與其它已建地下構筑物交叉處理措施。3) 災害地質段的敷設方式。4) 特殊地區管段,包括沼澤、地震斷裂帶、采空區、濕陷性土壤、砂土液化等地段的安全措施。4.3 站場工藝4.3.1 輸油管道站場防凝管、防水擊、防雷擊、防靜電、安全排放及罐區防火防爆安全措施。4.3.2 輸氣管道站場1)進出站截斷閥、火炬(放空)系統、氣質控制儀表、清管放空系統等設置。2)當輸氣干(復)線與(原管線)支線、支干線、聯絡線壓力等級不一致時,保證分輸站下游低壓系統正常運行的安全措施等。4.4 線路截斷閥的設置簡要說明線路截斷閥設置原則、閥門類型、數量和位置(見附表9 管線截斷閥室一覽表)。4.5 穿(跨)越工程河流、大型沖溝、山嶺隧道、鐵路、公路、特殊地段穿(跨)越工程等。4.6 給排水與消防水源可靠性、消防泵房配置、消防管網設置及污水事故池的設置等。4.7 供配電工程4.7.1 說明站場、RTU閥室供電電源的可靠性。4.7.2 保證特別重要負荷,如消防、通信、控制、儀表等安全供電的措施。4.7.3 配電設備設置的安全措施。4.7.4 電氣設備的防爆、防火、防腐蝕措施。4.7.5 防雷、防靜電保護措施。4.8 自動控制與儀表工程4.8.1 簡述自控系統邏輯控制及全線緊急關斷、儀表和系統的故障診斷、管線泄漏檢測、可燃氣體濃度、感溫檢測報警等功能。4.8.2 站場的爆炸危險場所等級,選用儀表的防爆級別以及措施。4.9 通信工程4.9.1 各站場、閥室的通信方式及可靠性分析。4.9.2 防雷及接地系統設置。4.9.3 光(電)纜線路防腐、防洪、防鼠害措施等。4.10 防腐保溫與陰極保護4.10.1 根據管道走向選擇各區域的特點,說明外防腐、保溫結構及陰極保護站設置合理性。4.10.2 說明與高壓電線、電氣化鐵路平行敷設段的分布,雜散電流干擾源的性質、類型及工作狀況,排流保護的方法和措施的選擇。4.10.3 穿(跨)越段的防腐及陰保措施。4.10.4 站場區域保護的設置,重點說明大型儲罐罐底外側防腐措施。4.10.5 根據輸送介質的性質,說明防止管內壁CO2、H2S、H2O等腐蝕的措施。4.10.6 犧牲陽極的設置情況。4.11 建筑與結構對重點或大中型建筑應列出抗震、消防措施。4.12 事故應急措施應急措施的制定可借用周邊已有的社會力量、組織機構、設備設施。根據工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應急技術措施,主要包括火災爆炸事故、重大油氣泄漏、事故、打孔盜油事件、自然災害搶險、應急設備裝備等。4.13 安全預評價報告建議措施采納情況分類列出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中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的采納情況;對未采納的或部分采納的措施,說明原因。5.安全設施設計后的風險狀況分析若初步設計已落實了安全預評價報告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可摘錄安全預評價報告中的相關結論。若安全措施有重大改變,應對變化部分應重新進行評價、驗證。5.1 站場安全設施設計風險狀況分析5.1.1 區域布置和總平面布置風險狀況分析。5.1.2 站內工藝過程控制系統(PCS)、火氣系統(F&GS)、緊急關斷系統(ESD)或安全儀表系統(SIS)、單元控制系統(UCS)的風險狀況分析。5.1.3 消防、供配電、防雷、防靜電、防腐保溫的風險狀況分析。5.2 線路設計安全風險狀況分析5.2.1 路由選擇及敷設方式。5.2.2 管材選擇合理性分析。5.2.3 截斷閥選型及設置可靠性分析。5.2.4 特殊區域管線設計安全技術措施合理性分析。5.2.5 管道防腐、保溫及試壓、清管、干燥、置換的合理性分析。6 安全管理機構、設施6.1 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情況簡述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后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情況,附組織機構圖;簡述安全專職人員的配置情況(有無新增人員均需說明)。6.2 維修、保養、日常檢測檢驗人員說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資質要求,以及車輛、設備的配置。6.3 安全教育設施及人員說明機構人員配備、資質素質要求、教培設備名稱、數量。7 專用投資概算給出工程概算總投資,列表說明用于安全的專用投資及其占總投資的比例(參見附表10)。用于安全的專用投資包括但不限于此表內容。7.1主要生產環節安全專項防范設施費用7.2 防洪和水工保護7.3 安全措施費用7.4 安全培訓和事故應急演練費8 主要結論和建議8.1 主要結論歸納初步設計所采用的安全設施和采取的安全措施,明確安全預評價報告書的安全措施是否得到了落實;說明設計是否滿足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8.2 建議為進一步降低風險,根據同類建設項目的管理情況和發展趨勢,說明還需要改進或增加的其他內容和建議,如已運行正常的同類建設項目的經驗,需要開展專題攻關研究的內容,在施工圖設計中需進一步落實的問題等。附圖區域位置圖線路走向圖站場總平面圖及豎向布置圖站場工藝及自控流程圖(PFD/PID)煙氣、可燃氣體檢測儀及報警點位置分布圖火災爆炸危險區域等級劃分圖其他相關圖紙附表附表1 沿線主要氣象資料統計表序號項目單位區縣1區縣21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2降水最大降水mm最小降水mm3最大凍土深度m附表2 沿線地貌區域劃分統計表序號地貌單元起止區間線路長度 km主要植被1平原2丘陵3中、低山4黃土梁峁溝壑5沙丘6河谷川臺7鹽堿地8水網地區9戈壁荒漠合計附表3 行政區劃分及其長度統計表序號省(市)名稱市(縣)名稱線路長度 km備注12合計附表4 河流(沖溝)穿(跨)越統計表序號河流(沖溝)名稱穿(跨)越位置或樁號穿(跨)越長度 m穿(跨)越段管徑 mm穿(跨)越方式備注12附表5 山嶺隧道穿越統計表序號隧道名稱穿越位置或樁號隧道長度 m穿越段管徑mm山體類別備注12附表6 公路、鐵路穿(跨)越統計表序號公路、鐵路名稱路面寬度m路面結構敷設方式備注12附表7 各類站場統計表序號站場名稱站址線路里程 km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