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種植管理與加工技術_第1頁
茶葉種植管理與加工技術_第2頁
茶葉種植管理與加工技術_第3頁
茶葉種植管理與加工技術_第4頁
茶葉種植管理與加工技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茶葉種植與加工技術一、茶葉樹的生物學特性茶葉樹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宜栽培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525之間,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間。以酸性紅壤、紅黃壤、黃壤的丘陵、高山環境為宜;易旱易澇、石灰質、近中性或堿性土壤不宜栽植。茶葉生產的最低日平均氣溫為10,以后隨氣溫的升高而生長增快,日平均氣溫1520時生長較旺,茶葉產量和品質較好,日平均氣溫超過20生長雖旺盛,但茶葉粗老質量差,當日平均氣溫低于10時,茶芽生長停滯進入休眠。我國一般茶葉新梢生育45月為最旺盛時期,其次在79月。茶葉樹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長,茶葉每年只發24輪,管理好,采摘技術措施得當可達到58輪新梢。二、造好茶葉品種和茶園地茶葉品種的優劣關系到將來投產的茶葉的產量和質量,適應市場的需求才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目前我縣栽培的品種主要是福鼎大亮、福云六號等。茶樹是一種長壽的常綠樹種,定植后可收獲幾十年。新建茶園是百年大計,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認真地選擇茶園地是獲取高產、穩產的基礎,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地進行施工設計,使其實現規模化、良種化、機械化創造條件。一般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緩、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濕潤、能排能灌、集中連片的紅壤、黃壤為主。茶園地確定后,開墾種植時應有利水土保持的原則,15度以上的坡地應筑水平梯田,梯田寬不能小于165,坡度大于30度以上的陡坡不宜作茶園,以免水土流失嚴重,茶樹生長不良減產。茶園地不論平地或梯田都應深耕達70以上。三、種植技術1、開定植溝施基肥。種植前應進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機質的堆廄肥、餅肥和一定數量的磷肥為好。用量依土質而異,一般每畝施堆廄肥3050擔或餅肥50100,骨粉或過磷酸鉀1525。按茶行設計布局,開定植溝,深寬為2050厘米,施入肥料后與土充分拌勻,蓋土耙平再按株叢距種植。2、種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采用單行條栽(高寒山區茶園),為了提高茶葉樹群體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養低矮型的比較合適。行叢距902025,畝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種植24株為定,待茶苗成活后根據茶苗生長情況進行間苗、補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畢即壓緊土壤澆定根水。為防止苗木失水,保證成活,種植時茶苗應剪去部分枝葉,必要時在高溫的旱季還要適當遮蔭、澆水抗旱保苗。四、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茶葉樹栽培技術的中心環節,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水土保持與灌溉等。茶葉樹行間松土可防止表土水分蒸發,使水滲到土中,增加土壤空隙,減少水土流失。一般每年春、夏、秋季各進行一次,深度710為宜,茶園“封行”前宜淺耕,“封行”后結合施肥進行。1、施肥茶葉樹在生長期和多次修剪、采枝葉過程中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養料,因此必須對茶園進行肥料補充,才能獲得穩產、高產。施肥量依據樹齡樹勢,采葉量和土壤條件來決定。幼齡茶樹春夏季結合抗旱以施水肥為主,秋季施基肥。施肥方法以穴施和溝施為好。采葉茶樹所需肥料,應以氮肥為主,磷、鉀肥次,一般每50鮮葉施肥量,氮肥2025、磷肥0507、鉀肥0508。基肥在秋季結合中耕進行,茶樹生長活動期29月施肥以葉面噴施為佳。追肥多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酸銨等。2、水土保持。茶園多建在山坡地上,沖刷嚴重,要建設好排灌系統,間種綠肥、蓋草、培土,減少水分蒸發,增加土壤養分,抑制雜草生長,提高茶葉產量。五、樹冠管理為了增強樹勢,獲得高產穩產和延長茶樹的經濟年齡,修剪是一項重要措施。經定型修剪能抑制茶苗頂端優勢促進其側枝和腋芽萌發,增加有效分枝,擴大樹冠,培養強壯的骨干枝。1、修剪時期。一般以地上部生長相對停止,根系生育處于旺盛時期進行為宜(秋季911月)。2、修剪程度。兩齡茶苗,高度在30以上,開始分枝時,可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把離地面15以上的植株體剪去,三齡苗,進行第二次定型修剪,把離地面3035以上的植株剪去;四齡苗,進行第三次定型修剪,把離地面4045的植株體剪去。3、修剪方法。第一次用整枝剪,第二、三次可用籬剪。每次修剪,切口要平整,便于傷口愈合。剪時盡量留下分枝的外側芽,以使植株向外側展。有病害或過于細弱的枝條應當剪去。經三次修剪茶葉樹基本骨架已養成,即可輕采養蓬。預計四年成園后每畝產茶葉300400斤,管理方法得當的,還可逐年提高產量。對樹勢衰老、萌芽力不強的老茶樹,可視樹勢分別進行重修剪或臺刈,重修剪可在茶樹高度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處剪去,臺刈離地面45處全部刈去,時間在春茶前后進行。六、鮮葉采摘采摘在茶葉生產過程中,既是收獲過程,又是管理措施,也是制茶工藝的開端。合理采摘是實現茶葉高產優質的重要措施,采摘不當會直接影響到茶葉的產量、質量和樹勢。1、及時采、標準采。各種茶類對鮮葉原料要求不同,大多紅、綠茶的采摘標準是一芽二葉到一芽三葉;高級茶原料要求一芽12葉,粗老茶可以一芽45葉,采摘時,須根據要求標準及時進行采摘,否則芽葉粗老,同時也影響下輪茶芽的萌發。2、留葉采。芽葉是茶樹主要的營養器官,采茶與茶樹生育相矛盾,因此采摘茶葉時應留一片真葉,秋季留魚葉。生長較差或更新后不久的茶樹春夏季各留一片真葉,秋季留魚葉。茶葉采摘后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全發酵、不發酵、半發酵三種,即為紅茶、綠茶、烏龍菜。七、茶葉樹的病蟲害防治茶樹病蟲對茶葉生產的危害很大,病蟲種類很多,目前全國已發現的約400多種。在生產防治工作中大力提倡以栽培技術、人工、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充分利用和保護天敵,以生物防治為主,盡量減少施用農藥,特別是高殘毒農藥和劇毒農藥應嚴禁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