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訓練試題冊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舍瑟而作,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攝,夾在中間。B.比及三年:比,等到。C.如或知爾:或,有人。D.端章甫:端,古代禮服。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B.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C.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D.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四人各有不同的志向,但都得到了孔子的認可。B.孔子對子路的回答表示不滿,認為他過于自信。C.孔子對曾皙的回答表示贊賞,認為他具有高尚的品德。D.孔子對公西華的回答表示肯定,認為他具有謙遜的品質。4.把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5.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對話的形式,展現了孔子與四位弟子的不同性格和志向。B.文章通過孔子對四位弟子的評價,表達了對理想人格的追求。C.文章通過描寫孔子的言行,展現了孔子的智慧和仁愛。D.文章通過描寫孔子的教育方法,表達了對教育的重視。二、文言文翻譯要求:把下列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孔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三、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血氣未定:血氣,指人的精力。B.戒之在斗:斗,指爭斗。C.血氣方剛:方,指正當。D.戒之在得:得,指貪得無厭。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B.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C.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D.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子曰/君子有九思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認為,人在不同的年齡段應該有不同的戒律。B.孔子認為,君子應該具備九種思考方式。C.孔子認為,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D.孔子認為,人應該每天反省自己,做到為人謀事忠誠、與朋友交往誠信、傳授知識不懶惰。4.把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5.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思考。B.文章通過孔子的話,強調了君子應該具備的品德。C.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對教育的重視。D.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對人性的探討。四、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竊其國,危矣哉!”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遠千里:不,表示否定。B.弒其君:弒,殺害。C.竊其國:竊,偷取。D.交征利:征,尋求。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B.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C.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D.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國家危亡的原因在于上下交征利。B.孟子認為,君王應該以仁義為本,而不是以利為本。C.孟子認為,士庶人追求個人利益是導致國家危亡的原因。D.孟子認為,萬乘之國弒君竊國,國家危在旦夕。4.把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2)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5.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表達了孟子對仁義的重要性的認識。B.文章通過孟子的話,批評了當時社會的風氣。C.文章通過孟子的話,強調了君王應該以仁義為本。D.文章通過孟子的話,表達了對人性的探討。五、文言文翻譯要求:把下列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天下之正道也。樂者,天下之正理也。天下正道,樂亦在其中。天下正理,仁亦在其中。夫仁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六、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不畏大人,侮圣人之言。”子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畏天命:畏,敬畏。B.畏大人:畏,敬畏。C.侮圣人之言:侮,輕視。D.儼然:儼然,莊重。2.下列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B.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不畏大人C.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不畏大人/侮圣人之言D.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不畏大人/侮圣人之言/子曰/君子有三變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認為,君子有三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B.孔子認為,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C.孔子認為,君子應該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D.孔子認為,小人不知天命,不敬畏大人,輕視圣人之言。4.把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5.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君子應該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B.文章通過孔子的話,強調了君子應該具備的品德。C.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對人性的探討。D.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對教育的重視。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理解1.答案:C解析思路: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選項A、B、D的解釋都符合原文意思,而C項“或”解釋為“有人”是錯誤的,原文中的“或”是表示條件或假設的連詞。2.答案:C解析思路: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根據句子的意思和文言文的語法規則,正確的斷句應該是“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3.答案:B解析思路: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選項A、C、D的概括都符合原文,而B項“孔子對子路的回答表示不滿,認為他過于自信”與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孔子是微笑著回答的。4.答案:(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翻譯:如果是一個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我孔求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2)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翻譯: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了,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暮春時節,春天的衣服都穿上了,約上五六個成年人和六七個少年,到沂水邊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而回。”5.答案:D解析思路:本題考查對文章的賞析。選項A、B、C的賞析都符合文章的主旨,而D項“文章通過孔子的話,表達了對人性的探討”與文章的主旨不符,文章主要是通過對話展現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二、文言文翻譯答案: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長久地處于貧困之中,也不能長久地享受安樂。仁是天下的大道。樂是天下的大理。天下的大道,樂也在其中。天下的大理,仁也在其中。那仁愛的人,端正自己的道義而不去謀求利益,明白自己的道路而不去計較功名利祿。因此,他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得志的時候,與百姓一同遵循這條道路;不得志的時候,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這就叫做大丈夫。”三、文言文閱讀理解1.答案:C解析思路: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選項A、B、D的解釋都符合原文意思,而C項“竊”解釋為“偷取”是錯誤的,原文中的“竊”是表示奪取的意思。2.答案:C解析思路: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根據句子的意思和文言文的語法規則,正確的斷句應該是“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3.答案:C解析思路: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選項A、B、D的概括都符合原文,而C項“孔子認為,士庶人追求個人利益是導致國家危亡的原因”與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孟子是說士庶人追求個人利益會導致國家危亡。4.答案:(1)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翻譯:君子有三種戒律:年輕時,血氣未定,要戒除女色;到了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賃合同模板示例
- 《兒科國考復習資料》課件
- 2025河畔土地租賃投資合同樣本
- 2025有關技術授權合同的范本
- 白酒代理商合同協議范本
- 瑜伽卡轉讓會員合同協議
- 物資采購單價合同協議
- 獨立別墅買賣合同協議
- 監測系統銷售合同協議
- 電商營銷中心合同協議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考試系統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GB/T 45456-2025包裝折疊紙盒折痕挺度的測定
- 所得稅會計試題及答案
- 國企薪酬福利體系與市場化改革
- 2025年保安員職業技能考試筆試試題(700題)附答案
- 2025屆江蘇省江陰市四校高三下-第四次月考數學試題試卷
- 2025年04月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6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鄭州理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Unit 4 Healthy food B Lets learn(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知不足而后進 望山遠而力行》期中家長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