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是人類文明出現巨變的時期,在這個光輝燦爛的文化創新時代,出現了大量世界級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們以自己的思考主張和探索精神影響著世界,在文化創造與傳承方面引導著世界的走向。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就是古代中國的孔子,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民族,不信神,卻敬仰一個人。就靠著這份信仰,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中斷歷史的民族,并且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創造出輝煌的文化。 這個人就是孔子, 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課標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探討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響。,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紇
2、與顏氏女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 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史記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論語子罕,相傳孔子的母親顏征在在尼丘山上祈禱后,生下兒子孔子??鬃由鷣眍^頂中間低、四周高,象尼丘山的形狀,故起名叫孔丘,又因他排行第二,遂取字仲尼。,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亂世,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經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現 政治: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社會變革 文化:學術下移,魯國文化傳統深厚,生逢亂世,春秋時期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 轉變的時期(大變革),子弒父、臣弒君、 少凌長、庶廢嫡
3、,2、孔子的求學:勤學好問, 博學多才,孔子從小勤奮好學,刻苦讀書,還經常向不同的人請教。他曾到宋國考察殷禮,到魯國太廟考察周、魯的禮儀和典章制度,還向齊國樂官學習音樂。,3、孔子的教學:杏壇授業,萬世師表 (創辦私學),孔子杏壇講學圖,孔子30歲左右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學者。他收徒授業,開創了私人辦學的先河。相傳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圖文探究 該圖為“孔子講學圖”。據資料記 載:孔子聚徒講學,弟子三千,其 中不少學子“貧且賤”,“無社會 地位”。你認為孔子的這種教育對當時的教育格局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提示:打破了 “學在官府”、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格局,有利于教育普及民間。,
4、4、孔子的政治活動:從政失敗,周游列國,齊景公問政于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曾 任 魯 國 司 寇,夾谷之會,孔子在魯國的活動,孔子五十一歲時,被任命為中都宰(王室總管)。第二年,他被升為司空,專管全國建設。不久調任司寇,相當于現代的最高法院院長,攝相事。,從政失敗,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攝相事,由于齊人的離間,魯定公對孔子的態度逐漸冷淡,孔子便率弟子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國,衛國,魯國,陳國,宋國,鄭國,楚國,64歲重返衛國 68歲回到魯國,55歲離開魯國,為什么孔子周游列國宣傳政治主張卻未被采納?,孔子的“仁”的主張不符合統治者需要,
5、不適應春秋時期爭霸戰爭的時代特征。,問題,周游列國,衛國,魯國,陳國,宋國,鄭國,楚國,64歲重返衛國 68歲回到魯國,55歲離開魯國,魯哀公2年,孔子59歲,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住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帶弟子離開。 魯哀公3年,孔子60歲,去鄭國,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犬”??鬃有廊恍υ唬骸叭辉?,然哉!” 魯哀公六年,孔子63歲,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做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于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后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
6、迎孔子, 孔子師徒才免于一死。 魯哀公七年,孔子64歲,又回到衛國。 魯哀公十一年,孔子68歲,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為什么孔子周游列國宣傳政治主張卻未被采納?,孔子的“仁”的主張不符合統治者需要, 不適應春秋時期爭霸戰爭的時代特征。,問題,整理出詩書禮易樂春秋等典籍,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5、獻身文教:整編典籍,造福后人,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其弟子整理記錄的論語一書中,成為后世儒家學派的經典。,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圖為位于山東曲阜的孔子墓。,6、孔子的逝世:,概括孔子的人生軌跡。,自學禮樂創辦私學
7、從政失敗周游列國獻身文教,問題探究:孔子一生的活動集中在從政、教學、著述三個方面,試述其主要活動。,1、從政:擔任司寇;夾谷之會;周游列國。,2、教學:“有教無類” ,開辟私人辦學先 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3、著述:整理編輯“六經”。,孔子是這樣概括自己一生的:,問題,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我們能從孔子身上學到哪些優秀品質?,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禮樂的一生。 志向遠大,勤奮好學,執著探索,不畏權貴。,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二. 孔子的思想主張,仁 禮 中庸之道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政治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教
8、學思想,閱讀下列材料: (1)春秋時期,出現了“臣殺君、子殺父、少凌長、庶廢嫡”等行 為,孔子對此十分憤怒。 中國哲學史通覽秦哲學 (2)魯國季氏竊用天子之禮,“八佾舞(64人跳的舞,天子專用)于庭”,孔子對此舉動極為憤慨,嘆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論語季氏,請回答:(1)當時社會出現了什么狀況? (2)孔子的態度是什么?他準備怎么做?,社會大變革禮崩樂壞恢復周禮維護統治秩序,產生背景:,不知禮,無以立也。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結合材料和教材,思考:禮的含義,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
9、民無所措手足。 論語子路,問題探究閱讀下列材料,概括總結孔子 “禮”的思想。,1)“禮”的思想:,含義:,“周禮”-,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為核心的等級名分制度.,主張:,“貴賤有序”-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正名” (方法)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克己復禮,尊尊 維護君主制、等級制 親親 維護宗法制,內容及實質,評價:規范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保守,問題探究閱讀下列材料,概括總結孔子 “仁”的思想。,材料一: 樊遲問仁。子曰: “愛人。 ” 廄(馬圈)焚。子退,曰:“傷人乎?”不問馬。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曰:“仁者,愛人,愛有差
10、等?!?材料二: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基本含義是“愛人”。強調人際關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對方的人格,要求人們互相敬愛,謙讓和睦相處。,2、仁 的思想,愛有等差,要遵守“忠恕”之道推己及人,1)仁的含義:,三層內容,愛親人;愛他人;實行仁政,局限性,2)實現方式:,忠:“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骸凹核挥?,勿施于人”,啟發思考,“仁”的本質意義?,孔丘講仁,是對人的反思,這種反思是人類精神的自覺。 馮友蘭,分組討論: (1)對個人的影響 (2)對社會的 影響 (3) 歷史作用 (4)現實意義,“仁愛” 利于自我塑造高尚人格
11、,和諧人際關系,進而穩定社會秩序。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道德觀念的主流,對構建和諧社會有重要意義,3)仁和禮的關系:,相輔相成、互為表里,“仁”是一種內在的修養,而“禮”則是一種外在的規范 ;“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子曰 : “人而不仁,如禮何?” “克己復禮為仁”,仁 禮X,仁X 禮,模糊上下尊卑,矛盾激化,禮中有仁 仁中有禮 維護既貴賤分明又社 會安定的統治秩序,認識: 提出“中庸”思想以協調禮和仁的關系,避免過猶不及,實現禮和仁的和諧統一。中庸思想可謂博大精深,它要求執政者“執其二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協調各方面的矛盾,實現和諧(“和為貴”)的價值
12、目標。,孔子希望通過仁和禮構建一個怎樣的理想社會?,有等級之分但不過分對立,有仁愛但仍有差別的溫情社會 -體現了中庸思想,3、中庸之道: “恰如其分”,實踐方法:“和而不同”,閱讀下列材料: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請回答 ()概括孔子上述言論反映出他怎樣的政治主張。 ()結合社會歷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這些主張的原因和目的,(1)重視禮,強調仁,主張以德和禮治理國家,以中庸思想協調禮和仁的關系,實現社會的
13、和諧完美。,(2)原因:春秋時期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變的時期,“禮崩樂壞”,新舊勢力矛盾激化,人際關系緊張。 目的:恢復周禮,傳承文化和改善人際關系,如何理解禮、仁、中庸三者之間的關系?,1、“仁”是孔子儒家學說的核心,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希望通過仁愛來緩和社會矛盾,實現社會的穩定。 2、“禮”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鬃又鲝埢謴椭芏Y,維護社會等級秩序,并將禮和仁有機結合起來,讓仁有禮的約束而不失于無序,讓禮體現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以此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 3、孔子又提出“中庸”思想以協調禮和仁的關系,避免過猶不及,實現禮和仁的和諧統一。 4、總之,三者相互滲透,相互作用,
14、共同構成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有教無類,成人、君子,因材施教,編訂六經,貴族子弟:孟懿子、司馬牛 貧窮卑微:顏回、閔子騫、子路 家境富裕:子貢、冉有 天資聰穎:顏回、子游、子夏 相對愚鈍:曾參、子路,學生子路問他:“聽到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你有父兄在,應該先向你的父兄請教,為什么要馬上做呢?”冉有問他同樣的問題,孔子卻回答:“當然應該馬上去去做。”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問他,為什么同樣的問題卻回答不同呢?孔子說“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15、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二. 孔子的思想主張教育思想,禮,中庸,教育,內在精神,表現形式,思想方法,標準原則,培養人才,主要內容,“仁”,1.對中國:,政治:儒家學派創始人,所開創的儒家思想,在西漢后, 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教育:創辦了私學,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的格局,奠定了中國古代的教育傳統基礎。 文化:整理六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2.對世界:,亞洲許多國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對法德等國的啟蒙思想家起了啟迪作用。,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響,新聞點擊:,國人不可不知的五
16、句論語經典,鞏固小結,先師孔子,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少年求禮,從政失敗,周游列國,獻身文教,孔子出生,二、思想 主張,政治思想:(1)仁者愛人 (2)克己復禮 倫理思想:中庸之道 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響,一個核心: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 兩大稱謂: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三大影響:對中國:所創儒家學說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對亞洲: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對歐洲: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課堂練習,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體現以民為本的是 A.“仁”和“禮” B. “仁”和“德治” C.“克己復禮” D
17、. “忠恕”之道,B,2、下列有關孔子“中庸”思想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是對“仁”的學說的否定 C將“仁德”置于首要地位 D認為過頭和不及同樣不好,D,3.現在,我們提倡“以德治國”,而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過“以德治民”的主張。這說明 A.不管時代怎樣,我們所遵循的道德準則是一致的 B.對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必須批判地加以繼承 C.對傳統文化必須絕對地肯定或否定 D.德治將要取代法治,B,4、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往哪邊吹,草往哪邊倒。”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此觀點 A.強調因材施教 B.強調社會管理者的榜樣作用 C.體現了孔子的高尚道德情操 D.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思想,B,5. 儒家思想適應不同時期的社會政治需要而不斷發展變化?!叭省钡乃枷朐谙惹貢r期的進步意義主要是( ) A滿足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核心聚焦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創新思維的訓練方法試題及答案
- 證券投資實務的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券商業務拓展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的知識點整合試題及答案
- 拆彩鋼瓦房施工方案
- 窯爐基礎工程施工方案
- 礦山作業工程施工方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碘化鉀在農業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種樹郭橐駝傳》說課稿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完整版)手機維修單
- UV真空鍍膜涂料漆膜性能參考介紹
- 浙江省消防技術規范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2020版)
- 曳引驅動電梯安裝施工方案
- 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醫學院課件
- 公務攝影拍攝技巧分享課件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大興區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中考道德與法治一模試卷及答案解析
- 職工人事檔案目錄
- 2023年雙休日、節假日表(分析統計用合并版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