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與系統教學課件00序言_第1頁
信號與系統教學課件00序言_第2頁
信號與系統教學課件00序言_第3頁
信號與系統教學課件00序言_第4頁
信號與系統教學課件00序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定位,主要內容,課程特點,學習層次,教材,Signals andSystems,教學計劃,信號與系統,X,學習方法,信號與系統,信號與系統研究確定性信號與線性時不變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是通信或電子類專業學生一門不可或缺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習通信,信號處理,控制和系統設計等課程的基礎,也是很多專業的研究生入學考試課程。,課程定位,該課程的前續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電路分析及模擬電路等,后續主要課程有通信原理,通信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等,是連接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樞紐,起著承上啟下的“腰”的作用。,體系:系統化和抽象化。分析問題從系統功能角度 出發,而不拘泥于具體的細節。,課程特點,結構:多

2、樣化。對同一個問題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分 析,這里面就存在一個方法選擇的問題 。,內容:綜合性。涉及到較多的數學知識和物理概 念,對應實際的應用領域較廣。,考試:獨特性??荚嚦煽兊姆植讲皇峭ǔ5恼龖B分 布,而是啞鈴式分布。,主要內容,信號,系統,響應,連續時間,離散時間,時域分析第一章,頻域分析第三章,復頻域分析第四章,時域分析第一章,頻域分析第五章,復頻域分析第四章,時域分析第二章,頻域分析第五章,復頻域分析第四章,時域分析第七章,Z域分析第八章,頻域分析第八章,時域分析第七章,時域分析第七章,Z域分析第八章,頻域分析第八章,Z域分析第八章,頻域分析第八章,學習層次,知識層次-課程中的基本內容,

3、能力層次-應用已有的數理知識,對建立模型的 問題進行分析,思維層次-如何對實際的物理問題建立分析的 模型,構造新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核心:在學習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同時,在掌握基本 知識和規律的前提下,能夠靈活地,創造性 地應用所學的知識,以創造性思維培養為 核心目標。,學習方法,任何一個概念同時包含了內涵和外延兩個部分,內涵越豐富則外延越小,內涵越簡單則外延越大。,規律實際是兩個或多個概念通過其外延的交點建立的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或通過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限制得到的某個或多個概念的子集。規律的出發點是概念,落腳點也是概念,所以本質也是概念。,任何一門學科都包含三個組成部分:概念,規律和應用。,應用

4、則是將實際問題的基本要素與學科理論中的概念建立對應關系,應用學科中現有的規律得到新的概念或新的概念的特征值,將其與實際問題中的新的基本要素建立對應關系,從而得到實際問題的解答。,教材:信號與系統 作者:熊慶旭、劉鋒、常青 ISBN:978-7-04-030904-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月,教材及參考書,參考書: 1. 鄭君里等,信號與系統(1-8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2. A.V. Oppenheim等著,劉樹棠譯,信號與系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二版。 A.V. Oppenheim et al, Signals and Syst

5、ems, Prentice-Hall, Inc., 1983. Sinmon Haykin(西蒙.赫金) 等著,林秩盛等譯,信號與系統(第二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年8月。 管致中等,信號與線性系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樂正友等,信號與系統例題分析及習題,清華大學出版社,1985。,參考書: 1. 鄭君里等,信號與系統(1-8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2. A.V. Oppenheim等著,劉樹棠譯,信號與系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二版。 A.V. Oppenheim et al, Signals and Systems, Prentice-Hall, Inc., 1983. Sinmon Haykin(西蒙.赫金) 等著,林秩盛等譯,信號與系統(第二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年8月。 管致中等,信號與線性系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樂正友等,信號與系統例題分析及習題,清華大學出版社,1985。,第一章 緒論 4 學時 第二章 連續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 6 學時 第三章 傅里葉變換 10 學時 第四章 拉氏變換及 S 域分析 10 學時 第五章 傅里葉變換的應用 8 學時 第六章 離散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